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怪獸出現,入侵的地方是米國。
當然,對於現在的米國來說,怪獸的入侵已經不再是災難,反而是一種發財的機會。
畢竟擊殺一頭怪獸,能賺取的金錢,遠遠超出了擊殺期間付出的成本。
不知道什麼時候,全世界的風氣都這麼變了。
以前,大家談到怪獸,談虎色變。
現在,大家談到怪獸,恭喜,你發財了。
當然,這種賺錢的方式,只適用於有實力的國家,對於沒實力的小國家,怪獸的到來,依然是災難。
而且,泛太平洋聯合組織,也因為這個原因,被周圍國家聯合呼籲,削減每年的‘保護費’。
泛太平洋聯合組織成立的時候,周圍國家每年給出的‘保護費’高達三萬億美刀,但是,現在,,泛太平洋聯合組織已經有了自己造血的能力,不應該再去壓榨周圍國家。
一頭怪獸屍體,能提煉出三百億價值的超金屬合金,一年保守出現六頭怪獸,那就是1800億美刀。
這是很大的一筆數字。
可是,這些國家的要求,被駁回了。
因為超金屬合金的價值,那是理論上的,泛太平洋聯合組織根本沒有對外售賣。
相當於說,這筆收益,本身就是無稽之談。
面對斯科特的強硬態度,周邊國家也只能不了了之。
現在,大部分國家希望的是,泛太平洋聯合組織在明年的行動中,能一舉摧毀怪獸的老巢,終結怪獸持續入侵的腳步。
.............
霓虹國,東京西邊150公里,秘密基地。
“熱烈歡迎你的到來,田中博士。”
“井泉博士,客氣了。”
“田中博士,這次邀請你來,是因為我們的研究出現了一些問題,希望你能幫到我們。”
“哦?”田中很奇怪,自己是研究 怪獸生物的,這個秘密基地的研究,很雜亂,研究方向很多,有研究遠古化石、研究能源、研究核能的,但就是沒有研究怪獸的。
至於這個秘密研究基地,作為圈內人,田中知道其中一些情況。
五年前,霓虹國在東南亞發現一塊巨大且帶有放射性物質的巨石,然後秘密拉回本國開始研究。
有人猜測,這巨石是 一種新型能源礦石。
也有人猜測,這巨石也可能是遠古生物的化石。
還有人猜測,這巨石可能是外星人搞出來的,遺留在地球上的。
總之,什麼樣的猜測都有。
“是這樣的,田中博士,我們經過都對巨石五年時間的雕琢,啄去那些沒有價值的石料,最後顯示出的模樣,有點像一頭怪獸。”
井泉博士一邊解釋,一邊開啟電腦,放出圖片。
只見圖片中,一個類似竹節蟲一樣的怪獸石雕,屹立在工廠之中。
只不過,,這頭石雕的怪獸,和入侵的怪獸完全不一樣,入侵的怪獸即使身材單薄,但也不會單薄成幾根竹節似的,可田中所看到的怪獸石雕,八隻大長腿,又高又細,軀體反而顯得相對較小。
井泉博士繼續介紹。
“這個石雕,高度66米,長95米,用鐳射探測,但是鐳射卻被石雕給吞噬了,無論是什麼波形,都被吞噬。”
“而且,最近開始,石雕開始發出微弱的心跳的律動,這種律動,每30秒才跳動一次,正好在石雕心臟的部位,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這石雕裡面,很可能是一頭怪獸,而且,是一頭人類迄今為止沒有發現的怪獸。”
田中聽了井泉的解釋,神色也變得謹慎,心跳,是生物才有的東西,所以,這石雕裡面,肯定是一種或者多種生物。
但是,什麼樣的生物才有這麼大,而且躲進巨石中,田中所學的知識,根本給不了他答案。
入侵地球的怪獸,雖然它們具有強大的破壞力,但是要讓它們躲進巨石中,這一點根本不可能。
而且,在五年之前,怪獸剛剛入侵地球,也沒時間搞出這麼一番操作。
科學解釋不了,田中不由想到了神話。
“井泉博士,你聽過哥斯拉的傳說嗎?”
