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畫中仙

是了。

我潛進楊斬宅院中的那天,楊斬宴請秦英俊,請他享受了一套‘秀色可餐’。

顧錚思維不由自主的發散,要是慕盼,慕璃姐妹給自己來一套‘秀色可餐’,自己頂得住麼?

毫無疑問,百分之百是頂不住的。

咕嚕~~

聽到他咽口水的聲音,慕璃瞬間面紅耳赤。

這臭小子,居然敢對師父有想法!

須得教訓他一頓,讓他知道師父的威嚴!

察覺到慕璃羞怯中不善的目光,顧錚頓感不妙,連忙起身:“師父,慕盼,我還有點事,先走了。”

底線要一次次的試探,不能太過分了。

慕璃盯著落荒而逃的顧錚,輕哼一聲繼續幹飯,卻見慕盼已經吃了大半,頓時急了:

“慕盼!你慢點吃!留點給我!”

“姐,誰讓你乾飯不努力!”

…………

去店鋪和正在裝修的酒樓轉了一圈,顧錚離開縣城,坐上船過河前往崇山村。

賣他和田玉的老伯正在洗衣服,看到顧錚進來,面露緊張之色:“公子,您不會是反悔了吧?”

顧錚笑著搖搖頭,將木箱放在他面前,開啟箱子:“那塊玉石我已經賣出去了,賣的很不錯,這一千兩銀子就當是我感謝你吧。”

四十兩收的,六億賣了出去,補償一下老伯也是無可厚非。

雖然他不說老伯也不會知道。

“公子……您您……您太客氣了。”

老伯看著木箱裡的銀子眼睛都看直了,不住的咽口水。

然而這天降橫財卻讓他有些害怕,不敢收。

他一輩子就是個小老百姓,哪裡見過這麼多錢啊。

“真不要?”

老伯眼中滿是糾結,目光掃過一箱子銀子,可他是真不敢要。

“不用,您收回去吧,四十兩已經夠了。”

老伯一狠心轉過頭。

聽到腳步聲遠去,老伯心頭抽搐,懊惱,一千兩啊,自己怎麼就不敢要呢!

可沒要那一千兩,他心裡也不禁鬆了口氣。

轉過頭,老伯愣住了,那一箱銀子還是好端端的擺在面前。

箱子上有四個字:財不外露!

老伯起身匆匆追了出去,卻已經看不到顧錚的身影。

他張了張嘴,喉嚨像是被什麼堵住一樣。

在他眼裡,富人全部都是為富不仁的,然而,他今天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富人。

回到院子,他連忙把銀子抬到屋子裡,而後找來鋤頭,在後院開始挖坑。

…………

“這位兄臺,家中可需要書畫點綴一下,在下自幼學習書畫,這些都是在下所寫所畫,十文一份,很便宜的。”

離開崇山村,迎面走來一個揹著箱籠的白淨瘦弱書生,這書生看到見顧錚穿著不凡,鼓足了勇氣結結巴巴的推銷自己的書畫。

顧錚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他手裡的畫,說實話,畫的很不錯,十文錢的確不貴,忽然,他目光定在了落款上,猛地抬頭:“你叫崔鴻漸??”

崔鴻漸嚇了一跳,退了兩步,隨後昂起胸膛:“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崔鴻漸!”

顧錚不動聲色:“你的畫還不錯,我蠻喜歡的,家裡可還有畫更好的畫,我願意出高價。”

“我家就在三里外,請隨我來!”崔鴻漸大喜。

話未落音,肚子就咕嚕嚕響起來,他臉色一紅:“慚愧,在下一天沒吃飯了。”

沒多久,就到了一處山腳下,有一個小湖,湖中有一間茅草屋。

只是那茅草屋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四處漏風,屋頂破碎,一旦下雨必然是大水漫灌。

看到湖中的茅草屋,顧錚幾乎已經可以確定身邊的崔鴻漸是誰了。

畫中仙的主角!

這書生和寧採臣一樣,都是亡靈騎士。

除此之外,兩者還有一個共同點,都和燕赤霞認識!

那可是劍仙燕赤霞!

電影中就展現了他萬劍歸宗的場面,在這真實的聊齋位面,估計還要恢弘的多。

要是能從燕赤霞手裡學幾手,那可是賺大了。

如果他記得不錯,燕赤霞還有個徒弟拾兒,是他在河邊一個木盆裡發現的孤兒,起名拾兒將其撫養成人。

從電影裡來看,拾兒所在的地方距離距離這個湖不遠,很可能就在黑山縣。

燕赤霞肯定是個老狐狸,可拾兒卻還涉世未深,要是能和拾兒打好關係,從燕赤霞手裡學到本事的機會大大增加。

順著嘎吱嘎吱的木橋走進房間,顧錚發現這房子雖然簡陋,破爛,卻收拾的挺乾淨的,井井有條,沒什麼怪味道。

站在房間裡抬頭都可以看到天,全屋唯一兩處不會漏雨的地方就是書架和床的上方。

不大的書架上擺滿了書,擺放的整整齊齊的,一眼掃過去能看到沒有一本書折角,顯然崔鴻漸是有在精心打理這些書的。

“看來你很愛書,吃了上頓沒下頓都不肯賣書。”顧錚道。

崔鴻漸苦笑道:“我一個窮秀才,除了這些書別無他物,這些書籍是我能否改變命運中舉的希望,怎能賣書,若真有一天我賣書了,就代表我認命了。”

顧錚微微點頭,在這個類似現代宋明的大乾中,中舉的確是可以改變人生。

有窮秀才,卻沒有窮舉人。

秀才固然可以免除徭役,面見知縣時不用和平民百姓一樣下跪,只作揖行禮就行,自稱學生。秀才犯了錯誤,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到什麼事情,秀才還可以直接彙報知縣。

整體而言他們依舊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員,他們依舊沒有太多的特權,如果他們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話,那麼依舊要回歸到平頭老百姓的階層。

舉人就不一樣了,實際上就是一個後備的國家幹部,說不定哪一天一轉眼便成了官老爺,那個時候手中握著的可就是實實在在的權力了。

而單就舉人本身,其享受的各種待遇要遠比秀才優厚,而且更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其名下的田產等也不必向朝廷繳納賦稅,較之普通百姓這就已經算是卸下了巨大的財政包袱了。再往深一層分析,一些與舉人關係不錯的地主可以把自家名下的土地和人口都掛靠在舉人的戶籍之下,以此逃避徭役和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