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 左零右火,雷公助我!

你不知道?

書房內,朱元璋面色不善。

是你小子慫恿我給永樂朝大明進行制度設計和改革。

結果讓你拿出點東西來,你卻告訴我你不知道?

這不扯犢子嗎?

然而朱雲峰也有理由說的。

他是看過很多關於政治邏輯、制度設計的書籍不假。

但他記性不太好,看完就忘,最多就是記得書裡講的大概意思。

至於具體內容和細節,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所以讓他講個大概沒問題。

微操就不太行。

想到這裡,朱雲峰一拍腦門。

自己就為什麼這麼喜歡做針線活呢?

弄得現在丟三落四,很是健忘。

對了。

自己剛才在想什麼來著?

朱雲峰覺得自己腦子裡嗡嗡的,思維很混亂。

當年他跟趙駿辯論,明明帶宋那麼拉垮,他卻經常被說得理屈詞窮。

不是口齒不清,而是記性真不太好。

初中那會兒他得過鼻竇炎,影響記憶力,加上針線活做多了,導致讀書的時候記性就已經很差。

有時候上一秒還在想的事情,注意力被別的東西轉移,過幾秒就忘了剛才想的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他變成學渣的最主要原因。

學東西學不進去也記不住,加上家裡還有點錢,乾脆就開始擺爛去搞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想起來了。

朱雲峰見朱元璋還在瞪著自己,咳嗽兩聲,忽悠道:“不是說我不知道,而是這個東西肯定要進行細緻規劃,不是說我站在這兒就能給您講明白,到時候東一榔頭西一榔頭,您也聽不明白。不如我回去做個梳理,搞個圖表做出來,您看的時候就更直觀了。”

“原來如此。”

朱元璋這才緩和了臉色,點點頭道:“你說得有道理,那你儘快做出來給我看看。”

“放心吧。”

朱雲峰拍著胸脯。

他回去之後立馬上網,在逼乎上瘋狂扒拉資料。

當然。

肯定得是各歷史教授們的研究資料。

廣大吹逼鍵政網友們的就算了。

這些網友們個個都是人才。

胡說八道起來,那是引經據典,聽上去都覺得令人信服。

然而一看實際內容,別說老朱賣溝子,蘇轍為救蘇軾爬上龍床這事都能編排出來。

過於離譜,不予採納。

之後朱元璋又跟朱棣聊了幾句,意思是讓他多去永樂朝看看情況,倒不用太影響大朱棣,只是告訴他讓他儘快把地宮帝廟修好。

這樣永樂朝那邊就能夠讓朱雲峰也給提供高產種子、肥料、農藥之類,說是太祖陛下的賞賜就行。

歸根到底,雖然那邊的朱棣是以後的朱棣,但也還是他的兒子。

何況這樣也能加深他對那邊的影響力。

讓大朱棣對他奉若神明,如此一來,也就能夠順理成章地從永樂朝那邊得到資源,供應目前的洪武朝。

等洪武朝富起來,自然先富帶動後富,讓永樂朝也富裕,也不枉他與朱棣父子一場。

很快,時間到了中午,該吃飯了。

朱元璋本來想讓他們留下來吃飯,但朱雲峰和季赫嗤之以鼻,溜了溜了。

倒不是說宮廷菜不好吃,送了那麼多科技與狠活過來,宮裡的廚師手藝很棒,做得自然色香味俱全。

但對於湖南人來說,還是太寡淡了。

沒有辣椒是沒有靈魂的。

就連朱棣也跑路了。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朱標詫異道:“父親,你們在說什麼呢?”

“雲峰說大明要想長久,就得設計一套更好的政治體系。”

朱元璋淡淡地說道。

“哦?”

朱標不解道:“父親由得他胡來?”

“是在永樂朝。”

朱元璋笑道:“讓他去折騰吧。那邊的大明已經立國有三十五年,民生都已經恢復。加之還可以像我們這邊一樣從現代輸入農業,只要糧食充足,制度上的設計應該影響不了根本。何況再怎麼設計,萬變不離其宗,你我都能看出一些設計的不足和缺陷,又有後世的經驗印證,何必擔心呢?”

