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章 跟著太祖搞個新大明出來

太祖?

什麼情況?這一瞬間,呂大器腦子裡一片漿糊。

周圍全是左良玉的部隊。

從城裡出來大量士兵,將他們團團包圍起來。

遮天蔽日的大明旗幟彷彿一眼看不到頭。

城牆上一門門火炮對準了他們。

一柄柄造型古怪,應該是火槍的物件也瞄準下來。

周圍成群結隊的大明官軍,估摸著是左良玉的主力部隊。

呂大器計程車兵們立即意識到中了埋伏,頓時陷入了緊張的騷亂。

許多人都不知所措,四下掃視,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

劉天駟震驚不已,忙大喊道:“別亂,別亂,舉起你們手中的槍,佈陣,佈陣!”

“左良玉,你要做什麼?”

呂大器這時回過神來,騎在馬背上,居高臨下怒斥道:“你這不忠不義之徒,安敢叛逆國家?”

左良玉一直跪著沒回話。

直到上面的老朱淡淡地說了一句:“平身吧。”

“謝陛下。”

左良玉才起來,隨後對呂大器苦笑道:“總督大人,真是太祖陛下,若是總督不信,進城一觀便是。”

“你事到如今,你還敢妄言!左良玉你也是軍中出生入死多年的悍將,這般荒謬的事情你自己覺得會有嗎?”

呂大器知道現在情況非常危險,沒有立即翻臉,而是大怒中帶著訓斥以及勸說道:“崑山,你也是大好男兒。男兒頂天立地,你就算不談忠君愛國,可太真公當年對你知遇之恩難道你全然不顧?今日居然叛國投敵,難道你就不擔心皇上大怒,將太真公斬殺,如此豈不是把你自己陷於不義?”

“可上面真的是太祖陛下當面,你若是不信,進城自可一觀。”

“進城,你莫非是當我是三歲小兒不成,進城就被你縛著送予敵寇?你左良玉可以通敵賣國,可我呂大器不是那種人,今日當殉國於此。”

“陛下,呂總督不信,臣盡力了。”

左良玉不善言辭,不像劉熙祚那樣有家族清譽擔保,見呂大器面容已是激動泛紅,只好向老朱拱拱手求救。

朱雲峰騎著他的摩托車從城裡出來。

這段時間他把自己心愛的摩托也搞到了明末。

畢竟對於老朱來說,他是來打江山的。

可對於朱雲峰來說,跑明末跟旅遊也沒什麼區別。

朱雲峰到了近前停下,拍了拍摩托車後座道:“呂大器,上車吧,我帶你去一趟洪武朝。”

“這”

呂大器眼睛瞪圓,先看看旁邊的左良玉,抬起頭看看上方的老朱,最後目光定格在了朱雲峰身上。

這發出轟隆轟隆,能載著人的工具從未見過,這是大明能出現的東西嗎?

“別猶豫了,要想殺你早殺了,太祖陛下每日還得巡城,忙著呢,沒工夫和你浪費時間。”

朱雲峰懶洋洋地說道:“你跟我們去一趟,如果你去了之後還覺得是假的,我們就放你走。你也別擔心我們說話不算數,我就說一句,中國人不騙中國人,列祖列宗在上,我朱雲峰要是騙了你,不放你離開,我老祖宗吉王朱見浚的棺材板都被雷劈行不行。”

“雲峰。”

上面的老朱臉色一黑。

發誓就發誓。

怎麼拿自己的重孫子發誓呢?

朱雲峰腦袋一縮,不好意思地回頭對老朱笑了笑。

主要也是他不太想跟明末這些人廢話太多。

磨磨唧唧。

勸降個劉熙祚、週二南這些人還好,孤身一人抓進城裡,去趟洪武年就老實了。

勸降左良玉和呂大器他們這種有軍隊的反而麻煩。

不是軍隊殺不了,而是投鼠忌器,作為大明的開創者,老朱不太想殺明軍自己人。

左良玉還好,劣跡斑斑,殺不殺老朱一念之間。

但呂大器一是民族英雄,一生抗清。

二是手底下都是正兒八經的明軍正規軍,兩個問題擺在面前都是不能殺的理由。

所以只能用這種來騙,來偷吸。

現在人家雖然也被困住,可週圍還有幾千軍隊,真要是幹起來,人肯定殺光了,那就失去了勸降的意義。

因此有的時候該用點手段還是得用點。

劉熙祚與週二南也匆匆出城,向呂大器拱手一禮道:“督憲大人,事情全貌,督憲一去便知,我二人以性命擔保,若去了洪武年一趟,督憲還是不信,太祖陛下會放你離開。”

“哼!”

