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章 白月光

珍寶館外,人被遣散了。

文武百官以及諸多衛士,全都被趕走。

很快珍寶館就只剩下老朱一家。

唯一的外人就只有季赫了。

畢竟就連朱雲峰都是老朱的家人之一。

老朱棣哭得像個淚人。

朱元璋只是輕摟著他,安撫著這個年紀比自己還大的兒子。

他理解他。

因為設身處地地想一想。

若是馬皇后比自己早離開人世,或許自己哭得比兒子還會傷心許多許多。

過了許久,老朱棣才慢慢地平復下來。

朱元璋只是跟他說道:“時間是一條奔騰的長河,每個人就是河中的魚,隨著河水流向固定的遠方,成仙了就是變成了岸上的人,我只是在永樂五年與永樂二十二年的河岸上開了一個口。永樂五年的妙雲沒死,永樂二十二年的妙雲死了。我不能從永樂五年或者你經歷過的其它時間的河中抓一條魚來送到永樂二十二年。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人都有死的那天。”

老朱棣哭了許久,只覺得淚水哭幹了,整個人都是天旋地轉,像是要暈厥。

但他還是強撐著慢慢坐到臺階上,迷茫地看向天空輕輕地說道:“縱使父親已經成了神仙,也不能改變嗎?”

“神仙也不是無所不能的,正如我也不知道未來的事,這一趟,本就是為了他們而來。”

朱元璋指了指身後的大朱棣與徐妙雲說道:“知道他們未來的經歷,改變的是他們那邊的世界,我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你,但誰知道呢?”

“那父親能救一救皇后嗎?”

老朱棣頓時彷彿重新燃起了希望,回過頭,目光火熱地看向徐妙雲。

徐妙雲對他微微一笑。

夢中的白月光就站在那裡,只是不說話,便已經讓老朱棣魂牽夢縈,痴痴傻傻地看著。

腦海裡,又彷彿回到了那些年與妻子渡過的每一個日日夜夜。

“人沒死,便可以救。”

朱元璋目光迥然地看向老朱棣與朱高熾,長嘆道:“先不說這些了,說說你們吧。這些年來經歷,都告訴他們。”

其實朱元璋已經知道永樂朝發生過什麼,也對朱棣的一生了如指掌,什麼都明明白白。

但他不能說。

因為他不是那個毫無法力,只是依靠石碑能夠來去穿梭在大明各個時期的朱元璋。

而是已經龍殯歸天,成為神仙的太祖皇帝陛下。

在他給自己的設定當中,他並非知道過去未來,只是擁有穿梭時空,在時間的長河當中隨意行走而已。

所以要史,還需要他來親自看看,親自聽聽。

這一趟的藉口。

也是為了永樂五年的大朱棣,讓他能夠了解未來發生的事情,以此提前規避。

“能救就好,能救就好。”

老朱棣喜極而泣,眼中依舊流淌著淚水,但卻不知不覺就倚靠在朱元璋肩頭睡著了。

朱高熾苦笑道:“父親上了年紀就這樣,去年生的那次重病十分危險,但他卻不顧身體,硬要北伐,孫兒也十分擔心他的安危。”

“再這樣下去,你父親撐不過今年。”

朱元璋懷中抱著老朱棣,看向朱高熾道:“你也是,你過於肥胖,身體有疾病,又長期理政不愛惜身體,撐不過明年!”

“啊?”

朱高熾傻眼道:“皇爺爺,我”

“我之後還會去下一個時空,看看你們未來的命運如何,若是能改變,我會過來想想辦法。”

朱元璋擺擺手,說道:“讓人扶你父親去休息吧。你與你爹孃說說這些年的事情,我便先走了,晚些我會來接你爹孃,你孃的身體也不能耽擱。”

“是。”

朱高熾便連忙應下。

隨即找來衛士,帶老朱棣去睡一會兒。

朱元璋隨即與朱雲峰、小朱棣、季赫三人離開了這個世界。

朱高熾則陪在大朱棣與徐妙雲身邊,三個人邊走邊說,一五一十地把這些年來的事講清楚。

從永樂五年到永樂二十二年,這中間足足有十七年的時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不過好在這十七年時間裡,大部分發生的事情都是由朱高熾處理。

即便不是他處理的事,他也一清二楚,比史書還詳細。

從五徵蒙古,到七下西洋,還有哪些人造反,哪些人貪腐,哪些人死去,哪些政治舉措,哪些周邊關係,都講得明明白白。

雖說因為時間的關係,大部分都只是粗略講一下,而且講的都是大事。

但大朱棣本身就有個大明朝,國內情況,周邊情況,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瞭如指掌。

