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章 救命稻草

老朱扭頭就走了,自然不是對呂大器有什麼意見。

說實話,他這裡有倒是有好幾份名單。

如《明末投降起義軍官員名單》《明末投降清軍官員名單》以及《明末投降起義軍與清軍的將領、勳貴名錄》等等。

除此之外,就是《明崇禎十七年亡國殉節官員表》《抗清殉國將領名錄》一類。

基本上就是白名單與黑名單的區別。

比如現在湖廣江西的一些高階官員,湖北巡撫王揚基跟著左良玉奮力抗擊起義軍和清軍,三年後病死。

監軍王瓆、沔陽知州章曠、承天府同知馬飆都是殉國孤忠,妥妥的白名單成員。

而江北監軍傅上瑞,江西道監察御史黃澍,江西巡按周世科,襄陽總兵王光恩等湖廣江西周邊投降清朝的官員將領,那就是黑名單了。

因而對於這些官員將領,老朱完全可以透過名單判斷他們的忠誠。

上了黑名單就以後殺了,白名單自然可以重用。

呂大器一生忠君愛國,明亡後又力主抗清,自然是白名單成員。

但眼下不是跟呂大器談天說地的時候,老朱在關注另外一件事情——小朱棣那邊。

到今天已經是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三。

朱元璋出現在長沙的訊息甚至都還沒有送到北京去,崇禎都還不知道長沙有一個自稱太祖的人。

可距離潼關被攻破,孫傳庭戰死就只剩下三天時間了。

事實上李自成就是於今天到的潼關,命令手下部將對潼關開啟了猛攻。

三天後潼關失守,孫傳庭戰死,自此李自成再無敵手,很快就北上攻克了北京,建立大順。

所以現在就是能否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候。

此刻老朱已經出現在了帳篷內,營帳內的電臺正在實時保持與小朱棣的聯絡。

這些天小朱棣是馬不停蹄,甚至從起義軍那搶了不少馬匹,一路打退了不少起義軍的小股部隊,日夜兼程,終於到了陝西。

十月初的陝西天氣有些寒冷,初冬季節萬物蕭瑟,草木開始變得枯黃,就連天空都是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雪。

前些日子關中下了雨,地上沒有完全乾透,馬蹄踩在泥土地裡,深一腳淺一腳,緩慢地向前移動。

小朱棣這段日子行軍還是比較艱難。

武關並非筆直大道,而是位於秦嶺深山老林當中的道路,不僅高矮起伏的坡地眾多,周圍全都是高聳的山丘叢林。

道路距離不僅遙遠,路況也非常差,他們最開始是用三輪車運輸,可走著走著,行軍速度十分緩慢。

倒不是三輪車質量不好壞在路上。

事實上由於是國產品牌,質量過硬,哪怕鏈子沒有上潤滑油,也能持續保持轉動。

問題出在了道路和體力上。

由於沒有地方充電,弄來的全是人力腳蹬子三輪車,只能靠雙腳蹬才能前進。

平坦的夯土路面還能走一走,碰到道路比較複雜的路,比如泥濘路,或者山坡路,那速度還不如走路快。

車輪陷進泥坑中,或者上坡蹬不動是常有的事情。

在湖北和南陽這樣路況相對較好的地方,還能保持每天走五六十公里的行軍速度。

進了武關就不行了。

畢竟他們可不是隻帶了自動步槍出發,還帶了行軍乾糧以及一定數量的子彈和迫擊炮。

輜重似乎不多,卻進入山區嚴重拖慢了行軍。

小朱棣不得不選擇搞了很多馬匹,透過馬匹拉三輪車來行進,如此堪堪才在十月初三進入關中。

此刻關中已經是一片蕭瑟。

從崇禎元年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等人先後起事,再到崇禎四年李自成起義,關中就是起義造反的重災區。

因天災不斷,人口流失加上官府盤剝,很多百姓要麼餓死,要麼逃走,要麼造反。

原本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一眼看過去,曾經大片的田土乾涸開裂,長滿了雜草,村莊房屋破敗,方圓幾里都見不到人煙,甚至道路邊偶爾還能看到枯骨。

要知道小朱棣現在可是從武關出來後,自藍田北上至渭南一帶。

這裡以前可是關中最好的耕地區域,有渭水灌溉,秦嶺也有多條河流延伸出來,不是特別缺水,往年旱災的時候往往渭河以南還算安全。

然而即便是渭南地區,現在也是一副破敗的場景,由此可見明末小冰河時期以及各種人禍給關中帶來了多大的破壞。

就更別說北面的黃土高原地區,恐怕情況比這裡嚴重十倍不止。

小朱棣騎在馬背上,旁邊一個士兵背上揹著電臺,他則戴著耳機把情況給老朱彙報了一下。

“嗯,我知道了。”

聽到小朱棣報告關中的情況,老朱沉吟道:“關中為賊寇禍害最為嚴重,有這幅景象不足為奇。元末時期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當務之急還是先平定匪亂,重新建立秩序。”

“我明白父親,現在我距離潼關不到二百里,最晚大後天早上肯定能到,不過我會加緊趕路,爭取在後天晚上到,只要史料裡的日子沒記錯,應該趕得及。”

小朱棣四下掃視,遠處北風蕭瑟,地平線上行人少得可憐,偶爾有炊煙升起,亦是飄飄散散,形單影隻。

“好,注意你自己的安全就是了。”

老朱叮囑道:“切記,這大明亡了就亡了,父親再帶你建一次大明。但你若是有什麼意外,為父可就追悔莫及,明白嗎?”

