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章 小鎮的女孩

狂風呼嘯著,伴隨著閃電,雨水砸落地面的聲音,將時間拉回了從前。

茅草屋裡,還沒有灶臺高的女孩,攪著手中的米粥,輕輕的吹涼。

身旁還站著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三人眼巴巴的看著那碗小粥。

就站在灶臺處,4人平分著一碗小小的稀薄的白粥。

她輕吹著一口一口的餵給弟弟和妹妹。

家庭的拮据,父母只能讓兩個哥哥去讀書,而她留在家中被迫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白日父母在山上勞作,她就在家裡煮飯,等待父母回來吃。

收拾家務,照顧著弟弟妹妹,劈柴燒水。

她也向往和哥哥們一樣的生活,可她的生活裡只有樹林環繞的群山。

年幼的她成為了山裡的孩子頭。

幫忙照顧著其他也在山上勞作的鄰居家的小孩,有兩個還是在襁褓中的嬰兒。

因為這樣,別人隔三差五便會送來一些吃食,雞蛋和地瓜。

藉此來感謝她。

家裡的伙食也得到了改善,父母開始誇讚她,說兩個哥哥還沒有她有用。

在父母的誇讚中,她愈發的努力想要做到,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她就這樣用一碗一碗清淡的米粥,將弟弟妹妹喂大。

一日又一日地照顧著身邊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用鄰居送的吃食,改善父母和弟弟妹妹的伙食。

直到弟弟妹妹的身高,一個又一個的超過了她 。

直到弟弟妹妹一個又一個離開了這座山

她還是隻在那間茅草屋裡,在灶臺前忙活著。

只是如今的她已經超過了灶臺的高度。

山裡的孩子們,離開了那間屋子。

去往了學校學習著外面的知識,去向了鎮上看著外面的世界。

從前家裡不富裕,所以只有哥哥們能讀書。

現在哥哥們開始工作,家裡可以攢下餘錢。

弟弟妹妹們,也開始去讀書。

看著聽她話的弟弟妹妹的學識漸漸的超過她,就像鳥窩裡,大鳥哺育的小鳥展翅離開,飛往了外面更廣闊的天地。

她開始覺得失落。

年輕人離開了這座山,山經過開發和挖掘也漸漸變得蒼老,她還是在這兒。

父親在一個雨天摔傷後離世,埋在了這座山裡。

她守著母親,即便兩個人只是吃地瓜,生活也還算過得去。

她知道母親攢著錢,那錢是給哥哥做彩禮。

16歲那年,媒婆給她介紹了一個鄰村的年輕人,勤奮老實能幹,還十分英俊。

年輕人給的彩禮錢,足夠讓兩位兄長都娶上老婆。

她不知道嫁人的意義是什麼,她只是不想像母親一樣,早早的生了幾個孩子,卻落下了一身病。

可最後守在身邊的孩子,卻沒有幾個。

父親離世之後,她自已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

她沒有任何的一技之長,可她還是努力的生活著。

她還是嫁了人。

她將男人的彩禮全都留給了母親。

用男人私下裡偷偷給她的錢,給腿腳不好的母親買了一雙好看的布鞋。

男人對她很好,婆婆對她也很好。

18歲時,他們意外有了第1個孩子。

可不幸的是,因為她身體的原因。

那4個月大的男孩,就這麼沒有了。

對於農村人來說,一個孩子沒了,還可以繼續生。

雖然婆家人有些難過,可依舊待她很好,讓她放寬心,照顧好自已。

但每次來的七大姑八大姨,包括她的母親,話語裡不是心疼,而是希望她能儘快生下孩子。

彷彿這就是女人的命運一般。

她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生下一個孩子,才能證明自已是一個活著的女人。

後來女兒出生了,丈夫很高興。

但她的母親知道是女兒之後,只讓她快些將身體養好,催促她早些生下一個兒子,

這樣將來才有養老的保障。

她不明白,母親的幾個兒子沒有一個留在她身邊照顧她,

只有她這個外嫁女陪伴她,照顧著她。

養兒防老?就像一個笑話

在第8年裡,她生下了一個兒子。

生活壓力的逐漸加重,丈夫只能去往了外地。

母親讓她將兩個孩子都留給自已,照顧她去陪伴丈夫,然後繼續生孩子。

她依舊不明白,生那麼多的孩子有什麼用呢?

