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前花園可以使用的話,晚上來這裡消閒,確實是不錯的地方。
問題買下來有用嗎?
大風起的時候,絕對會被回收。
“地契是前朝的,這有些難辦。”梁建國認為劉光齊動心了,所以說出大院的地契問題。
現在都沒有去進行房產登記,業主自然有問題,所以打算私自出售,繞過了公家。
劉光齊眼睛一亮,這樣的房產正好。
只要把契約收好,到了八十年代,憑著地契,就可以拿回大院。
“價格很便宜,只要五百塊。”梁建國沒有聽到劉光齊回應,急忙說出價格。
幾畝地的大院,比起三進四合院還大。
這年代,不要說郊區的房產,就算市區的房產,也不值錢。
這個價錢,對劉光齊來說很便宜,但對於別人來說,特別貴。
劉光齊決定購買下來,但要說明是繼承遺產的證明書。
梁建國和房主認識,很容易搞定。
最後成交價格,竟然是三百五十塊。
簽訂了繼承合約,房契到手,全部放進隨身空間之中。
不可以放到靈泉空間,只能夠放到農田的上空。
放在靈泉空間的話,就是保鮮,三十年之後拿出來辦理房契,就是很新的合約,到時候不用看,就認為是假的。
後院全是桂花樹。
雖然是寒冬,但桂花樹長勢不錯,沒有因為寒冬而枯萎。
檢視桂花樹,見到樹根都鋪墊著稻草,用來防寒,以免桂花樹被凍死。
後院的雜物房,正好用來放肉豬。
以後把豬放到這裡,讓李廠長用肉聯廠的卡車把豬運到這裡,然後把肥豬運走就可以。
劉光齊打算把全部肉豬都兌換了。
至於山豬和野豬,還是留著,到了年尾再說。
有這個中轉站,以後什麼貨物都可以放到這裡,然後讓單位的卡車運走。
購買到大院,梁建國說供銷社有工匠,可以免費幫忙整理一下。
但劉光齊拒絕了。
這年頭可不能夠佔公家的便宜,一旦被告發,事情可大可小。
“老哥,不能夠佔公家便宜,一旦被舉報,吃槍子的。你幫我找幾個工匠,工錢一定不可以少,也不可以用公職人員。”劉光齊凝重地說。
梁建國點點頭,知道購買大院,就是大資本家了,成分不好。
大冬天的,無法動工,等待來年冰雪融化的時候,才可以改造。
來這裡釣魚,確實是不錯的地方。
但購買這裡,就是見不得光,來這裡釣魚,不是告訴別人,把大院購買下來了嗎?
“我們去吃午飯,我請客!”劉光齊咧嘴一笑。
梁建國白了一眼劉光齊。
“你怎麼可以反客為主?來到我的地頭,一切聽我的。”
“聽你的。”劉光齊笑了笑。
沒有去供銷社食堂,去了一家小酒館。
小酒館生意冷淡,走進去一個人都沒有。
“老闆,四菜一湯。”梁建國走進去,笑呵呵地說。
“好嘞!您請坐!”
到窗邊的位置坐下。
剛剛坐下,又有客人來了。
老闆特別高興,沒有想到一開張,連續有客人上門。
劉光齊臉色微變,心裡不是滋味。
明明對這個女人沒有任何感覺,為何心裡總是不舒服?
走進來是一對青年夫妻。
正是楊曉麗和她的丈夫鍾曉峰。
罐頭和第一軋鋼廠,離這裡都是很遠,他們怎麼來這裡吃午飯?
楊曉麗沒有注意到劉光齊他們,愁眉苦臉的,一臉憔悴,看起來遇到難事了。
劉光齊喝著酒,本不想看楊曉麗,當作看不到,沒有想到,楊曉麗正好坐在他的對面,想不看都難。
見楊曉麗一臉憔悴,愁眉不展的神色。
萬分不解!
畢竟豆豉魚罐頭廠,銷量不錯,業績蒸蒸日上,楊曉麗在罐頭廠做技術人員,不應該有煩惱的。
見鍾曉峰坐下來,就是唉聲嘆氣,好像世界末日一般。
他們沒有喝酒,只是叫了兩碗麵,還是素面。
一頓午飯這麼節約,在這個年代很正常,但對於楊曉麗雙職工家庭,不應該這般節約。
這個年代,一個家庭有一人上班,就可以養活全家人了。
“你什麼人不交往,偏偏和敵特交往,這一次被你害死了。送禮都沒有地方送。”鍾曉峰怒火沖天,再也忍不住怒火,指著楊曉麗鼻子大罵。
劉光齊露出驚訝的神色,沒有想到楊曉麗竟然和敵特勾搭上了。
梁建國本想和劉光齊聊天,見劉光齊聚精會神聽著年輕夫妻說話,也不說話了,也做起聽眾。
“還怪我?還不是你沒有出息,在第一軋鋼廠幾年了,都沒有一官半職。人家劉光齊進廠都沒有幾天,就成為技術總工程師了。當初我鬼迷心竅,怎麼就看上你?”楊曉麗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責怪起丈夫。
劉光齊暗暗僥倖,真是老天有眼,如果娶到這樣的媳婦,真是十世倒黴。
在學校的時候,楊曉麗給人的感覺,都是知書達理,溫柔似水的女神形象。
沒有想到真實的楊曉麗,竟然這般蠻不講理。
“那是你的眼光有問題,劉光齊這麼優秀,你不選擇,選擇我,說明你有眼無珠。”鍾曉峰氣炸了。
這一段時間,託關係,好不容易讓楊曉麗成為技術員,還是最熱門的罐頭廠。
沒有想到楊曉麗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鋌而走險,為了一些利益,竟然和敵特勾搭上。
見到他們夫妻吵架,劉光齊心情特別好,有幾分幸災樂禍的味道。
直到楊曉麗他們吃完麵,離開小酒館,都沒有發現劉光齊的存在。
如果見到劉光齊,楊曉麗絕對不會和丈夫爭吵。
劉光齊不知道怎麼回事,決定打探一下。
和梁建國道別,直接開車到豆豉魚罐頭廠看看。
來到了罐頭廠。
看門的小平頭,見到是劉光齊,馬上立正敬禮,接著放行。
劉光齊剛剛下車,一位英姿勃發的美女奔跑過來。
“劉工,歡迎你到罐頭廠指導工作。”
罐頭廠剛剛組裝機器的時候,主要工作人員都到場,所以無論是看門的,還是工廠的員工,都認識劉光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