所以基本上朱高熾一說他就理解,還能舉一反三,知道其中問題所在。

三個人一直聊著。

中間甚至連邊吃飯邊聊。

下午的時候,朱高熾提議目前被圈禁的朱高燧與朱月貴過來。

大朱棣與徐妙雲欣然應允。

朱高燧和朱月貴過來之後,亦是慌忙跪拜哭泣。

徐妙雲眼角又開始泛紅。

這都是自己生的孩兒。

大朱棣則是非常不滿,痛斥二人良心被狗吃了,居然謀害自己的大哥。

只是讓大朱棣想不到的是,朱月貴被罵急眼了,竟然大著膽子說這些明明都是父親默許和縱容所致,讓大朱棣很是詫異。

這種情況下朱高熾反而很尷尬。

徐妙雲本想刨根問底,大朱棣政治嗅覺敏感,似乎猜到了原因,最終沒有讓她問下去。

事實上大朱棣透過朱月貴的隻言片語,也大概瞭解了原因所在。

歸根到底,還是朱高煦在靖難立的功勞太大,大到已經封無可封的地步。

再加上朱高熾本人過於仁厚軟弱,讓他很是不喜。

在當初大朱棣靖難的時候,就對朱高煦暗示說:“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這句話給了朱高煦希望。

結果後來的朱高煦肯定因此而開始暗害太子。

只是大朱棣因為在靖難的時候朱元璋突然出現,讓他名正言順地得到了天下,就顯得朱高煦的功勞沒那麼大了。

並且朱元璋屢次誇讚朱高熾,又敲打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一番,讓他們放棄了爭奪皇位的想法。

所以導致永樂五年的大朱棣根本就沒有往這方面去想。

若不是朱月貴說起,他還真不知道歷史上後來的朱高熾會受這麼大的委屈。

“你受苦了。”

傍晚時分,一家三口漫步在御花園中,大朱棣雙手揹負在身後,輕聲對朱高熾說道。

朱高熾眼角也泛紅,苦笑道:“不苦,能看到父親母親,孩兒心中高興。”

“你皇爺爺能穿梭時空,他會看看後來的你如何了,你也要注意身體,不可輕易倒下。”

大朱棣說道:“若你做了皇帝,皇爺爺會送你一些東西,以此穩固大明江山。”

“什麼東西?”

朱高熾好奇。

“一些能讓糧食產量翻數倍的種子和肥料。”

“還有這等神奇之物?”

“自然,而且你皇爺爺還讓洪武十七年的我教了蒸汽機,造工業之法,以後大明會越來越好。”

大朱棣說完之後,又上下打量著他,搖搖頭道:“你自幼喜靜不喜動,以至於痴肥,這般下去是不行的,會如你皇爺爺說的那般活不過明年,要勤練武藝,鍛造體魄。”

“這”

朱高熾不由得露出苦澀。

他要是個會鍛鍊身體的人,也不至於朱棣死後的第二年就掛了。

徐妙雲拉著朱高熾的手道:“高熾,父親的話你要記在心裡,你們兄弟手足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你們幾個兄弟姐妹任何一個不在了,心疼的是娘。”

“是,孩兒必定謹記父親母親的話,以後勤練武藝,鍛造體魄。”

連徐妙雲都這麼說了,朱高熾就只能應下。那是他逝去了十多年母親的話啊。

他們邊走邊說著。

剛才宦官來報,說太祖陛下已經在珍寶館等著他們了。

等眾人來到珍寶館,看到老朱棣正在與老朱說話。

兩個人坐在珍寶館門前的椅子上,老朱棣顯然已經慢慢平復了心情,只是眼角依舊還有淚花。

“今年就不要再去征討韃靼了,我怕你的身體扛不住,何況我有預感,此行你收穫不會太大,就好好在家中休養,過段時間我會帶你去見見你娘。”

朱元璋抬起頭。

夕陽西下,暖春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上,照得北京城上的琉璃瓦散發出金色璀璨的光芒。

父子二人就坐在那裡,老朱棣眼睛有些渾濁,但卻還是說道:“父親的話孩兒記住了,今年就不征討韃靼便是。”

“又不是不征討,只是不讓你去而已。不過不征討便不征討吧,前面幾次夠了,再來幾次也是勞民傷財,以後還是要與民休息,發展壯大國家才是。”

朱元璋笑了笑。

老四一生都在北伐,奈何除了打擊了阿魯臺以外,其餘戰果收效甚微啊。

何況這次北伐是他的死期,能少折騰一會兒,多活一會兒也好。

“父親。”

大朱棣與徐妙雲走了過來。

老朱棣原本渾濁的眼睛好像泛起了光,目光炯炯地盯著徐妙雲,徐妙雲只是微微對他笑了笑。

大朱棣則警惕地擋在徐妙雲身前。

說實話。

畢竟與小朱棣接觸那麼久,大朱棣其實也能夠接受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個自己的事實。

