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章 向天下人宣佈朕來了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論起殺戮慾望,在歷朝歷代的開國太祖當中,老朱當是首屈一指。

如今的洪武年間,只掀起了一個胡惟庸大案,其餘三大案沒有發生,可不是老朱仁慈,而是朱雲峰給他解決了問題,就不需要再掀起另外三場大案。

所以朱元璋心裡住得可是一頭猛虎,在洪武年人殺少了,就得在崇禎年找補回來。

剛進城就開槍打死了十多個來迎接的官員,接著又下令捕殺其餘歷史上後來投降滿清的官員。

韓贊周與史可法接到命令後,就立即調來兵馬開始動手抓人。

別看南京的兵馬由趙之龍掌管,但實際上主要權力掌握在韓贊周的手中。

在四人小組名單當中,守備太監作為皇帝親信,也是排在首位,並且擁有事務的決定權。

歷史上韓贊周的權力之所以被馬士英給架空,是因為當時北京淪陷,崇禎自盡,韓贊周就少了上層皇權支援。

而南京兵馬不多,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長江北岸的鳳陽府,由馬士英掌管,並且江北四鎮的黃得功、高傑、劉澤清、劉良佐也聽令於他。

這種情況下韓贊周沒有了皇權與兵權,只有一個名義上的地位,權力自然就被馬士英替代。

即便是史可法,也最終被馬士英給排擠出了弘光小朝廷。

歸根到底,在原有的秩序崩塌後,誰掌握兵權,誰就掌握了力量。

而史可法等人又與馬士英意見不能統一,所以才造成了南明小朝廷內訌嚴重。

但眼下還沒到那個地步。

崇禎沒有自盡,大明還沒有滅亡,清軍也沒有入關。

加之掌握力量的人是朱元璋,因而韓贊周便能夠迅速調動城裡的力量,按照名單抓人。

城內的兵丁都傻了。

除開一些官員以外,這些名單上都有誰?

魏國公世子徐允爵,保國公張國弼,隆平侯張拱日,臨淮侯李祖述,懷寧侯孫維城,靈壁侯湯國祚,安遠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遠侯鄧文囿,項城伯常應俊,大興伯鄒存義,寧晉伯劉允極,南和伯方一元,東寧伯焦夢熊,安城伯張國才,洛中伯黃九鼎,成安伯郭祚永.就這裡面哪個是他們這些小兵能去抓的?可以說要把上述這些人抓起來,幾乎不亞於一次政變清洗,牽連之廣,整個南京城的勳貴以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官員都在其中。

然而韓贊周與史可法態度強硬,言稱這是陛下的旨意,士兵們就只能不情不願地去幹活。

但很快他們就見識到了什麼叫囂張跋扈。

錦衣衛同知指揮使蔣瓛作為毛驤的副手,掌管著天子親軍,又是大明太祖的近侍,面對這些勳貴,宛如看待宰的羔羊。

他們橫衝直撞,徑直衝入各勳貴府邸,膽敢阻攔者一律射殺,短短半日功夫,等到天色暗淡下來的時候,整個南京城都彷彿籠罩在血腥當中,至少數百人被處死。

原本上午還處於繁華熱鬧的南京,僅僅到了下午時分,好似天色大變。

城裡的百姓也察覺到了異樣,在本該是鬧市街頭,正是熱鬧的時候,卻忽地變得門可羅雀,家家戶戶都閉門歇業,街市頃刻間變得一片蕭條。

“怎麼了這是?”

“誰知道啊,忽然就有很多士兵上街到處抓人。”

“都抓了誰啊?”

“好像他們衝到各勳貴府邸去了。”

“你們知道上午的時候,秦淮河忽然出現十多具官員屍體嗎?”

