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大明有槍

翌日下午,朱雲峰把雷酸汞提取出來,小心翼翼地裝好。

這玩意兒可是個定時炸彈。

硝酸甘油加入矽藻土後,拿錘子砸都砸不爆,用火也無法將其點燃,扔在火裡也只會高溫分解。

但雷酸汞就不一樣了,往地上一砸都會爆。

原理跟小時候的摔炮以及那種左輪煙花小手槍一樣,只是成分和威力不同。

雖然小劑量造不成什麼威脅,但朱雲峰怕疼從自己的化學實驗室出來,他一個人往朱棣的工坊車間走去。

今天季赫去公司處理點事情。

萬萬沒想到為大明開的加工廠,居然tm的還能接到訂單,而且還是個大單,季赫只能去籤合同。

而朱棣昨天研究了一晚上的子彈怎麼造,今天一大早就過來了,現在還在車間折騰。

當朱雲峰過去的時候,工匠們被趕出來,朱棣一個人在裡面不知道幹嘛。

“出去,說了讓你們出去別進來。”

聽到開門的聲音,朱棣不耐煩地對車間門口喊道。

“怎麼了脾氣這麼大?”

朱雲峰走過去,看到朱棣居然已經弄出了一顆子彈,正拿在手裡上下打量。

在朱棣旁邊的籃子裡,還裝著七八枚子彈,不過屬於分散狀,有底火殼、彈殼和彈頭,都是銅製。

可以說往裡面塞上一根硝化棉,再把底火殼放入雷酸汞,那就是一顆真子彈了。

“因為我發現沒法量產。”

朱棣嘆氣道。

“沒法量產?”

朱雲峰不解道:“生產線不是有嗎?”

“是有,我先透過沖壓機,造了彈殼、彈頭和底火殼的模具,這樣每次衝壓就能從銅板上衝壓出二十四枚彈殼、彈頭和底火殼。”

朱棣隨手把組裝好,沒有引爆藥和發射藥的子彈扔進籃子裡說道:“但衝壓出來之後,無法進行機械組裝,必須手動把底火放入底火殼裡,再放入彈殼槽裡,然後再把彈頭和彈殼組裝在一起,如果想批次生產,得至少三臺衝壓機,再加上幾十個熟練工人一起弄。”

“那每天能產多少子彈呢?”

“有三臺衝壓機大概能生產幾萬枚,一臺的話,因為必須分開衝,就可能也就不到一萬發。”

“不錯了啊。”

朱雲峰撓撓頭道:“一萬發顆還不夠啊。”

朱棣白了他一眼道:“老美隨便一家小型軍火廠,一分鐘能造1200枚子彈,那些大型的軍火廠,一天能造五六百萬枚。”

“額那確實少了點。”

“你看看這個。”

“什麼?”

朱雲峰湊了過去。

朱棣拿出手機,給他看了b站上幾個子彈生產線影片。

其實子彈並不難造,就三個部件,一個底火,一個彈頭和彈殼,算上發射藥和起爆藥,總共也就五樣東西。

其餘底火砧、導火孔、環形槽、彈底緣、彈殼口部都屬於彈殼設計,造出標準模具件就行。

如此把底火和彈頭彈殼組裝在一起,就算是一顆真正的子彈了。

但朱棣用的方式屬於二戰時期的子彈生產方式,用機器先批次造彈頭彈殼,再人工裝發射藥與引爆藥,完成子彈製造。

而影片裡的直接就是現代國家的軍工廠製造方式,全自動化,把銅板放進特殊機器裡,透過自動化帶捲入衝壓機下,一壓就是幾十顆彈殼,一秒能壓一次。

接著流水線一路過去,上面放彈頭,下面裝底火,一系列流程下來,每秒鐘能夠給子彈箱裝填二十發彈藥。

而且底火的生產線也是如此,全都是自動化作業,都不需要有幾個工人。

看完了影片,朱雲峰算是明白了什麼情況。

嚴格來說,朱棣的操作方式都屬於手搓,不管是槍還是子彈,生產力非常有限,完全達不到流水線能力。

槍械的話,哪怕同時有三臺衝壓機工作,一週也就造個幾十把,子彈一週造個二三十萬發。

而且還得分開造。

因為機器就這幾臺,第一週造幾十把槍,第二週造幾十萬發子彈。如此交替,一個月下來,槍械百來把,子彈四五十萬不到。

一年下來也只能武裝一支一千多人的小部隊。

並且雖然透過模具已經進行標準生產,可如果最初的模具設計沒過關,那還得重新設計。

直到設計出與子彈完美的衝壓件才能進行精準製造。

現代化自動流水線就不一樣了,是有專門的機器生產槍械和子彈,造出來的每一把槍和子彈都一模一樣,而且速度非常快。

難怪後世印度無法自主生產子彈,或者說無法生產國際標準的子彈,原來是他們沒有自己的生產線啊。

“看明白了沒?”

