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章 剪不斷,理還亂

下午時分,眾人就都回去了。

對於大朱棣來說,他是想看看後來發生了什麼。

而對於老朱來說,能夠主宰更多的王朝,亦不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更何況。

還能改變後世子孫命運。

明朝前期就不說了,他深恨土木堡之變。

明朝後期。

特別是明末以及南明,如果能夠回到那個時候,老朱必然會很欣喜。

不提有ak,他也是刀山火海里滾出來的。

遇到李自成,建奴這些,他自然也要碰一碰,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本事覆滅了自己的大明江山。

只是老朱棣此時正在宣府,歷史上他再次徵召大軍,征伐蒙古,於七月病逝在回程路上。

此時正處於出發階段,雖然宣府就在後世張家口宣化,離北京不過一百多公里。

但來回都需要時間,因而朱元璋決定兩日後再來。

大朱棣則擔憂徐妙雲。

不過來回還是按照之前的模樣,用黑巾把眼睛矇住,且珍寶館大門緊閉,不準任何人進入觀看他們是怎麼離開的。

可以說朱元璋把保密措施嚴格到了極致,為的就是把自己神話,從而牢牢把控後面的任何大明朝。

當然。

他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畢竟朱元璋嘛。

而傍晚時分,報信的騎士換馬不換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到了宣府鎮。

宣府鎮,萬全都司府衙,六十五歲的老朱棣在後衙散散步。

他面容蒼老,兩鬢斑白,但精神矍鑠,剛吃完晚飯後喜歡走一走,消化一下食物。

永樂二十二年正月的時候,韃靼部首領阿魯臺寇邊進犯大同與開平。

老朱棣隨即下令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之兵於京師和宣府待命,查清楚阿魯臺蹤跡之後就追擊。

他本人也抵達了宣府,留下內閣大臣輔佐太子監國。

不過朝臣們都不在身邊,老朱棣覺得連個商量國事的人都沒有,便找來英國公張輔說道:“文弼。”

“陛下。”

張輔隨在左右。

老朱棣說道:“行軍打仗,皆由軍人武夫,但不可缺文官穩定後方,你讓人給俺把楊榮、金幼孜和馬雲叫來,隨大軍出征。”

“是。”

張輔應下。

他正準備去安排人。

成國公朱勇急急忙忙進來,臉上大汗淋漓道:“陛下,陛下。”

“出什麼事了?”

老朱棣皺起眉頭。

朱勇有些面露遲疑。

見他如此,老朱棣說道:“有什麼事情還藏著掖著做甚。”

朱勇只好說道:“還是讓信使來說吧,臣覺得太離奇了,不敢妄言。”

說著他就對著外面招呼。

老朱棣不悅。

什麼話非得這麼躲躲藏藏?

信使進來,是附馬都尉沐昕,進來後連忙向朱棣躬身道:“陛下。”

“是京師有什麼事嗎?”

老朱棣問道。

沐昕答道:“陛下,有一樁奇事,上午珍寶館中,太祖陛下,永樂五年的陛下,以及洪武十七年的陛下同時出現。”

“什麼?”

老朱棣先是一臉愕然,隨後憤怒地看著他道:“你在胡說八道什麼?”

沐昕臉色一白,慌忙跪下道:“回陛下,是太子親眼所見,黃淮等見過太祖以及早年陛下的老臣也確認無誤。他們憑空出現在珍寶館,說是太祖陛下成仙了,縱遊歷史長河,要去看看未來大明的後代子孫如何。他們走後,我們進入珍寶館內,裡面確實空空如也,找不到任何一人。真的是憑空出現,憑空消失,絕對沒有密道之類。”

“.”

老朱棣面色陰晴不定。

旁邊張輔和朱勇也是面面相覷,充滿不敢置信。

沐昕繼續說道:“永樂五年的陛下還說,兩日後會帶仁孝皇后過來。”

“誰?”

老朱棣宛如垂死病中驚坐起,雙目圓睜。

“仁孝皇后。”

沐昕又說了一遍。

‘妙雲.’

老朱棣瞪大眼睛,隨即眼中黯然落寞緬懷追憶皆有。

他緊接著似乎又想到了什麼,彷彿垂死之人看到的一縷夢幻曙光,忽然滿是喜悅,大喊道:“文弼!惟貞!”

“臣在。”

張輔和朱勇連忙出來拱手。

“你二人統領大軍,轄鄭亨、王通、陳懋、薛祿等部,有韃靼的訊息就立即出擊。”

“是。”

“御駕即刻回京師!”