“自然知道,聽說有人報官。應天府衙門派人去查,結果守備府和兵部尚書府發了公文過去,讓他們不用去管。”

“天吶,你們看。那不是魏國公世子嗎?這到底是怎麼了,等會還有那個,是保國公大人。”

南京城內各街道坊市,許多已經閉門的房屋當中,一雙雙好奇的眼睛,或是透過一樓門板縫隙,或是透過二樓微微撇開的一點窗戶,偷偷向街頭張望。

此刻街頭幾乎沒有了人,只有一名名士兵,把原本曾經在南京城中肆意妄為,囂張跋扈的一個個勳貴們逮捕起來,像是要抄家滅族。

很快到了傍晚時分,經過大半天的搜捕,韓贊周史可法回到了南京皇宮當中,向朱元璋稟報這次行動的戰果。

正是日暮將夜,晚霞的夕陽照射在南京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絢爛出波光粼粼的橘紅霞彩。

奉天殿大殿內,西方的一點殘陽透過大門,映入殿中,將站在殿內的諸多大臣的影子拉得極長,也讓他們好似沐浴在金色的光輝之下。

而在他們正前方的大殿上側,老朱自己則隱藏進了陰影裡,一張古井無波的臉平靜地低頭看著下方的群臣,聽著他們的彙報,就好像他沒有任何情緒波動一樣。

“陛下,這是目前在南京的已經搜捕到的勳貴官員名錄,總計為一百三十四人,除此之外,有一些反抗者當場斬殺,另外的人都已經下獄。”

韓贊周向老朱稟報情況,並且將已經抓捕的名錄交到了朱雲峰手裡。

朱雲峰把名錄送到了老朱面前。

老朱隨手翻了翻,除了這一百多人以外,還有數百人被殺。都是各勳貴家丁奴僕之流,秦淮河中像是要被鮮血染紅了一樣。

“朕倒是要感謝滿清建奴皇帝乾隆,若非他編纂了《貳臣傳》,還真不容易湊齊這份名單。”

將名錄隨手扔在地上,老朱平靜地說道:“但《貳臣傳》收錄的也不過是一些比較出名,或者對建奴有赫赫功勳之徒。其餘投降建奴者如過江之鯽,不計其數。只是他們並不出名,又或者投降後並未給建奴立下功勳而已,因而沒有上傳。然這並不代表朕會放過他們,即便是後來的史料一遍遍查,朕多次來往於歷史長河中尋找,也要一個個將他們揪出來,殺之而後快!”

這平靜中帶著飽含殺意的話語,讓下方眾人心中膽寒。

太祖的殺氣太重了。

恐怕如果滿城百姓官員都投降了的話,他不介意把所有人都殺死。

“陛下說的是。”

史可法忙不迭道:“似這種貳臣賊子,自是要清剿乾淨,以正視聽。只是還有很多名錄上的人並不在南京,因而.”

“無妨。”

老朱緩緩把身體後靠在椅子上,淡淡地道:“令各地搜捕便是,抓捕到的人,由錦衣衛審問,查他們的貪贓枉法之事,繼續往下查,最好是找到他們與地主劣紳和江南富商勾結的證據,越多越好。這件事,朕交給你們去做。朕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貪腐過,但你們殉過國,若有貪腐,也暫時一筆勾銷。所以這件事你們得用心去做,相信你們明白朕的意思。”

史可法韓贊周等人頓時渾身打了個激靈。

這是要大搞株連啊。

但緊接著史可法、張慎言、姜日廣等東林黨人卻面露喜色。

因為解決土地兼併本身就是東林黨的主張之一,像張慎言在畿輔擔任督官的時候,就大量開墾田地,分發給百姓,促進農業生產。

所以對於這項指令,東林黨反而贊成。

張慎言馬上詢問道:“陛下,臣想問,若是查抄的家產及田畝該當如何處置。”

“呂大器李乾德陳士奇他們在湖廣四川做的事情,就是你們要在應天做的事情,具體該如何做,你們商議便是。記住,朕要的是結果。”

老朱平靜說道。

“是。”

眾人拱手應下。

老朱又道:“這次朕過來,便是要做三件事,這第一件已經在做了,現在該來說說第二件事。”

“臣等洗耳恭聽。”

眾人拱手。

老朱說道:“朕遊歷時空長河,發現大明多有弊端,甚至很多事情的根源是在朕。這些都要解決,除此之外,大明滅亡在於黨爭,閹黨東林黨之流爭鬥不休,以至於國家弊病,民困貧乏。就連明亡之後,到了南京,史可法與馬士英等人還依舊黨爭不斷,造成局勢糜爛,被建奴打得一潰千里。因而朕必須做些什麼,以挽救大明江山於水火。”