“這倒也是。”

朱標點點頭表示贊同。

他們最大的底牌就是能溝通現代。

現代社會的知識何其淵博,古往今來,各種制度設計都已經清清楚楚。

其中缺陷和先進說出朵花來也能研究明白,自然不用擔心朱雲峰設計出一些奇葩規定,弄得永樂朝大明烏煙瘴氣。

中午時分,三小隻回到現代,季赫跟朱雲峰先去廚房整了點吃的,也就弄個剁椒魚頭、爆炒土雞等四個菜。

魚是六叔送的,除了朱雲峰家旁邊這個魚塘,在六叔家坡上還有一個。

今年恰好是六叔包塘,買了六叔家這塊地,溢價買的,當然要感謝一下他。

雞是七叔給的,自家院子裡養的土雞。

自從朱雲峰發達後,就給村子裡發點福利,讓人家家戶戶送了些東西。

雖說各家各戶找上門來借錢的也不少,但還是有不少關係不錯的同宗叔伯兄弟,那當然要大方點。

至於借錢的,全被他推給了老爸,說這些錢被他爸派來的會計看著,他沒有權力動。

那些人聽到也就只能訕笑著離開。

以前他家有錢的時候不少人來借錢,老爸礙於情面借出去不少,但幾乎沒見還過,聽說朱長青破產了,更是避之不及。

現在人家東山再起,再去借錢人家誰理你?“怎麼說?你真打算去永樂朝浪啊?”

季赫把高壓鍋拿了過來,一邊裝飯一邊問。

“怎麼能是浪呢?”

朱雲峰笑嘻嘻地說道:“集合兩個世界的資源,想想都帶勁。”

“如果兩個世界的大明都稱霸東方,不敢想象。”

季赫眼睛一亮道:“要是大明開啟大航海時代,迅速殖民全球,幾十年後再把石碑交給國家,撮合國家和大明展開合作,那三個世界都是我們稱霸了。”

“覺悟高啊赤赤。”

朱雲峰扒拉著飯,稱讚道:“我也是這麼想的。”

說到底現在交給國家,老朱那邊必然會拼死牴觸,沒有萬全之策前必定關閉通道。

因為合作共贏的前提是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要是絕對不平衡的話,另外一方肯定不願意。

而對於老朱來說,他的政權最重要,即便是不能發展都無所謂,兩百多你國運就兩百多年,總比被現代國家吞併好。

但如果幾十年後大明發展到有了底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不管是現代還是大明,擁有這麼強悍的工業底蘊,三個世界必然都有光明的未來。

“那你打算怎麼搞?”

季赫又問。

“遇事不決問逼乎,逼乎治國!”

朱雲峰堅定地說道。

“聽起來就不靠譜。”

季赫跟朱棣翻起了白眼。

“靠不靠譜試試再說,反正搞歷史學教授們的研究去。”

朱雲峰打定主意。

朱棣撓撓頭道:“我現在還不知道怎麼辦呢。父親讓我去永樂朝,我該怎麼說哦。”

“就忽悠那邊大朱棣就行,你自己還不瞭解你自己嗎?”

“瞭解是瞭解,但怎麼個忽悠法呢?”

“你信鬼神嗎?”

朱雲峰問。

朱棣想了想道:“以前信,現在嘛”

古人都迷信。

鬼神之說在古代那是相當有市場。

但朱棣已經見識過現代化,他又不是個完全愚昧的人,自然開始相信科學。

“以前信就好辦了。”

朱雲峰摸著下巴思索了一會兒,便說道:“你要成仙!”

“啊?”

朱棣張大了嘴巴道:“什麼意思?”

“老祖宗不是成神了嗎?你得展現神蹟呀。”

朱雲峰傳授秘訣。

“怎麼說?”

朱棣一頭霧水。

“你等會。”

朱雲峰掏出手機給鄒婷打去電話。

片刻後鄒婷接通道:“怎麼了我的大老闆?”

“能弄得到特斯拉線圈嗎?做成一個法杖型別的。”

“沒想到你還有這種愛好?”

“搞得定不?”

“這個簡單,找點pvc管、三極體、銅絲之類的就能做,就看你要多大效果。”

“要看起來十萬伏特的那種。”

“大功率的啊?”

