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朱由檢狂喜

石碑帶著走就能解除後顧之憂。

雖然石碑必須要固定的空間節點才行,因而吉王府裡的那個倉庫是重中之重。

但石碑和空間節點必須結合才能來回穿越,丟哪一樣都不行。

如果石碑放在原地,保不齊就有人偷偷穿回去,移動那邊的石碑,老朱他們就被困在明末了。

可要是把石碑帶走,留個一千人駐守吉王府,空間節點又沒法破壞,就能高枕無憂。

而眼下經過二十多天的運輸,朱雲峰他們搞了上萬噸的物資過來,各類糧食、武器、彈藥不計其數,堆積如山,足以支撐老朱打仗。

所以有了充足物資,再把石碑帶在身邊,確實就可以不需要再管石碑的限制,可以離開長沙去更廣闊的世界。

畢竟一兩個人還能叛變,一千人守著吉王府總不能一起叛變吧。

就算叛變了他們也無法破壞空間節點。

因此老朱的確考慮很周到。

很快。

翌日,湯和率領一千人先出發。

第三天,在徐達都還沒班師回長沙的時候,老朱帶著剩下的人北上。

目前他的部隊攏共五千五百人,小朱棣帶了八百,徐達帶了一千,湯和帶了一千,馮勝和傅友德在湘陰八百。

老朱身邊則有兩千人左右。

除此之外他們僱傭了十多萬民夫輔兵搬運物資。

就為了這兩千人服務,十多萬人的搬運部隊連綿十多里,推著三輪車、馬車,帶著各類糧草、帳篷、武器、彈藥等輜重,浩浩蕩蕩北上。

兩日後,他們就過湘陰,往岳陽方向開赴。

而此時已經到了崇禎十六年十月十五日,直到今天遠在北京城的崇禎皇帝,才知道南方出現了一個朱元璋的事情。

北京紫禁城內,正是午後,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檢此刻正在乾清宮的書房內批閱著天下各地奏摺。

不得不說,崇禎這個人菜是菜了點,但勤勉程度與朱元璋有得一比。

老朱每天睡六個小時左右,崇禎也差不多。

他幾乎天一亮就得上朝,朝堂上的事無非就兩種,一種是言官吵架,彈劾這個彈劾那個。

第二種則是要錢。

今天朝臣上書說“陛下,河南大旱,百姓已經把樹皮草根都吃光了,請撥款賑災。”

明天朝臣又上書說“陛下,李自成正準備進攻陝西,孫傳庭已經沒有了餉銀剿匪,請陛下調撥軍費平叛。”

後天朝臣再上書“陛下,山東鬧蝗災,蝗蟲把莊稼都吃沒了,百姓飢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必須儘快賑災,請撥款救一救災民。”

大後天朝臣繼續上書“陛下,建奴又寇略邊關,遼東需要軍餉,至少得三百萬兩,請陛下加徵遼響。”

等上午朝會結束,中午是崇禎難得的時間,他會去後宮向嫂子張皇后請安,然後再跟周皇后以及自己的皇長子朱慈烺一起吃個飯。

吃完飯後有時候他會去午睡一會兒,有時候則在書房批閱奏摺。

到了下午就接見朝臣,如周延儒、陳演、蔣德璟、黃景昉、吳甡、魏藻德、李建泰、方岳貢等內閣大臣,商量國事。

晚上就繼續批閱奏摺,經常幹到子時,也就是晚上十一點才睡,然後早上四五點起來繼續上班。

看上去非常勤勞。

然而沒什麼卵用。

大明該完蛋還是要完蛋。

由於國事糜爛,全國各地災禍四起,這幾天又是壞訊息接踵而至。

像孫傳庭在汝州大敗,張獻忠寇略湖南,北京爆發疙疽病,天津爆發鼠疫,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干旱不絕,蝗災不斷。

還有麻城裡仁會、直道會起義,東陽白頭軍起義,洞口天順軍起義,一件件事情忙得崇禎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午休。

今天中午他就在看北京和天津疫病的事,已經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現在京城已經是風聲鶴唳,很多百姓哪怕是大官權貴都不敢出門,只能呆在家裡。

“唉。”

