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第三章 文武雙解元韓劍

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卻是充滿悲壯激情的愛國詩篇,是以心血寫成,讓韓劍淚崩不止。

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鍊,無論什麼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接著追述戰鬥生涯: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裡,我度過了四年。把個人命運和國家興亡聯絡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國家民族的災難,個人坎坷的經歷,萬般痛苦煎熬著詩人的情懷,使其言辭倍增悽楚。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而顫慄的痛苦心靈。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讚歌。全詩格調沉鬱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是韓劍最為崇拜的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韓劍朗誦《過零丁洋》一天一夜,心裡滿是悲哀。

文天祥所守護的王朝滅了,因為它腐敗;元朝滅了,因為它腐敗;明朝滅了,也是因為腐敗,不能守護自己的百姓,守護的意義何在?

第二天,韓劍嘆息一聲:

“守護不如改革,只有民主富強才能不滅,一個腐敗的王朝不如滅了乾脆!”

目光望向南屋,那是一座近百年的老屋,已經破敗不堪,維護它不如推倒它建一個新的。

破屋不能保護裡面的家人,隨時可以讓裡面的人喪命,要他幹什麼?所謂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應該是先民眾之憂而憂,後民眾之樂而憂,智者不僅能夠在天下之人憂之前就發現憂之所在,更可貴的是在天下樂時看到憂之隱患。

秦逸為韓劍準備了二百套歷代優秀狀元考卷,韓劍八天就心領神會,一覽即熟,融入心中。

趙舉人一聽韓劍八天時間熟記了二百套考卷,驚得大張著口說不出話。

秦逸高興之餘又很憂愁,因為韓劍的書法很拙劣,上不得廟堂。

於是給韓劍每天加了一個時辰的書法。

韓劍罕見一笑:

“謝謝師傅,不要費心了,我的字不會在一半年時間裡進步。”

話雖如此,韓劍還是努力練字,每天一個時辰的小楷字練得非常認真。

四個月後的一天,韓劍忽然提出自己要參加武舉考試。

“三個月後武舉考試開始,花不了我多少時間。”

韓劍強調。

阻擋沒用,秦逸急忙聯絡宿老們推薦。

一番折騰,韓劍因為解元身份被免去了武秀才考試直接備錄進武舉考試名單。

秦逸老了很多,經過他的推助,花費了趙舉人很多銀子。

武舉考試,韓劍成竹在胸,每天練習一個時辰的騎馬射箭後又練習步射半個時辰,然後繼續準備文舉人的進士考試。

十月初武舉考試在廣州省會貢院舉行。

FJ省上次文考參加者一百八十人,中舉人三人,這次武考參加者只有七十六人,可見習武者很少。

所有參考者先熟悉騎馬一個時辰,然後從三百步外開始騎馬衝鋒,至距離箭靶百步紅線外射箭,先後衝鋒三次,每次射箭三枝,以九箭平均分定分。

韓劍上馬衝鋒,三個考官看到只有自己腿子高的韓劍一齊搖頭,一個魁梧的長鬚考官說:

“這就是後補的文舉人韓劍?倒是過於狂妄了!”

“可不是嗎,不好好準備殿試,跑這裡出什麼洋相?”

另一個附和。

只有那個白鬍子考官搖搖頭:

“看那上馬騎馬的動作,不可小覷,不可小覷!”

戰馬衝過九十步白線,韓劍在距離百步紅線四十步時張弓搭箭一箭射出,之前搖頭的兩個考官立即驚呆。

“嗖——”

箭中箭靶紅心,十環!

還沒等眾人緩過神來,韓劍在距離紅線三十步時的第二箭又中靶心,緊接著在十五步處的一箭又命中靶心。

“三箭全部十環!”

箭靶旁邊一個監考大喊。

“邗江縣張家鎮韓劍三次十環,滿分!”

魁梧考官複述一遍,監考武官立即記錄。

戰馬返回,開始第二次衝鋒,韓劍這時心無旁騖,神情沉靜,手法步法嫻熟,信手連開三箭,依然全部十環。

第三次衝鋒後,韓劍在距離紅線一百七十步至一百八十步處連射三箭,依然是三個十環。

這三箭驚掉一地眼球,要知道在百步射箭和一百七十步射箭完全是兩回事,距離一百七十步三箭全部十環,難度何止數倍。

接著,在御劍亭檢閱武舉們考試弓刀石。一共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八力計分四分,十力計分六分,十二力計分十分。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在十分基礎上加分四分。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

所謂十二力十力八力,是指單臂力量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八力是八十斤,兩臂合力一百六十斤。

這一項最輕鬆了,韓劍選了十二力強弓十息不到就滿弓三次,幾乎驚掉了三個主考的眼球。

之所以驚掉眼球,是因為韓劍年齡最小,而且是文解元。

第一天考試結束,趙舉人和秦逸激動得熱淚盈眶。

“邗江縣第一次有九箭九十環記錄。”

趙舉人說。

“接下來……明天的舞刀……”

