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章 迷宮的十字路口 十七

服部平次和柯南面面相覷,沒想到會是這麼個結果。

這還怎麼靠大叔去交涉?說服他?

光是從他這一副自信到爆的表情就知道不可能說服的好嗎?!

主要是他們也沒什麼證據能擺出來,只是憑藉以前無往不利的偵探直覺從照片裡分析出了這些而已。

要說服大叔,就要有毋庸置疑的證據。

要證據,就要去現場調查。

要去現場調查,就要說服大叔。

死迴圈了屬於是。

兩人只能無奈離開,再想其他辦法。

“唉......”服部平次嘆了口氣,“大叔還真是在不必要的地方特別執拗。”

“現在只能想想其他辦法了。”柯南也很難受。

如果大叔靠不上的話,還有誰是能夠信任,又可以與藤原家交涉讓他們進入房間調查的呢?

柯南馬上想到了藤原未央的身影。

如果是她的話,應該可以信任吧?

一方面她是凜先生的媽媽,缺乏充分的作案動機,而且比起藤原家的立場,應該更偏向於凜先生。

另一方面,她知曉自已工藤新一的身份,就算要作案,也不會挑選這個大叔服部還有他自已都在這裡做客的時機,這不符合她的性格......嗎?

在考慮到未央姐姐的個性後,柯南忽然不是那麼自信了。

不過現在除了她以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我們可以去試著尋求未央姐姐的幫助,她是凜先生的媽媽,應該可以信任。”

“那就照你說的辦吧。”服部平次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點點頭。

......

兩人離開後沒多久,毛利小五郎便聽到房門被敲響,於是前去開門。

門外,先前送來早餐的侍從低眉順首地守在一旁,敲門者另有其人。

是老管家。

“請各位前往祖祠集合,家主有事要宣佈。”

他的態度很平淡,甚至隱隱有些不明顯的敵意,讓毛利小五郎有種不祥的預感。

不會真出什麼事了吧......

帶著些許惶恐和強行保持住的冷靜,毛利小五郎不動聲色地點點頭,跟著他來到了祖祠。

祖祠位於莊園中央靠後,是一間籃球館大小的建築,並不古舊,看上去應該幾年前剛翻修過。

除了服部平次和柯南以外,其他人也已經被帶到祖祠門口,面帶不安地等待著。

“爸爸!”毛利蘭看到毛利小五郎,一下像看到了主心骨一般,出了一口氣,鎮定了許多。

“這是發生什麼事了,為什麼把我們都叫過來,大早上的還不給我們出門。”鈴木園子抱著胳膊,不滿地抱怨道,“快讓尺羽哥出來解釋一下啊!”

遠山和葉探著腦袋,沒看到服部平次的身影,眉宇憂愁。

“咳,小蘭你們先冷靜一下,我們聽聽管家先生怎麼說。”毛利小五郎嚴肅了幾分,站到眾人身前,正視著帶他們前來的老管家。

“還是我來說吧。”藤原貴方推開大門,從祖祠中走出來,原本藝術家的氣質淡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隨臉色一同正經起來的威嚴。

“就在今天上午七點四十分,我們在祖祠中發現了大族長的屍體。”

“什麼?!!”

眾人都被這個訊息驚呆了。

而毛利小五郎也愣住了,不僅是因為這個驚悚的訊息,更是想到了不久前服部平次和柯南帶來的關於凜尺羽的訊息。

不會吧......

“還有兩位小朋友沒有到,我去的時候他們的房間是空的。”老管家提了一嘴服部平次和柯南的消失。

“那就不用管他們了。”

老管家聞言點點頭,退到一邊。

藤原貴方沒有再多說,只是讓開身子,做了個“請進”的手勢:“進來說吧。”

眾人魚貫而入。

祖祠之中的光線很暗,沒有做吊頂燈的設計,而是藏於壁隙的效果燈,用電燈營造出了燭火的感覺。

幾人進來後的第一感覺就是:空。

從外面看就看得出來,這祖祠有點太大了,而內部卻並沒有什麼安排,不僅沒有分割獨立區域,還沒什麼傢俱。

有的只有一列牌位,橫架在正對大門的尊木上。

在尊木之上,是一幅巨大的壁畫,覆滿了整面牆。

要知道,這祖祠差不多有籃球場大小,這樣一整面牆的壁畫有多宏偉,自不必多說。

剛進來的幾人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就被震住了。

藤原貴方在一旁適時介紹道:“這是藤原家的族歷,以圖畫的形式大致記錄了藤原家一千多年以來的輝煌與沒落。”

這倒沒什麼不好說的,藤原家一千多年前也稱得上是權傾朝野,一度在背後掌控了天皇三百餘年,凌駕於天皇氏之上,藤原家的族長無論在朝在野,都能輕易左右朝綱。

當時大和佛教還未成形,佛理完全由手掌大權的藤原家利用,以此削弱天皇實權,分化群臣,同時借傳教之便將各地貴族的土地收歸藤原氏名下,以此免除他們的稅務,暗中趁利中飽私囊。

到了10世紀中期,藤原氏的勢力達到鼎盛,雖然沒有推翻取代皇室,但已經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甚至建立的“關白”制度,設立了“關白”這個相當於攝政王的職位,架空天皇。

當時藤原家中人才輩出,在朝中各方都有把控,尤其在外交方面,結中原大國,獻貢稱臣,遠琉球等小國,以保平安,維持自身在日本的地位。

而到了11世紀初,藤原家府邸甚至比皇宮還要富麗堂皇,先後有四位天皇與藤原家主的女兒結姻,以確保能安坐皇位,並平穩度過晚年。

著名的古典小說《源氏物語》和《榮華物語》便是以當時的藤原家主為原型,描寫他當時醉生夢死的富貴生活。

不過天下終歸沒有長久之治,俗話說衰極必盛,盛極必衰,藤原氏的強盛只持續了三百年左右,在12世紀迎來了衰落,不僅放開了對佛教的把持權,還主動退出朝廷,從此遠離朝綱,自貶為貴族氏。

日本從此走向了源平二氏爭天下的格局,而藤原家的提前讓步,讓他們得以保全三成家業,成為兩家天皇氏拉攏的物件,在其中左右逢源,搏得了個安穩的落幕。

之後就是分家京都,與其餘三家並稱四大家,在京都這個地方混吃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