呂大器左右環視一圈,見自己的人全被圍住,頓時感到已是騎虎難下。

他身邊就那麼幾千人,打起來肯定要被全殲,就只能借坡下驢道:“我倒要看看你們耍的什麼把戲。”

說罷一臉堅毅下馬,到了朱雲峰摩托車身邊,有些遲疑,還是朱雲峰教他怎麼上去,這才坐著摩托車嘟嘟嘟地進城。

說到底也是形勢所迫,就如左良玉那般。一頓槍炮下去,自然也就老老實實。

過了大概一刻多鐘,就在呂大器部騷動不安的時候,摩托車又載著面色複雜的呂大器嘟嘟嘟地回來了。

他下了車後,劉天駟連忙上前道:“總督大人。”

“臣,右僉都御史,江西、湖廣、應天、安慶總督呂大器,參見太祖陛下,太祖萬歲萬歲萬萬歲。”

呂大器沒有搭理劉天駟,而是恭恭敬敬地向著城頭的方向下跪行禮。

他這一舉動讓劉天駟以及部下們亦都是面面相覷。

過了幾秒鐘,劉天駟也跪了下來。

緊接著所有人都跪下來。

“參見太祖陛下,太祖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陣不太整齊,稀稀拉拉的聲音響起,但幾千人喊還是略有些雄壯。

“呵。”

老朱嗤笑了一聲,轉過身走了。

見此呂大器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更摸不著的是劉天駟等人。

呂大器不敢起身,就只能求救地看向左良玉。

左良玉則看向朱雲峰,小心翼翼詢問道:“吳王殿下,太祖陛下這是?”

“太祖陛下很忙,有事情要處理,你們先安置好自己部隊吧。”

朱雲峰擺擺手,又騎著摩托車回城裡了。

他也忙。

得和季赫天天送物資。

雖然物資已經是全自動化,直接送到地窖裡。

但還需要人力來進行空間轉移。

所以他倆每天都得來回折騰,把吉王府的那個庫房填滿,再喊人搬出去,一天下來幾十噸各類物資,經常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看到這一幕,呂大器從地上站起來,有點不知所措。

還是劉熙祚上前說道:“督憲大人,太祖陛下臨凡,重定乾坤,然地方治理還需要我等來做。您執掌江西、湖廣、應天、安慶四鎮藩司,我等以後還是要仰仗於您,您看?”“這”

呂大器左右看看,有些糊塗道:“只是我也不知道眼下太祖是何意,我該如何是好?”

“督憲,李乾德,還有江右!”

週二南小聲提醒道:“當立即發書一封,令李乾德前來歸附,之後擊敗了張獻忠,當讓江右聽從您的調遣。”

“或許還當應該上書陛下,若是陛下願意認祖歸宗,大明江山穩固矣。”

劉熙祚又道。

三個文官站在那商量辦法。

左良玉不好說什麼,也只能耐心陪在旁邊。

呂大器搖搖頭道:“我等若非都親眼所見,哪怕太祖陛下當面,誰又敢信呢?上書北京,怕是為陛下會甚怒將我們賜死。”

“那督憲大人的意思是?”

劉熙祚小心翼翼詢問。

他其實知道應該怎麼做,但他屬於權大而級別小,也難以直接調動地方官員,與呂大器有很大區別。

呂大器思索道:“我想上書太祖陛下,這四鎮藩司之地,就以我的名義統率,先追打張獻忠,等收復南方,則步步為營,由太祖陛下親治。”

剛入夥就得拿投名狀。

左良玉的投名狀是呂大器,呂大器自然也得體現出價值。

而劉熙祚和週二南的價值就遠不如他們二人。

因為左良玉有二十多萬兵。

呂大器則是四藩司總督,雖然是個臨時職務,但名義上現在是湖廣、江西、應天府等地最高軍事行政長官。

因此可以說理論上他的命令就是目前這四藩鎮的最高命令。

哪怕受到各地巡撫、巡按等監察官員監督,幾乎無法直接命令,只能與地方官商量行事,但特殊時期特殊辦法,他的號召力也遠勝於別的地方官員。

到時候他先託詞已經剿滅了長沙新冒出來的“朱元璋”部,然後集結左良玉等部,南下消滅張獻忠,經營好南方地區,壯大老朱的實力與勢力,就可以正式打起太祖的旗號了。

當然。

這麼做也有很大的風險。

劉熙祚立即想到了這一點,低聲道:“若是北京有召,督憲該如何處之?”