可生活讓她已經習慣了順從,來到工地照顧著丈夫的飲食起居。

在相處中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

她漸漸忘記了那座山,忘記了母親給她的壓力。

那天突然接到的電話,說母親在山上勞作時摔倒,她和丈夫急匆匆的回到了家。

這是自從父親離世之後,她第1次看到齊聚的家人。

可熟悉的臉龐卻是滿滿的不耐,沒有了曾經的模樣。

她兒時照看的,會甜甜的叫她姐姐的孩子,終究還是不見了。

在社會的洗禮下變成了大人的模樣,變成了她不認識的樣子。

母親出院的前一天,孩子們都走了。終究只剩下了她,留在了這座山上。

她獨自一人照顧著,已經大小便失禁的母親,照顧著自已的一雙兒女。

看著酷似自已兒時模樣的女兒,懂事的讓人心疼。

女兒就像曾經的自已,小心翼翼的討好著身邊的人,小小的人兒卻將所有的事情包攬過來。

明明那麼小,卻能將每件事情都做得那麼好。

和記憶裡的身影漸漸重疊在一起,讓她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已。

而兒子,似乎已經被寵壞。

可就像記憶裡那一張張的面龐一樣,只聽唯一的姐姐的話。

多麼相似的經歷呀!

那天她跟丈夫通了足足半小時的電話,終於下定決心留在家裡。

她不願讓女兒成為曾經的自已,所以她要給到她的愛,彌補曾經缺失的部分。

也是彌補那個被父母遺忘的自已。

她也曾恨過父母,為什麼家中7個兄弟姐妹只有她一人沒有讀過書。

如果是懂事的孩子沒有糖吃,那她曾經的一切多麼像一個笑話呀。

她不願意讓她的孩子重蹈覆轍,成為那個懂事的,卻被所有人忽略的人。

最後,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出錢,將母親送進了養老院。

她決定在鎮上買了一套房子,已是花光了夫妻多年的積蓄。

可這卻是實實在在的是她的房子,是她充滿愛的家。

有她的一雙兒女,還有深愛她的丈夫。

母親離世的那一天,她聽著病床上的母親,訴說著對自已的愧疚。

她明明緊緊握著自已的手

眼神卻時不時的飄向門口,等待著她的其他幾個孩子。

如今她的心已經不疼了,女兒走過來,將手放在她的肩上。

看著病床上已經閉上雙眼的老人。

終於還是忍不住在女兒的懷裡哭泣起來。

那天她將父母埋葬在一起。

如今,她已不再是那個渴望得到一點點疼愛的小女孩。

童年遇到的不幸,卻讓她成為了如今擁有一切的自已。

女兒活成了她想要活成的樣子,擁有愛不會過於的去討好別人。

懂事卻不會過度的去委屈自已。

兒子在丈夫的教導下,也慢慢改變,開始知道心疼家裡的女性,有禮還溫暖的孩子

她這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

如果再來一次,她也許依舊會選擇幫襯父母,可她不會再小心翼翼的去討好。

她看著動車上下來的女兒,揹著雙肩包,穿著簡單的短袖和牛仔褲。

她彷彿看到了,自已18歲時的樣子

她看著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滿臉的欣慰。

曾經那個只知道忍讓的小女孩,如今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模樣。

她摸了摸孩子的腦袋,說道:“路上累不累?回去剛好試一下你姐送過來的禮服。”

說著她拿出剛剛在家中冰好的西瓜。

“吃一點點吧,晚上我們去外面下館子。”

丈夫開著車,女兒在後座吃著西瓜,兒子在旁邊幫姐姐擰開水瓶,

看著這溫馨的一幕。

此刻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曾經的不幸已經隨著前半生的自已,被後半生的自已所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