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章 大明的太陽來了重慶

老朱的一篇檄文如雪片般飛往清廷各地。

在強大的生產力下,滿清禁一張他們能影印幾萬張,屢禁不止,嚴重動搖了建奴韃子的統治基礎。

為此到十月份的時候,以索尼為首的康熙內閣成員不斷催促著鰲拜進軍殺敵。

鰲拜卻有苦說不出。

他何嘗不想盡快進軍,把盤踞在雲南的明孽除掉。

然而幾十萬大軍出征可不是一件小事。

除了滿蒙漢八旗數萬以外,還有十多萬綠營,總計二十多萬大軍。

再加上押運糧草輜重的民夫,人數已經接近五十萬。

如此龐大臃腫的隊伍,不提無邊無沿的人海,單說攜帶的輜重一眼看去連綿幾十上百里望不到頭。

特別是在三峽這種道路狹窄的區域,雖然能靠船運,可船運最多也就能承擔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還得靠腳走。

騎兵步卒帶著不知道多少噸的物資龜速前進,一旦中途遇到個意外,比如山上落石,或者車馬壞在路上,就得搬石頭、殺馬扔車,浪費時間。

從七月中旬籌備,到八月初出發,自北京到湖北一路平原速度倒還算快,一千多公里路僅僅不到一個月就抵達。

但進入三峽後這三四百公里著實要命,何況夏秋又是長江雨季,下場雨耽誤時間。

以至於每天行軍十多公里,堪比龜速。

磕磕絆絆到十月上旬,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他們總算是過了忠州,臨近重慶。

與此同時,雲南的明軍也已經展開了攻勢。

九月份的時候,老朱遣傅友德、藍玉、馮勝、唐勝宗、陸仲亨等人各率領一千人洪武衛士,三千南明士卒,以及徵調一萬餘民夫進發,奔襲廣西、廣東、湖南等地。

此時老朱手底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擁眾十餘萬。

除了他帶的兩萬洪武大軍以外,白文選以及李定國的部隊加起來也有約兩萬人。

接著就是這段時間參軍入伍的人馬。

自從朱棣七月初拿下雲南,經過他的治理,雲南一掃之前滿清佔據的陰霾,吳三桂積壓在各地土司頭上的苛捐雜稅也一掃而空。

吳三桂對西南各地徵稅徵糧,除了要養活他的幾十萬大軍以外,也是暗中積蓄力量,為將來造反做準備。

而朱棣就不需要那麼多糧草錢財,不說跟現代生產力比,光洪武年的生產力就已經拉爆了此時清初的生產力不知道多少倍,完全無需對西南刮地皮。

結果就是兩相對比之下,西南各民族土司以及漢人都覺得還是做大明的子民好,無不懷念我大明,紛紛成為大明孤忠,要求踴躍參軍打韃子。

面對這股熱情,不管是老朱還是朱棣都歡迎。

倒不是他們缺士兵。

兩萬洪武士卒別說推平滿清,推平此時的全世界都夠了。

即便這個時期西方已經經過大航海時代,剝削美洲,富得流油,也依舊幹不過無人機大炮啊。

但他們缺牛馬。

總不能讓扛著突擊步槍,揹著迫擊炮的洪武士卒們再去推速射炮吧。

還有無人直升機。

這玩意兒可比無人機大太多,我國國產的無人直升機空機重量就有四五百公斤,再加裝火箭彈、導彈、機關槍、鐳射炮等武器,總重量能達到一兩噸。

雖然他們也運來了一些運輸車輛,但受限於長途行軍油料補給困難,以及駕駛技術優秀的司機不多,依舊沒法大規模運輸。

因此徵調大量牛馬去幹活也是必然的事情。

不過雖然是牛馬,但在古代社會,願意做這種牛馬的不計其數。

畢竟給錢給飯吃,還不用去戰場上拼命,只是做做苦力,在古代那種環境下,那就不是牛馬了,簡直是天堂。

一時間老朱的隊伍迅速膨脹。

如果不是牛馬數量夠了,恐怕在短時間內招募個二三十萬大軍都綽綽有餘。

正是冬十月,剛從晚秋九月入冬,南方的氣溫也驟降。

這個時期小冰河還沒完全離開,需要到康熙末年和乾隆年間第四次小冰河才徹底結束。

甚至此時還處於第四次小冰河頂峰。

在公元1650年至1700間,寒冷程度達到新的高度。

