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東南大吉,建立學宮

這一章是加更,感謝大家的禮物和閱讀!

……

太秦體內,原先有點虛幻的陰符,變成了一枚厚實的神符。

“大哥,三弟,你們都用五層功力,一起攻擊我下。”

說完後,太秦原地站立,凝聚靈氣觸發神符。

“看招!”

“小心!”

兩聲落下時,兩道攻擊就一前一後的擊打到太秦身上。

“哼~”

“還好,我本體好像沒受到什麼攻擊。你們再用靈壓,全力攻擊我試下。”

兩兄弟又施展靈壓,同時朝太秦湧了過去。

不過太秦沒呼叫他神符的靈壓加成,怕把兄弟搞受傷了。

持續了好一會,太秦才說道:“可以停了。有受到一些壓力,但減免了至少有一大半。”

三兄弟又試了各種情況的攻擊,發現神符的護身效果都挺不錯的。

至少神符未破之前,其他兩兄弟如果不盡全力,都無法重傷太秦。

“不錯,你這神符防禦能力還不錯。”

“不過你也得小心點,不要過度相信神符。免得被高階修士攻擊後,神符效果不夠,導致出現意外。“

太凡又對他囑咐道。

“安啦!我不會胡亂作死的,咱家可是縱橫一脈,天生就惜命。”

“哈哈,那倒是!”

“我還想試試我的神符,占卜之時有沒有效果。”

說完後,就召出神符,執行秘術開始占卜。

“東南大吉!”

太秦感覺身體有些東西瞬間消失。

但沒感覺有什麼特別的大的變化,只是剛才有一瞬間,稍微有點疲倦。

疲倦的感覺,來的快,消的也快。所以應該是沒損失什麼氣運、壽命之類的。

又看了看神符,發現裡面的字,變淡了很多。

“這神符應該也能抵消,部分我占卜之後的天譴。”

“剛才占卜之後,身體應該沒什麼影響,但那字卻暗淡了一半多。接下來好好醞養一段時間,應該就能恢復。”

太秦手一伸,神符飄落到他的手掌上方,又詳細看了看,對兩兄弟說道。

太凡好奇的問道:“你剛才占卜的是什麼?什麼東南大吉?”

“我預測的是,之後我們私下相聚之時,哪個地方比較好。我得到的預言是,王宮東南方向的一條老街,適合我們私會。”

“東南方向老街?你們有什麼印象麼?”

“沒什麼印象啊!”

“我倒有一些印象,有時候有一些人,神神秘秘的在那邊出入。”

“你一說我倒想起來了,那邊的確沒什麼平民,都是一些衣著奇怪的人。”

“到時候我們去探訪一二就是,下次會面就定下月初一。”

“前幾月,咱們就多見面議事,後面就每隔幾月定一個時間會面。”

幾兄弟討論一番後,就分開進城。

……

夷山山腳。

小湖邊上。

太一幾兄弟,望著剛建好的藏經閣和家族學宮。

“終於建成了,之後你們要是無聊的話,就來此教教家族孩兒。另外每月還得有兩人,分別鎮守藏經閣和學宮。”

太一想著,既然兄弟們,大多都不喜歡在祖墓洞府中隱修。

就安排他們到這邊教書,反正還是處於春秋大陣之內,還是能給家族恢復氣運。

藏經閣對家族至關重要,必須得有人時時看守,免得洩露家族功法。

學宮倒是無需長期駐守,只要有人看管孩子就行。

太辛高興的說道:“可太好了!整天待在洞府內修煉,都煩死了。”

太辛不是一個能靜心修煉之人。

雖說這邊風景秀麗,可長期不與人交流。都快給太辛搞抑鬱了,再這樣下去都要走火入魔了。

他又不像他的幾個哥哥,喜歡看書,學習之時還能消磨時間。且武道修煉,光閉關可不行。

“這次就先讓你去駐守學宮吧!駐守藏經閣的人員,你們五個抽籤。”

雖說太辛前幾個月,才剛去了一趟萬島湖。但這次,還是先讓他先去駐守,誰讓他是最小的弟弟呢!

太一又對諸位兄弟問道:“現在各處的學宮都建立好了,你們有什麼想法麼?”

太己奇怪的說道:“淵兒他們不是都已安排好了麼,大哥對他們的安排不滿意嗎?”

學宮是以大周王庭的規格設立的,分為小學和太學。

其中又有國學和鄉學之別,諸侯貴族在國學學習,平民百姓在鄉學。

小學大概六歲就能進入,學習正常天賦優異孩童,十二歲就能畢業。在各城鎮和村莊都有設立,每所幾百到幾千人不等。

太學無年齡限制,只要透過考核和推薦,就能加入。目前只建立了兩個,東德城一個,白雲城一個。

夷山山腳的家族學宮不算裡面。

“我想再立一個等級,小學到太學的跨度過大。中間設立一箇中學,進入中學無需考核,就近原則入學即可。”

“進入太學,還是需要考核,只要是領地的國人都有資格。”

太一覺得,十二歲就定一個人能不能上太學,過於殘酷。

雖然國人都比較早熟,但畢竟還不夠成熟,應該多學習幾年再做區分。

“一般國人,十二歲之後基本都要參與勞作,為家庭賺取資源或協助父母。”

“若還在學宮之內學習。天賦一般的孩童,可能會有很多家庭,不願讓他們繼續學習。”

太季對此提出了疑問。

他喜歡混跡於平民之中,對國人情況非常瞭解。

畢竟這年歲之後,不管是食用,還是修煉花銷,都會增大很多。

不僅那些平民家庭負擔不起,且孩童還不能為家庭獲取資源,恐怕讓他們來學習的意願會更低。

“無妨,接下來,家族要加大對國人教育的投入。”

“小學三歲就可入學,三餐家族全包,當然家族提供的餐食是普通食物,不是靈餐。每七日學四日,休三日。”

“中學十二歲到十八歲,提供午餐,給優異之人提供靈餐。每七日學兩日,修五日。這樣他們就有足夠時間,歸家幫忙父母。”

“太學規矩不變,不限制學習時間,也按優異之人提供靈餐。”

太一對大家說起他的建議。

雖說這樣,需要投入的資源會更多。但想要讓領地更快成長起來,只靠家族這點人,忙都忙死他們。還是要大力培育領地內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