朱棣問。

“看明白了。”

朱雲峰摸著下巴道:“你是說得要軍工機器?”

“對!”

朱棣連連點頭道:“我在網上查過了,這叫非標生產線,你能弄到不?”

“那可太刑了,你是嫌我牢飯吃得不夠是吧?”

朱雲峰翻起了白眼。

tm的。

那種專門生產槍械和子彈的機器在國外百分百能買到。

比如說老美那,人家都合法私營,買這種造子彈的機器,只要你有錢,弄到營業執照,隨隨便便就能搞。

但在我國嘛。

那是標準的牢底坐穿。

“那沒辦法了。”

朱棣雙手一攤道:“只能多搞點裝置。”

“現在八字還沒一撇,你那ak能不能發射還是個問題呢。”

“都是按照設計圖造的衝壓件,既然子彈都設計出來了,你那剛好也已經做出了硝化棉和雷酸汞,就試試?”

“試試就逝世,反正我不去,你行你上,我就在遠處遠遠看著。”

朱雲峰不迭搖頭。

其實炸膛應該也不至於造成多大風險。

因為他買的鋼材都是高質量鋼材,一片硝化棉不太可能把這種質量的鋼材炸掉。

但對於這種致命武器還是本能非常恐懼。

畢竟現在國際形勢相當不安全,戰爭的恐怖雖然沒有籠罩在我們國家頭上,但那種陰霾還是讓人害怕。

特別是見識到了現代戰爭的可怕,可能上一秒還是個完整的人,下一秒一臺無人機呼嘯而過,頃刻間就四分五裂。

所以雖然他現在正在生產致命的武器,可真要他親自上場拿槍去試驗,還是有點不敢。

萬一爆炸了呢?

“我自己來。”

朱棣大手一揮道:“自己造的槍,自己來試。”

“行,我去拿硝化棉和雷酸汞。”

朱雲峰點點頭。

雷酸汞從溶液裡分離出來後,就是灰色的沉澱顆粒物。

有點像火藥,但成分跟火藥差別還是相當大。

至少火藥難以引爆硝化棉。

硝化棉還好,直接從上面彈殼口塞進去就行,雷酸汞就得小心翼翼倒入底火殼裡,再封蓋蓋上。

一系列操作朱雲峰都是慢慢來,不過他也是過於小心了,雷酸汞雖然不穩定,但至少在常溫下,只要沒有經過碰撞還是不會出問題。

除非溫度非常高,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或者直接往地上砸,不然的話這玩意兒沒那麼容易就爆開。

很快他就把做出來的雷酸汞都倒入了底火殼裡封存住。

ak和7.62子彈都是朱棣按照網上找的標準設計圖做的,正常情況下,只要做出來的模具比例沒有出錯,那麼就不存在卡殼等情況。

做了七八枚子彈,朱棣順利把子彈壓入彈夾裡,然後按照影片裡教的那樣,以前掛後頂的方式上彈夾。

“咔嚓”一聲。彈夾順利鑲嵌進槍身裡。

作為槍械的一部分,彈夾自然要做到嚴絲合縫,都有具體的引數標準。

這一點朱棣自然會嚴格把控各項資料,包括小劉從他師傅那弄來的蘇氏ak各項資料,以及在網上能夠找到的ak各項資料,以此做到萬無一失。

“走!”

上了彈夾,朱棣右手抓住握把,深呼一口氣,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變得不一樣起來,率先走出工廠大門,向著校場方向而去。

校場是駐紮在皇莊軍隊的軍營。

事實上黑火藥的研發基地也在這裡,目前正在大批生產黑火藥手榴彈。

雖說朱雲峰已經搞出了無煙火藥,然而也還是無法大規模生產。

原因在於原材料硫磺和硝石,少量買點還不算什麼,天天在網上大批買這些,很容易被人關注。

所以只能在大明這邊搞。

大明自然有硫磺和硝石,但純度不高,含有大量雜質,需要進一步提純才能按照朱雲峰做硝酸甘油和雷酸汞的步驟做出這兩樣東西來。

然而以大明的提純能力.除了朱雲峰自己的實驗室以外,別的地方想做到這一點基本上不太現實。

何況也需要大量化工人才才行。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管朱雲峰搞的無煙火藥,還是朱棣造的ak,每個月的生產非常有限。

一年的產量武裝一支精英小隊沒問題,大規模製造的話,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這種情況下,黑火藥其實依舊有用。

朱棣騎馬進入校場。

“燕王殿下到,吳王殿下到!”