秦逸對第二天的舞刀沒有信心,因為大刀很沉,韓劍畢竟很弱小。

韓劍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麼。

二項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計分和射箭一樣。試刀者應先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

第二天,韓劍選擇一百二十斤大刀一鼓作氣完成頭頂盤刀、前胸繞刀、後背封刀三個動作,兩息內完成。

頭頂盤刀需要右砍、左劈、前推、後掛四個動作,前胸繞刀需要左右兩次旋轉刀鋒護體圓滿,右順左逆兩個圓環,暗含進擊技擊和防護技擊;後背封刀屬於防禦性動作,身體前仰、後仰、右側移左側移,也是四個動作。

韓劍動作快若閃電,運劍結束時,沒有人看清楚細緻的動作,三個主考楞了很久才報出考分:

“極致完美,滿分!”

觀眾似乎難以相信十三四的文弱韓劍能夠揮舞一百二十斤大刀完成這樣的動作,主考報分後不少人仍然在大睜著眼大張著口望著臺上,很久回覆不過來。

第二天,第三項考試開始。

第三項是雙手拿石獅子,即專為考試而備的石塊,長方型,兩邊各有可以用手指頭摳住的地方,但並不深。也分為三號,頭號二百斤,二號一百五十斤,三號一百斤。

韓劍舉起二百斤石獅子三次舉過頭頂,然後把石獅子平提著繞著身邊的九宮格走了一圈,氣定神閒放回原地。

“邗江縣張家鎮韓劍舉石一項考核:滿分!”

接下來的文試考究兵書,以問答形式考核,這更是韓劍的特長,但答卷需要耗時審閱,不知韓劍分數高低。

最後,兵部把所有中試的武舉名單送給皇帝檢查,由皇帝欽點名次,恩賞功名。

三十天後榜示下來,韓劍又中武舉解元。

這下子可熱鬧了,韓進文韓青山和秦逸三人收禮收了七天,禮單超過了六千。

趙舉人說:

“文武雙解元,有史以來只有三個。”

神面張捻著鬍鬚兩眼望天:

“應該不會就此止步吧?唉唉,我家張盼跟不上了!”

張若偉真的給韓劍生了一個“媳婦”叫張茵,比韓劍小六歲,但面對文武雙解元神面張張不開口提親。

張茵此時還是一個玩泥巴的小屁孩。

“要是晚幾年就好了,女大十八變呢!”

神面張口裡自言自語說著,心裡卻是一陣無力,他知道這門親事是成不了了。

一家人正在院裡宴客,韓劍忽然抱著頭滿地打滾,張家鎮人人知道韓劍一月一次的頭疼病,所以並不慌張,只有張茵抱著韓劍哭喊:

“二哥哥……二哥哥……”

張茵把張盼叫大哥,把韓劍叫二哥,自會走路就跟在韓劍屁股後。

張茵雖然還是小屁孩,相貌醜陋,骨瘦如柴,但穿的一直很華麗,此時正把眼淚和鼻涕不斷地抹在自己的衣服上。

有數十個外地人很緊張,擔心這個文武雙解元就這麼死翹翹了,有的甚至於哀嘆自己的禮物打水漂了,神面張急忙安慰大家:

“不要緊,一直這樣,一年一次。”

他把一個月一次說成了一年一次,也只有這位想得出來。

韓劍看到有千千萬萬的鬼怪正在撕食自己,自己的腦袋被撕食了一半多,整個身體被分成千萬塊,每一塊又被惡鬼撕碎……

“還我身體!還我身體!”

所有的鬼怪都哭著喊著向韓劍要自己的身體,他們抓到什麼地方韓劍什麼地方就痛,痛徹骨髓。

半個時辰後韓劍昏迷,又半個時辰後醒來,望一眼自己的身體,疲乏地嘆息一聲。

原來自己的身體仍然完好,剛才所見僅僅是幻想。

但每次都是這麼真切,真切得沒有一絲一毫虛幻,但每次清醒後又發覺依然是幻覺。

每次都是這樣,分明被撕碎吃掉了,但過後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

每次都是口吐白沫,每次都是撕碎衣服,抓破面板,搞得韓劍經常穿著破衣爛衫。

“我什麼時候欠了他們的身體?”

這個問題老是迴旋在韓劍的大腦裡,永遠得不到答案。

韓進文和神面張帶著韓劍找了許多陰陽馬腳,但都得不到答案,那些所謂的狐仙馬腳一見韓劍都偃旗息鼓,仙氣神氣蕩然無存。

為此,韓劍一家每隔三五個月就請陰陽先生做一次法事,規模越來越大花樣越來越多,但都無濟於事,後來索性不搞這一套了。

看到韓劍能坐了,見怪不怪的張盼一邊急急忙忙給韓劍洗臉換衣服一邊咬牙切齒地說:

“唐家俊一家又沒來,哼!”