史可法等人一愣,心中頓時覺得有種不妙感。

但並沒有想象中的怒斥,老朱繼續說道:“自此朕不要看到什麼閹黨楚黨浙黨東林黨之類,你們後來都殉過國,但在立的南方朝廷之中,卻屢次內鬥不止,此為禍國殃民之舉也。從今日開始,朕不需要你們有任何意見和爭鬥,朕只要你們做一件事,那就是聽朕的旨意,朕要你們做什麼,你們就做什麼,但凡還敢有質疑朕,或是互相攻訐不休者,那就休怪朕不念及爾等是殉國忠臣!”“臣等遵令。”

下方史可法等人頓時鬆了一口氣,還以為老朱也是要開始對東林黨動刀。

事實上老朱並沒有把所有什麼各黨都殺了的打算。

因為都殺了就沒人了。

明末官場就是這樣,你不加入各個黨派,想中立孤身一人,那是不現實的事情。

古代科舉講究同窗、同僚以及客座恩師。

你客座恩師是哪個黨,你大機率就得加入哪個黨,否則在官場舉步維艱。

所以天啟朝和崇禎朝黨爭非常嚴重。

到了崇禎朝後期,崇禎看似解決了黨爭,把閹黨和東林黨等各路黨派都消除掉,換上了表面上是無黨派的溫體仁。

但實際上溫體仁早年就是閹黨,靠賄賂閹黨崔呈秀起家,還給魏忠賢上過生祠。

因而現在官場上不是東林黨,就是以前閹黨手下的各楚黨、浙黨、齊黨之流,想獨善其身者少之又少。

就像史可法,東林黨成員。

呂大器,是同情東林黨的人,也被打為了東林黨。

馬士英,與閹黨的阮大鋮相交莫逆。

誠意伯劉孔炤,多次與東林人發生衝突。為了得到操江官職,他參劾侯恂,獻媚於溫體仁,又攻擊倪元璐去職,與馬士英、阮大鋮相善。

可以說南明弘光政權剛成立的時候,就因為立福王還是潞王這件事上,東林黨與閹黨就已經開始交鋒。

東林黨在國本之爭中得罪過福王一脈,自然不願意立福王。

而福王與閹黨交好。

結果就是埋下伏筆,以史可法為首的東林黨,跟以馬士英、阮大鋮為首的閹黨展開權力鬥爭,便成為了南明內訌的開端。

阮大鋮自然是要死的,錢謙益也是要死的,今天到處抓人,二人也難以逃出生天。

但從萬曆以來就開始的激烈黨爭還是得做個完結。

老朱可不希望在自己手底下居然還能出現黨爭,哪怕史可法和馬士英都殉國了,要是他們還敢這麼鬧,自己不介意給他們一個體面下場。

看到老朱居然沒有對東林黨大開殺戒,站在朱雲峰旁邊的季赫還有些納悶道:“不是說東林黨禍國殃民嗎?怎麼老祖宗不殺?”

“要你多讀書,你要去摸魚。”

朱雲峰可逮住機會揶揄季赫了,立即小聲嘲笑道:“少看點地攤文學,東林黨被黑得挺慘的,只能說他們確實引發了黨爭,導致大明政治動盪。但要說危害程度,閹黨比東林黨厲害多了。”

“啊?”

季赫傻眼道:“那我看很多穿越小說,穿越成崇禎,都是馬上殺東林黨,然後啟用魏忠賢?”

“所以說都是地攤文學受害者唄。”

朱雲峰科普道:“你怕是不知道,東林黨其實是一群理想主義者,他們主張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贓枉法。要求官紳一體納糧,甚至還希望清查江南地主士紳的土地,想辦法解決土地兼併嚴重的問題。反觀閹黨,其實就是江南士紳在朝廷的代表,自己貪汙腐敗不說,還幫助江南士紳逃稅漏稅,大搞錢權交易,你說哪個是好,哪個是壞?”

