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章 於煙火中綻放鮮血

“什麼?明軍居然來襲?”

翌日清晨。

金山,北元太尉納哈出營帳內。

得知明軍忽然出塞,趁風雪之際偷襲他,納哈出非常驚訝。

要知道遼東苦寒之地,又是冬季,明軍所處的瀋陽、廣寧等地,已經是非常寒冷。

而更北的金山,比南面的瀋陽廣寧等地更冷,積雪漫過腳踝,人踩在上面會立即陷進去一個大坑。

難道明軍不怕冷的嗎?

“是的。”

斥候答道:“我們往南巡視,遠遠地看到明軍正在安營紮寨,預計明日就能抵達金山。”

“有多少人?”

“我們數了帳篷,至少有七八萬之眾。”

“七八萬嗎?”

納哈出沉吟思索,左右部將乃剌吾、觀童、探馬赤等人看著他。

觀童說道:“太尉,明軍來勢洶洶,我們或許應該避其鋒芒,現在把部落遷徙到松花河去,應該就能安然無恙。”

納哈出還沒有說話,乃剌吾就忙道:“不可啊太尉,越往北越寒冷,牛羊就越難以尋到草吃,且明軍迫近,我們來不及把儲存的乾草帶走,會餓死很多牛羊。”

“唔”

納哈出面露遲疑之色。

蒙古人雖然已經有了封建帝制,但在草原上依舊還是以部落為主。

各部落以黃金家族為尊,奉元帝為主,聽從差遣。

然而本部落的牛羊、人口都歸於部落主。

納哈出作為遼東地區最大的蒙古人部落領主,周邊草場以及其餘小部落都歸屬於他。

此時的金山牧場已經是最好的牧場,北面是科爾沁夏牧場,草料豐富。南面靠近廣寧瀋陽的是科爾沁冬牧場,冬天牛羊也有乾草吃。

相比之下越往北條件就越差,雖然在松花河畔他還有自己的部落,有他的部將以及妻兒在那邊管轄。

但金山牧場總人口十多萬,牛羊馬匹上百萬。

這麼多人和牲畜張嘴要吃,以那邊的寒冷情況,根本維繫不了部落的生存與發展。

所以往北遷徙確實不是好辦法。

更何況明軍已經迫近,即便遷徙也已經來不及了。

想到這裡,納哈出點點頭道:“不錯,確實不能走,唯有死戰了。”

“那我們據守金山?”

探馬赤試探性問道。

“不。”

納哈出搖搖頭:“明軍來襲,必然是想趁大雪,以為我們放鬆警惕的時候突襲金山。他們必然想不到我們已經發現了他們,我們迎頭痛擊,當一舉擊潰明軍!”

眾人面面相覷。

如果是前些年,他們還有這般的勇氣。

可這些年來,明軍屢戰屢勝,幾次北伐,都打得他們北元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特別是去年朱元璋親自領兵征討雲南以及西北大漠。

自從得知梁王被剿滅,連大遠皇帝陛下都差點被俘虜之後,他們的精氣神就感覺散了很多,再也不敢主動南下入侵大明。

因為明軍的強大已經印入他們骨子裡,一股不可力敵的心思湧現,就會讓他們生起害怕的情緒。

有點像是豫東戰場之後的光頭軍,明明他們的佈置、支援、裝備、戰鬥力都沒什麼問題,也沒有光頭微操,卻被粟裕吊起來打。

一戰之後,光頭軍的精氣神都被打沒了,自此淮海戰場上開始光頭微操,下面將士節節敗退,再不敢主動進攻。

所以這些蒙古將領聽到要主動打明軍,大家還是有些遲疑。

不過納哈出說得也沒錯。

走肯定是不好走,而相比於據守,主動出擊才是出路。

畢竟一來蒙古人最擅長的就是進攻而不是防守,沒必要放棄自己的長處選擇自己的短處。

二來也確實如納哈出所說,明軍還不知道他們已經被發現,眼下肯定沒有警惕,他們主動出擊,必然可以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唔”

乃剌吾思慮後點點頭道:“或許只能如此,太尉,我去吧。”

“好,你領五萬人即刻出發。”

納哈出立即道:“按照腳程,他們要明日才到,你現在去的話,應該是今天晚上與他們相遇,縱使不能擊敗明軍,也要挫其銳氣。”

“是。”