“唐員外到——”

張盼正在憤憤不平,就聽神面張一聲喊,六十多歲的張家鎮首富唐家俊帶著孫子唐榮都和孫女唐蓉蓉來了。

韓進文和韓青山神面張急忙迎過去,唐家俊的到來讓喜慶氣氛再次高漲。

“啊哈,遠親不如近鄰,老朽我和張兄同在一村卻少有往來,恕罪恕罪。”

唐家俊一邊和韓進文韓青山握手一邊說。

寒暄一陣後,唐家俊把孫女唐蓉蓉帶到韓劍面前:

“哈哈,我家蓉蓉一直嚷嚷著見他的韓劍哥哥呢。”

唐蓉蓉和韓劍同歲,但身體比韓劍高一個頭,雖然只有十二歲,卻顯得溫柔秀麗,已經有美女氣質。

“蓉蓉見過劍哥哥。”

韓劍急忙還禮:

“蓉蓉妹妹好!”

韓劍右面是抓著他衣襟的小屁孩張茵,左面是人高馬大的張盼。

“劍哥哥,我給你禮物,祝賀你高中武解元。”

所有人看過來,無數眼球被驚得掉出來。

唐蓉蓉的禮物是一百兩黃金!

緊接著唐榮都也送一百兩黃金,唐家俊也是一百兩黃金。

大家都歡呼起來,只有神面張和校長秦逸滿臉的文章。

唐榮都打罵韓劍數百次,韓劍一次都沒有還手,也沒有說什麼,都是默默地忍受了,此時送出一百兩黃金,居然滿臉都是誠摯的笑容,那笑容好像比黃金還要真實。

“謝謝唐爺爺,謝謝蓉蓉妹妹,謝謝榮都哥哥。”

“哈,韓劍學弟,以後我罩著你,你就在學校橫著走吧,誰欺負你找我!”

唐榮都大咧咧一句話讓所有人捂著嘴笑起來,武解元啊,要你罩嗎?真是千古奇談。

張盼立即吼:

“劍弟打你只需一根指頭,你罩?你罩得住嗎?有必要讓你罩嗎?不知羞恥。”

唐榮都舉著拳頭就要打,被唐家俊一腳踹翻:

“這傢伙胡說什麼?張盼是你學弟!”

韓劍拉住躍躍欲試的張盼:

“唐爺爺說得對,我和張盼是唐哥哥的學弟。”

三天後宴客結束,唐家俊帶人給韓劍家蓋新房,院子裡熙熙攘攘異常吵鬧,韓劍搬進了學校由秦逸和趙舉人陪伴讀書。

正月初三,秦逸來韓劍家,通知韓青山一家韓劍進京考貢生。

其實神面張一家把一切早已準備好了,四套衣服四雙布鞋,五百兩銀子和二十兩黃金。

神面張讓張茵茵帶著這些禮物交給韓劍,試探說:

“茵茵,你劍哥哥以後是你丈夫,把你的私財都交給劍哥哥吧!”

張茵抓著韓劍的衣袖,大睜著眼睛問:

“做丈夫有什麼好?他是我哥哥。”

神面張搖搖頭輕輕地嘆息一聲:

“唉,這差距……”

不過唐家俊一家準備的更充分:八套衣服八雙布鞋、兩雙皮鞋,五百兩銀子、二百兩黃金,四個護衛兼僕人,兩輛馬車,以及所有日常用品。

正月初四,秦逸帶韓劍出發,秦逸和韓劍坐了第一輛馬車,賠行的兩個護衛坐了第二輛,另外兩個護衛駕車。

送行者人山人海,韓青山韓進文神面張及韓劍母親楊麗華都哭了,說不上是高興還是不捨,亦或是興奮。

韓劍閉目數十息,向送行眾人揮揮手,瀟灑離開,時間不多,又有兩騎飛奔而來,回頭一看,是張盼和唐榮都。

唐榮都和張盼都腰挎寶劍一副武士打扮,看起來很霸氣。

韓劍沒有說什麼,要跟就跟吧,反正銀子足夠花,對於張盼唐榮都來說也是一場閱歷,不是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嗎?

韓劍取出《史記》認真讀起來,相對於歷屆貢生狀元考卷來說,司馬遷的《史記》有趣味多了。

《史記》早已能夠背誦下來,不過每讀一遍好像都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這就是所謂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吧,韓劍心裡想。

去年,秦逸盯著韓劍背誦《史記》時,秦逸被驚出一身冷汗,因為韓劍三個月下來就能一字不漏完整背誦《史記》。

韓劍讀書速度很慢,幾乎是一個時辰一頁,但不管是多厚的書,讀一遍就能夠背誦下來,一字不落。

過目不忘是韓劍的絕對優勢。

看完《陳涉世家》,韓劍再次掩卷深思,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讓他激動不已。

三天漫漫路,韓劍沒有說過一句話,就因為這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遠有陳勝吳廣起義,近有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都是這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美好詮釋。

世界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沒有不滅的王朝,但每個王朝的更新都經歷一番疾風勁雨,無不山搖地動、血流漂杵。

看看就要進入廣州城,忽然前邊出現四個持刀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