老朱棣迫不及待。

別看小朱棣在現代浪得很。

但事實上就像老朱跟馬皇后一生恩愛一樣。

朱棣與徐皇后一生也極為恩愛。

小朱棣之所以那樣,一來他與徐皇后新婚不久,沒有經歷後來共患難,在朱允炆削藩下互相扶持,感情沒後來那麼深。

二來古人價值觀不同。

妻是妻,妾是妾。

蘇軾與妻子王弗感情深厚,寫《江城子》悼念亡妻,卻並不妨礙他娶小妾,還把懷孕的小妾送人。

同樣的老朱與朱棣都與結髮妻子情深似海,也不妨礙他們有很多妃子。

古代沒有男女平等一說。

如弘治帝那樣堅持一夫一妻制度的深情皇帝畢竟只是少數。

再加上小朱棣受現代四大邪術之二的化妝術、整容術以及黑絲、白絲之類的誘惑,會浪一點也正常。

不過他浪歸浪,對老婆孩子還是很上心。

這幾年光給他老婆小徐妙雲買的名牌衣服、化妝品、包包、首飾就堆積如山,價值上千萬。

他兒子小朱高熾今年才6歲,各種玩具、衣服也是應有盡有,從來沒有虧欠。

所以夫妻感情或許還沒有後來共患難那麼深,但也很愛自己老婆。

老朱棣更不用多說。

跟他老爹一樣,徐皇后死後,一生未立皇后。

聽說徐皇后會回來,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要去見見那個夢中見過不知道多少次的人兒。

蒙古人不打了。

兵不出了。

只想快馬加鞭回去,若是能再快一點就好。

已經六十五歲,身子骨大不如前,不能單獨騎馬的老朱棣坐在馬車中心裡想著。

護送皇帝回去的大軍緩緩向京師出發。朱棣太老了,受不起顛簸。

所以速度很慢。

哪怕日夜趕路,一直到第三天早上他才終於抵達。

辰時末刻,在大朱棣的永樂朝,朱元璋帶著大朱棣和徐妙雲來到了老朱棣的永樂朝。

他們依舊是用黑布矇眼,既不告訴他們是哪裡,也不告訴他們傳送方式,讓他們以為是老朱在施展法力帶他們穿梭時空。

到了珍寶館後,外面已經是人山人海。

無數皇宮禁衛軍把珍寶館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太子朱高熾正揹著手在臺階下走來走去。

除了他以外,還有朱瞻基、朱瞻埈、朱瞻墉等朱高熾的子嗣。

朱雲峰和季赫上去把門推開,就看到珍寶館門口臺階下方,站滿了文武百官。

所有人都抬起頭,看到為首的朱元璋,身邊則站著大朱棣和徐妙雲。

一時間,眾人雖然都有了心理準備,卻都是震驚無比。

這些人當中有大半其實並不認識朱元璋。

但他們卻認識大朱棣。

又見到一箇中年朱棣,每個官員的臉上都露出複雜的表情。

畢竟。

朱棣跟他老爹朱元璋一樣,殺起官員來可沒手軟過。

特別是連朱元璋都過來了。

眼下老朱家好像是團團圓圓,喜氣洋洋。

可對於下面那些文武百官來說,簡直是在做噩夢。

不敢想象朱元璋和朱棣聯手殺官員是怎麼樣的一種場景.唯有朱高熾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徐妙雲,良久之後,才緩緩上前,來到臺階上方先向朱元璋行禮:“皇爺爺。”

隨後又向大朱棣行禮:“父親。”

最後則是目光閃爍著淚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道:“母親。”

徐妙雲略顯驚訝,她其實今年才46歲,而眼前的兒子看起來卻像是自己的同齡人。

但那憨厚肥胖的模樣確實是自己的兒子沒錯。

徐妙雲忍不住雙手捧起他的臉,把他拉起來道:“還真是永樂二十二年的高熾呢,竟都有些老了,聽你父親說,你這些年都在理政,想來是辛苦了吧。”

朱高熾常年處理政務,又在老朱棣的威嚴下戰戰兢兢,才47歲,就已顯得有些老態。

看到母親,朱高熾常年積壓的壓力彷彿一瞬間宣洩出來,哭嚎道:“孩兒不辛苦,能看見母親,孩兒就已經知足了,哪怕是讓孩兒現在去死,孩兒都願意。”

“你這傻孩子,說的什麼胡話。”

徐妙雲笑道:“為娘知道今年娘就要死了,不過有父皇在,娘沒事的,以後偶爾為娘也能來看看你。”

說著她又四下掃視,詫異道:“老二老三,還有玉英月貴她們呢?”

朱高熾就不好說話了。

還是旁邊楊士奇上前義正言辭道:“回稟娘娘,漢王多次謀害太子,被陛下罰往樂安就藩。趙王勾結護衛指揮孟賢等人偽造遺詔,打算毒死陛下,廢掉太子,立自己為帝,事發,陛下大怒,幸得太子辯解才沒有被廢為庶人,但也被圈禁在京中。永安公主於永樂十五年病逝,永平公主參與趙王謀逆之亂,亦被圈禁。”

朱高熾連忙說道:“這都是下人所為,三弟與妹妹並不知情。”

“啊?”