乃剌吾應下。

接著納哈出又做出安排。

令觀童回女直苦屯,探馬赤前往榆樹,分別召集兵馬,以接應乃刺吾。

他自己則留守金山。

這麼安排主要是目前金山的防禦力量並不足。

史書上雖然記載納哈出在金山擁眾數十萬,嚴重威脅到大明東北的安全。

但實際上這些部隊並不是全都在金山,而是分散在金山周邊。

具體位置是以後世吉林雙遼市為中心,西至通遼、科爾沁左翼後旗,南至康平、昌圖,東至四平、長春,北至長嶺、科爾沁左翼中旗這一片。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數十萬兵丁如果聚集在一起,金山周邊的草場根本不夠吃,因此納哈出的兵力其實非常散亂。

比如洪武二十年馮勝傅友德等人出征納哈出的時候,就在金山、松花河、亦迷河、女直苦屯等多地成功擊敗、招降、俘虜蒙古人數十萬,牛羊馬匹輜重繳獲連綿一百多里。

所以眼下納哈出兵力還是嚴重不足。

不過即便如此,金山作為納哈出大本營,十多萬人口刨除老弱婦孺,還是能湊出七八萬軍隊。

雖然自忖打不過明軍,但如果明軍也只有七八萬人的話,等援軍一到,未嘗不能讓最近幾年風頭一時無二的明軍吃個大敗仗。

當下納哈出做出部署,幾名將領便紛紛出發。

乃刺吾出營後便立即開始集結部隊,隨著號角聲迭起,家家戶戶的男丁們便從帳篷裡找出皮甲,拿出武器,騎上自家的戰馬,迅速向著集結地靠攏。

納哈出從營帳裡走出來,來到不遠處土坡上,金山外圍只是一層層夯土牆,跟農村院牆差不多,防禦力很薄弱。

他目光憂愁地看著大批騎兵向南而去,消失在了雪地裡。

乃刺吾若是敗了。

金山可守不住明軍的進攻啊。

傍晚時分。

夕陽西下。

今天難得是個暖陽天。

金色的陽光灑落在雪地上,波光粼粼,宛如黃金般璀璨。

明軍已經至遼河,離金山不足四十里。

如果是以前,徐達肯定下令,今晚急行軍,直襲金山。

但此時不是夏天。

冬天東北的晚上風雪大,溫度低,照明雖然沒問題——有手電筒。

可晚上北風狂吹,將士們得頂著大風前進,實在沒有必要,還不如以逸待勞,設下圈套等蒙古人來鑽。

明軍將士依舊如往常一樣開始在河邊宿營,他們甚至都沒有砍伐樹木建造柵欄,而是乾脆就在野外豎立帳篷,儼然一副只是想睡一晚,明天繼續出發的狀況。天色漸漸暗了,夕陽在下午申時末就消失不見,在酉時初,也就是下午五點左右的時候,天色就開始變暗,明軍營地也慢慢陷入沉寂。

離明軍約五六里外,乃刺吾的大軍已經抵達,他親自率領一隊斥候騎兵,摸到了距離明軍營寨約一里的一片林中。

他看到明軍營寨內連篝火都少得可憐,顯然是擔心晚上篝火過多,引起蒙古人察覺。

見此乃刺吾悄然退回去,回到自己的部隊中。

數萬蒙古騎兵下馬休息了一陣,人和馬都在跺腳,嘴裡哈出白氣,曠野上靜悄悄的,他們說話以及馬匹的嘶鳴聲,被更加呼嘯的狂風給掩蓋。

晚上的風越來越大,颳得人臉上生疼。

今夜月光很稀薄,能見度太低了,乃刺吾下令點燃火把,一來照明,準備夜襲。二來也是取暖用。

反正這裡距離明軍的位置還很遠,他不信明軍還會派人來偵察。

更何況他在周圍也佈置了崗哨,如果發現有人騎馬,也會第一時間衝上去將人攔截抓住。

只是乃刺吾不知道的是,距離他們三里之外,一臺超遠距離的熱成像儀正在靜悄悄地觀察著這支數量龐大的蒙古騎兵。

風太大了,無人機不能起飛。

但熱成像儀、望遠鏡、夜視儀管夠,不夠某寶上都有網購,甚至別說這些,就連四倍鏡、八倍鏡這種東西,網上也能買到乃至訂做。

而且以我國的製造業能力,精密程度只高不低。

反倒是明軍用的一戰時期老古董步槍,以及明清時期的大炮,配上這種高精度的步槍鏡與炮鏡,屬實邢道榮騎赤兔。

徐達站在那,身邊李文忠和傅友德也遠眺著東北方向。

他們距離蒙古人實在是太遠了,以至於在熱成像儀當中顯示的畫面,都是無數密密麻麻的小紅點,匯聚成一片碩大的紅色海洋。

而在他們身後,成群結隊的明軍手持著步槍,一個個人頭攢動,漠然地望向遠處蒙古人的方向。

戌時亥時初,見時間差不多了,乃刺吾緊了緊身上的羊皮襖,扭過頭對傳令士兵說道:“吩咐下去,隨我出發,莫發出太大聲音。”

