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章 未來世界一個個去

兩日後,徐皇后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在醫院靜養。

其實挺難受的。

因為朱元璋要神化自己,雖然可以讓徐皇后來現代治病,卻不允許她接觸現代一切資訊。

在私人醫院裡也是單獨病房,電視機之類的全部拆掉,沒有任何電子裝置。

醫生和護士也只是每天過來觀察一下情況,且還讓馬皇后陪同,幾乎相當於監視,不讓她有機會知道這是未來而不是修行界。

所以徐皇后術後的生活非常枯燥無聊,每天就是與馬皇后聊聊天,從窗戶看看外面的綠化植被,藍天白雲之類。

連朱雲峰和季赫都覺得朱元璋在虐待兒媳。

但對於徐皇后來說,即便是這樣她也已經很開心了,每天非常高興,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也能理解。

現代人過不慣每天沒有電腦手機的生活,沒有娛樂,沒有資訊輸入,就會覺得精神狀態萎靡,整個人都快要瘋掉。

然而古人,特別是像皇后妃子一類,她們本身就是被圈養在宮中,談不上有多自由。

資訊接收也非常片面,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大明疆域有多大。

過慣了這種圈養的生活,倒也無所謂。

何況徐皇后本身也已經知道了歷史上今年自己就要死,現在能有機會活下去,繼續陪著大朱棣。

別說只是被圈禁起來,就算是受再多的苦,她也願意。

只能說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老朱著實壞了點。可站在古人角度來看,能活命就不錯了,還要什麼腳踏車?

幾日後,洪武朝乾清宮內,朱元璋正坐在書桌後面批閱著最近一段時間錦衣衛上來的奏摺。

現在大明的江山已經全由朱標治理,朱標離皇帝差不多也就只剩下登基。

不過老朱並沒有傳位給朱標自己當太上皇。

經濟一好什麼弊病都來,糧食提升了就是生產力的提升,人口勞動力在最近幾年大批解放,勢必造成各種問題。

必須給百姓找工作。

沒有工作整天無所事事在街上瞎溜達就會造成嚴重的社會治安困擾。

所以就得開礦、建工廠、鋪鐵路、修公路、發展手工製造業以及蒸汽機、紡紗機、電動機等初級製造業。

特別是紡織業。

我國開國初期,有一半的工業都是靠紡織業撐起來。

另外一半則是鋼鐵行業。

因而紡織廠以及鋼鐵廠現在是重中之重。

但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起來的,工業也不是那麼快就能立即遍佈全國。

朱標已經在全國各布政司做了許多工業規劃,包括很多國家級專案,可社會上依舊有不少吃飽了的閒散人員。

最主要還是鋼鐵行業上了先進生產力,直接以電弧爐鍊鋼。

大明還不斷從現代引入發電機組以及電弧爐,比傳統鍊鋼方式效率快了很多倍,導致大明的鋼鐵產業初期不需要那麼多產業工人。

結果就是生產力提升得太快了,使得多餘的勞動力來不及轉型,社會治安成了問題。

人一吃飽飯,又沒活幹,事兒就惹出來了。

地方錦衣衛就得四處出動,解決這些麻煩,以此維護老朱家的統治穩定。

朱標也被迫暫停繼續引入電弧爐,而是打造傳統轉爐鍊鋼。

雖然降低了效率,但工作崗位則是大大增多。

百萬槽工衣食所繫這句話看上去輕飄飄,實際上背後不知道多少個家庭需要。

所以有的時候用落後技術形成產業規模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而作為大明基石,老朱掌控著錦衣衛,就意味著如另外一把監管百官與百姓的利刃懸在他們頭頂。

