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總會觸及那些權貴的利益。
登羅羽錄沒說的已經很直白了,就是要將回紇部落那些可以被貴族們隨意處死的奴隸轉變為不受這些權貴們控制的自由人。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立馬明白了這背後的目的。
“我不同意!沒奴隸了,誰給我們放牧?”
“就是,奴隸就是奴隸,是我們的財富!”
……
不出意外,反對聲紛沓而至。
登羅羽錄沒默不作聲,等待著眾人的議論聲逐漸小了這才緩緩開口。
“我回鶻縱橫近萬里,人口才百萬之眾,現如今咱們也就只有四五十萬部眾了,你們想過為什麼麼?
相較大唐數千萬人口,我們有什麼資格和大唐平起平坐?”
登羅羽錄沒的話好像一把錘子錘進了部分不甘屈居大唐之下的有志之士心裡。
“那還不是咱們缺少物資……”
也有人不服氣地爭辯。
登羅羽錄沒環顧四周道:“本汗痛定思痛,覺得大唐太子說的很對,是咱們只顧享受眼前的既得利益,沒有放眼長遠。
那些奴隸,只是你們個人的財產,對咱們的汗國沒有任何幫助,而且你們可以肆意打殺奴隸……請問對於我們已經解散了的回鶻汗國還有如今的回紇部落來說,這些奴隸能給咱們汗國帶來什麼?”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登羅羽錄沒起身厲聲道:“本汗需要一個人口眾多的汗國,不解放奴隸,誰給本汗墾荒造田、賦糧從徵?沒有這些,我們怎麼報仇雪恨?”
登羅羽錄沒說的義憤填膺,聽得大帳內大部分部落首領熱血沸騰,他們從登羅羽錄沒的身上看到了保義可汗的野心。
除了那些被煽動起來的部落首領之外,還有個別的首領仍然不買賬:“那些奴隸都是南邊或者吐蕃蠻子,他們可不是我們的人,可汗就不怕有朝一日被毒蛇咬一口?”
聽到有人這麼一說,一些牆頭草覺得也有道理,紛紛附和。
登羅羽錄沒冷哼一聲,一抖披風,頓時霸氣畢露。
他森然道:“管他南蠻還是吐蕃蠻子,他們的種子灑在咱這漠北草原,最後開花結果,那都是咱們回紇的果子!”
“怕什麼,天塌不下來,只要人口增加了,這天下還是咱們的!”
登羅羽錄沒這一次沒有藏私,直接向眾首領表明瞭心跡。
登羅羽錄沒眼神中精光乍現:“當務之急就是增加咱們部落的人口,只有允許那些奴隸可以婚配嫁娶墾荒造田,不出二十年,咱們回紇還是這漠北最大的部落。”
正是他的這推心置腹的喊話,頓時吸引了眾人紛紛議論,並對他產生了好感。
登羅羽錄沒指著牆上的暗門道:在有志之士眼裡,這位剛繼承大位的可汗能看透這一層,還真有些本事。
“誰還不同意,可以和大相一樣從這裡出去!”
登羅羽錄沒看著面面相覷的眾人,當即趁熱打鐵道:“本部落以及原本就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已經將各自部屬中三分之二的奴隸釋放,給他們了自由……如果合理的規劃好放牧的話,並不會降低放牧的效率。”
登羅羽錄沒確實沒有騙人,他是從李寧身邊學到了該如何以最少的人力來放牧。
那就是網格化放牧,時不時換換牧場,解放出來的雙手可以開荒造田,還可以增加回紇部落抵抗災難的能力。
有了登羅羽錄沒的所在的部落起示範作用,再加上糧食的誘惑,其他部落終於有人同意了登羅羽錄沒的建議。
但是也有幾個部落首領拂袖而去。
“讓他們走吧!”
登羅羽錄沒對這些還沒有撞到南牆的人沒有絲毫眷戀,會有人教他們做人的。
很快幾個願意試點的部落做出了讓步,因為他們明白守著這一畝三分地終究不是辦法,而登羅羽錄沒給了他們希望。
……
當大帳內空無一人時,從登羅羽錄沒身後的屏風閃出來一位唐人。
“講的不錯,乾的也不錯……不過可不要假戲真做!”
那名唐人對著登羅羽錄沒露出了一絲玩味的笑容。
登羅羽錄沒連忙起身,點頭哈腰道:“怎麼敢呢,畢竟我回紇現在就仰仗太子殿下了。”
那唐人很滿意的點點頭,一屁股坐到了登羅羽錄沒的椅子上:“那就好!”
登羅羽錄沒低下頭,眼神中閃過一道狠戾和隱忍。
作為一名有野心的可汗,他怎麼甘心為別人做嫁衣。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有一種東西叫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