“是。”

傳令兵連忙把訊息傳給各千夫長、百夫長。

隨著命令下達之後,在風雪中凍了好將近兩個時辰的蒙古人終於開始行動了。

連綿不絕的曠野上,大隊蒙古騎兵徐徐前行,摸黑向著明軍方向進發。

待到距離差不多還有一里多地的時候,乃刺吾赫然喊道:“吹號角,兒郎們,隨我殺明狗!”

“嗚嗚嗚嗚嗚!”

“殺!”

蒼涼的號角聲音響徹天際。

霎時間地動山搖。

數萬騎兵,哪怕是輕騎兵一起衝鋒,亦是天崩地裂一般恐怖。

然而此刻。

周邊雪地,那幾米、十幾米高的丘陵小山坡上,一個個腦袋冒出來,槍口瞄準了蒙古人的方向。

徐達旁邊一名親衛,腳邊放著幾盒煙花,手裡還拿著一個防風打火機。

朱雲峰嘗試過在網上買訊號槍。

但買不到。

或者說即便有,也跟花炮差不多,還不如買幾盒花炮當訊號彈。

“點。”

徐達看著熱成像儀當中蒙古人已經進入了埋伏圈,平靜地說道。

親衛馬上用打火機點燃了禮花引線。

隨著引線迅速燃燒,緊接著就聽到無數聲“咻咻咻咻咻!”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剎那間。

天空炸開絢爛的煙火,猶如鮮花般綻放。

數萬蒙古騎兵,鋪天蓋地地在曠野上,衝鋒的勢頭依舊不變,卻呆呆地看向天空。

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會忽然出現漢人的煙花,還是在這個嚴肅的戰場上。

明明離過年不是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嗎?怎麼“砰!”

緊接著槍聲大作,衝在最前頭的一排騎兵頃刻間倒下,頓時蒙古人已經是一片人仰馬翻。

頭上煙花依舊在絢爛綻放,炸裂開的火花偶爾照耀著大地,將雪白色的地面染成金黃色或者橘紅色。

但大地上卻是被鮮血浸染,成群結隊的蒙古騎兵開始翻倒在地。

還未靠近明軍營寨,便成片成片地死亡,一時間哀嚎、慘叫以及馬匹的嘶鳴不絕於耳。

這是一面倒的屠殺。

熱兵器呈現出了對冷兵器時代的碾壓。

特別是拉栓式步槍有極強的穿透性,一顆子彈射出去,往往能奪走一兩個人的性命。

僅僅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兩萬神機營士兵射出數萬發子彈,上萬蒙古人與大量的馬匹被射殺,曠野上回蕩著淒厲的哭嚎。

許多蒙古人見勢不妙,慌忙開始撤退,恐懼迅速在軍中蔓延。

徐達漠然地看著這一切,他用過火器,但以前的火器與現在的火器比起來,跟燒火棍沒什麼區別。

所以他心中驚訝。

只是這份驚訝並不會表現出來。

這是一個大將所擁有的從容。

“收尾吧。”

徐達只是淡淡地說道:“下令,追!一路追到金山去!”

“是!”

傳令兵應聲說道。

與剛才放煙花發訊號不同,這次傳令兵拿起了對講機.目前對講機還沒有裝備給每一個明軍士兵。

除了老朱帶的部隊以外,大部分對講機都留在南京,用於京畿衛隊。

最主要的是,對講機也不如煙花那樣迅捷統一。

隨著傳令兵給各級軍官下達了來自徐達的最高指示,明軍大營那邊頓時熱鬧起來。

成群結隊的明軍士兵迅速從各個帳篷裡出來,除了留下一些人收拾輜重以外,大部分人都上馬開始追擊。

而從蒙古人發動進攻到他們潰敗,也僅僅過去了幾分鐘而已。

與此同時。

朱元璋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一萬神機營士兵也已經抵達了金山。

他們雖然都是騎馬,但也非常疲憊,整個行軍過程僅僅只是在今天下午的時候稍微休息了兩個時辰而已。

但即便如此,當看到遠方矗立在黑夜當中的金山縣城的時候,所有明軍士兵都開始興奮起來。

金山沒有什麼城牆,只有夯土牆,比農村的土牆強不到哪裡去。

朱元璋淡淡地揮手道:“進攻!”

“殺!”

士兵們騎著戰馬,衝向了遠處金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