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要到了,這裡插播一則關於端午記憶的短文。
端午節又要到了,心裡很是期盼,倒不是對端午節有多深的感情,只是因為有三天假期可以帶著妻兒好好出去玩一趟。
由於我的老婆是外省人,今年春節去了她家,就沒有回老家過年。
所以母親提前好久就打電話來問我今年端午回不回去,這讓我有些不好回答,只能說到時候看情況吧。
我原本是不打算回去的,但母親說她今年準備了雄黃酒和菖蒲。讓我把孩子帶回去好好殺防毒,來年就不會被蛇咬,身上也不會生瘡了。
這讓我想起了埋藏在記憶深處中的一些事情,雖然時間過去了很久,但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清晰。
小時候每年快到端午節的時候,母親就提前把包粽子的粽葉和糯米紅糖之類的東西買好。
端午節前幾天老家小鎮生意最好的肯定就是做糯米生意和賣紅糖以及賣粽葉的了。
幾乎家家戶戶趕集的人都會買這幾樣,經常要趕好幾次集才買得齊這些東西,因為買的人太多了,店裡準備的一般都不夠賣。
菖蒲葉是需要母親到山上去採挖的,每次她去採挖菖蒲葉的時候我都會跟在後面問菖蒲到底有什麼作用,她也不清楚具體是怎麼回事,只是敷衍的跟我說是辟邪用的。
雄黃酒的製作方法很簡單,母親從中藥店買回一塊雄黃,拿回家把它敲碎放在碗裡,然後倒上高度白酒就可以了。
菖蒲是插在門上的,家家戶戶都是如此。我們家的門有些舊,每次母親把菖蒲插在門上的時候,我都怕她被門倒下來砸到了。
雄黃酒是要給家裡每個人喝一口的,母親說這是防毒的,而且喝了雄黃酒後夏天的蛇蟲都會避讓著你。
不管效果怎麼樣,每年母親都會準備好雄黃酒給我們兄弟幾人喝。
沒有喝完的雄黃酒母親會用麻繩串上一塊肥肉浸泡在裡面,等過個兩三天再拿出來掛在臥室裡,她說這樣可以避免蛇蟲到房間裡來。
粽子是在端午節之前兩天就要包好的,母親會提前把粽葉泡軟,糯米和飯米按照七比三的比例提前泡在水裡。
差不多泡個半天左右,粽葉和用來包粽子的混合米就差不多泡好了。
我們兄弟幾個人幫著母親包,但無論她如何教我們,我們幾個總是包不好,最後還是由她一個人來包。
粽子是需要蘸糖的,一般都是蘸白糖或者紅糖水。
我最喜歡吃蘸紅糖水的粽子了,一個半斤左右的粽子剝好了放在大碗裡,再給上面澆一瓢放涼了紅糖水,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心裡甜甜的。
二三十年前端午節的午飯還不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那時候母親基本就不會準備其他的飯菜,粽子就是整個端午節全部的食物。
現在看起來確實寒酸了一些,但那時候的我們兄弟幾個卻覺得那就是端午節最好的美食了。
吃過粽子之後,我們院子裡的小夥伴們一般都會去離家十幾裡遠的牛佛渡看龍舟比賽。
牛佛渡是長江的一條支流沱江上的一個碼頭,由於水運發達的原因,這裡的商業十分繁華,人口也很多。
所以有什麼大型活動,都會在這個地方舉行,端午節的龍舟比賽當然也就選在了這裡。
記得有一年我跟院子裡的幾個小朋友一起去看划龍舟比賽,等我們到地方的時候,已經是旌旗招展人山人海了。
但我們幾個小孩長得比較矮小,很容易就擠進了人群裡。
只見碼頭附近的江面上已經有十幾條龍舟了,每條龍舟上都站著十來個光著膀子的大漢。
他們分別來自附近各個鄉鎮,頭上綁的白布寫著他們鄉鎮的名字。
龍舟大賽開始之前還有一些前奏節目,那些祭祀的唱詞現在記不起來了。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搶鴨子比賽,不僅龍舟上的赤膊大漢們可以參與,在岸上圍觀的人們也可以下水去搶。
我們幾個小孩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衣服脫了就跟著大人們下了水,年紀最小的平平則就在岸上給大家看衣服。
等要搶鴨子的幾百人差不多都下水了,主辦方就往江裡倒出十幾籠幾百只提前準備好的鴨子。
這時候場面瞬間就熱鬧起來了,幾百只鴨子嘎嘎嘎的叫聲,以及那些抓到鴨子的人那些爽朗笑聲和一些功敗垂成的惋惜聲,編織成了一首美妙的樂章。
最激動的莫過於那些在岸上的人們,他們指揮著自已相熟的人賣力的喊著“有隻鴨子在你後邊,快轉過身去抓啊!”,“唉,你怎麼這麼笨啊,在你面前都抓不到!”……
那次運氣比較好,我們幾個小夥伴每人都抓到了一隻鴨子。
等我們光著屁股上岸的時候,發現在岸上替我們看衣服的平平人不見了,衣服也被人睬的皺皺巴巴的。
我們幾個人都一隻手死死地按住鴨子,另一隻手把衣服穿上。
有一個小夥伴的褲子不知道是不是被人撿去捆鴨子了還是被人擠到沱江裡去了,反正他找了好幾圈也沒找到,急得在那裡直哭。
最後還是隔壁王家大哥給他找來了一個蛇皮口袋系在腰上,這才讓他避免了尷尬。
搶鴨子環節之後便是龍舟比賽了,十幾支隊伍在主辦方的一聲哨響下猶如離弦的箭一樣就射了出去,他們各自鄉鎮的支持者在岸上拼命的喊著加油為他們加油鼓勁。
不到十分鐘十幾條龍舟隊伍就分出了勝負,贏了的隊伍喜氣洋洋,輸了的就只能垂頭喪氣了。
看完龍舟比賽後,我們幾個就提著鴨子走路回家去了。
丟了褲子的那個小夥伴,一隻手提著鴨子,一隻手捂住腰間的蛇皮口袋,看起來十分滑稽,我們幾個一路上都在拿他開玩笑取笑他。
當然回家之後免不了被母親狠狠地揍一頓,沱江的水那麼深那麼急,萬一被水沖走了咋辦?
想起這些事又感覺端午節其實挺有意思的,很想再嚐嚐母親親手包的紅糖水粽子,再參加一次搶鴨子活動。
可惜母親這些年已經不親自包粽子了,都是去超市裡買。牛佛渡的龍舟比賽也停了快二十年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能看看龍舟比賽那熱鬧的場景。
現在的生活就像是一臺永不停歇的機器一樣,讓我們沒有時間去想一些關於我們過去一直堅持的文化。
又似乎有一隻無形的巨手在阻止我們去堅守那些屬於我們自已的文明和風俗,漸漸的把那些我們祖祖輩輩留下的東西遺忘掉。
現在端午節也就是一個象徵了,要不是有三天假期可能都不會記起有這麼個節日了。
有時候在想,我們總是懷念一些過去的事情,就像端午節一樣,我們並不是真正的在懷念它本身意義,而是在懷念那些我們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和青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