聽到他們的話,徐妙雲面容霎時間就變得傷心了起來,眼中閃爍著淚花。

親生子嗣竟然互相內鬥不止,讓她何其難過痛苦。

大朱棣連忙扶著她道:“妙雲,既然提前知道了這些事情,往後也能多多提防,我們到這十多年後的世界,不就是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嗎?”

“唉。”

徐妙雲嘆了口氣,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朱元璋四下掃視道:“高熾,你父親還沒回來嗎?”

雖然朱高熾現在有小,大,老三個爹。

但他自然知道朱元璋說的是誰。

朱高熾答道:“回皇爺爺,父親早上的時候就到了,但他如今體弱,去年就生了一次重病,到京城後得知皇爺爺還沒來,便先休息了一會兒,孫兒這就讓人去叫他。”

“陛下到。”

正說話間,珍寶館前面養性殿的方向一輛馬車在諸多衛士的保護下徐徐而來,停在了珍寶館的門口。

馬車撩開車簾子,一六旬老者從車上下來,抬起頭看向珍寶館上方。

剎那間,老者的臉上露出震驚、驚訝、喜悅、追憶、緬懷、不敢置信,乃至於還夾雜著一絲絲恐懼的複雜情緒。

他站在那有些不知所措,過了幾秒鐘,朱元璋等得不耐煩了,說道:“老四,還要我請你嗎?”

“爹”

這個看起來年齡比眼下朱元璋還大的老人緩步走過來,慢慢來到了臺下,緩緩跪在地上,聲音有些顫抖地道:“爹孩兒”

“好了。”

朱元璋看著已經鬍子頭髮花白,連走路都有些顫抖的老朱棣,亦是有些莫名心疼,走上前把他拉起來道:“允炆的事,我知道了,我去過建文朝,知道他做了什麼事,他騙了我,說將來會待你們“以德懷之,以禮制之”。誰曾想我一走,他便原形畢露,要害我的兒子,這事不怪你。”

“多謝父親諒解。”

老朱棣已是老淚縱橫,這事成了他一輩子的心病,以至於他曾說過,自己已是謀逆篡位的亂臣賊子了。

如今老了,快死了,得了父親原諒,也算不至於抱憾終生。

老朱棣擦了擦淚水,目光在大朱棣臉上掃過,然後看到了他旁邊的徐妙雲,兩眼瞪得像銅鈴那麼大,忍不住上前想要抓住她的手:“皇后!”

“誒!”

大朱棣立即插在二人中間,警惕地看向他道:“你幹嘛。”

老朱棣對大朱棣怒目而視。

大朱棣絲毫不退步,同樣怒視著他。

大家都是朱棣,誰怕誰啊?何況我還是中年朱棣,不比你這老朱棣力氣大?

眾人一時間面面相覷。

這咋辦?倆朱棣一副要打起來的模樣。

幫誰啊?本來這種事應該他們幾個人自己處理。

但架不住老朱在。

老朱家是封建大家長制,徐妙雲很得馬皇后與朱元璋喜歡,就在於她很懂事。

所以老朱不說話,她雖然也想與老年朱棣說兩句,卻謹慎地閉上嘴巴。

果然。

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了,拍了拍老朱棣的肩膀,搖搖頭道:“老四。”

“父親,孩兒”

老朱棣滿含熱淚地看向徐妙雲,萬千思念在這一刻好像化為了實質。

但朱元璋卻說道:“吾兒媳確實是你的妻子沒錯,然她是永樂五年的徐妙雲,並非永樂二十二年的徐妙雲,她有她的丈夫,你自當明白。”

“可”

老朱棣有些迷茫了,四下掃視,他哭著說道:“既然永樂五年的是我,永樂二十二年的也是我,那為何永樂五年的妙雲不是我的皇后?”

“父親.”

他眼中的淚水不斷落下,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哭得像個孩子一般道:“求求你了,父親,幫我將妙雲帶回來吧。”

“唉。”

千言萬語,朱元璋也只能化作一聲長嘆。

一個蘿蔔一個坑。

永樂五年的徐妙雲,終究有她永樂五年的丈夫。

因為徐妙雲是先死,所以哪怕穿越歷史長河,每一個時空裡,她都有一個朱棣陪伴在她的身邊。

若是能在歷史長河裡帶回一個徐妙雲給了你永樂二十二年的朱棣。

那其它時空的朱棣,一樣也會少了一個妻子。

不管任何時空,哪個朱棣,都是他的兒子,如何能厚此薄彼,讓人悲涼呢?

剪不斷,理還亂。

或許這就是人生必須要經歷的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