“哥斯拉?”
...............
喬治博士,是米國核能方面的專家。
在核能方面的研究,喬治博士可以自豪的說,自己屬於全世界最頂尖的。
但是,在一年多以前,喬治被啪啪打臉了。
因為夏國的那個天才,居然把核聚變給研究了出來。
研究出來也就罷了,畢竟現在核聚變技術,並不是什麼稀罕事,米國的實驗室,也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但實驗室歸實驗室,實用才是最主要的。
米國實驗室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雖然可以成功試驗,但是成功的代價太過高昂了。
之前,喬治用2.05兆焦耳的能量,透過技術,實現了3.15兆焦耳的核聚能量輸出,實現了核聚變研究歷史上的大跨越,這也是他最引以為傲的試驗。
雖然看似輸出能量是輸入能量的1.5倍,可仍然無法投入實用,其中的關鍵就是,輸入能量的手段太複雜,太貴了,而且還會成比例的增加成本。
所以這種成功,只能屬於實驗室的成功,根本沒辦法投入工業生產。
甚至喬治博士自己都認為,想要將核聚變投入工業生產,還需要至少十五年時間。
可是,陸峰只花了幾年時間,一步到位,夏國的核聚變技術,都已經投入生產使用,直接跨過了實驗室的環節。
這不科學。
但問題的,現實卻又很科學,夏國的刑天飛機,第一個使用核聚變能源的飛機,最大負重不但提高到了2000噸,而且續航時間,超過了30個小時,而且,這個續航時間還是因為飛機的其他零件撐不住才只能維持這麼短,而不是動力問題的原因。
一開始,喬治博士對此嗤之以鼻,以為這是夏國的戰略忽悠。
但隨著更多的訊息披露,事實就放在眼前。
喬治博士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夏國是怎麼實現這門技術的,但是,偏偏夏國嚴守死防,根本不賣。
最後,米國情報部門出手,死了十幾個情報人員,終於拿到了一小部分夏國核聚變的資料。
透過對這一小部分資料的研究,喬治博士和他的團隊,花了足足一年的時間,終於造出了一枚試驗用的核聚變炸彈。
當然,這枚炸彈,並不是完美版的核聚變炸彈,真正的核聚變炸彈,是沒有汙染,其威力巨大的。
而這枚核聚變炸彈,只能算作是半成品。
因為它不管是威力,還是無汙染上,都比不上真正的核聚變炸彈。
相較於核彈,它唯一的優點是,它的核汙染範圍,大大的縮減,但一飲一啄,範圍是縮小了,汙染性和放射性卻加大了。
為了驗證這枚炸彈的威力,米國軍方選擇在一個荒無人煙名叫科西島的小島上投放。
至於為什麼要急匆匆引爆這種大殺器,米國高層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但總結只有一個,那就是夏國帶來的壓力是在太大了。
夏國有了成熟的核聚變技術,難道他們沒想著製造炸彈?