屬於朱棣的親軍衛士先一步進去,對裡面大聲喊道。

此時校場內有沒有出去巡邏、警戒的衛士正在操練,看到他進來,紛紛避開位置。

“燕王殿下,吳王殿下。”

帶衛士訓練的指揮使連忙上前拱手行禮。

“嗯,我要試試新武器。”

朱棣翻身下馬,說道:“去,去遠處立個靶子。”

“是。”

指揮使連忙揮揮手。

立即有衛士從軍械庫拿了三個練習射箭用的木靶。

等木靶立好之後,朱棣說道:“你們站在我身後,千萬不要到我前面去。”

“快,退後!”

指揮使忙不迭勒令士兵們往後退。

眾人紛紛退到了朱棣身後十多米開外,就只有朱雲峰站在他身後三米位置。

朱棣深呼一口氣,隨即關掉保險,拉動槍拴,開始上膛。

“咔嚓”一聲。

子彈顯然已經順利進入了槍膛裡。

“砰!”

朱棣舉槍瞄準射擊,一氣呵成。

然後他就差點被驚人的後坐力弄得槍脫手。

“我去。”

朱棣嚇了一跳,連忙穩住。

但抬起頭看過去的時候,已經看到不遠處的木靶上多出了一個彈孔。

“成功了!”

朱棣高興不已,緊接著再次舉槍射擊。

“噠噠噠。”

又是三槍,彈殼不斷從槍膛裡飛出。

但到了第五槍,扳機就扣不動了,彈殼也沒有飛出來。

朱棣熟練地拉開槍膛,看到一個彈殼卡在了裡面,便把彈殼扒拉出來。

“怎麼了?”

朱雲峰走上前問道。

“卡住了。”

“ak可是很少會出現卡殼問題的啊。”

“應該是拉殼鉤沒做好。”

朱棣看了一下說道:“我之前在網上看了一下,這種情況往往是拉殼鉤跟彈殼配合出了問題,但前面幾發順利發射了,說明彈殼的尺寸應該沒錯,那就是拉殼鉤我沒弄好。”

“能解決嗎?”

“我再多試試吧,這東西本來就得多實驗。”

“嗯。”

朱雲峰退後幾步。

朱棣把剩下的幾顆子彈全打完,這才意猶未盡道:“手裡有槍的感覺跟沒槍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啊。”

“得了吧,現在也就是個半成品,得多試才行。”

朱雲峰撓撓頭道:“何況量產問題也是個麻煩,就算造ak,模具齊全,一個月才造幾把,幾顆子彈哦。”

“那咋辦嗎?”

朱棣把手中的槍垮在背上,一臉苦相道:“讓你去搞非標生產線你又搞不到。”

“你不廢話,專門生產槍械和子彈的生產線,是怕我沒坐過牢?”

朱雲峰無語了。

朱棣這是想槍想魔怔了吧。

但仔細想想,量產方面確實是個問題。

畢竟不管是子彈還是槍械,單純靠這幾臺機器手搓,著實沒前途。

他想了想,隨後問道:“話說回來,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執著於造現代化武器呢?”

“難道不造嗎?”

朱棣反問。

兩個人在校場上邊走邊聊。

朱雲峰說道:“19世紀應該沒有這麼先進的生產線吧,那人家是怎麼造出步槍的?”

“你的意思是造那種老古董步槍?”

朱棣皺起眉頭。

這可不是他想做的玩意兒。

“一步步來嘛。”

朱雲峰笑道:“可以小規模生產點現代步槍,大規模批次生產的話,可以做老古董步槍加紙殼定裝彈,那玩意兒就不需要機器,人工就能打造,明年糧食大豐收的話,大明就不會缺人工了。”

“唔”

朱棣沉吟了片刻,點點頭道:“好,那我今天回去就查查老式步槍怎麼造。”

唉。

沒辦法。

軍械就是這樣。

國外不禁槍肯定能買到軍用生產線。

國內禁槍,不僅軍用生產線沒法在市面上購買,連槍械的各種原材料都是管制品。

所以想真正實現自動化造槍的道路,大明還任重道遠。

但不可否認的是。

有現代技術支援的情況下,大明也算是有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