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章 朱元璋有AK

十多天後,洪武十三年十月下旬。

對於朱標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時候。

第二代種子已經收割,朱標下令,迅速發放至南方各地。

而且北方的紅薯、土豆、玉米之類作物也在推進。

只是目前北方還地廣人稀,想要全面在北方推廣還是一件麻煩的事。

所以眼下這方面可能要到明年才能達成。

但不管怎麼樣,至少今年江浙太湖地區的百姓會過個好年。

有那麼高產的糧食打底,加上朱標減免了不少賦稅,即便遇到災年也順利度過了。

而就在朱標處理國事井井有條的時候,老四朱棣又給了他一個喜訊。

經過十多天的鑽研,朱棣解決了拉殼鉤的問題,確實是在他做拉殼鉤的設計件的時候稍微多了幾毫米。

可以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雖然他已經嚴格按照圖紙尺寸,用遊標卡尺精確每個位置長度,但稍微一點疏忽就造成後果。

好在錯誤不算嚴重,重新調整,重新衝壓之後,做了新的模具出來。

這次ak果然不再卡殼。

經過十多天的時間,朱棣做了十把ak,十多萬發子彈。

雖然他第一次做ak的時候花了幾天時間,但熟能生巧,且很多部件可以一次性衝壓完成,所以之後就快不少。

這還是隻有一臺衝壓機,如果有三臺的話,十多天的時間,他能造大概四五十把,子彈二十多萬發。

“噠噠噠噠噠噠噠!”

校場上,ak的槍口噴出火焰,遠處的木靶背後的土坡迸濺出灰塵。

不得不說,朱棣在搞機械方面還是很有天賦。

雖然都是自動化的精密機器,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操作。

但不管是零部件設計還是模具衝壓,都是他自己搞出來的,這就需要一定水平。

看到ak一梭子子彈成功發射,中間沒有任何卡殼意外,朱標非常滿意地說道:“老四,做得很好。”

朱棣放下手中的ak,露出憨厚的笑容道:“其實也不算特別難,根據圖紙比例畫就行。”

“但正是時候。”

朱標問道:“現在手頭上有多少把?”

朱棣搖搖頭道:“只有十把,機器太少了,如果有十臺機器就好。”

相比於子彈,ak的構造就複雜許多,裡面的彈簧鋼索還好,直接就能在現代找個加工廠訂做,甚至朱雲峰自己的工廠就可以造。

但其餘機匣、槍膛、擊針、導氣管、準星、槍管、扳機、阻鐵等等幾十個複雜的小部件都需要經過沖壓做模具。

雖然模具都做好了,可這些小部件過於繁瑣,一臺機器弄一天也最多就是兩三把槍的組裝部件。

所以量產確實非常困難。

朱標皺眉道:“那是否意味著我們根本不能實現自動步槍量產?”

“確實,不過以前那種老舊的後裝線膛步槍可以做,那種槍械內部構造比較簡單,不像現代步槍那麼精密。”

朱棣說道:“我之前看了一下一戰時期德國的毛瑟步槍,內部構造也就三十多個小件,沒有ak那麼複雜,搞個十幾臺衝壓機,一年下來應該能產幾十萬把。”

這就是現代槍械與二戰時期老古董槍械的區別。

現代槍械非常精密,雖然ak在現代槍械裡已經算是簡單的了,但不算配件,一把基礎的ak步槍各種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加起來多達五十餘種。

