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章 吳三桂出擊朱棣

拿下貴陽之後,他們也僅僅休整了一天,翌日繼續出發。

城內的一干滿清韃子殺光。

城中除了萬餘綠營兵以外,還有數百名八旗士兵。

這些人其實並非士兵,而是貴州巡撫的隨從兵,實際上也很少出去作戰,起督戰作用。

後來全國各地的主要城市都會安置一些滿蒙漢八旗人,這個制度就是所謂的八旗駐防制度,因而這些地方都有“滿城”。

如南京城在清朝的時候,南京紫禁城就被劃為了滿城,由駐紮在南京的八旗士兵居住。

清初的時候這類滿城還比較少,但云貴川是絞殺南明勢力的前線,因而貴陽、成都、昆明等地還是有不少八旗士兵被派遣過來。

不過雲南是吳三桂的地盤,他對貴州和四川也滲透比較多,為激化與吳三桂的矛盾,滿清沒有直接派大軍駐防,有的八旗兵也是各地巡撫的隨從兵馬。

像雲南巡撫朱國治就帶了一些滿八旗隨從,結果遭到吳三桂的剷除。

目前手握八旗兵最多的就是雲貴總督趙廷臣,有幾千人左右,不過後來也因南明被剿滅而被調走。

以至於第四任雲貴總督甘文焜在遭到吳三桂叛亂時,貴陽守軍全都歸順了吳三桂,他身邊只有少數八旗隨從,最終遭到包圍而自殺。

對於這些關外建奴,朱棣下令梟其首,剖其屍,把建奴們的屍體懸掛於東門外示眾。

之後他本來打算讓全城百姓蓄髮易服,恢復漢人衣冠。

但一來恢復服裝容易,頭髮想馬上長出來很難。二來貴陽百姓也都瑟瑟發抖,全都緊閉房門不敢出來。

加上他們時間緊任務重,便沒有馬上實施規定,而是留下兩個千戶大概五百來人鎮守貴陽,繼續出發前往昆明。

三日後,偏沅巡撫袁廓宇才緊趕慢趕終於到了貴陽城。可此時聽聞噩耗,貴陽易手,貴州巡撫卞三元戰死,讓他很是驚慌。

雖然不是他的主要責任,然而敵人畢竟是在他湖南境內出現前往的貴州,如果不能馬上戴罪立功,朝廷追責的話,袁廓宇即便有八旗背景恐怕也不好過。

他馬上派人偷偷潛入城內調查情況。

目前貴陽城內只有五百多人,他們勒令城中工匠正在修補東城門。

得知城中人數並不多,甚至都沒有閉城門,每天依舊跟往常一樣,開啟城門讓百姓進出,袁廓宇就有想法。

他打算分批派一些人潛入城中,等過兩天他突襲貴陽,趁著敵人守城之際,城內的人再突襲城門把城門開啟,他就可以輕鬆再把貴陽奪回來。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早在他距離貴陽幾十公里外,無人機就發現了他的行蹤。

明軍帶了大量無人機電池和太陽能板。

雖然前幾天下雨導致太陽能板不能充電,但這六七月天氣雨來的快去得也快,很快就是晴朗天氣,無人機幾乎二十四小時在貴陽周邊巡邏。

發現又有清軍過來,城中守軍直接發動反突襲,在袁廓宇準備實施計劃的當天夜裡,將士們戴上夜視儀,背好迫擊炮出城。

戰術依舊沒什麼變化,先是迫擊炮轟炸了袁廓宇的駐地,趁著營地大亂,明軍士兵們用突擊步槍發起猛攻。

槍炮聲中,袁廓宇帶來的三萬多綠營兵馬直接潰敗,一路死傷慘重,逃亡百里。

袁廓宇本人也在第一輪炮火中被炸死。

沒辦法。

明軍的武器過於bug,無人機和夜視儀的配合讓他的主帥帳篷無所遁形,迫擊炮直接對著他的主帥帳篷轟炸,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與此同時,朱棣則繼續悶頭趕路,六月十九日出發,六月二十一日上午就抵達了安順。

安順現在空虛。

因為卞三元把周邊守軍全都抽調了過來,之前在越州三萬多人被朱棣吃下,貴陽一萬多人也沒了,導致周邊城池少有人把守,根本無力阻攔明軍前進。

但這支戰鬥力強悍,連續攻克城池,甚至連西南重鎮之一的貴陽都被攻下的明軍訊息,也早就已經傳達出去。

滿清朝廷離得太遠,現在倒是還沒有得到訊息。

然而到六月二十二日的時候,透過清廷建立的比較高效率的驛站體系,遠在昆明的吳三桂和雲貴總督趙廷臣,就知道了這件事。

“砰!”