“是,孩兒必定以自身安全為主。”

小朱棣應了聲,隨後切斷了通話,看向身後的將士們。

他只帶了八百人。

但足夠了。

不過這些天的趕路大家還是很疲憊。

老朱治下的明初士兵素質還是相當過硬,史料記載,南京的京營官軍每天都要跑操、拉練、騎馬、射擊等訓練。

像小朱棣他們的軍事訓練也是跟著他們進行,天天都要跑十幾公里,騎馬繞著南京城。

如此才練出了老朱的兒子們相當過硬的軍事水平。

再加上最近兩年,洪武朝的大明正處於飛速上升階段,食物管夠,將士們吃得越來越好,餉銀也越來越高,身體素質自然也是提升很快。

一秒跑八米是一秒的極限,不是士兵們的極限。在這樣的恩情下,驅使著士兵們能保持每天幾十公里的高強度急行軍。

只是人畢竟是肉做的,不是鋼鐵。再有意志力支撐還是會累,因而士兵們臉上的疲憊之色還是非常明顯。

見此小朱棣對身邊的李文忠道:“保爾哥,傳令下去,今夜連夜趕路,我們離華陰已經不足百里,到華陰後休整一日再前往潼關。”

“嗯。”

李文忠隨即拿起對講機,給各旗小旗說道:“各旗注意,燕王有令,今夜加緊行軍,再有數十里就到華陰了,明日在華陰休整一日,大家好好睡一覺,養養精神,一天都不用趕路了。”

“是!”

各旗小旗們頓時精神一振,把命令傳達下去。

雖然李文忠編造了謊話,說不到數十里,實際上還有50多公里路程,但士兵們哪知道?現在大家一直緊繃著。

每天就睡不到四個時辰,準確來說是七個小時左右,其餘十七個小時,連吃飯都在馬上,只有每過兩個時辰有那麼半刻鐘的時間用來休息和上廁所。

一路上倒不是快馬疾馳,可哪怕是緩步慢行,拖拽著那麼多三輪車和物資,馬兒都有點受不了,已經累死好幾匹體弱的馬了。

因此將士們不僅身體累,精神上也很疲憊,急需要一天的時間好好休息。

眼下李文忠搞了一招望梅止渴,讓將士們有了盼頭,就希望到了華陰能好好睡一覺,因而一個個倒是振作起來,繼續加緊前行。

路途十分遙遠。等到了華州,總算是能見到一些人煙。

然而看到忽然出現的陌生隊伍,百姓們十分警惕,都遠遠地觀望不敢靠近。

眼下關中能抽調計程車兵都已經抽調走了,壯丁要麼跟著李自成當反賊,要麼被官府徵了勞役當官兵,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婦孺,艱難苦苦掙扎求生存。