老朱一天不退位,那握著這把劍的人就一天在盯著他們。

因而老朱在位比不在位更有利於震懾貪官汙吏,以及地方可能會迅速出現的黑惡勢力。

畢竟後世我國掃黑除惡,除了特殊時期,如果沒弄出人命,最多最多首惡死刑,其餘從犯是根據犯的過錯來定罪,還談不上都殺的地步。

但老朱可不管你這些。

要是在大明組織黑惡勢力,勾結地方官府、豪強欺壓百姓,別說參與人員,連家屬都不一定保得住。

在這種情況下,老朱不退位,就起到的是定海神針的作用,威望與號召力驚人。

此刻書房內,老朱快速批閱著發上來的摺子。

這些基本上都是地方錦衣衛、大理寺以及當地官府衙門稽核過的,上級部門也確認過。

其中或許存在極少數冤假錯案,但大部分判決肯定沒什麼問題。

大理寺、督察院以及錦衣衛都已經審查過,差不多就是老朱一簽字,就有很多人被砍掉腦袋。

正在這個時候,朱標走了進來。

他手裡拿著一些公文,來到朱元璋身邊說道:“父親。”

“嗯。”

朱元璋點點頭,放下手中的毛筆道:“怎麼了?”

“這是去年的統計資料。”

朱標把公文放下來道:“各部完成了前年我交代的規劃內容及資料統計,今天交上來了,拿給父親看看。”

“哦?”

朱元璋接過來開始翻看起來。

古代社會其實就有資料統計,起源於秦朝,發揚於漢朝。

在漢代基層統計人員叫計吏,各州府負責這方面的資料統計官吏叫上計掾。

司馬懿和鄧艾未發跡之前,都做過這個職務。

到了宋朝時期,甚至專門設立過類似於後世統計部這樣的部門,名字叫總計局,只是三司也有統計職能,職能相迭於是僅存在一年就被撤銷。

但古代統計資料比較粗糲,只統計人口、土地、糧食、倉庫、賦稅、治安、邢獄等情況,對於其餘資料統計較少。

現在新時代了,就得又統計鋼鐵產量,紡織產量,工人數量,農業人口,gdp等等。

為此朱棣新設立總計部,以此統籌全國資料,觀察情況。

當然。

肯定要本土化。

如gdp、gnp、ndp、gni等等統計術語,統計方式以及計算方式與後世一樣,但名稱必須要換成大明的名稱。今年已經是洪武十七年,老朱與現代接觸的第五年。

前三年可以說是打底。

朱雲峰和季赫從現代農來大批良種、化肥、農藥,讓大明產生了一次農業革命,解放了大量生產力。

接著又從現代弄來了大量發電裝置,包括水力、火力設施。

還有各種現代技術。

如蒸汽機技術、鍊鋼技術、紡織技術、縫紉技術等等。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大明開始消化這些技術,並且建設大量鋼鐵廠、紡織廠,甚至今年年初大明第一家腳踏車廠也正式掛牌成立。

