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章 江陵攻防,劉封關羽計中計(附荊州諸勢力兵力圖)

“軍師知孤心也!”

諸葛亮信中所述,讓劉備極為歡喜。

正有意派使者去武陵郡安撫諸夷,諸葛亮就派跟荊南夷族親善的馬良來了秭歸。

這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啊!

跟法正商議了細節後,劉備下達了一系列的軍令。

如:令廖化前往房陵,協助關平扼守上庸三郡,有任何流言傳出都不得擅離職守。

如:令馬良帶著符節印綬,同劉封麾下校尉寇安國前往武陵郡招撫諸夷。

如:令秭歸大族文布和鄧凱以步步為營之計,帶麾下夷兵每十里一寨,在秭歸到夷陵之間擺下十二連營。

如:令孟達引三千漢兵護衛文布和鄧凱安營紮寨。

如:令白帝城的張飛引三千兵入秭歸。

如:令使者前往夷陵,給陸遜送信。

如今的荊州局勢,逐漸變得複雜化。

若是俯瞰可發現:

夷陵、夷道、佷山三縣的山水險要被陸遜控制,江陵城被孫權掌控。

劉備雖然來了秭歸,但跟江津口的關羽不具備有效的資訊溝通,無法形成對夷陵、夷道、佷山三縣的夾擊。

蔣欽雖死,孫權在陸口和夏口還有萬餘兵馬駐紮。

而在襄陽的曹仁、滿寵、徐晃、趙儼、呂常、于禁,在上昶城的文聘,在南鄉的夏侯尚,都在虎視眈眈。

曹操的大軍,也在洛陽蠢蠢欲動,似有南下之意。

得知劉備有進攻意圖的陸遜,不敢大意,只令謝旌、李異等將校斷絕水陸險要,無令不得出兵。

對於劉備派來的使者,陸遜也是採取拖延和示弱的對策,不論誰來都說考慮考慮且又猛誇劉備是當世英雄云云。

劉備也不著急。

每日只推進三十里,將連營推進到夷陵城西的馬鞍山後,又依山立寨,依舊不派兵攻城。

雙方似乎都在儘可能的爭取“和平”。

而在江陵。

雙方就沒這般和氣了。

先有徐盛、馬忠惶惶逃回江陵城,具言被劉封奇襲;後有關羽將繳獲的蔣欽、孫皎旌旗懸掛在江陵城外。

用意不言而喻:十日之期已過,江陵都成孤城了,孫權你是降還是不降。

看著城下耀武揚威的關羽軍,孫權氣得臉色鐵青,只令眾將士嚴加防守後,就冷著臉返回了府邸,召眾人商議對策。

孫權現如今的日子不太好過。

丟了江津口後,孫權的糧草無法再從江東運來。

孫權只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減少軍糧分配,譬如大斛換小斛,後果就是軍心會亂。

一種是取消與民秋毫無犯的禁令,或是攤派或是明搶,後果就是民心會亂。

其實在這之前,孫權就暗中授意將校向城中大戶借錢糧,以試探城中大戶的反應。

結果顯而易見:對大戶而言錢糧就是命!甚至還有大戶嚷著要見呂蒙,讓孫權極為頭疼。

商議間。

朱然獻策道:“城中有一大戶,姓晁,有僕人千餘,乃南郡巨室。本是南陽人,據說劉備在新野的時候,晁氏是第一個借軍資給劉備的。

不如禁其家眷,令晁氏暗中派人去關羽營中下書,稱‘至尊殘暴不仁,民心大怨,城內降卒又生動亂,城備空虛。可連夜進兵,我為內應’。

關羽若來,誘之入城,放火攔截歸路,再設伏兵伏擊。關羽縱有萬人敵之勇,也難有生機。

倘若晁氏不願亦或者故意洩密而導致伏擊失敗,至尊則可藉此機會問罪晁氏,抄其家資,以資軍用。”

孫權聞言心動。

府庫缺糧,大戶有糧。

由於呂蒙事先與民秋毫無犯的禁令在,讓孫權無法直接用強硬手段去攤派和明搶。

朱然的計策,給了孫權新的籌糧思路。

不願配合或故意洩密,那就是在私通關羽。

大戶先不仁,孫權就能後不義。

還能殺雞儆猴,讓城內的大戶們看清形勢,誰才是如今江陵的王。

未及開口,虞翻厲聲呵斥:“呂都督曾下令與江陵士民秋毫無犯,怎能設此惡計壞至尊名聲?如此行徑,與小人何異?”

被虞噴子一頓呵斥,朱然頓生不悅:“虞仲翔,你若覺得我是小人,那你就給至尊想個籌糧的辦法。

公安失守,江津口被奪,蔣欽孫皎又兵敗,若沒有糧食,這城內四萬大軍,都去喝西北風嗎?”

虞翻喝道:“這是在強詞奪理!用此毒計,必會讓至尊大失民心,民心若失,江陵如何能守?”

朱然欲言又止,哼了哼,扭頭不與虞翻爭辯。

孫權又看向潘濬:“承明,你認為義封所獻之計如何?”

