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章 揮師北進

“嗚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音響徹天地。

小朱棣那邊也沒有廢話,到地方便迅速發起進攻。

由於怕誤傷,所以他率領一千五百人從東面突襲;左良玉呂大器則從西面包抄。

兩面夾擊之勢,嚴重威脅到了闖軍的安全。

小朱棣當然不是直愣愣地往人家營地跑,而是遵循李文忠的建議,先突襲東北面高山,佔領制高點。

闖軍的弓弩完全不是明軍ak的對手,他們甚至都沒法傷到明軍,就被明軍打得狼狽逃竄。

這裡畢竟不是茂密到草叢比人還高的越南叢林,雖有些灌木遮蔽視野,然而ak掃射過後,濺起大量泥土草木,根本不可能藏人。

等佔領一處制高點之後,就再也沒有懸念。在迫擊炮的轟炸下,闖軍大量往西逃竄,與左良玉呂大器撞在一起。

一陣不算特別慘烈,甚至只能算是小規模的廝殺結束,李過率領殘存的闖軍選擇嚮明軍投降。

自此歷史上滅亡大明的大順政權,便徹底煙消雲散。

下午時分,小朱棣在山頂上支起電臺,看著遠處已經平息了的戰場,向南京皇宮那邊彙報訊息。

“喂。”

朱雲峰接起了短波電臺耳機。

“搞定了。”

“闖軍被消滅了?”

“嗯。”

“李自成呢?”

“跳崖了。”

“慘。”

“我現在回師吧。”

小朱棣眺目遠方,戰場就由左良玉和呂大器部打掃就行,自己可以回南京了。

“老祖宗之前說過,如果你滅了李自成後不急著回南京,先去鳳陽等他,再通知孫傳庭跟何騰蛟,他要去趟鳳陽祭祖。”

“好。”

“那行,我先去向老祖宗彙報一下情況。”

朱雲峰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此刻老朱依舊在乾清宮殿內處理著公務。

他簡直是個變態。

從他到南京之後,南京六部以及諸多官員清閒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早上四點鐘南京外面的午門就大開,數百名或是原來殘存的南京官員,或是被起復,被升調,被任命的文武百官就得上朝奏對。

等大家在奉天門外御門聽政結束,好不容易捱到早上七八點鐘,就得馬上去各部衙門辦差,把今天事情上奏到內閣。

往常大明朝的內閣和司禮監就會對這些奏摺進行擬閱、批紅,等處理好之後,才會交給皇帝正式釋出生效。

如果皇帝不太想理政,基本上內閣與司禮監就能把每天的政務處理好。

也正是如此,嘉靖可以在皇宮內建道觀當神仙,萬曆可以三十年不上朝,天啟可以整天在後宮裡玩木頭。

但老朱的做事方式就完全不同。

什麼內閣司禮監?

他們沒有任何批閱奏摺的權力,只能負責幫忙整理一下。

除此之外,就是給老朱擬聖旨、傳送老硃批閱過的奏摺,將老朱的命令傳達下去。

可以說有老朱在,內閣和以韓贊周為首的南京太監部門已經名存實亡。

然而卻沒有人敢有意見。

在太祖朱元璋面前,這些大明的官員永遠都只有聽令的份,而沒有質疑的份。

今天老朱正在批閱一份公文。

並非奏摺,而是要砍的名單一份,進行最後的批紅。

應天府管轄的常州、蘇州、松江等地十分富庶,自古也是鹽商、茶商、糧商的聚集區之一。

其中高門大戶無數,像徐階家族在松江府田畝就多達四十餘萬。

雖然此時徐階已經死了60年,然而徐階不像嚴嵩失勢後能被地方官員隨便整,退休致仕只有高拱和海瑞在騷擾徐家。

只是等高拱海瑞被罷官,學生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之後,徐家就被張居正照顧,子嗣都在做官,因此福澤延綿到今天,依然是松江府最有錢有勢的大家族。

