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所一把手。
那個時候,我的領導羅鵬程估計也應該調任到新部門了.”
這是一句威脅,連李西平都能聽得出來。
意思非常明確。
就算你扶正了,也還只是一個研究所的所長。
而你因此得罪了一個比你高很多級,並且手握實權的領導。
鄭有為也反應過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臉色不由一變。
胡楊注意到了鄭有為的變化。
於是不緊不慢的補了一句:“咱們只是閒聊,我也只是隨便一說.”
最後這一句欲蓋彌彰的話,算是最後一根稻草。
多年的社會歷練讓鄭有為明白一個道理,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顯然,眼前這個始終沒有表現出什麼情緒的年輕人,不像是一個君子。
而從他打聽到訊息中不難聽出,這個叫胡楊的年輕人很受那位羅鵬程的器重。
換而言之,他在這裡真的就有可能是代表了羅鵬程。
那這件事就不僅是得罪小人的問題了。
快速的權衡利弊之後,鄭有為憑藉多年積累的政治智慧,做出了一個他看來最理性的決定。
鄭有為變了臉,也換了一個語氣:“那胡楊同志認為,這張牌要怎麼打才好呢?”
胡楊沒有絲毫猶豫:“先把李工辭職的流程走完.”
鄭有為頓感為難:“這……”胡楊說道:“手續您先簽字,但先不用給我們,日期也不用填.”
鄭有為更不解:“這是什麼意思?”
其實不光他不明白,就連李西平也一頭霧水。
這和他們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啊。
但他同時也注意到,胡楊把你換成了您。
胡楊說道:“辭職這件事是一定的。
所有手續一點要辦完,但具體離職的時間,可以再商量一下。
畢竟這可能影響到鄭副所長的升遷,我們都覺得不能直接一走了之.”
鄭有為聽了之後還有些意外:“真的嗎?”
胡楊很肯定的說道:“當然,大家都不是閒人。
剛剛我和羅主任溝通了一下,那個機會最多還可以保留兩個月左右,也就是出了大約正月。
在這之前,李工願意繼續進行這個課題,爭取形成一些成果。
或許可以對鄭副所長有幫助。
而而開了頭之後,也方便之後再找其他人接手.”
鄭有為有點驚喜的說道:“如果真的有兩個月,那真的是太好了,真的可以嗎?”
胡楊看向李西平,後者這才反應過來,是應該自己說話了:“是的,兩個月的時間我儘量……努力的……”胡楊接過話頭說道:“那麼鄭副所長可以辦手續了嗎?”
十幾分鍾後,鄭有為親自把兩人送到了門口。
笑眯眯的樣子,完全不見之前那副樣子。
客氣做了告別之後,胡楊和李西平直接離開了第五所。
鄭有為給李西平放了半天假。
至於什麼名義,沒有人會在乎的。
坐上車之後,李西平終於忍不住問了胡楊:“小胡……啊,那個,老闆,你為什麼突然改了主意?”
沒有外人在,李西平也稱呼胡楊為老闆。
胡楊說道:“那我先問你一個問題。
這個課題的內容和咱們要做的東西,有多少重合的部分。
不用太精確,給我一個大概的百分比就行.”
雖然胡楊只要求大概,但李西平還是認真的思考了一會才回答:“重合的部分在32%到35%之間.”
胡楊認同這個數字,和他估計的差不多。
他解釋道:“其實我想法很簡單,因為出發點十分功利。
你到我那邊去,要購置裝置,安裝調適,然後開始研發工作。
真正開始工作,至少也要一個月時間。
而這些事其實並不需要你本人在場。
所以我想既然鄭有為有這個需求,那倒不如順水推舟,就留在第五所開始這個課題的研究,順便也把咱們要做的實驗也做了.”
這麼一說,李西平也明白了胡楊的想法。
他本人也更傾向於這種做法。
那個課題雖然已經放棄了好些年,但畢竟曾經是他的課題。
說沒有一點想法,那絕對是騙人的。
李西平又問胡楊:“這兩個月時間,要怎麼分配?”
胡楊說道:“第一月以課題為主,反正前期重合的部分是最多的。
爭取在一個月內完成幾項成果。
但要注意,只能拿出一半交給鄭有為。
這是給他申請更多實驗經費和資源用的。
接下來,重點就轉向咱們的東西.”
李西平想了一下,才點頭:“明白了.”
胡楊接著說道:“說到實驗,有兩點要提醒你一下。
我的要求是,實驗過程是不能做任何省略的。
失敗的經驗和成功的經驗一樣重要,需要給予同等重視。
另外一點,就是在實驗室裡不要形成任何成果,也不必保留任何關於我們那部分的實驗記錄.”
李西平驚訝的看著胡楊:“失敗的經驗和成功的一樣重要。
這句話是老闆你……”一聽他開口,胡楊就知道要解釋了,好在這都是有準備的:“從國外的書上看到的。
我們不光要記錄哪條路走通了,更要記得那條路走不通。
有很多著名的發明,都是因為某些失敗實驗。
像炸藥,x光,還有很多特種金屬和玻璃的配方等等.”
李西平說道:“這個在國外是很普及的認識嗎?”
胡楊想了一下,點頭道:“算是主流.”
李西平感嘆道:“這差距還真是大。
在國內搞研究的誰不是急著出成果,大家都希望能減少實驗範圍,縮減研究時間。
對失敗經驗的認識還差得遠.”
胡楊說道:“我們的國情和他們不同,有很多客觀因素影響。
國情我們暫時沒有能力影響,但我們要從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