潘濬掃了一眼虞翻,斟酌了用詞:“我以為,朱將軍的計策可行。細節可以改改,若晁氏不願亦或者故意洩密,至尊可許其以家資抵罪,不可妄行抄沒之事而壞了民心。”

比起朱然的直接,潘濬說得委婉而滑頭。

分明是同一個意思,到潘濬嘴裡卻如同狼披了羊皮。

虞翻嘴唇動了動,終究是沒開口噴潘濬。

隨即暗歎一聲,不再說話。

自上回被劉封施計離間後,孫權就對虞翻愛答不理,重要會議都不讓虞翻參加,只讓虞翻負責些雜事。

今日能參會,不是孫權改觀了態度,而是正好呂蒙讓虞翻給孫權傳話,虞翻賴著沒走。

孫權也不好直接將虞翻攆走,也就捏著鼻子讓虞翻參會。

見潘濬也同意了朱然的提議,孫權遂採納了朱然的計策,擔心虞翻暗中去知會呂蒙,孫權又讓近侍谷利送虞翻回府。

對此。

虞翻雖然忿忿,但也無可奈何。

朱然的話懟得也沒錯:虞翻沒有籌糧的辦法,總有人得當惡人。

朱然的辦事效率很快,僅僅半個時辰,就“說服”了晁氏。

雖然極不情願,但晁氏最終還是答應派人給關羽送信。

為了避免晁氏在信中透露不該透露的,朱然反反覆覆檢查了好幾遍,又威脅了晁氏僕人後,這才讓晁氏僕人跟著砍柴的百姓一起出城。

江陵城每日裡都有登記了身份的砍柴百姓在規定的時間內出城,這也給了晁氏僕人合理出城的理由。

只是當晁氏僕人將密信送到關羽手中後,大帳中的劉封臉色則是變得怪異。

“晁氏?內應?”

江陵城的晁氏,劉封也是知道的。

當初諸葛亮出山第一件事,就是替劉備作保,向南陽的大戶晁氏借了大量的軍資,這事還被人記載在《益部談資》中。

後來荊州動亂,劉備也投桃報李,讓晁氏在南郡立足。

劉封之所以臉色怪異,在於想到了《獻帝春秋》所載曹操呂布的濮陽之戰,呂布曾威脅濮陽城中的巨戶田氏,以詐降作內應引曹操入城,差點將曹操生擒。

彼此的理由也相差不多。

都是聲稱孫權殘暴不仁云云。

看著關羽拍案而起,面露喜色,大呼“天助關某得江陵也”“晁氏對大王有舊誼,今日又添新恩,來日必有厚報”。

然後又重賞晁氏僕人,親自禮送晁氏僕人出帳。

劉封不由咧嘴一笑。

關羽回頭,臉上的喜色也未消退:“公仲,你笑什麼?”

劉封笑意不減:“君侯笑什麼,小侄就在笑什麼。”

關羽哈哈大笑:“孫權小兒欲令晁氏詐降作內應,此等伎倆,貽笑大方。如此性急,定是城中出了變故。”

高興歸高興,關羽也未因此而疏忽大意。

孫權既然派晁氏詐降作內應,城內必有大軍埋伏。

要奪城池,就不能按孫權的思路走。

劉封提議道:“可將兵馬分為三隊,我引一隊入城,君侯引兩隊在城外埋伏;入城後,我在城門口列陣,逼孫權伏兵出現,誘其出城。

同時再派細作趁黑潛入城中,聯絡我早先部署在城中的內應,若今夜無功,則可明夜再攻。”

對劉封而言,即便要用裡應外合的計策,也是主動去安排內應,而非內應主動找上門。

太多的案例證明:主動找上門的內應,一百個有九十九個都是敵方故意釋放的魚餌。

關羽認可了劉封的提議。

孫權兵多,即便戰力不如也可憑藉地利減少差距。

誘其出城,更容易殲滅。

商議妥當後,關羽和劉封自去準備。

到了夜晚。

劉封引兵潛行到城門口。

令軍士吹響了低沉的螺殼聲,城頭的“內應”也以螺殼聲回應。

不多時。

城門放開,吊橋落下。

城門口亦有火把招呼。

劉封叮囑裴慶道:“入城之後,立即潛伏,明夜初更,我在城外靜候。若城門不開,我引兵退走。”

裴慶拍了拍胸口保證道:“將軍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看著開啟的城門。

劉封拍馬先入,大喝一聲:“大漢劉封來也!”

身後漢兵蜂擁而入。

入城後,劉封也不往城內衝,直接在城門口列陣,讓裴慶趁著黑夜尋地兒藏身。

這一幕,直接將城內埋伏的朱然、丁奉等人整傻了。

城門都開了,你不應該直奔至尊府邸先擒王嗎?

你在城門口列陣幹什麼?

就你那幾百人,難道還能守得住城門?

你的大軍呢?

探得劉封在城門口部署鹿角、柵欄防禦工事,埋伏的朱然、丁奉等人再也藏不住了。

若真等劉封在城門口將工事部署好,這誘敵之計就變成引狼入室了。

見左右兩路伏兵殺來,劉封也是巋然不懼,大呼而笑:“爾等鼠輩,真是可笑。這等微末伎倆,也想賺君侯入城?

來!來!來!誰來與我決一死戰!”

見劉封如此的猖狂,朱然、丁奉等人氣惱不已,萬餘大軍如半圓狀,向城門口殺來。

劉封冷笑一聲,以盾牌防住弓箭,又以弓箭回擊。

等吳兵逼近,劉封又招呼眾軍撤出城門,更是不忘讓眾軍高呼嘲諷“孫權妙計安天下,滿城伏兵盡成空。”

看著從容離去的劉封,朱然、丁奉等人氣得臉都綠了。

部署了一日,又潛伏了半夜,結果連一個漢兵都沒能留下!

尤其是獻策的朱然更是氣惱:既然識破了我的計策,你又何必佯裝中計?

丁奉氣惱道:“朱將軍,劉封帶的兵不多,不如出城追殺!”

朱然掃了一眼城外,強忍內心的惱怒:“不可!劉封應是在城外藏了伏兵,他是在故意引我等出城。”

丁奉將長矛往地上一杵,更是忿忿:“劉封賊子,打江津口的時候都敢冒險雪中奮兵,今夜竟然如此謹慎!若是換做我,肯定死守城門等關羽大軍到來血戰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