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水,木,火,土,金——水……

這是一條迴圈往復的路。

水為開端,萬物之源。

世界起源的各個傳說不約而同從大海開始。

由水到木,小芽兒自種子萌生,懵懂少年開始向外探索世界。

水是最初的營養液,木是它的路徑與軀幹。

由木到火,火是動態,火是成果。

欣欣向榮,鮮豔而奪目,有了火,一切有了價值——

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來火種,自此人類有了光明與智慧。

燧人氏鑽木取火,一個偉大文明開啟征程。

火是光,是安全,是溫暖,是能量,也是食物,是生命得以延續最重要的一步。

只要有火,哪怕是微弱之螢火,就有一息之力,就能生存。

火的安放,以致有了土。不一定是人為的,土是空間範圍,是房屋與庫房。火本身的熱烈綻放就是一種空間的存居。

土給火安了家,也就給水木一起安了家。

至此,生命得以穩定。

但由土到金,開始有了岔路口。

第一條路,為了保護火,給火安了家(土),但火還不夠多,安家的過程也是搶奪的過程,金就代表戰爭,這是我的,這也是我的,哪有你的?都是我的。

私有制產生。

搶奪與私慾,與貪婪恐懼,相伴而起。

於是金生了水。水是暗,是情緒,是痛苦覆盤的經驗教訓。

金水是人心隔肚皮,見火(成果),有木(通道路徑),是帶著計謀與武器四處征戰搶掠。

五行閉環,欲界六道形成,由此世界成住壞空。

第二條路,火太多,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欣欣向榮,火多得眼花繚亂,無處安放。

於是金產生。

金的產生,可來挑剔火,亂中擇優。

由此又產生倆小岔道:

【1】金的挑剔,是分別心的具象。

這個是好的,那個是差的,這個是美的,那個是醜的,這個是乾淨的,那個是骯髒的。

別給我這個,看見就討厭。我要這個,這個真完美,哦不,這一個才精緻。我選這個。

物與物比,人與人比。

分別造就執著,執著加重分別。

見過了奢華,怎安於寡淡,享過了山珍海味,光華萬丈,怎再能安貧樂道,粗茶淡飯?

於是金生了水。

挑剔與比較,生了傲慢,生了貪婪,生了嗔恨,生了痴想。生了恐懼。

種種情緒。

水便是這種種情緒。

五行閉環,欲界六道又形成。

這一次,因著火的繁旺,金的精緻,偏向於天人與阿修羅。

往往形成的會是欲界中的天界。

【2】火異常多,金則是火土的凝固,是結晶,是精華,是淬鍊。

它有標準,卻無執念。

它夠好,卻並不尖銳。它只是純,極其純粹。

它對於火的態度是,“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每個“火”有每個“火”的樣態與價值,可以有取捨,但給予足夠尊重。

得到符合心中標準的挺好,也會盡力去得,得不到也不難過,緣分所致,得到哪個都珍惜,都能愉悅度日,活在當下。

也可以心存夢想,始終努力創造條件去得理想的“火”。

於是金一樣生了水。

這裡的水,只是資料,是心裡有譜,有數,是經驗,是走遍千山萬水的閱歷。是過盡千帆的智慧。

也會是計謀,卻知進退,良性迴圈。

這裡的金水,再見到木火,可得,亦隨時可舍。

你要走?那好,我可以不要。放你自由。放萬物自由。

天大地大,哪裡不能容身?哪裡不能養命?對於一切,名利權情,包括功德與光,無所得,也無所失,就不再內耗。

大不了不玩了。

可以不玩扮男人扮女人的遊戲,也可以不玩扮成為權貴與富戶的遊戲。

亦可以不玩“光化身”大與小的遊戲。

退出賬戶。

因能退出而能自由進出。

不因暫時的利弊得失而計較,反而是最大的利與得。

放手,揚沙,回到源頭,得到整個天空。

再進來,我們不再是外物(火)的奴隸,而成了它(火)的主人。將它升級再造,鍛打錘鍊,無限迴圈。

金打造火,火鍛造金,金火糅雜不分,水以木為路徑亦交融進來,水火既濟,以土聚之。有三昧真火,亦有大悲水。

至此,五行俱全。

同時完成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五行皆成工具。

水,木,火,土,金,水……

這時候的五行便是無內耗之後的功德積累,亦是自身精氣神的連續修煉。

金丹可成。

放在具體的八字案例中,哪些命局有著先天的優勢?

首先火要足,火去鍛金,最終成為經典之火,比如寅午戌三合就在這方面很有優勢。尤其午在月。

天干若再有壬水,壬午合令水火交融,便既有能量,又有智慧。

這是先天就福慧齊全的,後天就能省力些。

這一世若修行會事半功倍,不修行入世做事也會相對順利,能成大才。

如果這一世現修,也就照著上述寅午戌+壬的模板去修。最為快速。

修火按照“六度萬行”(修功德),加上道家丹道(修氣脈)。

修水先修空性,按照金剛經來悟,也是這篇文裡對於金五行的解析——金水是“智慧”的關鍵點;並在生活中實踐為人處世之道。

所謂“上善若水”,“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修行亦是學做人——如何在生命群體中實現共贏。能與人共贏,命局一定是水火兼具且平衡的。

而水火一起修,也就是性命雙修,令氣脈快速打通,身心一體,氣脈打通,心性隨即豁達。

到最後,其實水就是火,火就是水。

在法界之中,水火是一,不是二。

其表面現象的區別只是因以不同視覺和維度來看而造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