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神佛前的香火

神佛前的香火意味著什麼?香火到底給誰吃了?

一提到香火,就會想到寺廟道觀,及巍峨威嚴的神佛塑像。

在這些地方,往往有香火供奉,香菸繚繞、燭火搖曳、人聲鼎沸,信眾們十分虔誠,作揖磕頭,祈福求財,不一而足。

那麼問題來了。

信眾們燃起的香火有用嗎?

如果有用,讓誰給享用了?

享用者是那些神佛之像所代表的神明嗎?

是寄居廟裡侍奉神佛的靈體們嗎?

亦或是出家的師傅們?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答案很簡單,對於世人來說,猶如一張籠住燈火的薄紙,一戳即明。

首先,燃起的香火一定有用。

火,即是能量,即是食物。

猶如現實之五穀雜糧蘊含熱量,可供人體運化使用。香火之光,也是法界之食糧,可供一切靈性生命飲、食、化用。

實際上,一切具有熱度的東西,一切具有光亮之物,皆是法界生命之依怙。

暖一分,得一份力。冷一分,失一分力。

那麼這些有用之香火,供奉在神佛之前,是被神佛享用了嗎?

有句話叫“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網路上傳言神明們也會搶香火,而神明們失去香火就會隕落,

還有個說法也挺流行——如果去寺廟跪拜求神佛有用,那神佛豈不成了貪官汙吏,給好處就給辦事?

這些說法都是不瞭解真相的揣測。

而真相是,任何神佛都只是一個善惡交接與因果了斷的通道——所以經過修行成就果位被稱作“成道”。

而任何寺廟道觀包括教堂等宗\/教場所只是一個提供了專門地集中性地處理善惡交接與因果了斷的場所。

在這裡,地氣充足,香火鼎盛,集體力量讓光作的“食物”能量爆棚,陽氣鼎盛。(宗教場所選擇的地方一般會是風水寶地,在這裡,能量場充足,給該地業力清算帶來大助力)

於是乎,在神佛塑像面前——這些塑像是真正的神佛(宇宙中的超級生命體),以及我們每個信奉真善美的普通人,和每個渺小生命體正向的精神力的綜合象徵體現——這句話有點長,但很重要。

它不只是代表某個神佛,它代表了全體眾生的善與慈悲。

是高能場。

在它們的見證之下,信眾們的業力在各自氣脈裡清算。

善增長,惡消弭,因與果快速大量地有個對沖。

執著瓦解。

所以很多人在佛像面前淚流不止,很多人聽經大哭,也很多人見佛像心生恐懼,落荒而逃。

業力種子在翻騰。

人身這個照相機在嘩嘩翻頁。

暴風驟雨,豔陽灼心,一切悄然聚變,在你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

唯有你的心知曉,唯它懂得。

它在經歷。

無債一身輕,它在輕減。

哪一個真正成道的神明,會去貪墨這樣地方的香火、食物,與精神力?

哪一個貪墨供奉,偷吃供品的廟祝(靈體妖物)能有好下場?

誰能擔得起這樣的業力?

這些香火是參與者們透過特殊通道來償債報恩的啊。

就如世間法則欠債還錢,欠恩報恩,欠情償情。

這是一個大型的交付市場,一個法庭,一個審判所。

每一柱香火都是在抵償供奉者曾造下的業,要還的債,要報的恩。

在高強能量場加持下,肉身氣脈通道開啟,能量送達。業力減輕。

所以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是說出家人的。

出家人為了修道,而暫時受用十方供養,等他成了道,或者他成道的過程,是一直要用“光能”、“精神力”,看不見的靈性物質,乃至於周身的陽氣,精氣神,去加倍報償供養他,或曾經於他有恩,或他欠過債的有緣眾生啊。

他並非白白受用他所被供養的一切財與物。

每一樣都是要還的。包括父母給他的這個身軀。

也就有佛家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一說。

實際上,是個人,是個生命,都適用於“施主一厘米大如須彌山”這樣的讖語,但凡不勞作,只享受,德不配位,享受的超過了付出的,陰大於了陽的,就埋下了披毛戴角還的那一天的伏筆。

“施比受有福”,“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些都不是騙人的。

把時間拉長了看,一切都是公平交換。

倘若是個正神,他怎會不知這道理,怎會做出“亂收禮”或者“貪贓枉法”,貪圖香火的事兒來?

他怎會多要你的東西?怎敢要?怎捨得要?

