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章 二表姐借錢

肖向東回到外婆家的時候,張曉芳她們也差不多把飯煮好了。

見肖向東回來後,張曉芳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你去看熱鬧看飽了噻,還回來吃啥子飯呢!

找不到雞兒事幹,兩個老娼婦吵架有啥子看頭嘛,有那個時間你還不如去幫你外公挑糞幫他把柑子樹臥上肥料。……”

張曉芳這張嘴看來是有傳承和環境基礎的,這興隆號的人基本都是出口成髒,肖向東現在也算是明白了。

外婆見女兒一個勁兒的唸叨外孫,心裡不舒服了“曉芳,你還是合適點,娃兒都這麼大了,你那張嘴還是跟當姑娘的時候一樣,一個批口口就合不攏!”

好吧,看來外婆也不是省油的燈,一來就是虎狼之詞,也不管物件是哪個。

中午吃飯的時候,張正國老爺子,特別高興。

這一年來,兩個兒子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了,他們家的生活水平跟前幾年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女兒時不時的回來看看他們老兩口,不是給錢就是給物的,他們對現在的生活也算是很滿意了。

唯一讓他們心裡不舒服的就是三個孫女還是音訊全無,現在一個也沒回來看過他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

張曉芳一想到自已的兩個外侄女也是直甩腦殼,她們的父母白養了這幾個白眼狼二十來年了。

今天大家都高興,也沒人主動提肖向東三個表姐的事,既然父母都不認了,那還問她們幹嘛呢!

開吃的時候,肖順風舉起酒杯對老丈人說道“爸爸,女婿祝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張正國老爺子也是高興,不顧老伴兒的勸阻舉起酒杯跟女婿喝了起來“喝,幹!”,然後一飲而盡。

張曉芳見父親一下子喝下一大杯,趕緊對自已丈夫說道“肖順風你是1958年日瘋了沒有好的嗎?爸爸那麼大的年紀了,你讓他那麼多做啥子。”

肖順風有些委屈的說道“我沒讓爸爸也一口悶啊,他可以分幾次喝下去的。”

老太太瞪了一眼兒老頭兒“你是不是想早點去山上睡瞌睡了,自已的情況自已不清楚啊!”

老頭兒滿臉笑容的說道“你們緊張個啥子喲,老子喝一杯酒就喝死了啊,笑話!

想當年我張正國在這九龍村絕對的酒神啊,60幾度的原度酒,兩三斤摟下去一點事都沒得。

一杯酒就想把我放翻?是不是搞忘記了老子當年的風度了!”

老太太沒好氣的說道“那你現在咋手發鈄,走路腳杆打閃閃呢?”

肖向東也勸道“家公,這個瀘州老窖比較綿柔,要慢慢品嚐,喝的太陡了,味道都沒嚐到啊!”

老頭子喜歡這話,滿臉微笑的說道“還是我外孫說的話,好聽,那就微微兒的喝嘛!”

一家人吃著好飯菜,有說有笑的,好不開心。

就在這時,院子裡的狗突然叫了起來“汪汪汪……”的,很明顯是家裡來了陌生人。

張曉芳讓女兒趕緊放下筷子出去看看,是不是家裡來客人了。

肖虹出去還不到一分鐘就進來了跟她一起進來的還有一個弄著時興髮型的女人。

二人大概二十五六歲的樣子,後面跟著一個跟女人年齡大幾歲的男子。

男子左手提著兩瓶沱牌麴酒,右手牽著和四五歲的小男孩。

張曉芳他們一時間沒認出這是誰,肖向東也對這三人沒印象。

這時肖虹說道“家公,家婆,這是二表姐,她說初二回來看看你們的。”

張二妹?張正國兩口子用他們的老眼看了好久才認出來,這個燙著波浪卷頭髮,打扮的妖里妖氣的年輕女人是自已好幾年沒回來過的孫女。

老太太手裡的筷子頓時掉在了桌子上,淚眼惺忪的說道“二妹真的是啊,婆婆還以為你死在外面了呢,這麼多年你咋就不回來看看我們呢!”