“還有地方官員可假託督憲之令,然吉王桂王惠王等藩王回地方,勢必會察覺出端倪,到時候.”

“唔”

呂大器陷入沉思。

他“剿滅”了張獻忠,崇禎肯定會讓他馬不停蹄北上去消滅李自成。

到時候也是個麻煩事。

他賴在南方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敗露,南方各地官員肯定會鬧事,到時候反而內亂四起。

一想到這些東西呂大器就頭疼。

大明太亂了。

內部極為混亂。

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流寇、官府、地主、士紳、百姓、吏員、軍隊、皇帝,其中蠹蟲無數,想釐清何其艱難。

除非打起太祖旗幟,天下人全都信服。

否則崇禎肯定會以為這是假太祖,地方忠於朝廷的官吏和各部兵馬肯定出兵攻打。

難怪太祖他老人家扭頭就走。

或許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奧秘所在,這爛攤子怕是留給自己的考驗。

“先管不得這麼多,幫太祖陛下穩住南方為先。”

呂大器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當機立斷道:“大不了等平定了湖廣,就向天下人宣告太祖臨凡的訊息,在南方樹立一個新的朝廷.”

“額”

劉熙祚與週二南對視一眼,以一種相當敬佩的眼神看向呂大器。

他是真的敢啊。

居然敢搞一個新的大明出來。

不過仔細想想。

好像也沒什麼毛病。

畢竟這可不是擁立某個藩王搞叛亂。

而是追隨太祖陛下打江山。

再仔細想想。

要是這麼算的話,那叛亂的好像不是他們。

而是北京的那一位了當下呂大器連忙進入工作狀態,與左良玉、劉熙祚、週二南等人先安置了他自己帶來的軍隊。

隨後又馬上給李乾德寫信,勒令他即刻來長沙。

除此之外,又派人給湖北巡撫王揚基寫信,讓他在湖北組織軍隊,抗擊李自成,他很快會派人北上救援湖北。

目前大明在湖廣等地的官府勢力可以說是被摧毀了。

張獻忠與李自成攻打湖北,湖北官員跑的跑,散的散,死的死,投降的投降,連湖廣巡撫王聚奎都被打跑,棄官隱居了起來。

只有湖北巡撫王揚基在張獻忠攻克武昌後跑到了左良玉那,跟著左良玉一起收復了武昌。

左良玉南下長沙的時候王揚基就留守在武昌城中。

目前漢江以西,也就是南漳、宜城、荊門等地歸李自成佔據,漢江以東在左良玉趕跑了張獻忠後,又被官軍收復。

包括監軍道王瓆、江北監軍傅上瑞、沔陽知州章曠、承天府同知馬飆等人還在堅守當中。

沔陽知州章曠三次收復沔陽,傾盡家財招募士兵抵抗李自成的進攻。

馬飆更是在歷史上於崇禎十七年戰死。

可見此時湖北還是與李自成部正處於非常激烈的焦灼對抗階段。

不過之所以這樣還是在於李自成的主力部隊並不在湖北。

眼下李自成正在進攻陝西,留下馬世泰、郝搖旗等人於襄陽對付勳陽的高鬥樞和武昌的左良玉。

雙方勢力糾纏,犬牙交錯,於承天府、德安府。也就是後世湖北的天門市、孝感市、仙桃市等地不斷髮生戰鬥。

馬世泰、郝搖旗等人有兵馬數萬,官軍的主力左良玉南下長沙,高鬥樞和王揚基的部隊加起來也沒兩萬,基本上沒有收復承天府與德安府的可能。

但李自成部主力不在,又腹背受敵,被勳陽與沔陽等地官軍夾在中間。

雖集中起來的力量可以對付其中一路,可打東邊,西邊要被進攻。打西邊打不下,又會被東邊進攻。

因此李自成部並未主動進攻武昌等地,而是等到李自成主力,雙方陷入僵持階段。

呂大器打算先跟朱元璋兵合一處,軍隊交由朱元璋管制,到時候是先北上滅李自成留守在湖北南陽的部眾,還是南下打張獻忠,自有太祖陛下定奪。

這麼一想,呂大器都覺得原本山大的壓力一下子就輕鬆了許多。

果然,還是得跟著太祖他老人家這樣英明的皇帝混。

北京那位,真就是什麼玩意兒啊。

沒準跟著太祖陛下,自己也能混個新大明的元老當當呢。

呂大器心裡胡思亂想著,倒是坦然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