小朱棣甚至路上看到了很飢餓困頓處於生死邊緣的百姓,還有官府穿梭於鄉間,四處為前線徵集糧草,百姓苦不堪言。

他見到這種情況,最多也就是驅散官兵,卻也是無能為力。

沒有石碑的穿梭功能,無法帶糧食過來,就解決不了燃眉之急,因此他也只能繼續悶頭趕路,早點平定天下動盪,百姓才能儘快恢復安寧。

翌日,小朱棣到了華陰,此時已經是中午,今天將士們都沒睡,跑了一個通宵,累得人困馬乏,狀態非常差。

他們在原地休整一日,到了十月初五再次啟程,向著潼關的方向狂飆。

此刻潼關內,孫傳庭的情況很糟糕。

汝州之戰明軍慘敗,四萬主力部隊被擊潰全殲,死傷慘重,退回到潼關的只有高傑部以及白廣恩兩部加起來一萬多人。

而李自成這個時候勢力已經非常大,擁眾四十多萬,其中甚至還有數萬騎兵,可以說是兵強馬壯。

雖然潼關地勢險要,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西嶽華山。

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素有“人間路止潼關險”的說法。

但兵力太少難以控制住要害,加上李自成有火炮部隊,對於孫傳庭的防守壓力還是非常大。

最主要的是還是高傑與白廣恩不和。

為此孫傳庭只能令高傑駐守城關南,白廣恩駐守東南禁谷,扼制要害,靜等李自成來襲。

十月初三李自成到了潼關外,對關南展開猛烈進攻,白廣恩在禁谷中本可以襲擊李自成偏師,卻一直以固守為主。

孫傳庭非常生氣,不斷派人催促白廣恩出擊,可白廣恩藉口他也被賊軍包圍,以至於關南的壓力非常大。

傍晚時分,夜幕即將降臨,夕陽西下,初冬殘陽的一點餘暉還映照在西方天際,令上空懸滿了火燒一般的絢爛雲彩。

潼關城牆上,孫傳庭看著如潮水般退去的闖軍,臉上沒有劫後餘生的喜悅,沒有面對敵人的憤怒,只有眼眸中閃爍過的一絲不甘,以及冰冷的麻木。

他知道潼關守不住的。

因為最近兩天實際上是李自成的試探性進攻,在摸潼關的底細。

而僅僅只是試探性的進攻,孫傳庭就已經守得很吃力。

一旦被李自成摸清楚了情況,潼關必然覆滅在即。

為此他也只能輕拍城關女牆,閉上了眼睛,長嘆道:“此或是我骨埋之地了。”

“報!”

就在這個時候,有士兵來指著關北方向道:“報!督師,關北出現一支軍隊,他們說來幫督師守城。”

“哦?”

孫傳庭還以為是陝西官員或者秦王府想辦法籌措過來計程車兵,一時驚喜道:“有多少人?”

“約莫不到千餘。”

“千餘?是誰率領的,是黃世清還是王定?”

聽到只有這麼點人,孫傳庭非常失望。

因為不管是奉命駐守商州的陝西右參議黃世清,還是正在後方籌集兵馬的陝西總兵王定,手頭上都已經沒有什麼兵馬。

這意味著即便是他們臨時籌措而來的軍隊,大機率也不是什麼訓練過的精銳之士,就算上了戰場剛交戰沒馬上潰敗就已經不錯了。

反觀即便是他在陝西訓練出來的數萬精銳秦軍,雖剛開始打得李自成節節敗退,可一旦糧草供應不及時,馬上就會出現譁變。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這些人的作用恐怕跟民夫輔兵差不多,根本不可能上戰場殺敵,何況才來這麼一點人。

士兵搖搖頭道:“小人問了,他們並未回答。”

“再去問。”

“是。”

傳信計程車兵隨即回去傳達命令。

但沒過多久他又忽然跑了回來,再次向孫傳庭報告道:“報,督師。他們說不用管他們是誰,只需督師知曉,依靠他們千餘人就能擊敗李自成,若是不能擊敗,就斬他們的頭,希望督師前去一見。”

“呵。”

孫傳庭差點給氣笑了,直接轉過身揹著手道:“那我倒是要去看看誰口氣那麼大。”

很快在衛士們的簇擁下,孫傳庭到了潼關城北。

此刻城北關外,小朱棣依舊騎在馬背上,抬起頭看著這巍峨高大的潼關城。

由於潼關橫在山嶺隘口之間,李自成軍隊過不去,關北不需要防備,加上守關士兵太少,因此城牆上以及關門口能看到的防守士兵不超過二十個。

恐怕一支數百人計程車兵就能攻上去了吧。

但這也足以見得孫傳庭已經十分窘迫,不然的話李自成只要派幾千人想辦法迂迴繞道,翻山越嶺,或許就有機會從關北打進去。

不過歷史上明天潼關就會失守,想來這已經不是孫傳庭能夠調動士兵防備的問題,而是正面守城都守不住的問題,因此倒是不那怪孫傳庭對於關北的防禦力量忽視。

片刻後孫傳庭先是在城牆上方掃視了下方一眼,看到對方的服飾就皺起眉頭。

並非明軍服飾,而是一身古怪的淺綠色衣裳,外面還套了件黑色的,看起來像是棉甲一樣的東西,身上甚至都沒有佩刀,他們能擊敗李自成?“你們是誰?”

孫傳庭在上面高喊。

他願意過來見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對方並未進攻。

畢竟他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如果是敵人的話,恐怕早就已經打到了城北關城牆上。

“開一炮!”

小朱棣沒有回答孫傳庭的話,只是一揮手示意士兵拿出迫擊炮來。

隨即兩個士兵從三輪車上取出迫擊炮,迅速在地上架好,對著東北方向的荒野地瞄準,然後將炮彈塞入了擲彈筒當中。

“咚!”

一聲輕響過後。

緊接著“咻”的破空聲傳來。

在孫傳庭不解的眼神中,那枚炮彈落到了三里外的荒野地裡,然後.“砰!”

巨大的爆炸聲響起。

恐怖的氣浪波震得周圍雜草向四周彎腰搖擺。

土石蓬蒿迸濺,硝煙與塵土升起三丈高,原地出現了一個至少得有半丈大小直徑的圓坑。

城牆上的明軍都瞪大了眼睛。

小朱棣對城牆上的孫傳庭喊道:“能幫你守城否?”

孫傳庭已是如夢初醒,看著小朱棣的眼睛已經在放光,連連點頭,伸手揮舞道:“能能能,快,快開城門請壯士進城!”

對方沒有攻城就證明了是友非敵。

有這樣的利器,必然可以在守城戰當中大放光彩。

在這一瞬間,孫傳庭已經把小朱棣當成大明最後的希望,一根救命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