如果核聚變炸彈投到米國本土,那麼對米國來說將是一場人間浩劫。
所以,米國高層才想著,在夏國還沒試驗核聚變炸彈之前,自己先亮亮肌肉,順帶測試炸彈的威力,也方便對核聚變炸彈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畢竟,在米國人看來,怪獸,只是暫時的,夏國,才是米國最大的敵人。
2032年9月11日,米國在科西島上的核聚變炸彈試驗成功,其威力讓所有的米國高層都感到滿意,以為,相比普通的核彈,這枚核聚變的威力,足足大了幾百倍。
然而,就在米國高層歡呼慶祝的時候,誰也沒想到,科西島上,一隻小蜥蜴,受到強烈的核輻射影響,基因發生了突變。
2032年9月20日。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至少對於陸峰來說,有著重大意義。
從去年11月15日動工,到今天9月20日結束,經過長達十個月的時間,【赤紅之刃】終於完成了最後的組裝,工程全面結束。
【赤紅之刃】是陸峰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機甲,【破曉者】雖然才是事實上的第一臺,但那只是陸峰試手之作,並不算完美。
當然,【赤紅之刃】也不是盡善盡美,但相比【破曉者】的及格分,在陸峰心裡,【赤紅之刃】至少能打80分。
工程雖然結束了,但也沒有完全結束,下一步,就是試駕。
今天來參觀試駕的人很多,不輸於當初【希望號】試駕的關注度。
文學明來了,楊國睿也來了,國家電視臺來了,內閣也來了好幾個,還有很多機甲行業的大佬,當然,這種喜聞樂見的事情,少不了其他行業的人前來捧場。
這些人,無一不是關係實力通天之輩。
其中,相比以前,多了幾個新面孔。
比如陸遠。
靠著天海集團的授權,陸遠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從一個從外賣的底層人,一躍成為身家百億的大老總。
這種坐火箭一般的事業上升曲線,簡直讓人不可思議,不過知道他和陸峰的關係後,大家也就釋然了,誰讓別人有一個好大哥呢。
另外一個,是許長興。
當初【破曉者】趕往有福市的途中,一腳幫許長興踩出了一個大魚塘,許長興當時就有了機甲搞建築的想法。
靠著自身的口才和經驗,許長興拉到了部分投資,又和當地部門打通關係,最後死皮賴臉找到林海,租賃了一臺小機甲。
當時小機甲滯銷,再加上許長興死皮賴臉上門懇求,林海最終還是同意以每年八千萬的價格,租賃一臺50米高的機甲給許長興。
靠著這臺叫《小霸王》的機甲,許長興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雖然,目前小機甲一年的產值,根本達不到八千萬,但是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許長興運氣好啊,官方不但扶持,降稅的同時,還主動介紹工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機甲能做的工程專案,也越來越多了。
從最開始只能強夯地基,到後來,挖基礎、砸樁基,攔河修堰,上裝配式房屋等等,機甲都能做到。
不但能做到,而且還很高效。
比如攔河修堰,以前攔河,費力不說,還要花大把的時間。
有了機甲,先在河邊預製好攔河需要的混凝土構件,準備好之後,機甲直接走進河裡,單手抓起上萬噸的構件,扔入河中擺放好就行了。
簡單,粗暴,蠻不講理,這就是機甲的工作方式。
這種新的建築方式,讓每次小霸王工作的時候,都引來了大量的圍觀群眾,和嘖嘖的驚歎聲。
無疑,這也是許長興最享受的時候。
事業上有了一定成就,但許長興很明白自己的成功是誰帶來的,所以,不用林海邀請,他自告奮勇的前來參加這次【赤紅之刃】的試駕儀式。
不過,林海很懷疑,這老小子沒什麼好心。
果然,儀式還沒開始,許長興就四方奔走,到處招人搭話。
“你好,楊將軍,我叫許長興,長興建築公司董事長,我在電視上看到過你........”
“你好,李博士,我叫許長興,長興建築公司董事長,我看過你的論文,太精彩了.....”
“你好,顧董,我叫許長興,長興建築公司董事長,幸會幸會。”
........
這一幕,林海看著怎麼感覺那麼熟悉呢?
等等,這不是我當年愛說的詞嗎?
“董事長,要不要叫人把他趕出去?”旁邊的小張,小聲建議。
“不用,怎麼說,他也是來捧場的,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林海嘴上這麼說,但是心裡根本就不是這麼想的。
隨著國際上小機甲越來越沒市場,曾經天海科技公司修建的小機甲廠房也就越來越沒了用武之地。
所以,林海想看看許長興能把小機甲市場帶到哪一步,或者說,能不能直接盤活小機甲的市場。
如果小機甲市場給盤活,那麼小機甲的工廠也就不用拆了,畢竟當初花了兩個億,才建成的啊,用了一次就拆,太可惜了。
而且,一旦市場盤活,那麼天海集團,將來也多了一個收入來源。
正因為有著這種想法,林海才會答應以每年八千萬的租金,租給許長興一臺小機甲。
不然,造一臺小機甲大概100億,雖然批次生產還能降低成本,但租出去的租金,怎麼也不可能跌到8千萬。
真按這個價格,就算租一百年,也回不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