而另外一種比較著名的m4卡賓槍以及m16式步槍具體多少個零部件沒有定數,因為它可以隨時進行加減改裝,但初步估計,m4和m16光最基礎的的零部件就多達一百多種。

這些零部件有的只是很小的一顆螺絲,有的是上下機匣的內部構造,還有的是外裝配件,其餘通條、掛鉤、擊錘、閉鎖等等小部件結構就不用多說了。

可以說現代槍械都相當精細,哪怕只是一把格洛克小手槍都有32個零部件,需要用到的專業裝置非常多,遠不是普通機械能製造。

相比之下,一戰二戰時期全球用的拉栓式步槍就簡單得多。

比如最早的毛瑟步槍三十多個小件,還有較出名的老美春田步槍五十多個,小日子的三八大蓋才二十七個,我國的中正式仿造的德國步槍有四十多個零部件。

而且拉栓式步槍的零件也遠沒有現代自動步槍那麼複雜,其中彈簧和螺絲都不用造,從現代隨便找個加工廠拉就行。

其餘零部件多是大件,直接衝壓。不像現代自動步槍那樣,很多零件要特殊的生產機器。

畢竟單打一步槍,自然不需要像自動步槍那樣連射。

因此如果只是單純造老式拉栓步槍,產量將會是現代步槍的幾十倍。

朱標自然知道那種老式步槍,他也看過一些抗日電視劇,知道這種步槍是一戰二戰時期的主要武器。

這些武器雖然跟現代自動步槍比起來肯定是落後的老古董,但要知道眼下可是公元14世紀末,而歐洲所謂的地理大發現是15世紀的事情了。

至於工業革命、燧發槍、米尼彈之類的玩意兒,需要到17世紀以後才會在歐洲傳播開來。

所以可以說,即便是二戰時期的槍支彈藥,放在14世紀的今天,也都是降維打擊,放在全球範圍內都沒有任何對手。

想到這裡,朱標點點頭道:“嗯,縱使老舊的後裝線膛步槍也不錯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武裝好我們的軍隊,恰好最近新造了一批手榴彈,你親自負責押送,送往雲南給父親。”

“去雲南嗎?好吧。”

朱棣想了想,便應了下來。

朱標隨即道:“我先去把這個好訊息報告給父親,你準備準備,早點出發。”

“好。”

朱棣點點頭。

朱標便離開了校場,立即趕往皇宮。

朱雲峰之前送了很多無線電過來,其中有他高價購買的短波電臺。

送到大明來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除錯,並且還得教會專業的電臺操作知識,這才把東西送到朱元璋的營帳內。

所以此時大明也終於有了遠端通訊能力。

這個時候遠在雲南曲靖,二十多萬明軍正駐紮於此,南盤江邊旌旗如雲,沿岸帳篷遮天蔽日,密密麻麻的人頭攢動,一眼看不到盡頭。

朱元璋是前幾天抵達的雲南,他深入塞北,打得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潰不成軍,連北元丞相咬住都被俘虜。

基本上這一戰之後,西北的北元軍隊就已經沒有南下的可能性。而東北方向又有徐達鎮守,納哈出雖兵強馬壯,據說擁眾三十餘萬,但卻不能動搖遼東分毫。

便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決定回頭收拾了雲南的北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部,將這個鑲嵌在大明腹地的釘子拔除,解決這個心腹大患。

為此他不僅親自出徵,還自己制定了戰略,帳篷內,剛剛用無人機偵查過對岸的朱元璋正召集諸將開會。

下面李文忠、傅友德、沐英、唐勝宗、周德興、俞通源、藍玉、王弼、金朝興、曹震等數十位將領齊聚於中軍帳篷內。

朱元璋的桌案上有畫的輿圖,而手中的平板也有大量無人機拍下的照片。

他看完之後,指著輿圖說道:“曲靖是雲南的咽喉之地,匝剌瓦爾密果然如我所料那般集結所有的軍隊在這裡抗衡我師,想要獲勝,當出奇制勝!”“朕看了輿圖,也從高空看到了把匝剌瓦爾密的兵馬布置,朕以為,除了最開始的以遣驍將別率一軍以向烏撒,大軍繼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據要害,兩路奇襲以外,還要佈置謀略。”

朱元璋環顧一圈說道:“郭英、胡海洋、陳桓他們率領的偏師根據無線電匯報,已經攻破烏撒,很快就南下到石樑,他們到石樑後,元軍必震動,正好一舉將其擊敗!”

不得不說,老朱在戰略方面確實非常厲害。

歷史上明平雲南之戰,就是他在南京城遠端微操,制定了兩路襲擊的戰略,最終讓明軍攻破曲靖,一舉滅了盤踞在雲南的北元勢力。

在老朱看來,曲靖是雲南的咽喉,一旦曲靖被攻破,那背後就是昆明,所以把匝剌瓦爾密必然集結重兵守衛曲靖。

他就派遣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從貴州普定,也就是後世貴州安順市的方向往西行軍,直逼曲靖。

另外一路則從北面打,由永寧,也就是後世四川敘永縣南下,打烏撒,也就是後世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威逼石樑,即後世雲南宣威市。