“什麼?”

二十三日下午,平西大將軍府中,正在喝茶的吳三桂手一抖,茶杯都落在地上了。

他也顧不得茶杯,看向那報信士卒眼神駭然說道:“你再說一遍。”

那士卒單膝下跪答道:“回大將軍,明孽攻克了貴陽。”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吳三桂嘴中喃喃自語,不敢置通道:“明孽怎麼可能還有力量攻打貴陽,這不可能啊。”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然後說道:“把這支明孽的所有訊息說一遍。”

士卒就把這支隊伍怎麼忽然出現在湖南境內,然後一路穿縣過府,從湖南進入貴州,再在越州野戰近乎殲滅三萬綠營,隨後攻克貴陽的事情說了一下。

聽到這支神秘的部隊戰鬥力極為強悍,擁有似乎比火槍火炮還要厲害的武器,特別是貴陽被輕鬆攻克,讓吳三桂有些心慌。

因為從目前對方的行軍路線來看,這支部隊極有可能是直奔昆明而來。

要麼是去救永曆帝,要麼是來殺他吳三桂。

而貴陽的防守力量總兵力大概在五萬多人,昆明的總兵力只多不少,吳三桂本人擁有核心部眾五萬左右,加上週邊兵力,總人數在十萬以上。

但以對方野戰輕鬆擊破三萬餘人,又迅速拿下有一萬多人把守的重鎮貴陽的戰鬥力來看,自己這十萬大軍恐怕不安全。

想到這裡,他連忙叫來了心腹謀士方光琛、劉茂遐、夏國相以及女婿胡國柱。

與他們商議之後,他們也認為對方來勢洶洶,戰鬥力不能小覷,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清廷拉下水,立即讓清廷派援軍來才行。

就在他們思索辦法的時候,雲貴總督趙廷臣也過來找他們。

目前吳三桂還沒有用弓弦殺害永曆帝而被任命為平西王,尚無節制雲貴川總督、巡撫之能。可西南主要兵力都被吳三桂把持,雲貴總督趙廷臣,雲南巡撫林天擎手底下的兵馬非常少,因此不管是職權還是軍權都受吳三桂限制,甚至被架空。

這種情況下,在遭遇敵人進攻的時候,他們就只能尋求吳三桂的幫助。

二人進入府內,吳三桂已經做了考量,便讓方光琛他們先退下,自己則一個人坐在中廳大堂內,等著他們兩個過來。

過了一會兒穿著清朝官服,頭戴珊瑚頂紅帽子的兩個官員入內。

趙廷臣和林天擎都是東北人,漢軍旗出身,而吳三桂只是個降將,本來一直看不起對方,但無奈對方手握重兵,且在西南有西選的權力,因此被迫倚重他。

兩人進來後,吳三桂還是維持著表面功夫,起身與對方互相見禮,這才坐下說道:“二位的來意我已經知道了,我也在頭疼這件事。”

林天擎立即說道:“大將軍,貴陽失守,朝廷必定震怒,此時我們應該立即消滅這股明孽,防止朝中有人攻訐。”

吳三桂搖搖頭道:“二位也是懂戰事的,怎麼能把事情想得那麼簡單。貴陽兵馬眾多,而明孽不過數千之眾,他們在野外幾乎全殲三萬餘綠營,又輕鬆攻破貴陽,所使的武器遠厲害於火器,能離著十餘里外就能將貴陽東城門轟塌,這等戰力,我們去也是十死無生。”

趙廷臣和林天擎都沉默了下來。

吳三桂說得沒錯。

他們作為漢軍旗出身,自然也是有打仗水平,不然也不會被派到西南來監視吳三桂。

事實上他們甚至有想過讓吳三桂和那夥明孽拼,最好搞個同歸於盡,這樣朝廷那邊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輕鬆解決日益坐大的吳三桂問題。

然而對方那支明軍的戰鬥力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如果讓吳三桂出兵的話,萬一也落得個卞三元的下場,西南就易手了。

