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章 治理新城,劉封的編戶齊民

目前的新城郡,下轄九縣。

由西至東,分別是:

漢水主河區域:西城縣、鍚縣、武當縣。

堵水主河區域:上庸縣、建始縣、武陵縣、北巫縣。

築水主河區域:房陵縣、昌漢縣。

諸縣官吏,劉封皆依原貌。

又令新任偏將軍李平,引了一千軍士在武當山一帶修建道路和防禦工事。

鄧範這幾個月,為劉封招募了兩千餘戶夷民;按鄧範的說法,還有三千餘戶夷民在觀望。

劉封默默計算了一陣。

倘若荊山白壽也能將荊山數千家夷民都招來,那麼劉封的新城郡在冊戶數能達到兩萬三千戶左右。

若再加上申耽申儀等地方勢力的私戶,戶數能達到三萬戶。

這個數目比起中原大郡,甚至都可能不如一個大縣的戶籍多。

然而在新城郡這個山險水急的窮鄉僻壤中,能聚集三萬戶已經稱得上是“富足”了。

對於劉封欲招募夷民編戶齊民的做法,虞翻雖然沒有反對,但也針對性的提出了風險:“漢夷矛盾由來已久,加之雙方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強行編戶齊民,恐會引起不少爭端。

若用重刑,夷民自覺約束太甚,又會返回山中;若不用重刑,漢夷發生衝突後,又很難依律懲處。”

現實畢竟不是遊戲。

若無一個妥善的處置方案,即便夷民出了山,也會再返回山中。

更何況。

如今還有大量的夷民在觀望劉封這個新城太守是否真心要將夷民視為同等的在籍漢民。

劉封斜倚憑几,沉吟片刻:“仲翔久在江東,可知孫權及其麾下是如何鎮撫的?”

江東山越眾多。

在鎮撫山越上,孫權及其麾下將校總結了不少的可行方案。

虞翻不假思索:“強者為兵,羸者補戶。”

鄧範臉色一變,大聲呼止:“不可!絕對不可!若行此法,必會令夷民惶惶不安。使君乃仁義之人,應當以利誘之,豈能效仿孫權行暴虐之舉?”

劉封對虞翻和鄧範的方案都不置可否,而是直接詢問如何“以利誘之”。

鄧範道:“夷民久居山中,大部分都是羸者耕種、強者捕獵,又因其不善耕種、六畜鮮少、山中獵物也日益枯竭,每年都難有足夠的糧食過冬。

因此常有夷民下山劫掠漢民糧食牲畜,漢夷之爭也多半為此。

既知根源,就應從根源解決。

使君可勤施善政,授其牛耕,增其六畜,教其禮儀,引導夷民改漢人姓、說漢人語、穿漢人衣、通漢人婚。

如此三代之後,新城郡再無漢夷之分,諸縣城鄉皆為漢民。”

劉封眼前一亮。

這是人才啊!

鄧範直接洞悉到了新城漢夷之爭的本質:生存資源之爭。

而解決的方案,除了常規的勤施善政,授其牛耕,增其六畜,教其禮儀外,竟然還要讓夷民改漢人姓、說漢人語、穿漢人衣、通漢人婚。

昔日。

秦穆公得兼併獫狁後,稱霸西戎。

趙武靈王變俗胡服後,闢地千里。

秦始皇更是一掃六合,統一各族。

漢武帝又有攘卻匈奴,斥地萬里。

加之大漢四百年震懾,諸夷慕漢。

鄧範的策略,已經具備實施的基礎條件。

劉封又看向虞翻,面有笑意:“仲翔公,我這功曹,可比得上江東俊傑?”

虞翻亦是心有驚訝。

一開始諫言劉封擢升鄧範為功曹,並非認可鄧範的才能,而是對劉封在官吏升降獎罰制度上的查漏補缺。

而現在。

虞翻對鄧範的才能有了新的認知。

能對漢夷矛盾有如此深刻的認知且還能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不是泛泛之才!

比起先用武力鎮壓再安撫的江東文武們,鄧範的方案顯然更柔和。

虞翻雖然嘴臭但不會瞎噴。

當即拱手讚道:“鄧主簿的漢夷之論,令人驚歎,此舉也足以彰顯將軍的仁義。”

劉封哈哈大笑。

方才故意問“可比得上江東俊傑”時,劉封也是有顯擺的意思在的。

鄧範的綜合能力雖然比不上大族良才,但在處理新城郡的漢夷關係上,鄧範是有深入鑽研的。

而眼下。

也正需要鄧範來發揮所長,為剛成立不久的新城郡增添心甘情願編戶入籍的民戶。

鄧範心中也頗有得色。

當功曹的第一天就表現完美,今後的前程又豈會差了?

待得劉封笑聲減小,虞翻又道:“恩與威,需並濟。將軍若只彰顯仁義,反會被夷民小覷;亦需彰顯武力,震懾有二心者。”

劉封點頭:“仲翔公所言甚是,等將士修整幾日後,我會派諸校尉兵巡九縣,蕩除宿惡,肅清匪寇。只要願意依附我的,皆受我兵威保護。”