“這”

季赫就更傻眼了。

他萬萬沒想到被後世稱為禍國殃民的東林黨,居然是這樣一群人。

可為什麼後世東林黨的名聲臭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呢?季赫百思不得其解,詢問朱雲峰原因。

朱雲峰說道:“其實很簡單,一來東林黨其實是個人數很少的小黨派,只有一百多人,算上同情東林黨的人,也不過幾百人而已。跟大明南方出身的龐大官員群體只是滄海一粟,只是他們嘴炮功夫很厲害,戰鬥力比較彪悍,所以才名氣很大。但事實是他們屬於清流派系,自身比較廉潔,希望清查貪腐改革吏治,於是得罪了大批以士紳階級為代表的官員,包括楚黨浙黨齊黨之流,這些人人多勢大,抱團在一起抵制東林黨,又有江南士紳給他們造聲勢,你說名聲能好到哪裡去?”

“原來是這樣,看來是東林黨動了利益既得者的蛋糕,遭到抹黑了,二來呢?”

季赫又問。

“二來也不算抹黑,他們確實害了大明。”

朱雲峰搖搖頭道:“他們也就嘴炮功夫厲害了,天啟末崇禎初,東林黨短暫掌權,但沒什麼卵用。”

“階級敵人力量太強大,他們根本無法完成廉政奉公的理想,加上他們內部也有叛徒,自身不是很乾淨,政治力量全用來打壓政敵,沒有好好治理國家,導致越來越失去崇禎的信任,於是東林黨就被大量罷黜。”

“本身他們心是好的,但用錯了地方,也可能是明末已經積重難返,出現幾個理想主義者根本無法改變現實,所以他們的存在改變不了什麼。反而由於持續不斷地和閹黨鬥爭,讓政治動盪不安,國事愈發糜爛,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說到底他們就是一群空有理想,卻沒有能力的書生,只知道黨爭,還不如閹黨掌權,至少還能給崇禎弄點銀子。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們可以說是書生誤國的典型代表了。”

說到最後,朱雲峰撇撇嘴。

很多人以為東林黨是江南士紳的代表,是南方地主階級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事實相反。

他們的政治主張就是要搞南方地主,清查貪汙腐敗。

但明末官員十個人九個貪,你要清查貪腐,那不是要了他們的老命?

所以各黨派自然抱團在一起,對東林黨群起而攻,不斷地汙衊他們,妖魔化東林黨,甚至稱呼他們為邪黨。

後世人聽風就是雨,也不實際瞭解具體情況。久而久之,東林黨到了後世變得名聲很差。

而貪汙腐敗,大搞錢權交易的閹黨,反而被人認為是大明救星。

不得不說,這也算是一種諷刺。

只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東林黨也確實誤國誤民。

本事不夠,又要爭權奪利,天天正事不幹,就彈劾這個彈劾那個,黨爭不休,從萬曆以來加劇政治動盪,被人罵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過對於老朱來說,他就沒那麼多麻煩事。

你東林黨和閹黨爭權?那也得有權力讓你們去爭啊。

朕朱元璋在這兒,你們還想要權力?做夢去吧。

朕在這裡,管你是誰,就得老老實實當狗,朕說什麼就是什麼,哪有你們插嘴的份?

所以不管是東林黨還是閹黨,你投敵賣國,我就殺。

比如阮大鋮是閹黨,錢謙益是東林黨,但你倆都投敵了,管你什麼黨都得死。

你是殉國忠臣,那就留你一命。

比如史可法和馬士英,雖黨爭不斷,但只要你殉國了,那朕就給你一次機會。

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想法去思考問題,反而沒那麼複雜,在老朱手底下,自然也就不存在黨爭了。

“這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說完了關於黨爭的問題,老朱面色從容,俯視下方說道:“朕要爾等,向天下昭告,朕來了!乃令南方歸附,爾等明白?”

“臣等明白!”

霎時間。

湖廣四川的呂大器、陳士奇、李乾德等人都興奮起來,向老朱拱手行禮。

太祖陛下,終於要君臨天下,向世人宣告了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