老朱到明末之後,下令徹查南方富戶,包括江南各類鹽商、茶商、糧食及擁地地主,那些叛國者自是免不了一死,名下財產、人員皆要被查抄。

財產充公,人員則要把名錄交到老朱這兒,通常這些都是地方官府以及錦衣衛經過一系列稽核過,基本都是要殺的人,就等老硃批示。

事實上這麼殺肯定會對市場造成嚴重後果。

這些鹽商茶商糧食雖可惡,在國家危難之際大發國難財,可沒有這些人在進行商貿運轉的話,市面上的商品價格會暴漲。

因此老朱又設立國營榷場,把這些基礎生活物資變成官府買賣,並將從各家查抄出來的店鋪、糧食直接充公,大幅度降價售賣,以滿足市場需求。

一系列操作之下,江南地區原本高漲的鹽價糧價迅速下跌,物價得以維持住,百姓也能吃到糧食和鹽。

當然。

在明末這個天災頻繁的時期,如果後續產出跟不上的話,這樣做就無異於殺雞取卵。

所以老朱又得立即發動春耕,讓季赫回長沙搬運大量新種子、化肥、農藥送到明末來,透過水運快速運到江南,進行第一波農業革命。

目前雲峰集團名下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化肥工廠、農藥工廠,跟以前需要偷偷摸摸運送比起來,如今是要多少有多少。

因而老朱也不用擔心今年七八月南方秋收之後缺少糧食,可以放心大膽地把這些賣國蛀蟲都殺光。

他一筆批示,就是成百上千顆人頭落地。

但老朱眼都不眨一下。

“老祖宗。”

朱雲峰迴到大殿內,正看到老朱把批好的公文扔在桌案上,讓韓贊周送到前面內閣去。

韓贊周雙手舉著公文,倒退著出了乾清宮,等他走後,老朱一邊拿起一份新的奏摺,一邊頭也不抬地說道:“怎麼?”

“李自成滅亡了。”

“哦?”

老朱聽到這個訊息總算是抬起頭看了他一眼。

對於這個滅亡自己大明的人,站在朱雲峰的立場沒什麼太大感覺,但老朱的立場肯定是心裡極為厭惡。

他沉聲說道:“抓到李自成了嗎?”

“沒抓到。”

“讓他跑了?老四幹什麼吃的?”

“滅亡前跳崖自殺了。”

朱雲峰聳聳肩。

“可惜。”

老朱咂咂嘴。

張獻忠被一炮轟殺了很可惜,李自成跳崖了也很可惜。

因為他想凌遲了這倆人來著。不過相比於李自成和張獻忠,建奴才是老朱最痛恨的目標。

畢竟他可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人。

結果他才趕走蒙元,女真建奴又佔據了漢人江山。

他大明成了夾在兩個胡虜當中的漢人王朝,怎麼能讓老朱繃得住?“現在李自成也被滅了,下一步就是北上了吧。”

朱雲峰試探性問道。

“嗯。”

老朱低頭看了眼政務。

這政務處理不完啊。

不過也沒辦法。

自己還得去北京,南方又有太多事情要處理。

分配田地,查抄貪官汙吏地主劣紳,調動人事,安排各地百姓恢復生產,都需要他做出批示。

總不能把朱標叫來代班吧。

‘算了,南方的事基本都處理得差不多,讓保兒留在南京幫我善後就行了。’

老朱心裡想著,然後起身說道:“來人。”

“陛下。”

外面馬上有侍衛進來。

“宣史可法、馬士英、熊明遇、高弘圖、張慎言、郭維經、姜曰廣、姜一洪他們進來。”

“是。”

衛士隨即出去。

過了大概十多分鐘,在奉天殿辦差的幾名內閣大學士,以及在午門外六部衙署辦差的六部尚書等十餘人進入殿內。

“參見陛下。”

眾人拱手行禮。

老朱摁著桌案起身,雙手揹負在身後,繞過桌子走到臺前居高臨下說道:“李自成已滅亡,攪亂中原腹地十餘年的流寇基本已經肅清,剩下的多是小患,且南方已定,朕決定揮師北上。”

史可法等人頓時互相對視一眼,張慎言壯起膽子說道:“陛下,崇禎聖上終歸是有些年輕氣盛。陛下也說聖上自縊殉國,風骨猶存。定是有奸人遮蔽了聖上耳目,臣以為,還是不要再動刀兵,北方當傳檄而定,屆時聖上也會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雖然盧九德他們還沒回來,然而得益於朱雲峰這個人大嘴巴,昨天朱由檢面對老朱大罵不思悔改,反而頂嘴的事情早就傳了出去。

