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滿清一夜傾塌

順治十八年十一月下旬,就在江南一片動盪的時候,北京同樣亂作一團。

老朱是十一月初滅的鰲拜。

除了吳三桂以外,幾乎沒多少活口,短短二十天的時間不到,訊息不應該那麼快傳遞出去。

但長江水路從四川一路到江南實在太快了。

老朱滅了鰲拜後在重慶待了幾天,等待從雲南後續運來火炮,且還得抽調船隻,耽誤了數日功夫。

就這麼幾日,就有人坐船至湖北,把訊息傳到了湖廣地區。

結果就是這件事的傳播速度跟瘟疫一樣蔓延,以長江水路為核心,迅速向長江兩岸擴散。

於是乎到了十一月下旬,長江兩岸基本都知道了這事,江南自然一片動盪。

至於北京那邊,則是得益於清廷這十多年來打造的驛站體系。

吳三桂往北逃,連夜寫了奏摺,然後讓四川北部保寧府的驛站以八百里加急速度向北京通報。

保寧府就是後世巴中一帶,距離北京直線距離一千二百公里,實際距離約為一千五百公里,正常情況下,即便每天走50公里,也要一個月。

但高效率的驛站體系,每隔三十里一個驛站,每個驛站都準備了馬匹,中途換馬不換人,或者實在撐不下去,也會換人換馬。

基本上以每小時二三十公里的速度,一天能跑三四百公里,沿途能把人馬都累死的程度,最終在六天後抵達北京。

正是十一月底,北京窸窸窣窣下起了小雪,紛飛的雪花落在地上沒有結冰,紫禁城房頂結了薄薄一層。

滿清順治帝在年初死了,新皇帝康熙登基時才八歲。因而平日裡由乳母孫氏和祖母孝莊皇太后撫養,朝政則由四大輔政大臣來決議。

事實上就連孝莊都沒有干政,索尼鰲拜等輔政大臣最多就是聽聽她的意見,執行不執行全靠索尼他們自己願不願意。

這也保證了順治末,康熙初的這些年朝政穩定。

不然如果後宮干政,外朝與後宮爭權,必然會加劇政治動盪,從而給根基尚不穩定的滿清帶來問題。

然而那是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

今日辰時,孝莊皇太后與才八歲的康熙皇帝罕見地出現在了保和殿議政處。

殿內上方四十八歲的孝莊太后高坐,旁邊坐著個八歲小孩,臉上長了不少麻子,正好奇地四下打量。

下方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巴哈納、車克、馬爾賽、額色赫等滿族輔政大臣和三院學士站立,甚至不止他們,還有一些漢人。

有蔣赫德、成克鞏、金之俊、胡世安、黨崇雅、衛周祚、馮銓等。

其中有個七十歲左右的老頭,雙目渾濁無神,臉色略顯蒼白,坐在一旁面容呆滯。

他叫洪承疇,為滿清英武殿大學士兼三等阿達哈哈番。

這個時候的洪承疇其實已經退休了,而且一身的病,眼睛也幾乎快失明,因此鰲拜出征才沒有帶他。

可萬萬沒想到鰲拜敗了,還敗得那麼慘。

不得已,滿清朝堂就只能把他從家裡薅出來,坐在這堂上。

而在他的位置上面一點,僅次於幾名輔政大臣的位置還有另外一個六十來歲的漢人老者。

這人是范文程,前議政大臣,以二等精奇尼哈番兼太子太保的職位退休致仕。

滿朝有不少六七十來歲的老人。

場中略顯沉默。

他們是臨時被拉來開會,還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只看到三大輔政大臣面色如土,索尼眼睛通紅,好像哭過。

上面的孝莊皇太后更是一臉呆滯,宛如像是得知了什麼恐怖的事情一樣,讓他們不敢詢問。

但能在這裡的都是人精,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一些東西。

畢竟孝莊向來都是不問朝政的,康熙平時也不會出現在這種朝堂會議上,都是在後宮接受各種教育。

再加上他們這些退休的人被請來,孝莊和索尼等人臉色也不好看。

那麼什麼樣的大事值得驚動孝莊,還要把他們這些退休致仕在家的老頭請出山來呢?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前些日子領兵出征,討伐那個所謂明太祖朱元璋的鰲拜打了敗仗,西南那邊出現了大問題!因而眾人陷入沉默,誰也不敢輕易開口詢問,免得觸了眉頭。

過了一會兒,孝莊才語氣沉重地開口說道:“諸公,你們裡面很多人都致仕了,但此次朝議還是不得已把大家請來,皆是因為我大清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眾人當中一些關係較好的互相對視,臉上都露出凝重的表情。

估計是與鰲拜有關了。

范文程是四朝老臣,跟隨過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到如今已是康熙朝,地位還是相當尊貴,不管順治還是孝莊,都對他頗為尊重。

他開口問道:“太后,臣關於西南的嗎?”