凡夫畏因,菩薩畏果,他一定像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一樣,做一點得一點,春天灑一顆豆,埋土,澆灌,施肥,秋天得一捧豆莢裡的豆,還要把收穫回饋分享給日月星辰山河土地及一切有形無形的運作者、參與者。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神佛怎會不知?

真正的修行人怎會不知?

所以那些神佛像前供奉的香火,神佛能得的,也只是他應得的,該得的,不多不少,不貪不昧,幹多少活拿多少工資。

與這方廟宇的一切有形無形參與者一樣,絕無例外。

僅此而已。

再說回來,信眾們去到宗教場所裡,因著他們的虔誠,精神力集中,在這樣一個專門的善惡交接與因果了斷的場所中,業力得以快速高效的清算。

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業的地方和專業的人加總起來去幹專業的事更加給力。

佛、法、僧三寶,乃至道家法門除起業力來,都格外快。

但無論神佛(大的高能的生命體),還是普通人(包括出家人、在家人以及無宗教信仰人,以及善人,惡人),我們每個生命體都是個通道,都具備四通八達的能力,只因各自業力而堵塞情況不一。

這也便是佛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然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我們即使不專門在寺廟,即便不跪拜神佛,即便不燃起嫋嫋香火,我們自已的肉身便隨時隨地在進行著善惡交接因果了斷。

我們的業力時刻在清算著。

在天地日月庇佑之下,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在任何的利弊得失裡,在人與人的喜怒悲歡中。

香火快速加減。

不一定非要去廟裡。

不一定去宗\/教場所。

甚至不一定要有信\/仰。

信仰只是一種意識形態,它涵蓋在自然法則裡。

而實際上,我們的肉身便是一座廟。

一座行走的廟。

精氣神即是“香火”,病痛即是冤親。

這在《關於凶宅,吉宅;關於人身。》裡有詳細說明。

古人會把吃飯叫做祭五臟廟,我們的心肝脾肺腎,我們身心氣脈裡經歷的一切過往有緣,無論善惡,都在這五臟廟其中了。

當“水火不濟,心腎不交”,就是在描述“情仇不能兩清,恩怨不能一筆勾銷”的業力清算過程。

當慾望(水)遠勝功德(火),能力無法彰顯,我們肉身這座廟便烏煙瘴氣,這座廟裡所供奉的神佛——我們自已的靈魂意識,他是個不懂事兒的邪神。

他貪瀆,他偷吃供品,他拿了錢不辦事,他忽悠,他吃了無數生靈,卻無法以高能回饋。他度不了他吃過的命。他沒有金剛鑽卻攬了瓷器活。

聽過那些擅自給自已立廟的邪靈的下場嗎?

據說會被雷劈。

人若經營不好自已這座肉身廟,便會失了人身。

——人身難得,人的五臟廟自備的陽氣(精氣神)是相當重的。

這回知道呂洞賓呂祖道號為啥叫“純陽子”了不?

他自已那具“身體”的廟裡,香火鼎盛到除了香火還是香火了。

是一個電滿格的、可隨時清除畫面釋放記憶體的照相機(錄影機),時空粉碎機。(普通人的此照相機記憶體不足,電量不足)

俗稱金身。

也叫“空”了。

已無債無慾。

他以此金身足可以為世人的業力清算做個擔保人,轉達者,運輸者,也因此可被立廟供奉,如一切神佛那樣,皆可為世人的善惡因果交接做個擔保人,做個審判官,來公正嚴明處理塵間事。

他會是所謂的青天大老爺,是“老天爺”。是神明,是大菩薩。

但他,也和一切神明、一切神佛一樣,再厲害,也僅是世間人的擔保人,審判官,中間方,能量轉運者而已。

世人所作所為最終還是要因果自受,善惡自承。

神明、菩薩們或許因慈悲可為世人暫擔一時因果(借給某些人能量,還債時幫忙多轉運些,多以自力淨化世間,喋喋不休地絮叨教導),卻擔不了一世。(也會因為此舉捲入因果,擔了共業,受到自然法則的“懲罰”)。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孩子的路終究要自已走。

若世人不能明瞭因果,最終神佛祖師們只能傷心落淚,無奈暫離,旁觀之,以待時機。

但佛道祖師們留下的教誨會一直在。以三寶和各種法脈傳承,八萬四千法門,只要願意,就會立刻送達。只要虔誠修持,祖師們就會加持。

願我們都能聞正法,都能修成呂祖那般。

我們本就可成。只要懂得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