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問罪日本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開春之後,五艘鐵甲艦緩緩駛入長江,往出海口方向而去。

去年九月份,大明建造了第一艘鐵甲艦。

這第一艘其實是在七月份就建造完工,包括第二艘鐵甲艦也是九月份打造完畢。但從完工到下水試航,用了兩個月。

等確定了第一艘鐵甲艦完全可以航行,所有的武器裝備試射都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還已經開出長江進入東海巡航之後,大明正式開始爆兵。

皇莊的工廠全面啟動,一塊塊鋼板被送入車間,按照規格切割打磨成等比例板塊,然後送往船廠進行組裝。

鋼板上有焊介面以及拼介面,組合拼接之後,再進行焊接,就會變得十分牢固。

也多虧了這幾年皇莊培養了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各種現代工具都會用,不然想那麼快把鐵甲艦打造出來,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這鐵甲艦噸位不大,裡面還有很多木質結構,比如甲板,船艙,在工匠們加班加點幹活之下,很快第三艘、第四艘、第五艘,跟下餃子一樣。

這些船放在後世,連遊輪都比不上,最多就算是一艘五百噸級小型遠洋捕撈漁船,跟航母比起來,純屬於弟中之弟,沒有任何可比性。

但放在大明這個時代,同時期的海船,如大明福船在噸位以及長度上超過鐵甲艦,可論起戰鬥力,卻被鐵甲艦完爆。

更別說其它國家的船隻,那跟小舟沒什麼區別。

開春二月,經過半年的打造,又打造了三艘鐵甲艦,並且都已經經過試航,沒有任何問題,老朱一聲令下,揚帆出海!

朱雲峰和季赫沒有去。

他們當然不可能去。

打小鬼子雖對於大明和後世來說,都是國仇家恨。

但遠航畢竟有風險,哪怕是鐵甲艦也不敢百分百保證能在暴風雨當中存活。

所以安全起見,在家坐等好訊息就是。

這年代沒有衛星,出海純靠指南針,不過有個好東西,那就是具備航跡記錄功能的導航軟體。

沒有網路,沒有衛星,它可以記錄航行軌跡,雖然不能實時導航,但透過實時記錄,也能讓人知道自己處於什麼位置,該往哪個方向航行。

海軍將領是靖海侯吳忠,德慶侯廖權,二人是大明初代水軍統領吳禎與廖永忠的子嗣,擅長打水戰,自然派他們出馬。

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載著數百噸柴油以及各類食物、淡水、槍炮的鐵甲艦轟隆隆地駛向了日本島。

