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章 回洪武過年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初,流寇逃往河南。

小朱棣展開追擊。

他只帶了一千五百人,但輜重部隊,民夫輔兵有一萬多眾。

這個計策成功讓李自成上套。

在李自成發現對方人少,且有大量輜重,甚至還與輜重部隊脫節後,就馬上派劉宗敏率領騎兵繞後偷襲。

當初汝州之戰,孫傳庭其實就敗在這一手,因為暴雨導致李自成劫糧成功。

然而小朱棣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

表面上他是追擊主力軍,實際上輜重部隊就是個誘餌,就等著李自成來。

他自己帶了一千人跑到了前面,五百人藏在後方輜重部隊當中,在劉宗敏過來的時候,突襲一戰擊潰李自成騎兵。

劉宗敏當場就被ak給打死,李自成上萬騎兵部隊被打潰。

之後小朱棣率領一千騎兵追到商丘城外,由於火炮在後方輜重部隊,就以迫擊炮轟擊城池,把城門給打破了。

接著ak和手榴彈壓制,迅速衝入城內,將李自成的部隊再次擊潰,攻佔了商丘城。

不過李自成人多馬多,騎兵也多。

雖然被擊潰了,但很多人都在小朱棣炮轟城池之前就逃走,他的部隊都駐紮在城外,城池一破馬上拔營跑路。

因此除了損失了萬餘兵馬以外,主力部隊還勉強儲存。

但已經是十分狼狽了。

因為潼關之戰,李自成的戰兵數量就折損了近一半,如今又損失了萬餘,現在實力直接退步到了之前張獻忠和左良玉的水平。

真正的戰兵大概也就三四萬人,還要帶著幾十萬老弱婦孺累贅,情況很不樂觀。

所以他沒辦法,只能繼續往東南逃竄。

他往東南逃竄,顯然引起了南京方面的恐慌,南京很多官員紛紛給崇禎上書,請求孫傳庭呂大器和左良玉馬上過來保衛南京。

這自然是正中老朱下懷。

因為他也要去南京,回到他忠誠的南京城。

因此這段時間大抵是群賢畢至,諸多豪傑雲集南京城的情況。

十二月中旬,北京的崇禎也在給孫傳庭下令,讓他即刻火速出陝西追擊李自成部。

同時又給左良玉和呂大器下令。

這個時候他根本不知道南方已經被老朱控制。

一是訊息繁雜,大部分官員都選擇給老朱保密,眾口鑠金,即便有少部分官員發密報也沒用。

二來他根本不相信有什麼明太祖下凡之事,還以為是某個不知死活的反賊,所以就覺得是南方在以訛傳訛,於是根本不加理會。

在這種情況下,幾方勢力形成一個詭異的局勢。

北方滿清韃子因為皇太極的死,內部陷入權力鬥爭之中,無暇南顧。

張獻忠墳頭草三尺高,李自成被追得狼狽不堪。

崇禎還以為呂大器和左良玉已經攻破了張獻忠,孫傳庭打敗了李自成,國內形勢在慢慢變好。

甚至前段時間還在誇讚孫傳庭呂大器他們做得不錯,卻不知道有人在替他負重前行。

結果就是三方勢力都一頭霧水。

滿清韃子不知道死期將至,李自成不知道明軍哪來的高手,崇禎也不知道他以後要被扇大耳刮子。

這第四方勢力明明已經十分強大,卻居然沒有人知道,也算是一件奇事。

而對於老朱來說,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如今南方湖廣、四川都歸附了他,就只有兩廣、雲南、福建、貴州、浙江和江蘇等地區還未歸附。

等整個南方都歸附了,就是向天下人宣佈的時候。

不過這些地區收復起來倒不難,除了江蘇以外,古時候基本上就屬於傳檄而定的區域。

真正兵家必爭之地,主要以陝西、四川、湖北、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為主。

兩廣、雲南、貴州、福建、浙江等地,基本上拿下四川湖廣與江蘇,就能輕鬆收服。

因此老朱並沒有太大擔心。

十二月中旬的時候,老朱也幾乎同步坐船離開成都。

之所以之前不坐船,是要保證他的安全。

現在老朱可以說是大明的希望,洪武朝那邊有朱標,他掛了倒無所謂。

但明末還需要老朱的個人威武。

小朱棣太年輕了,除非去永樂朝把大朱棣搞過來,不然還真不一定能服眾。

所以安全起見,走陸路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開始坐船,是因為朱雲峰之前去長沙帶孫傳庭去洪武朝的時候,考慮到老朱的安全,於是搞了一批氣墊船和救生衣過來。