群臣知道這事差點沒嚇死。

從法理、道理、孝理以及各種理上,他們當然得聽老朱的命令,畢竟大明是老朱建的,論資排輩崇禎拍馬都趕不上。

但不管怎麼樣,對於他們這些臣子來說,老朱是君父,崇禎同樣也是君父,都得維護。

所以哪怕老朱氣得吐血,揚言要打進北京,抓了崇禎吊起來打。

他們這些人也必須站出來給崇禎說兩句好話。

然而老朱對於這樣的不肖子孫那是氣得不行,立即喝道:“不用說了,朕沒有這種不肖子孫。一無能庸才,德不配位,朕說他兩句還敢回嘴,要這樣的皇帝有甚麼用。”

“陛下.”

史可法等人還想說什麼。

老朱瞪了過去道:“大明是朕建的,這皇位朕想給誰就給誰,莫非你們想幹預朕的家事?”

若是別的皇帝,作為專門跟皇帝對著幹的大明文官,那肯定是得站出來說一句“天家無家事,皇帝的家事也是國事,臣等是在為國家大事而據理力爭”。

但這是老朱。

你敢這麼說一句,別管你後來有沒有壯烈殉國,老朱當場就能讓你死翹翹,甚至運氣不好人家殺你一個都不夠,還得株連宗族。

所以面對老朱怒氣衝衝的問話,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把任何想說的話嚥進了肚子裡。

高弘圖只好說道:“只是陛下要揮師北進,南京政務該如何是好?”

“朕會叫李文忠留在南京置理政務。”

老朱擺擺手道:“朕曾經也想過,讓唐王朱聿鍵監國,未來由他繼承大統。朱聿鍵為國為民,國家危難之際,別的藩王都待在封地,唯有他組織兵馬救國,只恨崇禎小兒愚蠢,不要這樣的忠誠藩王,反而折磨他。”

“後來建奴攻破南京,他在福建稱帝為隆武。若非鄭家除鄭成功以外皆是宵小之徒,朱聿鍵未嘗沒有興復的可能性。”

“只是朕也嘗聞太子朱慈烺聰慧有加,有明君之像。”

“唐王畢竟是疏宗,老四既然奪了天下,天下也該歸他的後人,朕就不立新主了,廢了那崇禎永囚鳳陽,讓朱慈烺登基,選賢能輔佐就是。”

一番話語,群臣對視。

史可法帶頭說道:“陛下英明。”

眾人也忙道:“陛下英明。”

這其實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對於群臣來說,崇禎畢竟是正統。

南明之所以混亂,就在於崇禎自縊,他的兒子一個沒跑掉。

要是崇禎死了,別說朱慈烺,就算是朱慈炯、朱慈炤這兩個非嫡長子逃到南方,都沒福王、唐王等人的事。

因此群臣肯定是希望崇禎的後人繼承大位,這也才符合法理。

而對於老朱來說。

他其實有考慮過換朱聿鍵。

但最後還是否決了。

這裡面其實無關於朱慈烺是不是真有才。

而是朱聿鍵並不是馬皇后的後人。

雖然大明其實沒有非馬皇后才有繼承權這個說法。

可明初基本就已經預設了這個事實。

除了朱棣以外,其餘朱樉、朱棡、朱橚三人,只要他們或者繼承他們爵位的子嗣也靖難成功了,依舊可以像朱棣那樣當皇帝。

但若是非他們幾個馬皇后的兒子靖難成功,恐怕天下藩王都得反。

歸根到底。

不僅僅在於老朱深愛馬皇后。

同時馬皇后也是淮西勳貴集團當中的一員,甚至是其中領軍人物般的存在。

老朱能夠成功打下江山,馬皇后至少佔三分之一以上的功勞。

所以老朱和馬皇后的兒子,才有江山的繼承權。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因而老朱深思熟慮,崇禎肯定是要廢的,但朱聿鍵不是馬皇后的直系後人,也沒什麼辦法。

“傳令,即刻召集三軍,明日便隨朕渡江前往鳳陽,爾等留守南京,輔佐文忠。”

朱元璋環視一圈,說道:“切記,凡事都按照朕留下的旨意做。若是擅自行事,或者包庇罪犯,那便小心爾等的人頭不保。”

“是,臣等遵令。”

群臣心中一凜,躬身行禮,心中不敢有絲毫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