古代社會,中日之間海上交流,往往需要十多天,甚至一兩個月才能抵達。

比如鑑真東渡,753年11月16號出發,12月20日才到。

並且還是走的最短路線,從蘇州出發,到的是日本薩摩,也就是後世鹿兒島,全程只有800公里,但花了一個月時間。

而後世最快路線,從上海直達東京的航運,僅僅只需要24小時,普通航運也只需60小時。

不是後世的船快,而是在古代橫渡海洋最危險的就是迷失方向。

茫茫大海,雖然能靠太陽、月亮、星星定位,然而海風一吹,偏離航線的事情是常有的。

稍不注意,就可能目標日本,卻飄到寶島或者廣州海南。

如果有導航的話,速度會快很多。

畢竟中日之間實際距離也就不到一千公里,就算按最低速度15節每小時,三天時間足夠打個來回。

鐵甲艦每艘配一臺中控電腦,由發動機供電系統維持運轉,上面就只有幾個導航軟體,實時監控自己的位置,透過對講機溝通交流。

而且他們還配備了短波對講機,能夠隨時與南京通話,在先程序度上,已經達到了二戰之後的水平。

僅僅兩天時間,他們便橫渡東海,抵達了薩摩。

此時日本正處於南北朝末期,後醍醐天皇推行王政復古,引起了武士階級不滿,被足利尊氏率領武士階級推翻,跑到南方吉野建立南朝。

南朝初期勢力還是很強大,依靠後醍醐天皇的名聲,各地支援他的人不少,雙方進入初期對峙階段。

後醍醐天皇死後,勢力衰退,一度只剩下南方很小的一片土地,甚至連後醍醐天皇的繼承人,後村上天皇都逃到了更南的賀名生。

但足利氏解決了外部矛盾,內部矛盾爆發。

足利尊氏在組建與室町幕府的過程中,弟弟足利直義發揮了很大作用,所以足利直義的勢力很強,是室町幕府的二號首腦級人物。

為了獨享權力,逼弟弟離開權力中樞,足利尊氏策劃了高師直上洛討伐足利直義的事件。

這次事件後,足利直義被迫出家為僧。

然而足利直義派系強大,趁著足利尊氏出兵討伐自己支持者的時候,足利直義再次起兵,北朝於是發生觀應擾亂。

這次事件讓足利尊氏元氣大傷,被迫投降南朝,出現正平一統,南朝一度崛起,甚至把足利尊氏趕出京都,一度收復了北朝的都城。

然而這種內部矛盾沒有解決的統一來的快,去的也快。

隨著足利尊氏消滅了足利直義,重新開始反撲南朝,南朝再次被室町幕府擊敗,並且勢力也慢慢被室町幕府蠶食。

到了如今公元1383年,北朝後小松天皇,南朝後龜山天皇時期,南朝就只剩下賀名生及周邊小片區域。

然後就是北方有出羽、陸奧、信濃、三河、遠江、志摩等少數幾個名義上支援南朝的藩國屬地。

而且這些藩屬內部也不統一,很多家族有的支援北朝,有的支援南朝。

比如三河的吉良氏、今川氏、細川氏,一色氏、菊池氏等等,他們先跟北朝,又跟南朝,反覆無常。

基本上誰強他們幫誰,口號喊得響亮,實際也幫不了什麼忙。

所以如今的南朝差不多已經到了末日,歷史上公元1392年,足利義滿統一日本,建立室町幕府最鼎盛時期。

而殺死大明使者的,便是南朝的攝政親王,懷良親王。

大明這次出兵,正是以此次藉口問罪日本。

銀色的鐵甲艦緩緩駛向了薩摩岸邊,由於沒有港口碼頭,他們停在了海岸線上避免觸礁。

高大寬厚的鐵甲船體驚呆了海邊的日本漁民。

他們先是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緊接著慌不擇路,紛紛扔下手中的漁網一類工具,一邊嘴裡喊叫著什麼,一邊手舞足蹈地向著內陸方向跑去。

見此在主艦上的吳忠撇撇嘴,對身邊的廖權說道:“日本國的人怎麼這般矮小,穿的衣服也破破爛爛。”

廖權笑道:“像群猴子。”

“就這些人也敢殺上國天使,看來也是陛下仁慈,前些年沒有出兵,否則早就屠戮光了。”

“其實陛下也是沒辦法,前些年大明初建,國貧民弱,又有北元為患,不得已只能忍氣吞聲,如今兵強馬壯,自然也該”

“話說回來,這些東西都是從哪來的,朝野傳聞,這都是吳王殿下與楚國公所造,還有那摩托車、三輪車”

吳忠好奇說道:“你之前從陛下征討過元帝、雲南以及遼東,這其中隱情,你是否知道一二?”

“噓。”

廖權嚇了一跳,連忙左右張望,怕周邊士兵藏有錦衣衛暗衛偷聽,見四周甲板上計程車兵離得遠,才低聲說道:“不要說這事,你八要命了?”

“啊?”

吳忠也被他嚇了一跳,忙低聲問道:“這事幹系很大嗎?”

“那是碰都不能碰的事,千萬不要亂講。”

廖權小聲道:“之前大將軍也曾經問過陛下這件事,你知道陛下怎麼說的嗎?”

“怎麼說的?”“陛下說此為大明最高機密,有刨根問底者,斬!”

“這”

吳忠睜大了眼睛。

他之前擔任羽林衛指揮副使,羽林衛駐地在皇宮城北外,並不進入宮中,他也沒有跟隨朱元璋征討地方,對這些事情還真不知道。

事實上對於大明現在的變化很多人看在眼裡。

底層百姓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只以為這是在陛下和太子的英明領導下,大明開始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那些權貴卻明白,那些新冒出來,劃時代的產物,絕不是大明所能製造。

不然的話,他們以前怎麼沒見過或者聽說過?

那麼從哪裡來的呢?

聯想到忽然冒出來的吳王殿下以及楚國公,正是他們出現之後才有了這樣的變化,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很多人猜測,這吳王殿下和楚國公,必然是世外高人,或者是有什麼神仙手段,不然陛下和太子也不會這麼維護他們。

而且他們也不會覺得二人是海外歸來,從海外帶來了先進的科技。

因為如今可不是秦朝,徐福一頓忽悠,就能騙到秦始皇相親海外有什麼長生不老藥。

到了大明時期,大明人對世界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洪武二十二年的世界地圖《大明混一圖》便證明了這一點。