太湖、鄱陽湖多次結冰,廣州更是出現了“暴雪三日,樹木皆冰”的罕見奇景。

因而在入冬後,雖然雲南四川還未下雪,可即便四季如春的雲南之地,也是有了幾分寒意,白天氣溫十多度,晚上的時候只有三四度的樣子。

老朱在九月份正式從昆明出發,北上走尋甸、東川、昭通,自昭通府進入了四川敘州府,也就是後世宜賓市。

之後走順長江過瀘州至重慶府。

一路行程約七百餘公里,麾下洪武軍隊約一萬三千人,南明士卒五萬餘眾,徵調押運物資的民夫十三萬,近二十萬人,浩浩蕩蕩。

還是跟之前一樣,徐達留下坐鎮雲南,由季赫在往來於現代跟南明輸送物資。

朱慈焙登基為帝,永曆帝封桂王陪伴左右。

老祖宗幫他打江山。

自己在後方坐享其成,順便每天都召見從全國各地湧來的抗清義士,多是一件美事。

前兩日重慶下過雨,官道上溼漉漉的,隊伍在瀘州渡過長江,走陸路抵達重慶,北面嘉陵江洶湧,東面長江滾滾,北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

老朱坐在東風猛士內,前面朱棣在開車,朱雲峰坐在旁邊。這要是有顆炮彈炸過來,大明藥丸。

不過他們的東風猛士是最頂尖的軍用級別,能抗住狙擊槍子彈和普通炮彈,只要不是導彈,基本上生存率還是非常大。

至少滿清韃子肯定沒導彈,因此非常安全。

老朱環顧四周。

車窗外一隊隊騎兵呼嘯而過,曠野之上,成群結隊計程車兵小心翼翼地用車馬推送著物資。

從無人機俯瞰視角,就會看到嘉陵江以南,長江以西的廣袤平原上,無數隊伍列成長排,沿著寬闊的道路,緩慢的向前移動。

後世經典電影《大決戰》中有過這樣的畫面。

而為了讓那些參軍的雲南貴州士卒保持排列,洪武士卒們可是費了老大功夫。甚至槍斃了不少軍紀敗壞計程車卒,加上老朱強大的個人威望,這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否則現在看到的就不是無數支排著長隊的隊伍,而是大量散落在荒野上,如散兵遊勇一樣,毫無軍紀可言計程車卒。

“爹,前面就到重慶了,那邊好像有人在等著了。”

朱棣已經把車開到了隊伍最前面,遠方已經能夠看到重慶的連綿起伏的山丘。

重慶是座山城,但主要以主城區,西南部分還是有些平原。如榮昌、大足、永川、墊江、銅梁、合川、沙坪壩、九龍坡等地。

這一片也被稱為渝西平原。

可也就這一點點地方了,重慶其它大部分割槽域都是丘陵和山地,草木旺盛,森林植被眾多,道路非常難行。

眼下也只是進入了重慶山區,離重慶主城區還有幾公里,不過遠處道間卻已有人在等待。

“應該是夔東十三家,過去看看吧。”

“是。”

朱棣踩動油門。

雖然是山區,但還是有道路。

猛士沿著上坡官道轟鳴前行,坡度不算太陡峭,畢竟它連七十度的高坡都能上去,這點二三十度的坡度並不算什麼。

遠處森林茂密,雜草叢生,在道路邊林外,數十人正在路邊上等候。

有洪武軍官,也有明末清初起義軍。

這些人就是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袁宗第等夔東十三家。

而洪武軍官則是錦衣衛千戶劉明義,他奉朱棣的命令帶五百人北上掃清宜賓重慶等吳三桂勢力,眼下駐紮在重慶府。

劉明義早就鎮服了夔東十三家。

不服不行,有刺頭他早就一槍斃了,想和洪武的人玩明末傳統藝能內鬥,純屬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轟隆隆的汽車停在路邊,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袁宗第等人嚇得連連後退,滿是驚恐。

對於他們來說,東風猛士寬闊的車身,以及那轟鳴的發動機,就猶如一頭恐怖的巨象般衝刺撞來,足以讓他們感覺到肝膽俱裂。

劉明義不為所動,靜靜站在道路邊上。

車子停下,車窗開啟,露出了老朱平靜的臉。

“臣參見陛下!”

