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相愛相殺的愛人

親愛的,你有一個總是大吵大鬧卻又分不開的愛人嗎?

來訪者問我,“為啥對方總給我帶來負面情緒,我們不停地吵架,但我卻離不開,捨不得,他離開了我我還抓狂?”

我說,“因為負面情緒也是情緒價值,你願意跟他吵鬧,就說明這吵鬧有價值,你潛意識在透過重複吵鬧證明著什麼,獲得著什麼,這是你需要的。有人陪你吵鬧,這就是他存在的價值,儘管煩惱,也是你需要的。人家走了,你沒有陪玩者了,你會難受。”

她豁然開朗,原來負面情緒也是價值,只要我還在重複,就說明我需要“吵鬧”。

“可是我為什麼需要負面情緒這種情緒價值呢?”

這種情況很多,當一個小孩子(或者說一個靈魂的累世經歷),他成長過程中,有過被貶低,打壓,對比,評分,拋棄,這樣的生命經驗,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印痕(不用傷痕這樣的明顯褒貶詞)時候,他就會在之後不斷的生命體驗中,繼續著重複著這樣的戲碼。

他會是施加者,對於他面對的客體。

他也是承受者,當他是客體。

以五行來表示,貶低,打壓,對比,評分,拋棄,這會是“金”、“水”。

他的靈魂印記裡,或者說他的靈魂的能量執行模式,就這樣形成了。

貶低打壓,承受反抗。

每一個生命,每一份意識,只要存在過,就想證明自已是有價值的。

但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有你我之分,有獨立意識,就會有你我之對抗。

你認為對的,我認為錯。

你認為錯的,我認為對。

胳膊擰不過大腿,力量強的,佔據強勢地位的,有著話語權的,決定了事情的走向。

而那些被否決的,因為“低價值”而被捨棄、隱忍下去的念頭,就成了壓在內心的委屈與不甘。這些念頭會化作潛意識,也即靈魂碎片,潛伏在身心的深層,氣脈的一隅。

久而久之,外在的行為是冰山一角,內在的潛意識則是龐大的冰山。

這些冰山是病,是痛,是癌。是光怪陸離的種種相,不那麼容易被察覺,我們以為壓抑下去了,但實際上,冰山透過冰山一角不停地冒著寒氣,如鬼似魅,如影隨形。

而我們與最親密的人之間,會觸及到這冰山,整座冰山的冷冽與稜角,都在親密感情之中,張牙舞爪,劃得兩個相愛的人,鮮血淋漓,支離破碎。

每一個參與者都在以過往的委屈與不甘叫囂著,“我是有價值的,我是值得愛的,我是對的,我是可以存在的,你要聽我的,你要愛我,你要重視我,你的眼睛一刻不能離開我。”

而他\/她的對手也會叫囂,“我才有價值,我才值得愛,我才是對的,我才可以存在,你要聽我的,你要愛我,你要重視我,你要圍著我轉。”

他是叫囂者,也是對手。

他們的角色不停互換,那麼相似的兩個人,有著同樣的傷痕。

在這樣的對手戲中,相愛並相殺。

只愛是不行的,一方很快會索然無味,因此被愛的有恃無恐,他會拋棄愛他的,另尋找那個虐他的。

完全不愛他也是不行的,玩不起來這種PK決鬥的遊戲。

就是要相愛相殺。

就是要這種血腥的我要虐你要弄死你不死不休的絕殺互動。

就像張柏芝《河東獅吼》裡的經典臺詞,“從現在開始,你只許疼我一個人,要寵我,不能騙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對我講得每一句話都要真心,不許欺負我,罵我,要相信我,別人欺負我,你要在第一時間出來幫我,我開心了,你就要陪著我開心,我不開心了,你就要哄我開心,永遠都要覺得我是最漂亮的,夢裡也要見到我,在你的心裡面只有我,就是這樣了!”