張正國此時也從失神中回過神來了,瞪了老伴兒一眼,然後對張二妹說道“快坐下吃吧,我們也剛剛開始動筷子!”

肖向東和肖虹很自覺的讓開了位置,張曉芳去廚房給這一家三口拿碗筷。

即便是大家心裡對張二妹嫁出去好幾年不回來看父母和爺爺奶奶,但今天是初二回門的日子,大家也不好甩臉子。

一家三口剛坐下,那個小男孩就又哭又鬧的“媽媽,我要吃那個,那個還有那個,把這幾個菜都放到我面前吧!”

張二妹猶豫了一下,見大家沒說啥,就按照小男孩說的把那幾個菜挪到了他的面前。

過了一會兒肖順風在小男孩面前的盤子裡夾了一筷子菜,小男孩又哭了起來“這些都是我的,你個壞老頭,爬遠點!”

肖虹一下子站了起來就要呵斥小男孩,肖順風攔住了她“算了小娃兒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說罷把筷子放了下來。

肖向東和張曉芳他們也放下了筷子,好吃的都放在小男孩面前了,人家還不讓別人動,還吃個錘子啊!

除了張二妹一家三口還在吃的呼兒嗨喲的,其他人都放了筷子。

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後,張二妹跟她男人和娃兒才吃完飯。

還好人家沒有和肖順利的婆娘娃兒一樣,說鄉下的飯菜不乾不淨。

吃完飯後,張二妹就帶著娃兒和男人去院子裡坐著消食,也不說幫著她奶奶和姨娘收碗洗碗。

等到張曉芳他們把碗筷桌子收拾好了,張二妹才說道“阿婆,我媽老漢兒去哪裡了呢,家裡的門咋關起的?”

張正國沒好氣的說道“你今天曉得回娘屋,你媽就不曉得回啊,你以為哪個都像你,幾年都不回來一趟,這江城到雙河再遠坐兩個小時的車用能到吧。

到現在了,我們一家人都還不曉得你在江城哪個地方住著呢!”

張二妹明顯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就對她爺爺說道“阿公,主要是我們九龍村太偏了,回來一趟不容易。

對了阿公,我跟鄭桃兩個現在都下崗了,現在打算自已開個店子,這次回來順便問下你們跟我爸媽看手頭寬鬆不?

我聽說我們家好像條件好了些了,我們要的不多,萬兒八千就可以……”

張二妹的話還沒說完,張曉芳就來火了“二妹,原來你回家不是看你媽老漢兒的啊!你媽老漢兒那些年窮的扣胩的時候,你咋不回來看看呢,現在不曉得在那裡聽說他們有點錢了就跑回來了。

不是三姨娘我說你,做人還是要講點良心的。

你們三姊妹那年跟著鄭桃他們幾個跑了,結婚的時候都沒跟屋頭說一聲,我以為你那個時候就把這條路走斷了哦!

現在遇到事情了,又想起家裡了,你覺得這樣做是不是有點不合適?”

張二妹的臉很紅,但她並沒有覺得自已當初的選擇走什麼不對,能跟著工人去城裡生活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想法。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了,隨著鄭桃換了單位,她也去了那個單位上班之後。

單位就越來越不景氣,去年冬月間,他們兩個都下崗了。

這時老太太已經從臥室裡出來了,她拿著一個手絹包著的錢,用顫抖的雙手遞給了張二妹“二妹,你爸媽不在家,要不你等等他們吧,晚些時候他們就回來了。

你阿婆阿公年紀大了,也沒的啥子錢,這些錢都是你三姨娘平時來看我給我留下的,你先拿著吧!”

張二妹接過錢,快速的數了一下,才一千七百多,臉上有些失望的把錢放進了包包裡。

然後又對張曉芳說道“三姨娘,聽說你們家去年搞得不錯啊,要不你借點給我嘛,保證到了年底還給你!”

其實張二妹根本就沒聽說過啥,只是覺得平時張曉芳都給了兩個老人這麼多錢,那肯定是家裡有錢了才對。

張曉芳哼了一聲說道“你聽哪個造謠哦,我屋頭沒得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