“行嗎?”“也沒什麼問題,就是大功率的有一定危險性哦。”

“沒事,就花裡胡哨一點的。”

“行,我待會安排人做,可能要晚上才能做好。”

“嗯。”

朱雲峰結束通話電話,看向朱棣道:“搞定了。”

朱棣:“???”

什麼玩意兒就搞定了?

特斯拉線圈又是啥?

看到他一臉不解的表情,朱雲峰神秘一笑:“晚點你就知道了。”

很快,吃完飯他就上樓噼裡啪啦地查資料去了。

而此刻在第二個大明。

下午時分,大朱棣喜滋滋地搬進了西宮。

這裡就在乾清宮邊上,穿過月華門就到了乾清宮廣場,離老爹更近一點。

隨後他就立即在奉天殿召開朝議,手拿太祖陛下的詔書,逼得建文舊朝的文武百官承認他的正統。

壬午殉難中朱棣殺了600多名官員,並夷滅他們的宗族,就在於這些人全都不認同他的正統地位,認建文為正統,逼得朱棣不得不大開殺戒。

這也造成了極嚴重的後果。

那就是永樂初期很多人棄官而走,讀書人都不願意為朱棣效力,導致朱棣初期官員與皇帝之間關係非常緊張。

但如今卻不同了。

在大明,還有比明太祖朱元璋更正統的正統嗎?

所以在朱允炆被廢,朱棣被立之後,那麼正統之爭就再也沒有任何懸念。

而朱棣的靖難行為,也被定性為清君側,撥亂反正!

之後便是清算了。

朱棣下令,所有慫恿朱允炆削藩的大臣都抓起來,林林總總有一百多人,倒是比壬午殉難少了許多。

這些人被定“離間親親”之罪。

根據《皇明祖訓》記載,凡風憲官,以王小過奏聞,離間親親者,斬。風聞王有大故,而無實跡可驗,輒以上聞者,其罪亦同。凡庶民敢有訐王之細務,以逞奸頑者,斬。徒其家屬於邊。

所以這個罪名是有根據的,而且就是朱元璋定的規矩。

一時間百官哀嚎。

除此之外,他又馬上派人給濟南的鐵鉉、淮安的梅殷送去了朱元璋的詔書,還把朱允炆的退位詔書也複製了一封送了過去。

他自己則寫信挖苦了二人一番。

比如在給鐵鉉的信中說道,你曾經用我父皇的畫像逼退我,但我父皇親至,現在就看是你的畫像有用,還是父皇親臨有用。

而給梅殷的信中則寫,你割去我使者的耳朵和鼻子,讓他告訴我君臣大義,如今我父皇成神後下凡歸來,廢皇太孫,立我為帝,現在你來我告訴我君臣大義。

朱棣腦子裡甚至已經想好了怎麼羞辱他們,不過他也沒傻到寫封信就讓他們相信,而是派了朱允炆的大臣和親信前往,並讓他們去鳳陽見朱允炆。

朱允炆母子已經被太祖爺勒令圈禁鳳陽,明日就得送走,等鐵鉉和梅殷到了鳳陽之後,表情一定很精彩。

想到這裡,朱棣就更加開心。

傍晚時分,就在朱棣正在加緊處理靖難善後事宜的時候,外面兩個二十來歲的壯漢急匆匆走進來。

“爹!”

他們一進來,就急急忙忙來到朱棣身邊一臉不敢置信地說道:“聽說皇爺爺回來了?”

二人正是朱棣的兩個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

此時朱棣長子朱高熾在北平,朱棣打仗則帶著二兒子和三兒子在身邊。

六月三日的浦子口戰役之後,燕軍其實也損失極為慘重。

當時朱棣差點已經有想過議和退回北方,是朱高煦帶著援軍趕到,殊死力戰,這才扭轉敗局。

為趁勝追擊,朱棣急急忙忙過江,先一步抵達南京城下,逼朱允炆投降。

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則率領殘部在龍潭休整。

今天下午聽說了上午朱元璋的事情,就立即趕來,只是路途有三十多公里,因此傍晚才到。

“嗯。”

朱棣點點頭:“當時文武百官,上萬士卒都看到了。”

“真的假的,不會有人誆騙吧。”

朱高煦不敢相信居然還有死人能夠復活。

然而朱棣不悅道:“那麼多人都親眼看到了,還能作得了假?”