這些物資由李乾德用大船走湘江再走長江水運送往成都。

老朱走陸路慢,逆水而上一樣慢。

基本上是老朱進四川一個來月,在成都都待了七八天才送到地方。

有了這批氣墊床和救生衣,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畢竟自古以來,長江貨運航線翻船的可不計其數,稍有不慎,就是船翻人亡。

坐船去成都慢吞吞,但坐船出四川那就不是一般的快。

逆水行舟每小時走四五公里。

順江東去,每小時慢則二三十公里,快則四十多公里每小時,一日之間就能從白帝到江陵城。

僅僅數日功夫,大概一千多公里路,僅僅六天時間,老朱就從成都到了岳陽。

船隻又調頭南下,走湘江向長沙方向而去。

到了十二月下旬,在四川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老朱回到了長沙。

正是晚冬時節,恰巧臨近年關,長沙城中熱鬧非凡。

今年臘月北方下起了鵝毛大雪,南方地區受到小冰河時期影響,也在下雪,不過雪倒沒那麼大。

湖南除了一些海拔比較高的山區以外,其它地方都是小雪,長沙則是中雪。

窸窸窣窣的雪花紛飛,湘江兩岸銀裝素裹,積雪大概有那麼兩三厘米厚,跟北方,特別是東北那種動則兩三分米,甚至半米厚的積雪肯定沒可比性。不過對於南方人來說,自然算是能瞧見個稀奇。

船隊緩緩駛入長沙碼頭,通貨門外車水馬龍,大量碼頭工人正在搬運貨物。

由於新的長沙知府還沒來,長沙通判週二南肩負起治理任務,不過徐達坐鎮,他內政能力也不錯,把湖南治理得井井有條。

光長沙這幾個月就有大量流民湧入,現在天下大亂,肯定支撐不起貿易,就利用現代資源開墾田地,修繕水利設施。

同時又僱傭百姓把從現代拉來的物資往湖北運輸,為老朱打天下做準備,長沙漸漸的居然也恢復了一定繁榮。

河岸邊泛黃的楊柳枝條飄蕩,葉子都落光了,只剩下乾枯枯的樹枝在風中搖曳。

朱雲峰和季赫跟倆小孩似的,手裡拿著兩根趁手的枝條,閒來無事,互相戳來戳去,比比劃劃,好似完全沒有在意這隆冬大雪。

老朱從船頭下來,以徐達等人為首的長沙官員迎了上去。

“陛下!”

徐達拱手行禮。

唯有朱雲峰和季赫肘進人群,興奮喊道:“老祖宗。”

老朱下了船,對這倆傢伙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雙手揹負在身後,不悅道:“都30歲的人了,還這麼沒大沒小,連老婆都不娶一個。”

他最不滿意的是朱雲峰和季赫還不結婚。

“嘻嘻嘻。”

朱雲峰嬉皮笑臉地走過來,給老朱摁摁肩膀道:“這不是在陪著老祖宗您打天下嘛。”

老朱緩緩向前走,朱雲峰和季赫就跟在身後,也就他倆能緊跟老朱,甚至幾乎並排,其餘人都是至少離了兩三米開外,小心翼翼地走著。

季赫環視一圈說道:“今年雪挺大呀。”

“這雪真是災年。”

老朱搖搖頭。

“反正我們那邊湖南冬天挺少下雪,大家都盼著下場雪,特別是廣東那邊,冬天都二十多度,熱死個人。”

朱雲峰忍不住在地上撈了一把積雪搓了搓。

南方人看到雪很容易大驚小怪,雖說他家尚峰山上即便鎮子裡不下雪,山裡也會有雪,但一個人孤獨地在山裡玩雪,跟在外面隨便玩是兩個心態。

“怎麼還有盼著下雪的呢。”