這標誌著大明已經開始能夠自主產鋼鐵,自主產紡織品,自主造腳踏車、蒸汽火車、蒸汽輪船等等。

而朱標今年設定的目標是攻克造橋技術,比如詹天佑的“氣壓沉箱法”,配合現代機器,造大橋的橋墩,如此建造現代化鋼筋水泥大橋。

除此之外,就是鼓勵民間商業發展,透過現代技術,投入研發自主生產水力發電機,以滿足各地的工業需求。

雖然蒸汽火車和蒸汽輪船都是以蒸汽動力。

但電動力是未來趨勢,把資源和技術投入到電動力當中,或許短時間內沒有成果,可長遠來看卻是利在千秋。

當然。

依靠現代技術和裝置優勢,也不可能沒有成果。

事實上皇莊的加工廠透過發電機原理及設計圖,幾天就能弄出一個小型發電機來。

問題的難度在於量產。

一個合格的水力發電機不算變壓器和渦輪機,需要十多個大型零件,數百個精密小零件。

皇莊遇到的跟ak一個問題,精密零件可以衝壓打磨,但無法做到量產,製造效率會比較慢,可能一個月都不一定產出一臺大型水力發電機組。

哪怕可以製造19世紀初代水力發電機,可那種發電機的效率又不能和現代發電機比,因而想迅速搞定水力發電並不容易。

不過火力發電機倒是簡單,原理就是蒸汽機,朱標打算先搞火力發電,再提升水力發電技術。

而在去年的資料當中,不管是鋼鐵產量還是發電量,都相較於前年成倍提升。

如鋼鐵產量大前年才一百多萬噸,到前年提升到了三百多萬,去年則已經提升到了八百多萬,可以說是直接起飛式遷躍。

發電量則從前幾年的每天十多萬度,到如今已經達到每天一百多萬度,整個南京城都已經裝上了電燈,市面上甚至已經開始出現電風扇之類的家電產品。

除此之外,糧食產量、人口、工業從事人員以及各地製造業水準也比往年大幅度提高,如鋼鐵產業主要就集中在河北。

只能說以前本來就什麼都沒有,沒有下降空間,只剩上升空間了。

“嗯,不錯。”

看完了資料包告,老朱滿意地點點頭道:“國家的發展已經走上正軌,雲峰當初沒有騙我啊,這樣下去二十年內,還真可能大明旗幟插遍全世界。”

說罷他又嘆道:“可惜了,我還不知道能不能活二十年呢。歷史上再過14年,我就要死了,未來是標兒你的天下。”

“父親身體本就康健,歷史上應該是心力交瘁所致,如今有現代醫療,又沒有後來那些事情,以父親的身體,必然可以健康長壽,百歲不止。”

朱標笑道:“何況也不用二十年,我們現在可以自己製造蒸汽輪船,過幾年等江浙福建的造船廠產業成熟了,鐵甲艦就是下餃子一樣,只要船上多帶些煤炭,哪裡都能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道:“好好好,這幾年就多造些船,先在東南亞各地建造軍事基地,控制整個東南亞再說吧。這廣袤的領土,也都是一片豐地啊。”

“是,孩兒明白。”

朱標點點頭。

雖說吞下整個東南亞未免人心不足蛇吞象了些。

但國內工業發展如火如荼,這幾年糧食暴增,出現嬰兒潮,光去年就多了四百多萬嬰兒。

得益於《赤腳醫生手冊》以及青黴素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以後新生兒肯定會越來越多。

預計未來五十年內,大明的人口至少得突破個四五億。

所以現在拿下東南亞,不僅是糧倉,還有礦山、橡膠園、棉花園、金山銀山,也為將來打下基礎。

畢竟東南亞的橡膠、水果、香料、木材以及澳大利亞的礦確實很吸引人。

“大明交給你,我放心。”

朱元璋把手中的公文放在桌案上,然後似乎想起了點什麼,問道:“雲峰他們呢?”

“在現代吧。”

朱標說道:“他們這兩天沒怎麼過來。”

“我去找他們吧。”

朱元璋站起身。

朱標納悶道:“父親找他們有事?”

“是有些事情”

朱元璋應了一聲,隨後又似乎覺得有些敷衍兒子,便嘆道:“我老了。”

朱標忙道:“父親還沒老呢,還可以活很久很久。”

“活得再久走不動路有什麼用。”

朱元璋笑著搖搖頭道:“你要讓我去打世界,打不動了的,受不了那般顛簸。坐在宮裡發號施令,讓將領們去打嗎?趁著現在還沒老到動不了,我想去做些別的事情。”

“別的事情?”

朱標不解道:“父親是?”

“去別的大明朝看看吧,想去看看明末,還有南明。”

朱元璋眼眸中閃過一縷寒芒。

洪武朝的大明已經走上正軌,朱標治國也已經很成熟,剩下的就只有時間發酵,讓大明的工業更上一層樓,然後堅船利炮遨遊世界,用火炮開啟西方的大門,讓他們開門自由貿易。

所以老朱覺得已經沒什麼事情可以自己做了,除了動動刀,殺點貪官汙吏,治理一下地方治安問題以外,治理國家的能力朱標已經在他之上。

那何不趁著現在還沒到六十歲的時候,去別的大明朝看看。

一個一個去。

看看自己的大明王朝未來是怎麼樣的光景。

如果來到明末或者南明的世界。

對於老朱本人來說,或許才是他最興奮的時候,哪怕是死在那邊,亦是不會覺得有任何遺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