宣威市的地理位置在曲靖的北面,而明軍主力則在曲靖東面,與曲靖的元軍隔著南盤江對峙。

一旦北面的明軍出現在曲靖後方,那麼曲靖大軍必然震動。

朱元璋手中有無人機,一直在偵查元軍的動向,等到北面的郭英等人出現,就會是南盤江東面明軍主力進攻元軍的最好時機。

‘可惜了,如今沒有大霧。’

老朱心裡想著。

歷史上傅友德也是按照他的部署行動。

不過還未等到郭英就位,沐英發現南盤江上起了大霧,對岸根本看不見他們的情況。

於是立即向傅友德建議,趁著大霧渡江,先處理曲靖東北方向白石江的元軍,這樣從白石江的方向東北兩路包抄。

等合圍之勢形成,再派遣主力正面佯攻,另遣奇兵暗從下游渡江,繞至元軍軍陣後,必能大破敵人。

傅友德採取了這個建議,果然三路包抄成功,明軍趁著大霧先渡過北面的南盤江支流白石江,順利殺到了元軍的北面。

而東面的明軍一副大張旗鼓要過河的模樣,實際上奇兵又從下游渡江,殺到了元軍南面。

如此南盤江西岸的元軍遭遇了南北兩面明軍夾擊。

東面的明軍主力再趁勢渡河,打得北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的十多萬大軍兵敗如山倒,順勢攻下昆明,收復雲南。

但歷史上明軍能夠順利渡江依靠大霧。

眼下並沒有起霧,在敵人眼皮子下過江就是活靶子。

元軍又不傻,南北方向沿岸無數遊騎、散哨在觀察著他們的動向,自然無法輕易行動。

‘算了,等郭英他們到了一樣的。’

老朱搖搖頭。

就在這個時候,後方坐在電臺邊上戴著耳機,連著收音機的接報員忽然喊道:“陛下,太子殿下有報!”

“何事?”

“殿下說,燕王殿下成功研發出ak47,加上軍工廠造的黑火藥手榴彈數十萬顆,將快馬加鞭送往雲南。”

‘ak?’

朱元璋一愣。

這玩意兒他當然知道。

便站起身走過去道:“我來跟他說說。”

接報員連忙起身把耳機遞給他。

朱元璋戴上耳機坐下,拿過麥克風說道:“喂,喂。”

“父皇。”

那邊傳來清晰的朱標的聲音。

現在整個大明短波電臺有十多臺,而正在用的有四臺,便設定了四個頻道。

收發裝置也簡單。

電臺負責傳送聲音,收音機負責接收。

這沒辦法。

因為對講機只能近距離用,遠距離的話只能透過收音機。

不過即便如此,也能進行遠端溝通了。

在這個沒有被任何電波訊號汙染的年代,空氣裡傳播的那是真正的香甜氣息。

聽到朱標的聲音,朱元璋說道:“現在有多少把ak?”

“十把。”

“只有十把嗎?”

“是的,ak製造非常困難。”

朱標在那邊說道:“不過我們可以研發拉栓式步槍,另外現在也可以做大炮。”

明軍就有大炮,鄱陽湖之戰以及洪都之戰當中,老朱的火器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多次擊潰陳友諒的軍隊,最終大敗漢軍。

但當時火炮多為銅、鐵製,也只能用實心彈,雖然有威力,可炸膛是常有的事情,讓明軍自己也非常頭疼。

而如今從現代拉了很多高質量鋼材過來,造大炮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得知後方正在加緊造軍械,只是還無法運到前線來時,朱元璋有點失望,不過也知道確實沒什麼辦法。

因為朱雲峰只能下半年才能以開金屬加工廠的名義搞鋼材,不然的話,你一個種田大戶買那麼多鋼材做什麼,很容易引起別人懷疑。

所以眼下的進度已經是相當快了。

“那就讓老四先一步把ak送過來吧,或許不能決定戰場走向,但有十把ak的話,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朱元璋說道。

“好。”

朱標那邊回覆道:“我讓老四儘快送來。”

結束通話了通訊,朱元璋回過頭再看向輿圖,沉吟片刻,目光掃向輿圖上的江面道:“再造一艘樓船,越高越好。”

“是!”

傅友德拱手應下。

朱元璋看著南盤江的江面沉思。

如果有一艘高達數丈的樓船橫在江面,以ak超過一百多丈的射程,十把ak,應該足夠點射得元軍冒不了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