老朱隨口說了一句,但又很快反應過來,掃視著城內城外,雖已經有很大變化,卻依舊有很多衣衫襤褸,穿著破爛棉襖的窮苦百姓在討生活,一時感慨道:“是了,後世強盛,這雪就算再冷也不算什麼。但在這大明王朝,一場大雪,一次暴雨,一場洪澇,一次旱災,都是壓倒王朝的催命符啊。南方都已經如此,真不知道北方會怎麼樣,今年又有多少人凍死。”

他這麼說朱雲峰和季赫就對視一眼,反倒沉默下來,表情也沒有了剛才那麼輕鬆。

在後世太久了,都忘記了古代的悲苦。

或者說很多時候他們都沒什麼太大責任感,覺得這些東西與自己無關,自己開開心心地過就是了。

倏地被人點醒,才明白這個世界的參差到底有多大。

過了片刻,朱雲峰撓撓頭道:“算了,今年加個班,我多搞點棉衣棉被糧食過來吧。這治理天下是政治上的事,我一鍵盤俠肯定不如老祖宗您,不過搞點東西來還是沒問題。”

季赫也說道:“我記得倉庫還有不少原材料,再運到長沙來,在長沙組織紡織廠,這樣也能解決就業,還能促進商業,你們覺得怎麼樣?”

“哈哈哈哈。”

老朱笑了起來,說道:“你們有這個心就很好了,亂世本就人不如犬,要想過太平日子,光靠這幾件棉被棉服是起不了作用的,還得天下太平。”

說著他又搖搖頭,抬起頭看著天上紛飛的雪花,喃喃自語道:“讓明末的百姓再忍一忍,再等一等吧,很快了。”

今年這個年他肯定是要回去陪著馬皇后他們過,年後就又得來明末繼續征戰了。

不過來年春天就能收服南京。

如此整個南方盡歸他手,再出兵往北,平定中原,所到之處,望風而降,把北京拿下,去扇崇禎那小子幾個耳光,殺一殺京城的蠹蟲,便是關外的滿清。

到時候天下太平,明末時期人口爆發性增長,給予優渥的種子和化肥,很快就會又一個新的盛世。

隊伍進了長沙城,一路到了吉王府。

老朱看著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長沙的變化如此之大,還是非常滿意。

九月剛來明末,長沙已經蕭條到街上幾乎看不到百姓。

如今至少能看到很多很多人,街面上甚至還開了不少店鋪,林立的招牌在風中搖曳,街頭巷尾的走貨郎喊著清澈的聲音。

吉王府還是老樣子,也沒有修繕,只剩下一箇舊址。

到現在吉王朱由棟還沒回來。

因為這傢伙在張獻忠攻打湖南之後,就跑路去了南京,隨後再跑路去了北京。

歷史上他剛跑到河北,李自成就攻破北京城,朱由棟就只能再次南下逃往南京,在崇禎十七年六月於淮安病逝。

所以此時朱由棟應該還在南京,或者已經出發往北京去了。

庫房倒是有了大變化。

周圍修了十多個大倉庫,用的是還是鐵皮棚子,佔地估計得七八畝,一眼看過去,跟工廠廠房一樣,裡面的物資堆積如山。

“怎麼樣,老祖宗,沒吃乾飯吧。”

朱雲峰指著遠處庫房得意道:“您不在的時候,我和赤赤加班加點,一刻都沒敢耽誤,具體多少噸沒算,估計幾十萬噸肯定有,大部分都是食物,養活幾百萬人都不是問題。”

兩個人,搬了幾十萬噸的貨物,這就是朱雲峰和季赫這幾個月的成果。

也虧得是全機械化操作。

貨車拉著百噸貨物在外面倉庫卸貨,工人把東西放進倉庫。

朱雲峰和季赫就開著叉車,一次效能裝二十噸放傳送帶上,一天就能給幹出幾千噸。

“很好。”

老朱滿意地點點頭,笑著拍了拍朱雲峰的肩膀道:“這次做得不錯,回洪武了,想要什麼跟我說。”

“您這話說的,在洪武朝我要啥還用得著跟您說?跟太奶說聲就行了。”

朱雲峰撇撇嘴道:“您老就別催婚我就謝天謝地了。”

“這婚還是要結的,最多明年,明年就給你指定一門親事。”

老朱斜眼看著他道:“跑不了,男子當成家立業,30多歲的人了還不娶老婆,真不知道羞。”

朱雲峰一下子臉就苦起來。

跑明末了。

還逃脫不了被催婚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