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龍宮內,林暮南和敖景並排走在路上,林暮南主動開口問道“敖景道友以後有什麼打算,還準備繼續出去歷練嗎?”
敖景搖搖頭道“暫時不了,我要準備開始閉關衝擊聖境了,之前幾年裡都在閒玩遊逛,現在該要好好修煉了”。
林暮南看的出敖景眼中認真的神情到笑道“怎麼,敖道友轉變性格了?”。
敖景無奈的苦笑道“唉,你之前應該看得出我三哥對我態度了吧”
林暮南點了點頭,之前那個三太子屬實讓他印象深刻。
敖景接著道“其中很早之前我們幾個兄弟關係和洽,那時候雖然實力低微但我們至少齊心協力,然而自從父王宣佈要選出下一任龍王時,幾人兄弟之間的感情就全變了,我的天賦在幾人中也算優秀,父王也是非常疼愛我,三哥也從那時候將我視為競爭對手,經過這麼多年,我大哥和二哥均死在互相爭鬥之下,我是從來沒有想當過龍王,所以我一直在外遊歷很少回家,逃避這之間爭鬥,我以為這樣會打消他的顧慮,但這次回來顯然他對我更加憎恨了。”
林暮南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管他們怎麼想怎麼作,我們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敖景輕輕笑道“這次的事情讓我感受到一味地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且這次我什麼忙都幫不上,只能縮在他人的羽翼之下,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變強,變的比所有人都要強”
林暮南看著敖景堅毅的目光也看向前方喃喃到“會的,我們都會變強,”
敖景知道林暮南的朋友急需定魂珠穩固靈魂,便也不在多留,臨行前將一個黃金海螺送給林暮南,並告知有什麼需要他的地方可以透過這個海螺傳訊給他,不過最近肯定沒時間,因為敖景要閉關了。
隨後林暮南一路飛行又透過幾處傳送陣來到普陀山,林暮南來到普陀山之後將定魂珠交給妙華仙子,同時也瞭解到最近星語琴的身體狀況並無惡化,這讓林暮南鬆了一口氣。
妙華仙子感謝道“這下多謝你了”。
林暮南有些不好意思的擺手道“別別,我只是力所能及罷了”畢竟自己可是拿了人家普陀山的神器。
突然林暮南想到了蚌精的那顆千年靈珠,於是便把那顆靈珠拿了出來,問向妙華仙子到“這顆靈珠是蚌精孕育千年以上才養育而成的,不知道這個對於星道友是否有幫助?”
妙華仙子聽後一喜高興到“有了這個便可以不用服用其他丹藥了,這靈珠所蘊含的靈氣比任何丹藥都要濃郁。”
林暮南也非常高興這東西竟然有用。
隨後妙華仙子到“語琴的傷勢離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你似乎應該沒來過普陀山吧,明日我可以讓青琳帶你四下轉轉,青琳是我的大徒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他”。
林暮南聽後心中一動便道“那就麻煩普陀山道友了”。說完見妙華仙子開始四處忙碌,林暮南便不再打擾自行回到普陀山的迎客房裡。
林暮南迴到客房將那鎖子黃金甲拿出,心念一動,靈力覆蓋在鎖子黃金甲上,那鎧甲化作一道黃色的光芒附在林暮南的身體上,林暮南嘖嘖稱奇,雖然鎧甲附在了身上但感覺重量一點也沒增加,彷彿只有一層薄薄的布衣披在身上。隨後林暮南拿出從龍宮得到的那顆蛋,那顆蛋沒有任何要孵化開的痕跡,於是又放了回去,隨後林暮南突然發現靈獸袋中多了一道黃色的光芒,仔細一看,那光芒包裹住的竟然是原來他撿到的那顆變異烏龜,現在他這是好像在進化?而且這身上的氣息怎麼有點像是化龍池中的氣息?自己這一段時間確實把它忘了,不過靈獸袋一直是開著的,它想出來隨時可以出來,難道在化龍池這小傢伙偷偷的跑了出來順便吸收了化龍池的能量?林暮南一臉懵逼,他有些擔心這小傢伙可能承受不住這些暴躁的能量,可觀察了一會兒發現這小傢伙的氣息穩定,並沒有被龍族狂躁的氣息所影響,林暮南於是便將它放回了靈獸袋,自己去冥想修行,畢竟進化期間被打擾可是不是什麼好事。
次日清晨,一位普陀山的弟子敲響了林暮南的房門,林暮南睜開眼起身開開門,只見一少女站在門前,少女微微一愣隨後歉意的說道“我是普陀山弟子青琳,受師傅之命帶林道友來普陀山遊覽。”
林暮南迴到“我知道了,那現在我們走吧”
隨即青琳帶領林暮南開始介紹起普陀山的狀況,普陀山位於一座山上,整座山並不算大,門下又只收女弟子,所以弟子數量和神木林差不多,山中有一塊巨大的石磐將整個山門托起,周圍有數道山峰立在石磐之間,山峰之下種滿了翠綠色的竹子,微風輕輕吹起,竹子漫天搖晃,竹葉好似在空中飛舞,林暮南感嘆這裡和神木林竟有諸多相似之處,忽然林暮南想到了什麼,飛在一座較高山峰之上往下俯瞰,整個普陀山不就是一個較大的蓮花臺嗎,蓮花臺上好似有二朵蓮花綻放開來,林暮南失神,隨後好像也明白過來,蓮花可能確實是普陀山的根本吧。
青琳看著有些出神的林暮南問道“怎麼了嗎,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林暮南迴過神來,笑道“沒什麼,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話說我們神木林後山也有一大片竹林,和你們這裡的風景差不多,不仔細看的話還以為來到了我們神木林的後山呢”。
青琳也笑道“據我所知,你們神木林的竹林確實是由我們觀音大士所贈,可能真的很相似吧”。
林暮南感受到右側有強大的靈力波動問到“那邊在幹什麼,我們可以過去看看嗎”。
青琳道“當然可以嘍”。
二人走了幾步便到了一處竹林前,不遠處就傳來幾個女子的嬌喝聲與法術碰擊的聲音,林暮南好奇的湊過去看原來是十幾位普陀山弟子正在修行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