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底火不知日期的進度,水晶坊則幸運多了。
在不久前水晶坊透過近一年的試驗終於製出了透明的玻璃。
兩位水晶坊的工人在無意間試製出透明玻璃的。
雖然他們不清楚加了那些礦石,但是好歹將篩選範圍縮小了很多。
很快在排除各種礦石之後,水晶坊最終確定了製造透明玻璃需要的物質。
太子李寧得知這件事之後,很爽快地給那兩名工人還有確認最終物質的工匠毫不吝嗇地獎勵了百兩黃金!
在李寧的提示下,水晶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用水銀和錫紙製作了這個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鏡。
當鏡子出現在水晶坊坊主任老頭的眼前的時候,這位只知道做各種試驗的任老頭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比銅鏡更要清晰明亮的鏡子的重要價值。
直到第一批成本不到一百文的巴掌大的鏡子以每面兩千貫的價格在龜茲貴族圈子裡開始流行起來後。
任老頭才知道這玩意有多賺錢。
他才明白李寧為何將這玩意列為雀離關核心的絕密機密之一。
絕密機密意味著鏡子製作的流程知道的人數一個巴掌都可以數過來,保密措施為最高階,掌握核心技術的工匠以後享有全天候的保鏢護衛的服務。
鏡子的出現將開啟李寧商業搶錢模式,在龜茲城兩千貫的鏡子運送到大食還有大唐之後,價格將翻五倍甚至更多。
對於那些權貴們的奢靡生活,來自後世的李寧深有體會,所以他也不擔心能不能賣出去的問題。
而且李寧不僅不擴產,反而對產量做出了限制。
隨著第一批鏡子透過延家的關係送往東西兩個方向,李寧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核心大殺器的研發進度上。
……
在庭州的日子李寧並沒有閒著,他親自監督庭州各州縣建設新學堂。
而閒來無事的李寧則經常出現在學堂,為學子們描繪一副未來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小鳥為什麼會飛呢?”
庭州新建的學堂裡,坐滿了八九歲的孩子,就連走廊過道里也都擠著來自各州的教書先生。
他們認真看著站在講臺上正在講課的大唐太子李寧。
因為太子李寧講的內容很有趣,甚至有些事連他們這些讀書先生都不知道,還有些知識與他們的認知相悖。
“因為小鳥的羽毛輕,輕到可以飛起來!”
“因為有風。”
“俺娘說人死了就變成了會飛的小鳥,所以他會飛。”
……
課堂內的孩童們嘰嘰喳喳的回答著他們知道的答案。
李寧微微一笑,拿出一張硬紙片舉起來問道:“你們覺得它會飛麼?”
大部分孩子和教書先生搖搖頭,認為這張紙飛不起來。
有少數孩子則興奮地大喊道:“做成風箏有風了就可以飛起來了!”
李寧對著後者微笑以示鼓勵,然後李寧指著學堂道:“咱們學堂里門窗都關了沒有風,你們覺得它還能飛起來麼?”
眾人紛紛搖頭,遲疑道:“不能!”
然後在眾人驚詫的眼神中,他們看著那張方方正正的紙張在李寧的手裡來回疊了幾下,一個有著兩個翅膀的東西出現在眾人眼前。
“這叫紙飛機!”
李寧對著紙飛機機頭哈了一口氣,然後擲出。
那紙飛機在眾人驚呼聲中掠過他們的頭頂,滑翔到學堂的另一頭,直到撞到牆上才跌落。
眾人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