看完了奏摺,朱由檢長嘆了一口氣,揉搓著太陽穴,只覺得渾身的精氣神都彷彿被抽乾了一般。

國家正是大亂的時候,多事之秋,已經讓他耗幹了精力,宛如一具木偶傀儡。

偏偏朝堂內部爭鬥不休。

即便是剔除了東林黨,可新上任的這些內閣成員要麼就不斷排除異己,打壓政敵。要麼如泥塑菩薩,不聞不問。

沒有一個能幫他解決問題,或者提出有效的辦法。

這讓朱由檢只心力交瘁。

便在這個時候,外面司禮監秉筆大太監王承恩走了進來,懷中抱著奏摺,微微彎腰說道:“陛下,平賊將軍左良玉,兵部侍郎呂大器上書。”

“拿過來。”

三十三歲的朱由檢抬起頭。

面容雖年輕,然而眉宇間卻滿是疲憊與憂愁。

他不知道左良玉和呂大器上書的是好訊息還是壞訊息,但總歸要滿懷希望。

王承恩把兩本奏摺雙手恭敬地放到了桌案上,朱由檢將第一本呂大器的奏摺開啟,看到奏摺的第一眼就皺起了眉頭。

呂大器在奏摺裡說長沙有賊寇自稱明太祖臨凡降世,並且那賊寇還攻破了張獻忠的孫可望部,佔據長沙。

他已經與左良玉達成共識,準備一東一北先夾擊長沙的反賊,再南下進攻正在衡陽的張獻忠。

再翻看左良玉的奏摺,內容也差不多,除了日常要餉銀以外,也是這套說辭。

朱由檢看完後十分生氣,怒而拍桌道:“現在的賊寇真是無法無天了,居然膽敢冒充太祖陛下,朕真恨不得把他們全殺光!”

王承恩忙道:“陛下消消氣,呂公是識大體的人,想來應該會迅速將其剿滅,把首級送來京師。”

他作為司禮監大太監,奏摺都要經過司禮監,自然知道里面的內容,也能預料到崇禎肯定會非常生氣。

畢竟冒充太祖就實在是犯了大忌諱,在某種程度上比李自成造反還要十惡不赦。

“嗯。”

朱由檢點點頭,氣稍微順了點才道:“也算有點好訊息,賊寇攻破了孫可望,張獻忠失了一臂,想來左良玉和呂大器與其交戰也更容易些。”

說罷他想了想,又拿從旁邊拿出空白公文,親自執筆道:“朕要給他們回信一封,務必要盡心剿滅張獻忠。”

很快筆走龍蛇,崇禎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信給左良玉和呂大器回了過去。他在信裡給二人畫大餅,對於他們要求的糧餉只能避而不談,說現在國家困難,拿不出餉銀來,希望他們在賊寇身上籌措,讓他們加倍努力之類。

沒辦法。

朱由檢現在連宮裡的古董字畫都賣了,國庫如今跑耗子,自己的龍袍破了都捨不得換新的,只能打補丁,哪還有錢供應給他們?所以只能畫畫大餅,給予官職一類的獎勵。比如加左良玉為太子少保之類,安撫安撫這個大軍頭。

回信寫好之後,王承恩就拿出去派人給左良玉呂大器送去。

傍晚時分。

朱由檢剛剛散了內朝,與幾個內閣大學士討論了一下國事,正準備回書房先歇息歇息,再看看奏摺之類。

王承恩又急匆匆進來,臉上大喜道:“陛下,大喜,大喜。”

“怎麼了?”

朱由檢連忙詢問。

王承恩也顧不得禮儀,把手中公文託舉到朱由檢面前道:“是陝西巡撫金毓峒的奏摺!”

“朕看看。”

朱由檢接過奏摺,就看到金毓峒在奏摺裡寫了孫傳庭在潼關大敗李自成的訊息。

現在是十月十五日,孫傳庭於十月初六大敗李自成,過去了九天時間。

金毓峒作為陝西巡撫,其實人在山西,當時陝西已經破敗不堪,他跑到山西募兵想辦法搞點錢糧給孫傳庭送過去。

結果半路上得知孫傳庭大勝的訊息,立即寫了奏摺給朱由檢,所以反而比孫傳庭自己的奏摺還要快一點。

“哈哈哈哈哈哈。”

朱由檢看到奏摺內容,大笑道:“好好好,總算是有件喜事了。”