而陳季常如果真這麼做就上當了。

因為對於愛情裡的“戰爭販子”來說,她需要依靠親密關係裡的戰爭,一幕幕的爭吵與廝殺來重現當年的靈魂印痕——我是對的,你不能拋棄我,不能打壓我,我是有價值的,你要重視我。

他\/她需要以此刷存在感。

而前提一定是,你覺得我是錯的,你拋棄了我,你在打壓我,你覺得我無價值,你覺得我不如別人有價值,你不重視我,你在冷淡忽視我。

對方實際上也是同類人。

有臥龍之處必有鳳雛,一個被窩裡睡不出兩種人。

戰場模式時時刻刻,戰爭一觸即發,當吵累了,爭累了,一方遁逃,一方崩潰。遊戲告一段落。

“這種輪迴的戲碼什麼時候會結束呢?”

“兩種可能。

一,一方遇到了新歡,這個新歡更匹配他的模式。於是新業力覆蓋舊業力,新歡替代舊愛。

二,徹底覺照到了這種模式,於是不玩了,徹底解脫。”

那麼這種模式有意義嗎?

絕對是有意義的。

實際上,當你遇到了一個總是大吵大鬧卻怎麼也分不開的愛人,在爭吵中一次次上演著魔咒一樣的輪迴,反覆糾結著一個問題,那麼說明你和你的愛人,在共同療愈著你們的共同傷痕,你們都有著這樣的一份傷痛。

這些對抗與憤怒,這種價值感的反覆拉扯與證明,直指著最深的靈魂印記。

往好了發展,這是一份福報。

是將五行的傷痛之水,化為上善智慧之水的關鍵。

這樣的感情帶給生命的療愈力強大如斯,沒有它,生命中深層的痛,也一樣存在,且是一定會化成疾病的,那些氣脈裡的淤堵,甚至能變為癌症。

而在一次次的爭吵中,相愛相殺中,將瘡痛撕開,血淋淋地蹂躪,而你最初是不知的,在爭吵中是生不如死的。

相愛給予繼續相殺的基石。這是療愈的基礎。底色是愛的。療愈的底色是愛。

相殺給予傷口的深挖,這是療愈的刀在層層破壁。

痛不欲生。

於是你會尋找原因。一方會去尋求原因,往往是關係的弱勢者尋求原因。

一般是女性。

男性還有名利場,在名利場上,相殺更猛烈。

他的戰場更大,對手更多,他碰壁不夠多時候,不會願意停下來“療愈”。或者說,名利場本身就可以療愈,一個戰場換一個戰場而已。

不像愛情與愛人,不能一直換。

不停地換愛情和愛人,比起來不停地換生意事業場要難度大太多。

臥龍上哪去找那麼多鳳雛去?又相愛又相殺又有深層的累世的割捨不下的緣分,多難啊。

所以說,女人作為戰場上的失敗者是常有的事,她靠不停徵服殺戮攀登高峰進而頓悟來療愈自已的可能性小。

婚戀中愛人退場,她失去對手與戰場,就會徹底崩潰。

只能尋求專業身心靈,宗教一類來療愈自我。

也就是說,愛人很容易就不陪她玩了。

事業上,其他的領域,她又難以有施展。

而停下來,以宗教或者身心靈這種(專業?偏門?小眾?)方式來旁觀覺照療愈自已,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可能是最終解脫之法?

從前我會這麼認為,現在不了。

只能說不一定。

離紅塵,是為了最終更好地回紅塵。

而法無定法。

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相愛相殺的愛人,是幸福的。

你可以藉此療愈自已,實際上,還是相愛為主,相殺未下死手。

如果沒有,你有一份可奮鬥的事業也可。

有個每天互撅鬥嘴的媽媽也可。有個愛寵也可。

有份信仰也可。

但是不管怎樣,在這些之上,最最重要的是,明白這其中最深處的因果——冰山一角下掩蓋在水面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那些東西。

那些因對抗而產生的分裂,被眾生和你自已合力共同拋棄的你的靈魂意識碎片,它深埋在你的身體裡,日夜不停地哭泣。

看著它,對它說,“親愛的,你是有價值的。對不起,你受委屈了。你是重要的,我愛你。”

你才是它不離不棄,相愛相殺,欲蓋彌彰的愛人。

沒有別人,只是你。你自已。

唯有如此,將它化掉,二合一,融為一體。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