“是的。”

“鰲拜敗了?”

“敗了。”

“.”

范文程略微思忖,隨後說道:“想必是因朝廷催得太急,以至於鰲拜輕敵冒進所致。若賊寇只是得了四川,朝廷大軍依舊可以退回湖北。四川已是凋敝,明孽最多也就是得夔東十三家相助,縱使依靠西南雲貴之地,亦無力再得更多兵丁和糧草。且他們北出西川,東面貴州必然沒有太多防備,李棲鳳當有收穫才是。請太后無需擔憂,這治大國如烹小鮮,面對賊寇死灰復燃,當徐徐圖之,以緩阻急,則明孽攻勢必然受挫,那時便是我們剿滅他們的好時機。”

這是他安慰孝莊的話。

或者說,也不算安慰,而是他能夠預料到的最壞的結果。

三峽地勢險要,朝廷又催鰲拜催得緊,以他對鰲拜這麼多年的瞭解,鰲拜肯定會選擇快攻的打法。

本來這個選擇也沒什麼大不了。

清軍面對大明餘孽本就是摧枯拉朽之勢,以前都是這麼打的。

但現在既然大明餘孽有能力利用鰲拜的輕敵冒進把鰲拜擊敗,那麼自然就得想一想接下來該怎麼處理。

反正在范文程想來,鰲拜最多損失個十萬大軍,主力只要撤回湖北。

以大清如今坐擁整個天下,僅僅缺失的是貧困的西南雲貴川三省,且四川還已經被屠光了幾乎沒有人煙,耗也能耗死敵人。

然而這已經是范文程能想到的最差情況,卻不知道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十倍不止。

就看到孝莊索尼等人聽了他的話後,臉色都非常難看,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三互相對視一眼,嘴巴動了動,終究沒說出來。

最後還是范文程見他們情況不對,遲疑問道:“額太后,是臣說的有哪些地方不對嗎?”

孝莊便只能嗓音略帶沙啞地說道:“鰲拜.鰲拜全軍覆沒了。”

她說完後,大殿內先是死一般的寂靜。

除了三個輔政大臣,以及之前負責把八百里加急公文送過來的秘書院大學士巴哈納以外,其餘人包括國史院大學士車克,弘文院大學士額色赫都露出駭然的神情。

緊接著便如驚雷炸響。

殿內二三十名滿漢大臣們頓時一片驚慌起來。

“怎.怎麼可能?”

“二十多萬大軍,全軍覆沒了?”

“明孽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實力?莫非鰲拜全部以船隻進川,結果遭遇了洪水?”

眾人一臉驚愕,互相對視,議論紛紛起來。他們迅速推斷出一個情況。

那就是鰲拜為了儘快把軍隊和物資運入四川,便選擇了全走水路的方式。

長江流域雖然在六月份左右是下雨最多最頻繁的時候,但每年的八九十月份也是一次雨季,不比六月份少多少。

鰲拜如果全走水路,不走陸路,那麼多船隻恰好遇到雨季洪水,搞出個全軍覆沒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雖然真要是這樣的話就太蠢了。

因為走長江流域行軍,肯定要尋找各類熟知水文地理的當地人,光各類嚮導估計就有數百。

且長江進入四川的中上游段水流湍急,都不需要嚮導,鰲拜一去看就應該知道這樣的水路不適合那麼大規模的行軍。

最多就是一部分走水路押運物資,大部分步騎軍隊走陸路才是。

但這已經是他們唯一能想到的解釋了。

不然難不成西南的那股明軍勢力,真擁有可以把鰲拜幾十萬大軍殲滅的實力?那也太天方夜譚了些。

劉秀復生也做不到啊。

畢竟就算是劉秀也頂多召喚隕石,讓王莽四十二萬大軍陷入混亂,他們趁勢進攻,把王莽大軍打敗而沒法全殲。

因而眾人紛紛說道:“若是如此,鰲拜誤國啊。”

“鰲拜這個蠢貨,害了朝廷!我早就說過,他一個武夫能做什麼輔政大臣。”

“怎麼?你這是在說先帝識人不明嗎?”

