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77章 暑假記事(六)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者變。

你是四月裡早天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撒在花前…”

——民國才女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我倆向表哥道謝告別。表哥不在意的笑了。揮手示意,“好了,走吧!路上小心點!”

等下的樓來,再回望表哥的住所。

只見表哥站在視窗,無聲地注視著我倆。我倆向他揮手,他報以微笑,揮手示意。

在回去的路上,夕陽正照在我倆的身上,在身後拖出長長的倒影。

我腦子裡依然留存著,剛才表哥握住姐姐的手腕,姐姐臉色泛紅的畫面…

嗯,但願不是我想多了。

在原來的時空,姐姐根本和表哥沒有什麼交集,就像兩條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線一樣。

但是,現在姐姐因為學習書法,和表哥產生了交集,兩人的命運開始交錯,我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把這些念頭一一壓下,和姐姐一路前行…

走到一半時,忽然耳邊傳來一個聲女聲響起,:“林曦悅!”

只見前面不遠處,一個長相漂亮,穿著白色裙子姑娘,正站在郵電所門口,手裡拿著一封信。

是吳夢蘭。

看見眼前的女孩子,我心裡還是有點波動…

在清明節第一次見面之後,就想怎麼和她交往,但總是覺得時機不成熟,刻意為之,反而不好。所以,也就只好作罷。

姐姐看我有點發呆,用手碰了我一下,“她叫你,你認識她?”

我回過神來,點頭,“嗯,我們認識,不久前在學校清明節掃墓時認識的,是另一個班的,上學期剛轉來。”

姐姐點頭:“喔,那我先走了,你和她聊聊!”

我答應了一聲。

姐姐向吳夢蘭點頭示意,便自行離開了。

我走了過去,心緒平靜了下來。

“你好,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你!”

吳夢蘭微笑道:“今天下午,本來要寄一封信去。因為事情耽擱了,郵電局的郵車下午是4:50來收郵件。我這封信只能等明天上午09:50才會收走!”

一邊說,一邊把手裡的信投進了郵箱裡。

然後,問我是什麼情況?

我回答說:“今天下午,陪我姐去表哥那裡學習書法,這不剛往回走。沒想到會遇到你”

“喔,原來是這樣。對了,昨天下午我去找孟美岐,呂萍,結果她倆都不在家。她倆去哪裡了?”

我回答:“孟美岐,和呂萍去了長安。是6號早上走的,說要在長安玩十天。算起來過幾天她倆就回來了。”

吳夢蘭:“就她倆去的?”

我回答說:“嗯, 是呂萍的爸爸帶著她們一起回去的。正好呂伯伯有半個月休假。”

吳夢蘭:“原來如此。說也奇怪,清明節掃墓我倆才認識,但我感覺好像認識好久了一樣…”

我一聽,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難道就是所謂“量子糾纏效應”。

不同時空,有緣分的人,會因為這個效應發生命運關聯。比如,這次偶遇,如果不是姐姐心血來潮,想找表哥學習書法,也不會有這次偶遇。

我暗自吸了一口氣,點頭道:“我也有這種感覺,說不定前世我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吳夢蘭一聽,笑了,說道“我們這一世也會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

吳夢蘭:“你家住哪裡?”

我一指前方,“就是那裡,研究所西邊的那一排平房。”

吳夢蘭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也抬手一指,高興說道:“我家住那裡,離孟美岐,呂萍家不遠!正好你我同路…”

我倆並肩前行,幾分鐘過後,我們就走到了她家樓下。是孟美岐家那棟樓的左邊一棟,順數過來二單元。她一指,“我家就在三樓右邊。看見陽臺上擺滿花盆的那家沒有,就是那家!”

我一抬頭,果然看見這個單元三樓右邊上,擺滿了花,時值夏天長的特別茂盛。

吳夢蘭說:“一般上午我都在家,你可以到我家來玩!”

這時她家樓上的陽臺上,一箇中年婦女的身影出現。她在上面向吳夢蘭招手,吳夢蘭則用手勢回應了一下。說:“這是我媽,是某中學的英語老師,教初中的。我先回去了,記著來找我玩!”

說完,身穿白色衣裙的倩影,消失在單元門裡…

我繼續往前走,幾分鐘過後回到家。剛進屋,便看見姐姐把今天下午,寫的字放在桌子上,一張一張的,依次仔細觀察。

姐姐看見回來了,忽然問我:“表哥在講的時候,提到一本講書法的書,但就什名字,我有點想不起來了,你記得嗎?”

我想了一下,“表哥好像說,是唐朝人寫的一本書法專著,嗯,書的名字是叫《書譜》,作者好像叫什麼孫什麼庭?

姐姐介面道:“孫過庭”

我回答道:“對,對,對!就是他。表哥說他是很有才的一個人,可惜鬱郁不得志,歲數不大就病死了。”

姐姐說道:“那幾句寫形容筆法的句子,寫得非常好。”

說完,拿出本子,邊想邊記錄下來:“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

筆就停下來了。轉頭問我:“後面你記得不?”

我想了一下,好像是“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

喔,原來金庸《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的父親,武當七俠之一張翠山,外號“銀鉤鐵畫”。王盤山大會,張翠山在石壁上,以判官筆書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誰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二十四字,可見張翠山,在武功書法上造詣之高。

……

“善鑑者不寫,善寫者不鑑。”

姐姐接著寫道:

“《—》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陸斷犀象,《折》百鈞弩發;

《|》萬歲枯藤,《捺》崩浪雪奔;

《橫折勾》勁弩筋節。

姐姐寫完,滿意看了看,說道:“這些話說得真好,可以說是書法至理名言了。”

我啞然失笑:“當然啦!表哥說這是傳為書聖王羲之所寫《筆陣圖》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