劉明義與兩個副手軍官立即單膝下跪,臉上露出狂熱的表情,像是見到了自己心目當中的太陽。

身後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袁宗第等人互相對視,便也忙不迭跪下道:“叩見太祖。”

“嗯。”

老朱點點頭道:“起來吧。”

“是。”

劉明義起身。

“現在形勢如何?”

老朱沒有下車。

劉明義就道:“建奴江北安營紮寨,另外吳三桂等人亦至潼川等地。”

“先進城看看。”

“是。”

劉明義便在前面領路。

汽車以及身後龐大的隊伍徐徐開赴重慶。

越過諸多丘陵山地,慢慢來到重慶山腳,道路也愈發不好走。

也就是東風猛士,底盤高,輪胎也是特製。換了別的車,不提那些普通轎車,就算一般的越野車遇到這地形也得吃癟。不過重慶自古以來就是西南重鎮之一,官道雖然坡度高低不平,但路面還是不錯,基本都是那種一兩丈寬的夯土路面,剛好能容納東風猛士行軍。

只要不是下大雨導致路面泥濘,乾硬的夯土路面最多就是考驗東風猛士的爬坡能力而已。

恰好它最不缺這個。

一路爬坡到了山上城門口,這就沒法進去了,因為城門洞太窄。

老朱、朱雲峰和朱棣下了車。

三人都穿著特製的秋衣,包裹得嚴實,即便天氣略微寒冷也感覺不到冷意。

下車後老朱習慣性把雙手揹負在身後,但又意識到身上穿的不是寬袖龍袍,便雙手自然下垂,平靜地看過去。

只見城門口周圍已經是人山人海。

除了他的親衛隊控制了周圍制高點,把人都攔在了外面以外,附近距離二十丈開外,能站人的地方全是人。

這些都是夔東十三家帶出來的人員,大概能有個七八萬左右。相比於鼎盛時期的二十多萬,在清廷的多年打擊下,已經不足鼎盛的三分之一。

而且戰兵數量整個夔東十三家加起來也就兩萬多人,剩餘的多是家屬老弱婦孺。

眼下整個四川為清軍所屠殺,人口百不足一,夔東十三家剩餘的人員在劉明義的接應下被迫轉移到重慶,聽說太祖爺到來,紛紛前來圍觀。

“那便是太祖爺嗎?”

“肯定是,沒看到劉千戶都過去了嗎?”

“離得好遠,只見到一位老人。”

“看不清太祖爺啊。”

遠處圍觀的百姓們紛紛挑足觀望。

在如今被滿清韃子不斷圍剿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

但劉明義僅僅幾百人,震懾得滿清幾十萬大軍不敢靠過來。

幾乎是劉明義進一步,那些清軍就退一步。以至於他們都跑到成都、綿州、保寧等川西、川北去了。

川東川南地區一夜之間被劉明義幾百人控制,讓他們可以大搖大擺地從川東往南撤離,躲避清廷從北京過來的主力圍剿。

這份安全感讓所有人都只剩下對洪武明軍的感恩戴德,更聽說明太祖的到來,讓他們充滿了希望。

於是乎這份感激也就化為了實質,紛紛前來頂禮膜拜太祖。

只是現在太遠,實在瞧不見。

似乎是能夠感覺到百姓們的熱情,老朱進城之後,並未直接去城中府邸,而是走上了城牆。

城牆居高臨下,周圍樹木都被清空,視野極為開闊,遠遠的就能看到南紀門內外周邊曠野以及城內街道上,不知道密密麻麻有多少人。

所有人都抬起頭看向遠處城門口的方向。

這裡南面是浩瀚長江,北面是進城的道路,拾階而上,便能進入主城區。

老朱俯瞰周邊。

朱棣環顧四周,便機智地招來無人機飛手,令他們起飛。

頓時數十架無人機浩浩蕩蕩飛向空中。

人群頓時一陣驚呼。

“那是什麼?”

“好像是鳥。”

“別瞎說,這定是太祖爺的仙器。”

“大明的子民們!”

