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被風吹入了長長的走廊,兩旁高高懸起的燈籠隨風飄搖,似是承受不住隨時可能落下,偌大的國公府雨夜中顯得那樣的冷清孤寂。
懷安沉默著拉著婉凝快步走過國公府的長廊,白玉的臉龐沒有一絲笑容,額前散落了幾縷碎髮讓她顯得有幾分狼狽,牽著婉凝的手微微顫抖著,透露出此時她的內心是多麼後怕。
門口停著的車伕此時不知去了哪裡,懷安一言不發,用外袍把婉凝仔仔細細的罩住,不會被淋溼半分。隨後,扯過韁繩,打橫抱起婉凝翻身上馬向著將軍府而去。
馬背顛簸,婉凝被完完全全罩住看不到一絲光亮,鼻尖縈繞的是懷安獨有的墨香味,身體貼著她溫暖火熱的胸,耳邊時不時傳來她沉重的呼吸聲。婉凝的心此時像是被針細細密密的扎著,她從未如此心疼過懷安,她的母親不愛她……
婉凝收攏雙臂,臉緊緊貼著懷安的柔軟,暗暗發誓今後她一定要對她更好一些!讓她知道自己有多愛她!她還有她!
回到將軍府後,懷安面無表情的抱著婉凝一路走去了湯房,房中竟有一個小小的溫泉池子,氤氳著霧氣,透露著曖昧。
懷安把婉凝輕輕放下,緊抿著唇,一聲不吭的將她的外袍一件一件剝去。
目光一點一點掃過她身上的每一處,瓷白的面板裸露出來,婉凝不禁打了冷顫,想要伸手遮住身體的敏感。懷安強勢的握住她的手,一點一點撫摸按壓,直到婉凝站立不住。
懷安打橫抱著她緩緩走入了池子中,氤氳的霧氣中,懷安將婉凝抵在溫泉邊上,額頭深深埋在婉凝如墨的長髮中,深深吸著她身上甜蜜的氣息。呼吸噴灑在她通紅地耳廓上,雙手緊緊抱著婉凝,猶如害怕失去寶貝的孩童,久久沒有說話。
婉凝伸手扶著她光潔的背,柔順的貼近她的身體讓自己靠她更近一些,溫柔的安慰道:“懷安,我沒事,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
懷安捧起婉凝的臉,眼中是深深的自責與懊惱,一開口聲音竟然啞的不似自己的,“阿凝,我好怕,怕她傷害你,怕自己去晚了……”
懷安神情悲傷,低低的說道:“阿凝,我本就是一個多餘的人,我可以忍受她不愛我,可以忍受她厭惡我,可以忍受她帶給我的一切。可是……我受不了她傷害你哪怕一點點。”
婉凝如雪的面板裸露在了空氣中,身體微微顫慄,不待她繼續說,就雙手攀上懷安的肩膀,支起身子低頭吻了上去。微涼的唇將她所有的話都吞入了腹中,不得章法的啃舐舔咬。
婉凝受不了懷安一點點的自輕自賤,她的懷安明明是這樣的好,現在卻這樣的傷心,心密密麻麻的疼了起來。不可以,她想要她快樂,想讓她歡愉。
婉凝的身體輕輕顫抖著,睫毛上掛著晶瑩的淚珠,兩頰緋紅,嬌滴滴的人如今卻發了狠一般的吻著懷安柔軟的唇,想要把她揉入自己的身體中。
懷安感到這又軟又嬌的小人兒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自己,心中微微一動,一個翻身將她壓在身下加深了這個吻。
窗外細雨飄揚,春寒料峭,屋內炭火融融,透著幾分靜謐的美好,燭火映出牆壁上兩具糾纏的身影抵死纏綿。
……
第二日一早,宮中就派人過來宣懷安即刻進宮。
懷安望了望懷中那緊緊依偎在自己懷中的小人兒,粉嫩的嬌唇還有些紅腫,被子下面雪白的面板上大片大片的紅痕,昭示著昨晚有多麼瘋狂。
懷安吻了吻那毛茸茸的頭頂,輕手輕腳的起床。
宮中,永安帝正疲憊的坐在御書房內盯著桌上的奏摺發怔,不知在想什麼,聽聞通報懷安來了,這才打起精神傳召。
永安帝近日身體一直不好,睡不著覺,時常覺得耳邊有很多人說話,眼底已經泛起了淡淡的青色。
“懷安,你看看這是什麼?”永安帝扶起行禮的懷安,一路把她拉到了御案旁,遞給她一堆奏摺。
懷安接連翻開奏摺,都是請求皇帝另立太子,言當今太子尚且年幼,不足以安民心,穩社稷,大皇子天資聰穎,禮賢下士,更能夠延續這太平盛世。
懷安抬頭望向永安帝疑惑道:“皇上?”
永安帝點了點頭,“皇后去的早,明煊沒有母親照料,性子膽小,如今已十歲了,心性卻還是猶如幼童。我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朝中立賢的說法越來越大。咳咳咳……當年我答應過皇后,會照顧好煊兒的。懷安,朕迎你回來,是希望你能夠輔佐太子……”
懷安目光沉沉的往下皇上,沉默著。
永安帝眼中閃爍著淚光,淡淡問道:“怎麼?你不願?還是說……你也想支援明崢?”
懷安撩袍跪下,低著頭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不卑不亢的說道:“皇上,臣絕無此意。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臣一生忠於皇上,願為黎民百姓肝腦塗地。”
懷安頓了頓,繼續說道:“只是微臣也有些私心,張勳乃微臣昔日手下前鋒,從無二心,如今卻因通敵罪名入了大獄,臣想要親自審理這件案子。”
永安帝沉吟片刻,揮了揮手,“你重情重義,朕全了你的一片心意。”
“如今你剛回京都,朕即刻下旨恢復你大將軍的職位,同時,親賜太子太傅,輔佐太子。”
懷安恭恭敬敬說道:“謝皇上隆恩。”
永安帝似是想到什麼,頓了頓說道:“朕聽聞你此次回京都還帶了女子回來,只是不知這位女子是何人?”
懷安朗聲道:“回皇上,是臣明媒正娶的妻子。”
永安帝沉吟片刻,盯著懷安,“朕本打算……朕的長寧一直傾心於你,你可知?”
懷安額頭觸地規規矩矩行了一個大禮,起身後說道:“回皇上,弱水三千,臣只取一瓢飲。是臣沒有福氣。”
永安帝嘆了口氣,“哎,是朕的長寧沒有福氣,朕今日一併下旨,封她為蘭宜郡主,今後她在這京都有朕給她撐腰。”
“謝皇上隆恩,微臣必當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