“這”

朱高煦納悶道:“皇爺爺是成神下凡了嗎?”

“那是自然。”

朱棣毫不猶豫地道。

朱高煦和朱高燧對視一眼,嘀嘀咕咕起來。

“老三,你信嗎?”

“不管我們信不信,反正爹是信了。”

“那我不信,除非我親眼看到。”

“你倆說什麼呢?”

朱棣瞪了過去。

“沒什麼。”

二人連忙否認。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忽然侍衛進來道:“報”

“何事。”

朱棣問道。

侍衛遲疑片刻,報道:“陛下,有人求見。”

“誰啊。”

朱棣不耐煩道:“你就不能一次性把事說清楚?”

侍衛只好說道:“是陛下!”

“是太祖陛下嗎?”

朱棣大喜。

父親又來看他了?這下就能在兩個兒子面前證明了。

然而侍衛卻道:“是陛下您自己。”

“???”

朱高煦和朱高燧滿腦子問號。

朱棣倒是反應過來了,說道:“在哪裡,我過去。”

“在月華門外。”

“嗯。”

朱棣點點頭,便起身對兩個兒子道:“你們過來,待會記得叫爹。”

“嗯???”

朱高煦和朱高燧滿腦子的問號已經突破腦定,腦袋上面都已經全是問號了。

然而朱棣可沒管他們,急匆匆自西宮出去,奔向了月華門。

很快他們就到了月華門門口。

由於乾清宮被列為禁地,月華門內一個侍衛都沒有,但外面卻是層層禁衛。

這些禁衛白天都是見過太祖的人,因此也知道能從乾清宮出來的那都是太祖身邊的人,特別是聽到那人說自己是朱棣的時候,當時就不敢怠慢。

父子三人到了月華門口,就看到了一個穿著奇裝異服,但長相卻有八分與朱棣相似的人,只是他年輕很多,也.胖了很多。

而且手中還握著一根木棍一類的玩意兒,木棍用古怪的線連著,上面還有個像水晶球一樣的東西,真是古怪。

“額”

大朱棣到了近前,一時遲疑道:“怎麼稱呼?”

“朱棣嘛。”

小朱棣回答道。

“那我呢?”

大朱棣指著自己,與小朱棣大眼瞪小眼。

“你嘛,就當個永樂大帝吧。”

小朱棣淡淡地說道。

“永樂大帝?”

“不錯,父親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早就算到了你將來年號為永樂!後世稱你為永樂大帝。”

‘樂!’

大朱棣喜笑顏開道:“好好好,那我就是永樂大帝。”

說罷還不忘回頭瞪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一眼道:“還不叫爹!”

“.”

朱高煦和朱高燧沉默許久,在大朱棣愈發不善的眼神當中,硬著頭皮,不情不願地用蚊子般的聲音說道:“爹”

“幹嘛,還不樂意?”

小朱棣冷哼一聲道:“我可是你們二十歲的父親,是你們皇爺爺從時間長河裡帶出來的,雖然在仙界長胖了點,那也是你們父親,要是不信的話,你們看這是什麼?”

說著他把手中的特斯拉線圈高高舉起,喝道:“雷公助我!”

“滋滋滋滋!”

那線圈上方的圓球頓時紫色光芒大作,若雷霆萬鈞,籠罩了四個人頭頂約方圓四五米的地方,猶如圓形噴泉一般淋下,在他們幾個人身邊遊走徘徊!

“陛下神威!”

周圍侍衛們都看呆了,先是震驚地連連後退,隨即紛紛跪下高呼。

朱高煦和朱高燧人都傻了,被忽如其來的閃電也嚇得癱軟在地,喃喃自語道:“真的是神仙!”

‘咦?’

小朱棣本來以為這手神蹟必然大殺四方,但沒想到大朱棣居然夷然自若,不由得暗道不愧是自己,居然能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真是牛逼。

下一秒。

就看到大朱棣硬生生摁住自己差點要顫抖的雙腿,咬牙給忍住。

好傢伙。

原來是強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