“我可沒這意思,我只是覺得先帝肯定受了鰲拜這個奸賊的矇蔽罷了。”

“好了,別吵了,當務之急,還是該想想對策。”

他們說著。

有人甚至已經對鰲拜破口大罵。

不過能罵鰲拜的基本都是滿人權貴,甚至還有個後面掛了愛新覺羅的姓。

否則就算鰲拜真做了蠢事,漢人大臣們可不敢指責。

等那些滿人權貴們罵罵咧咧完了,在地位上依舊是漢人大臣之首的范文程才說道:“太后,這二十多萬大軍全軍覆沒的話,確實傷及根本,但”

“不是二十多萬。”

他話還沒說完,索尼就打斷說道:“是四十萬!”

“四十萬?”

范文程大驚失色。

其餘人也都是一個個震驚不已。

就連眼睛都快瞎了,一身老年病,臉上滿是老年斑的洪承疇都側目了過來,渾濁的眼眸裡充滿了驚愕。

“鰲拜也不是遇到了洪水,是二十多萬大軍進川,與李國英、王一正、張長庚等部加起來,總計四十萬人包圍重慶府,被明孽正面擊敗全殲!”

索尼臉色沉痛道:“只有吳三桂因恰逢暴雨,道路不能前行而未能與鰲拜匯合倖免。但之後他也遭到明孽追擊,只剩數萬騎兵逃回陝西,現在可以說西南的局勢已經徹底崩壞了。”

這是吳三桂上的奏摺裡說的事情。

他當然不是遭遇什麼暴雨而不能與鰲拜匯合,那只是給自己沒有去圍攻重慶找的藉口罷了。

現在吳三桂的處境可以說是非常尷尬。

想投降大明,大明可不會接受,並且已經放出話來準備活剮了他。

又沒地方可以跑。

總不能帶著數萬關寧鐵騎跑到草原上當匈奴吧。

所以他只能繼續抱緊清廷的大腿。

眼下已經撤至陝西,奏摺裡把情況說了一下,同時正希望朝廷派出援軍來。

可北京哪還有什麼援軍?蘇克薩哈苦澀道:“李棲鳳那邊好像也已經全軍覆沒了,明孽正在攻打兩廣,也不知道尚可喜能堅持得住否。”

眾人一時臉上的表情十分精彩,有震愕,有沉痛,有悲傷,還有人眼珠子亂轉不知道在想什麼。

過了許久,范文程才總算是從這震驚中回過神來。

他已經把最壞的結果預想到了。

誰知道還有比鰲拜打了敗仗,損失十多萬大軍更壞的結果。

實在是出乎意料。

不過他不愧為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三代滿清頭目看重的謀士,震驚過後,才緩緩開口說道:“如果沒猜錯的話,明孽恐怕並沒有北上的意圖,應該是準備沿江去江南吧。”

“目前還尚不知道。”

索尼點點頭:“不過他們並未追擊吳三桂進入陝西,依舊還在重慶府,想來是打算沿江東去。江南是我大清賦稅重地,一旦為明孽所得,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鄭成功也在東南沿海,明孽必然是去找他們去了吧。”

洪承疇忍不住說了一句。

“那麼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只有兩條了。”

范文程最後嘆了口氣道:“一是馬上往江南增兵,與明孽在江南展開決戰。二是固守京師,放棄江南,可這樣的話”

眾人陷入沉默。

其實范文程還有一條沒說。

那就是退至關外。

但他不可能說。

因此擺在他們面前就這兩條。

畢竟他們還有大量糧草輜重,兵源問題也簡單。

立即聯絡蒙古部落讓他們出兵南下。

然後在北方大量徵兵,短時間內拉出幾十萬人不算難。

然而拉壯丁容易,可沒有訓練過計程車兵跟烏合之眾也沒什麼區別。

鰲拜幾十萬精銳都沒了,又能指望這些臨時被拉來的壯丁?恐怕就算派出去,也是跟鰲拜一個下場吧。

眾人心裡想著。

一時滿朝滿清韃子以及漢人走狗們,心中悲慼。

誰能想到,之前看著已經建立起龐大帝國的大清王朝,好似在一夜之間,就要轟然倒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