既然當了新城太守,那自然就得維護新城的治安,保護新城計程車民。

戰亂時代。

唯有社會秩序良好,治安穩定,才能聚集更多的人口。

人口越多,人才也就越多。

這也是劉封認為鄧範是個人才的原因之一。

當週邊人都行暴虐之舉的時候,劉封行仁義,那麼嚮往安定計程車民就會主動來到新城。

新城雖然沒多少人口,但瀕臨的南鄉、南陽,甚至於更北邊的洛陽、關中,有大量被曹操強遷的漢中士民和荊州士民。

打造一個安全有序的新城,令遊子返鄉也是個不錯的策略。

如今的環境。

短時間內是不會有大的戰事了。

漢中之戰和襄樊之戰,將劉曹孫三方都拉入了戰爭的漩渦。

不論是劉備一方還是曹操一方,亦或者是孫權一方,如今都需要時間休養生息和解決內患。

跟鄧範、虞翻、樊成、韓重商議了新城的近期發展主策略後,劉封就將郡中事的具體實施委託給了四人。

待眾人離開後。

淑姬自後院而來。

劉封雖然不是個沉迷於美色的風流子,但也不是個不近美色的純直男。

一別數月。

美人獨守孤床。

自然也少不了一陣纏綿。

數日後。

荊山的白勇跟白素來到了房陵。

白勇直言了來意:“家父忙於在荊山動員各族遷戶到新城,暫無空暇,特命我帶阿姐來見將軍。”

白素的臉紅撲撲的,不知道是冷的還是羞的。

在山裡的族人,都是男子帶著禮物挑了個良辰吉日去見心儀女子,亦或者女子各種暗示心儀的男子趕緊挑選良辰吉日來求婚。

就如李白那首詩中描繪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一般。

然而到了白素這,還得主動送上門。

白素的心中也多了忐忑不安。

劉封見到白素,就明白了白壽的意思。

這是怕劉封反悔呢!

當時途徑荊山十二據點的時候,劉封只是口頭同意了要帶白素來房陵。

不過白素當時沒有跟白壽同來,故而也沒一併而行。

劉封本想著過段時間安穩了就去接人,不曾想白壽竟然直接將人給送來了。

“既然來了,那這裡就是你的家了。”

劉封的溫潤之聲,讓白素內心的忐忑漸漸變少。

見白素羞澀,劉封又喚來申淑,讓申淑帶白素先熟悉下環境。

白勇又取出一封信遞給劉封,道:“這是姑父讓我轉交給將軍的,說將軍你看了信就會賞我一匹好馬。”

劉封面色怪異的接過信:“馬叔平口氣真不小,一封信就想讓我賞你一匹好馬?現在的好馬可是有錢都買不到的。”

然而。

當看到信中內容時,劉封忍不住笑了起來:“馬叔平說得沒錯,這信的確值一匹好馬。”

馬玉在信中指出了新城初立民戶稀少的現狀,然後又向劉封引薦了南郡西北部夷王梅敷。

梅敷兄弟聚眾萬餘家,主要分佈在中廬、宜城以西的山鄢、沔二谷中。

《襄陽耆舊傳》記載:谷中土地平敞,宜桑麻,有水陸良田,沔南之膏腴沃壤,又稱之為柤中夷。

梅敷本被曹仁招募為將,由於關羽水淹七軍聲勢太強,梅敷也只敢躲在谷中不敢出現。

後來關羽撤兵,梅敷也曾去襄陽拜見曹仁。

曹仁南下江陵時,也曾召梅敷出兵,結果還未等梅敷走出山谷,又傳來曹仁急急撤回襄陽的訊息。

這可將梅敷給整不會了。

到底還打不打啊!

梅敷派人去襄陽打探訊息,結果回報的人稱“曹仁回洛陽奔喪去了”,具體是為誰奔喪,梅敷並不知曉。

曹仁一走,梅敷徹底傻眼了。

你跑了,我們怎麼辦?

正巧這時,馬玉得知劉封當了新城太守,又邀請白壽遷民去新城落戶。

於是馬玉就親自去跟梅敷接洽,言明利弊,希望梅敷能棄暗投明去新城落戶。

劉封的威名早就傳到了梅敷耳中,如今在荊州地界又明顯是漢盛魏衰。

於是梅敷私下一商量,決定響應馬玉的號召去新城落戶。

劉封對這個南郡西北的夷王也有印象。

史載曹丕稱帝的當年秋天,梅敷就遣使張儉求見孫權,帶著陰縣、酇縣、筑陽、山都、中盧五縣民五千家去投奔孫權。

如今孫權勢力退出荊州,曹魏勢力又在荊州頻頻吃癟。

梅敷會有投誠之意,也是情理當中。

劉封不在乎梅敷以前跟的誰,只要肯來新城真心依附,那大家都是好兄弟。

“投孫權都能帶上五千家,投我總不能更少。”

當即。

劉封就取了一匹好馬賞賜給白勇,又讓白勇將新城郡督郵的任命書和印綬讓白勇帶回山中。

太守麾下有三個權力地位極高的屬吏。

分別是:功曹、五官掾和督郵。

如今功曹給了鄧範,五官掾給了虞翻,督郵一開始劉封也是給馬玉預留的。

沒想到馬玉人還沒來,就立了這麼大的功勞。

劉封投桃報李,自然也不能讓馬玉寒了心。

“將任命書和印綬藏好了,若是丟了,你姑父得跟你拼命。”劉封仔細叮囑。

正因得了好馬而興奮的白勇,猛地一個哆嗦,興奮勁兒瞬間消散大半,下意識的摸了摸行囊中的任命書和印綬:“將軍放心,絕不會丟。”

待得白勇離開,劉封立即返回房陵治署,派細作去北方打探訊息。

雖然猜到曹仁極有可能是在為曹操奔喪,但具體是否真如猜測還得仔細探查。

看著洛陽的方向,劉封低頭自語:

“曹操若真的病亡,曹丕今年必會廢漢自立。

自古得位不正者,都會對外出兵試圖以戰功來建立威信。

這是風險,也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