不過奏摺只說了孫傳庭大敗李自成,具體情況倒是沒寫,所以朱由檢也不知道實際上是朱棣在幫忙。

但這並不妨礙他馬上給孫傳庭升官。

朱由檢立即又開始寫通道:“朕必須即刻給孫傳庭官復原職,如今也只有他能消滅流寇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督師的奏摺還沒上來,但想來李自成元氣大傷。”

王承恩奉承道:“消滅李自成,恢復江山平定指日可待。”

“是啊。”

朱由檢原本每天沉重的心情都彷彿一掃而空,嘆道:“李自成張獻忠之奸賊,禍國殃民,終於有機會消滅他們了。希望孫傳庭與呂大器他們再努努力吧。”

說話間把寫好的公文交給王承恩道:“必須快,馬上交予孫傳庭。”

“是。”

王承恩隨即把公文拿出去讓司禮監即刻安排人送往陝西。

朱由檢看到王承恩出去,長呼了一口氣,倚靠在龍椅上,享受著這難得的心情愉悅時光。

但又過了半個時辰不到,王承恩去而復返,臉上露出狂喜的表情道:“陛下,督師的奏摺到了,真是一場大捷啊。”

“總算是到了。”

朱由檢立即接過奏摺開啟看了起來。

孫傳庭的奏摺就比金毓峒的奏摺詳細得多,不僅有戰鬥過程,還有對李自成造成的殺傷力。

潼關一戰當中,除了讓李自成戰兵部隊殺傷過半以外,還繳獲了大量輜重。

當時小朱棣帶來的炮彈太少,只有一千多枚,子彈也不多,每個士兵一個基數,基本上也就不到三萬枚子彈。

這些彈藥是不足以把李自成幾十萬人消滅的。

但重創還是輕鬆。

基本上就是小朱棣帶去的八百人在前面打,身後的一萬多潼關明軍在後面撿東西。

而現在的李自成有多富裕呢?

他透過掠奪福王府和萬安往府的財富,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擁有數百萬兩白銀,其餘金銀珠寶不計其數,糧草更是堆積如山。

史料雖然沒有記載具體從兩個王府當中搞到了多少錢糧,但有記載卻是派了數千士兵,每天拉車,從王府當中一連拉了七八天才把王府的財富拉空。

除此之外,他又拷打富戶,搜刮地主,整個河南地區計程車紳地主階級為之一空。拉的輜重車輛連綿上百里,一眼看不到頭。

潼關一戰後輜重盡數被孫傳庭繳獲,光白銀就至少得有二百多萬兩,其餘糧草各類軍械數不勝數。

在奏摺中孫傳庭甚至表示除了截留一百萬兩作為擴大軍隊的軍費開支以外,剩下的一百多萬兩他會押至京城,交予皇帝。

不過在奏摺裡孫傳庭自然不敢說朱棣的情況,只說將士們奮勇守城,連日打退李自成多次進攻,並且趁著黑夜突襲李自成營寨,致使其營寨內亂,一舉擊敗闖賊。

看到這份戰報,朱由檢興奮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在書房裡來來回回走了好幾圈,整個人陷入極為亢奮的狀態道:“好好好,真是大捷,真是大捷啊。”

“白谷公沒有辜負朕的厚望,沒有辜負朕的厚望。李自成元氣大傷,白谷公正要趁勝追擊,必然可以把闖賊殲滅。”

“太好了,太好了。朕要賞賜,朕要賞賜。”

“快,加封為太子太保,給白谷公的夫人加封為誥命夫人!”

“還有白谷公的兒子,朕記得他在保德縣為教諭吧,升為保德州學正,誥封.唔.亞中大夫,不,嘉議大夫!”

朱由檢高興地快語無倫次了。

實在是這個大捷給他的訊息太讓人興奮,狠狠地提振了他的心情。

因為最近幾年都一直沒什麼好訊息傳來。

松錦之戰遼東邊關盡失,建奴多次打到北京,甚至寇略河北山東,威脅中原腹地。

內地李自成張獻忠四處作亂,並且其餘地方小規模起義也不斷髮生。

還有各種天災就沒有停過。

唯一的好訊息,或許就是今年八月份建奴皇太極死了,建奴發生了內部權力鬥爭,無暇南下。

如今外部威脅暫時消除,至少要等建奴內部權力鬥爭結束才繼續威脅大明的安全。

而內部威脅則一步步平息,怎麼能不令朱由檢感覺到開心呢。

在這一瞬間。

朱由檢覺得好像身上少了一座山,就連束縛都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