南方沿海地區從宋朝開始就與世界各國做貿易,海運更是一度達到非洲,所以世界怎麼樣,大明底層百姓可能不知道,但權貴必然清楚。

至於具體是什麼神仙手段,他們就無法想象了。

畢竟在他們的認知範圍內,對未來、穿越這種事情,完全沒有任何概念。

相比之下,反而毛驤蔣瓛等近衛知道的真相更多一點,但卻守口如瓶,曾有侍衛喝醉了與幾個朋友說起這事,朋友又與朋友說。

結果有十七人知道這事,被老朱全部下旨賜死。

但實際上那侍衛僅僅只是說了他曾經去乾清宮外廣場上搬運東西,那些東西是憑空從地宮裡出來的。

所以毛驤蔣瓛等人自此噤若寒蟬,不敢再胡亂喝酒誤事,連睡覺都擔驚受怕,不敢與家人同睡,怕說夢話說漏了嘴,以至於滿門抄斬。

二人正說話間,遠處忽然來了一隊人馬。

為首的穿著古怪的鎧甲,頭髮中間剃掉,兩鬢與後方的頭髮紮起來,在頭上挽成月牙。

這就是從鎌倉時代開始流行的月代頭,而且薩摩也是月代頭的發源地。

那人大概五十來歲,並非騎著馬匹,而是由兩個人抬著坐轎子過來,那轎子就中間就一把椅子,兩側綁著竹竿,一搖一晃。

這是竹轎,至於日本傳統的貴族出行工具架籠則流行於江戶時代,眼下倒沒出現。

隊伍大概數百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岸邊,打量著遠處船隻。

由於怕靠岸觸礁,因此船隻離得比較遠,岸上的人也看不清楚,只看到黑乎乎的船隊,在海上看不出大小,具體模樣也不知道。

雙方就這麼對峙了一會兒。

吳良放下望遠鏡,詫異道:“我還以為他們要派人過來呢。”

他在望遠鏡看到對方悠閒地坐在那,完全沒有派人過來的意思,顯然是在坐等明軍這邊自己主動上岸。

“倭人真是無禮,見了上國使者就這般態度,欺我大明無人啊。”

廖權不滿道:“來人。”

“將領。”

“下小船,隨我過去。”

“是。”

部下立即下令放小船。

很快一艘七八米長的木船被放了下去,十多個人衛士揹著槍,跟著廖權上船。

吳良也沒有阻止。

他們手裡有槍,還不需要擔心到害怕幾百個倭寇的地步。

很快小船划向岸邊,到了近前距離對方大概十多米,廖權站在船頭喝道:“那倭人,聽得懂話嗎?”

“他們是明人?”

“壞了,莫不是明人來征討我們了?”

“不用怕,當年元人多厲害,還不是被我們擊退了?”

為首的幾個武士頓時嘰裡呱啦地說起來。

漢語在日本並不流行,因為那是屬於頂級層貴族才會的語言。

民間百姓以及普通武士、貴族根本不懂。

所以他們雖然知道對方說的是漢話,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只有為首的島津師久勉強能聽懂幾句,他是薩摩守護,也就是薩摩國本地大名,勉強也算上層貴族了。

而且薩摩離大明很近,從宋代開始,很多中原商人的第一站就是這裡,因此他會一點漢語。

聽到對方的話,島津師久先安撫了幾句隨從武士,隨後態度傲慢,用生硬的漢語對廖權說道:“你們是明人?來我日本國有何貴幹?”

“呵。”

廖權冷笑道:“當年我大明皇帝陛下讓你們管管倭寇並向我大明朝貢,你們去卻殺我大明的使者,還揚言若大明來犯,爾等將枕戈以待,現在我們來了,讓你們國王跪地投降,與我們一起前往大明請罪,否則日本國雞犬不留!”

“嗯?”

島津師久先是一愣,隨後彷彿聽到了這世上最好笑的笑話,大笑道:“哈哈哈哈,你們在痴人說夢嗎?就憑你們,也想征討我日本國?”

“砰!”

一聲槍響,島津師久額頭出現一個血洞,雙目圓睜,一臉不敢置信。

“喜歡笑,怎麼不笑了?”

廖權放下手中的槍,揮揮手道:“開槍,都殺了!”

“砰砰砰!”

在岸上倭人還未反應過來,都處於震驚的眼神當中,十多名親衛紛紛開槍射擊。

一時間,岸上慘叫聲此起彼伏,恐懼迅速蔓延,諸多武士彷彿看到了鬼一樣,紛紛扔下手中的刀,面目驚恐地向著內陸方向跑去。

廖權目光微凝,獰笑道:“追,給他掃個乾淨!”

殺我大明使者。

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