第二天沈君禾上新的也是熱菜。
不過是素菜。
麻婆豆腐和熗拌土豆絲。
因為大多數人都出去送菜了,所以沈君禾不僅在後廚負責做飯,有時也來前面幫忙招待一下客人。
好在來店裡吃飯的人比較少,所以她也不算太忙。
“請我吃飯不去國營大飯店,來這個破飯館做什麼.”
進來了一對男女,女生掀開門簾,打量了一圈飯館裡面的環境,抱怨道。
“你也不是不知道,國營大飯店的師傅是我叔,被他看見不太好.”
男人為難的說。
看見沈君禾站在他們不遠處的位置,估計剛才女人的話她都聽見了。
更有點不好意思了。
當著別人的面說人家飯館的壞話,他沒有這麼強大的心理素質。
“抱歉哈,她說話就是這麼直.”
男人給沈君禾道了個歉。
本來也不是多大的事,飯館也不是沈君禾的,小也是真的,開門做生意嘛,就不能只聽好聽的話。
更何況人家都道歉了。
沈君禾擺擺手,給兩人帶到靠窗的一個位置坐了下來。
反倒是女人更不滿了。
“一個破服務生,你跟她道歉做什麼.”
女人很不屑的說道。
“好了,小滿,少說兩句吧.”
男人看了眼沈君禾,估計是因為羞愧,臉色通紅。
“窩囊廢.”
女人白了他一眼。
沈君禾把選單遞給兩人,她沒興趣管兩人之間的事情,至於女人說她,當聽不見就得了。
心中時刻默唸,她是為了掙錢來的。
其他一切,與她無關。
“你們這飯館的特色是什麼?”
女人問道。
“今天新品是麻婆豆腐和熗拌土豆絲,特色是灌湯包,如果你們有本店的海報,可以免費贈送一屜.”
女人掃了一眼選單非常不屑的說道,“一屜灌湯包還吃不起,去收集什麼海報,瞧不起人吶?”
兩人可能是誤打誤撞找來的,並沒有看到過海報。
以為贈送灌湯包需要刻意收集。
之前也有一些店鋪搞過這種活動,不過送的大多是一些小東西,毛巾襪子什麼的。
沈君禾並不想理這個女人,也失去了和她推銷的興趣。
按照她的逆反心理,無論自己推銷什麼估計都會以為自己是在瞧不起她。
那不如就等她自己點吧。
“兩屜灌湯包,糖醋排骨,紅燒魚,水煮肉片,熗拌土豆絲.”
這個分量足夠三四個人吃了,兩個人吃,肯定會浪費很多。
沈君禾也實在看不慣這種浪費食物的行為。
但是男人卻在她前面開口了,“小滿,點這麼多我們會不會吃不完?”
女人聽到他的話,不滿的放下選單。
“怎麼,是你非要請我吃飯的,現在捨不得錢了?”
看到女人生氣,男人連忙擺擺手,“不是不是,你開心就好.”
既然兩位顧客都沒說什麼,沈君禾就去後廚準備了。
浪費食物固然是可恥的,不過她一會可以把他們吃剩的東西打包帶回去喂貓餵狗。
也不算浪費。
不過兩人的相處模式倒是很有意思,像是情侶,感覺又不是情侶。
更像是一種女神和舔狗的感覺。
那個叫小滿的女人和沈佳夢不是一個風格的,她是明豔大氣的長相,燙了一頭波浪卷。
穿著修身的裙子,嘴上還塗著口紅,手裡拿了一個很小的白色的包。
像是畫報上的摩登女郎,倒是和這小鎮上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雖然她嘴上塗的是正紅色的口紅,但是也是沈君禾自打穿越過來見到的唯一的化妝品了。
要不是她不好相處,真想問問是哪裡買的。
沈君禾在後廚忙著做飯,招待客人的工作就交給了剛回來的二丫。
她是郝愛國的侄女,一直在這工作。
沈君禾還沒等炒完菜,就聽見前廳有吵鬧聲,她把菜炒完才匆匆出去看。
看見小滿坐在凳子上,不停的數落二丫,二丫被她說哭了,大滴大滴眼淚往下掉。
一邊的男人看著這種情況,一臉為難也不敢勸說小滿。
“發生什麼事了?”
沈君禾出來救場了。
“她非說我們的灌湯包沒介紹清楚,把她燙到了,在這無理取鬧.”
看到沈君禾來了,二丫像是看到救星了一樣,急忙把事情經過和沈君禾複述了一遍。
聽的沈君禾一臉黑人問號?自己吃飯燙到了原來也可以怪飯館服務不到位,這不是欲加之罪嘛!“你們知道我的舌頭多金貴嘛,我可是記者,這可是我的吃飯本領,傷到了你們賠的起嘛?”
因為舌頭被燙到了,小滿說話都有點大舌頭,聽起來很搞笑。
沈君禾已經很盡力的在表情管理了,可還是被發現了。
“你還敢嘲笑我?”
小滿氣的拍桌子就要站起來,還是旁邊的男人安撫住了她。
“二丫,先給客人倒杯涼茶,再上一份水果撈和一份雙皮奶.”
聽了沈君禾的話二丫急忙就離開了,這難伺候的老佛爺還是丟給沈君禾來治吧。
因為沈君禾入股了飯館,所以之前她賣的比較好的水果撈和雙皮奶也加在了飯館的選單裡。
但是沒有擺攤時候的銷量那麼好。
畢竟已經過了時節了。
“這些東西是我們送給您的,這次的確是我們疏忽了,這是灌湯包,吃的時候不要太急,否則會被湯汁燙到.”
沈君禾臉上掛著微笑,和氣生財嘛!而且這種情況估計以後也會發生,到時候和郝愛國商量商量,要是可以的話,把這句話加進選單裡。
避免第一次吃灌湯包的客人燙到。
看沈君禾解決事情這麼利索,小滿的臉上倒是對她的表現很滿意。
“你倒是會來事,比剛才那個二丫強多了,名字又土,做事又笨.”
這句吐槽剛好被端著水果撈和雙皮奶出來的二丫聽到,給她氣的夠嗆。
而當事人好像根本沒覺得這有什麼。
吃完了飯,是男人結的賬,女人走到沈君禾身邊,遞給了她一塊錢。
“喏,小費.”
這還是第一個給小費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