就在此時,無人機上傳出聲音,在擴音器的作用下,散播很遠。

方圓一兩公里內都能聽得見。

百姓們一時間騷亂。

但就聽到無人機繼續說道:“現在站在你們面前的便是大明太祖高皇帝陛下!”

“陛下感念於王朝末年,生靈塗炭,建奴肆掠,屠戮漢民。”

“遂下凡救世,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你們一定要記住陛下的仁德,感念於陛下的恩情,太祖陛下來了,青天就有了,太祖陛下來了,大明就太平了!”

“他會帶著你們吃飽飯,穿暖衣裳。讓你們不會再被韃子欺負,不會再被胡虜砍掉了腦袋。”

“太祖萬歲!”

隨著無人機的最後一聲吶喊。

下方被調動起情緒的百姓們全都神情激動,狂熱了起來,紛紛跪倒在地上,高喊著:“太祖萬歲,太祖萬歲!”

百姓們雙手高舉,不停磕頭,歡呼的浪潮剛開始還不算整齊,但到了最後,已是山呼海嘯,一浪高過一浪。

老朱站在城頭,略微愣了愣。

他本想只是站在制高點俯瞰一下地形,倒是沒想到兒子這麼上道,意外地看了眼朱棣。

朱雲峰則撇撇嘴。

其實他也想過這事,但他沒必要拍老朱馬屁,就懶得做。

誰知道老四這死馬屁精。

要換一個別太子地位不太穩的皇帝,光這一手老四就得高低做個儲君。

“萬民!”

老朱從老四那拿來平板,摁住揚聲器鍵,對著平板麥克風道:“朕是朱元璋!”

“太祖萬歲!”

人們更加激動了,很多人已經淚流滿面。

“都站起來吧,不用跪!”

老朱站在城頭,有人拿來高臺,他站上去,右手向百姓們揮動。

但下方百姓看到他的身影更加激動,有人磕頭,有人拍著手掌唱跳,還有人哭得泣不成聲。

在亡國末年,一群遺民見到了開創大明的太祖,那是何其的興奮與激動呢?

“起來,都起來。”

“平身!”

“朕讓你們平身!”

老朱足足說了好幾遍。

下方百姓們才慢慢從地上爬起來。

可依舊高舉雙手不斷跳動,嘴裡大喊著:“太祖萬歲!”

“朕想說,百姓萬歲!”

“咱們大明的百姓太苦了。”

“自天下淪陷,大明亡國,韃子肆掠中原,不知道多少人當了亡國奴,做了韃子的順民。”

“很多人妻離子散,四川被韃子屠戮一空。”

“只有你們不卑不亢,不願意向韃子屈服,依舊奮戰到了最後一刻。”

“朕由衷地感到,你們才是大明的英雄!”

一席話語。

下方無數人都落淚。

夔東十三家,其實很多都是四川人。

張獻忠屠川后果沒那麼嚴重。

但滿清韃子來了之後,四川人口急劇下降。

在大西軍與滿清韃子的多年交戰當中,飢餓、瘟疫、兵災、屠殺肆掠整個四川。

百室九十九空,便是如今四川最真實的寫照。

剩下的人不願意做亡國奴,甚至可以說即便他們想做順民,也會被韃子屠殺殆盡,那還不如反抗到底。

於是跟隨大西軍和大順軍殘部墮入深山老林,與清廷持續抗爭。

然而隨著滿清圍剿,他們的生存處境日益艱難,很多人都在被圍殺當中死去,恐懼籠罩著他們每個人。

但現在。

隨著朱元璋的到來,那一抹絕望與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便是對希望的嚮往!

“英雄,不該向任何人下跪,包括朕。”

“朕宣佈,夔東十三家所有百姓,每家頒發抗虜英雄匾額,每家發地二十畝,這些地全部免稅,且見官不跪,參軍優先!”

“太祖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浪再次拔高,山呼海嘯的聲音,宛如將整個重慶都籠罩。

這一次。

所有人都衷心地擁戴著上面的那位老人。

不僅僅是給他們發田地。

同時也是因為作為皇帝,卻如此平易近人,善待百姓。

那一刻。

也許老朱讓他們現在去死,或許他們都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