畢竟相比於吳三桂,南明餘孽才是心腹大患。

因為眼下滿清入關之後,不僅大肆搞屠殺,還繼續維持著明末嚴苛的稅務,如三響依舊沒有停止徵收,以至於民間怨聲四起,對待大明的態度也開始轉變。

以前他們認為大明該亡國,於是支援起義軍。但現在滿清弄得天怒人怨,讓民間百姓也慢慢暗地裡把南明軍隊稱呼為王師。

南明能夠堅持這麼久,離不開南方地區民間的幫助,因此他們決不能讓南明的勢力再次發展。

“你們應該也明白,一旦我兵敗,西南之地頃刻間就為明孽所取,四川還有明孽殘存,他們北上取川,東寇兩廣湖南,則半壁江山要為明孽佔去,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吳三桂見二人不說話,便趁熱打鐵道:“因而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共同進退,調撥西南的所有兵力,以及周邊力量,如李國英、張長庚、王一正等部。”

林天擎忍不住說道:“為了對付區區數千明孽,就調集這麼多兵馬,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何況四川還有明孽,若調集他們來.”

“撫臺覺得小題大做?”

吳三桂打斷他的話道:“我想問問撫臺,是什麼樣的區區數千人,能夠野戰輕鬆殲滅三萬將士,還能半個時辰內攻克牆厚城高的貴陽城?若是不全力以赴,但我西南大軍被消滅,恐怕悔之晚矣。”

“這”

林天擎一時語塞。

朱棣那邊的戰績確實太誇張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清軍戰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或許可以擊敗他們,但野戰能夠近乎全殲幾萬人,想都不敢想。

更何況又輕易攻破城高牆厚的貴陽城。

這就意味著對方有全殲幾萬人的戰鬥力,自然也就擁有了擊敗十萬人的強悍能力。

因此吳三桂的擔憂在他們懂軍事的人眼中,確實沒什麼錯。

貴陽都抵擋不住,雲南的兵力即便比貴陽多不少,可昆明的城池難道比貴陽還高厚嗎?“在我看來,這支明孽非同一般,如果不能全力以赴的話,恐怕大清危如累卵啊。”

吳三桂嘆了一句說道。

林天擎遲疑道:“要調集這麼多兵馬,是不是要請示朝廷?”

“請示朝廷?”

吳三桂嗤笑道:“他們已經拿下貴陽,正在馬不停蹄趕往昆明,恐怕頂多十日之內就能到昆明城下,你飛鴿傳書都來不及了吧。”

“既然來不及,臨時抽調周邊兵馬,他們又怎麼趕得贏呢?”

“要麼賭一把,賭他們是急著去緬甸救永曆。若他們的目標是昆明,我們也只能想辦法守城,等待援軍來救。”

“大將軍此舉,是不是把對方想得太厲害了些?”

“未慮勝先慮敗,以敵人展現出來的戰力來看,我這麼做才是最好的做法,否則等著西南淪陷,朝廷震怒嗎?”

“額”

林天擎便看向趙廷臣,吳三桂的意思是把四川、湖北、湖南、兩廣的兵力全抽調過來圍攻這支明軍。

實際上主要還是四川的部隊。

因為此時南方基本都已經平定,滿清除了在四川、福建、雲南等地安置重兵防備夔東十三家、南明以及鄭成功勢力以外,其餘地方駐防兵力少了很多。

西南的大部分軍隊都被吳三桂控制,他林天擎和趙廷臣只是名義上的巡撫和總督,沒有調遣其它地方軍隊的權力。

不過趙廷臣作為雲貴總督,自然可以與四川總督商議一下,希望他出兵幫忙解圍。

見此趙廷臣最終說道:“那就按大將軍的意思辦,我們一邊上書啟奏朝廷,把這件事報與朝堂,一邊請四川總督李國英幫忙出兵。”

“如此甚好。”

吳三桂點點頭道:“我聽聞敵寇已至安順,但那已經是三天前的事情了,想來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臨近曲靖,我即刻親自前去,看看他們的戰力,若是事有不測,則分段阻擊,延緩他們進攻昆明的腳步以圖援軍,二位與我一同隨行如何?”

“好。”

兩個人都應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們自然也要親眼看看那支明軍的戰力。

當下吳三桂也即刻調遣兵馬,往東迎戰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