但記憶一樣,dna一樣,血型一樣,長相一樣,什麼東西都一樣。

可終究是兩個不同時空兩個不同的個體。

你要是來我的大明朝當幾天皇帝。

我歡迎。

反正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這無所謂的事情。

但要是老婆。

那對不起,雖然你是我,雖然我也是你,但我老婆是我老婆,這可不興一起用。

“老四,到了這個年紀,該看開了。”

朱元璋拍了拍老朱棣的腿,道:“生老病死,人生常態。你若有緣法的話,死後或許我還能想辦法讓你見一見妙雲。”

這世上哪有什麼成仙法,不過是老朱神化自己,安慰老朱棣的話語罷了。

可老朱棣親眼見到了神蹟,看到了父親於時間長河當中穿梭,於是便信了,眼眸當中滿懷了希望道:“若是如此,那我何懼死亡。”

“如此甚好,之後我會讓洪武十七年的你送些東西來,那時也許我已經去過更久遠的未來,看到了大明以後的模樣,屆時我也會告訴你該怎麼做。”

朱元璋從椅子上站起來,看向大朱棣與徐妙雲道:“你們已經知道後來的大明朝發生過哪些事情了嗎?”

大朱棣說道:“是的父親,已經知道了很多很多。”

“嗯,那就走吧。這裡不是你們的世界,你們也該回到正常的時間裡去,不然可能會發生變故。”

朱元璋點點頭。

他幫大朱棣,自然是為了改變大朱棣那邊的歷史。

以大朱棣知道未來的事情,加上透過自己的幫助,讓大朱棣那邊提前走上工業化的道路,那邊的大明,也肯定會成就一番盛世偉業。

雖說平行世界的關係,不管其它世界的大明朝發展得再好,也影響不到他的洪武朝,甚至可以說與他無關。

但不管怎麼樣,那也是大明。是與他息息相關的朝代,屬於他開創的一個漢人王朝。

所以老朱不可能不管。

何況也不是沒壞處。

集合那麼多個大明的國家之力,讓他們強盛後開拓全世界,多搞點黃金回來,每個大明朝給洪武朝供奉個一千噸黃金。

擁有那麼多黃金作為錨定物,加上現代科技技術支援,都不敢想象洪武朝的世界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因而幫助其它大明朝,又能助後世子孫一臂之力,又能回饋洪武,一舉兩得的事情。

眾人隨即步入珍寶館。

老朱棣目光痴痴地看著徐妙雲,見她進去,忍不住伸手道:“皇后!”

徐妙雲回過頭,淺笑了一聲道:“陛下。”

“我能抱一抱你嗎?”

老朱棣問道。

徐妙雲看向大朱棣。

大朱棣就有點不知所措,看向老朱。

老朱說道:“看我作甚,他是你,你是他,是否讓他抱吾兒媳,你自己決定便是。”

“哼,我還沒這般小器量的地步,皇后,你去吧。”

大朱棣不爽地說道。

“好亂。”

季赫跟朱雲峰小朱棣三小隻在旁邊看著這一幕,都覺得頭皮發麻。

如果老朱棣留下徐妙雲,算不算老年的自己綠了中年的自己?

“我看,他們三把日子過好比什麼都強。”

朱雲峰小聲嘀咕。

小朱棣白了他一眼道:“你說的這叫什麼話?”

“不過講道理,雖然都是自己,但自己老婆跟另外一個自己在一起,確實有點接受不了。”

季赫撓撓頭。

三小隻小聲嘀咕間。

徐妙雲上前與老朱棣擁抱在一起。

老朱棣鬍子頭髮花白,眼淚止不住地落下,輕輕拍了拍徐妙雲的後背,低聲道:“皇后,朕.好想你。”

傍晚橘紅色的夕陽下落,映照出兩個長長的影子,最終懷抱成一束。

大朱棣心情複雜地看著這一幕。

片刻後,徐妙雲用絲絹擦了擦老朱棣眼角的淚水,留給他一個令他終生難忘的笑容,將手中絹絲放在老朱棣手中,微微躬身行禮,倒退著入了珍寶館大門中。

大門緩緩關上,徐妙雲回到了大朱棣懷中,保持著那淺淺笑意。

老朱棣依舊站在那裡,呆呆地看著緊閉的門鎖,像是想從門縫間再看到徐妙雲的容顏。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止。

孤寂的身影立於原地,剛才的兩個影子,最終只留下一條細長枯瘦的黑影,形單影隻。

世間靜悄悄的。

過了許久。

細微啜泣的聲音傳來。

好似化作了一抹悵然若失的長嘆。

妙雲吾妻。

你可知你走後,朕有多想你。

萬幸。

朕還能再見你一面,也不枉此生。

也許過不了多久。

朕就會來找你。

在天上等等朕。

朕不會讓你等太久。

不知何時。

天色已經暗了。

那天上,一輪淺藍色的明月升起。

滿天的銀河,把光輝靜靜照在一個握著絹絲,細聲哭泣的老皇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