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翼儒搶先一步上前,神色凝重說道:“啟稟陛下,老臣剛才與劉御醫商議過一番,心中已有些眉目。”
吳翼儒輕咳一聲繼續道:“不過老臣還有些話想問陛下,望陛下莫要諱疾忌醫、實言相告才好,如此臣等才能準確病情。”
天啟皇帝面上有些尷尬,他輕聲道:“你自問來!”
“陛下近來總感神疲嗜臥、時常氣短肢冷、偶有腰痠膝軟,老臣說得可對?”
天啟皇帝不假思索答道:“確有其事。”
“近期陛下用膳之時納少腹脹、往常總覺口淡不渴可是有的?”
天啟皇帝輕輕點頭說道:“不錯。”
“那老臣據此可以推斷,陛下還有如廁之時洩物不實,夜尿頻繁而清長之狀。”
天啟皇帝此刻臉色微紅,他再次緩緩點頭。
吳翼儒看了劉銘濤一眼,與其交換了一個眼神,繼續說道:“臣等均發現陛下舌質淡而胖、舌苔白而滑、脈勢沉遲無力。”
前世的朱慈炅久臥病床,對於自身經歷過、看到過、聽到過的一般病症多少都會些粗淺的應對之法,不過那都是西醫手段。
可如今的太醫院首席醫官,正五品院使大人所說的每個字、每一句話他都懂。
然而卻難以與病症相關聯在一起,這或許就是中醫的魅力之所在吧。
“再觀陛下之腿部情狀,經臣等二人交換意見,初步將其診斷……”
吳翼儒居然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賣起了關子,這讓天啟皇帝臉上泛起怒色。
“你們二人卻要欺君不成?說!究竟診斷為何?”
吳翼儒沉吟片刻,最終下定決心,他做出一副視死如歸狀:“老臣愚見,陛下乃是脾腎陽虛之症,俗稱腎虛。”
場內頓時鴉雀無聲,吳翼儒和劉銘濤眼觀鼻鼻觀心,而唯一的宮人李元福此刻卻好似在魂遊天外。
朱慈炅率先咳嗽一聲,急忙問道:“可會危及性命?”
“若無意外,且能及早治療,自然不會。”
吳翼儒回答得斬釘截鐵。
天啟皇帝和朱慈炅同時舒了一口氣,二人臉色逐漸好轉。
天啟皇帝連忙追問:“可有把握?”
“若陛下能夠真正做到不諱疾忌醫,且積極配合,老臣有八成以上把握。”
吳翼儒頓了一頓,他繼續說道:“不過為謹慎起見,老臣還需回去與太醫院諸位同僚商議一番,而後再開方用藥。”
“朕準了!今日晚間朕要看到結果!”
“老臣遵命!”
朱慈炅突然神色一凜,厲聲大喝道:“吳院使、劉御醫、李元福,再加上父皇與本宮,此間共計五人,若有第六人知道此事,你等三人可知後果?”
“臣(奴婢)知曉其間厲害!斷然不會私洩禁中之事。”
三人慌忙躬身答道。
朱慈炅凝視著吳翼儒與劉銘濤,發現他們二人此刻正面露難色,他臉色稍緩。
“吳院使、劉御醫,本宮不管你們搪塞也好,欺瞞也罷,與太醫院諸位御醫商議之時,不可將此事引至父皇身上。”
“老臣遵命!”
目送三人口稱告退出了正殿,朱慈炅發現天啟皇帝此刻有些六神無主,魂不守舍。
他寬言安慰道:“父皇,切莫煩憂。吳院使都說有八成以上的把握,他一向老成持重,必不會大言相欺於您。”
朱慈炅滿臉正色對天啟皇帝繼續說道:“況且除了御醫的手段,兒臣也會為父皇提取一些真正的靈露飲,以助療效。”
天啟皇帝的眼珠瞬間閃亮,他急切問道:“此話當真?何為真正的靈露飲?”
“父皇,兒臣所謂的靈露飲其實是從大蒜中提取其對人體有益的一部分,而這部分有著消炎去腫之功效。”
他又補充了一句:“其實並非仙家藥方。”
大蒜素對於疑似腎衰竭早期的病症是否有效,朱慈炅根本沒有把握。但古人身體內抗生素耐藥性弱是必然的。
所以殺菌消炎效果應該會特別好,若能將身體本身的炎症消下去,再結合御醫們的對症下藥,朱慈炅覺得結果應該不會太差。
嘭……
寢殿的門被開啟,任貴妃滿臉淚水跑到天啟皇帝身邊,輕聲喊了一聲:“陛下!”
然後她就泣不成聲。
天啟皇帝強笑著輕聲安慰:“愛妃,朕無事。你看!剛剛不還是龍精虎猛的?”
話剛出口,天啟皇帝就覺得這個話味兒不太對,他臉色突然由白轉紅。
任貴妃的臉也騰得一下就紅了,她輕啐一口含淚埋怨:“不知羞,在皇兒面前胡說八道什麼?”
朱慈炅瞬間一個腦袋兩個大,他拍了拍自已的屁股,丟下一句:“兒臣出去轉轉。”
然後他就逃也似的出了正殿,留下了兩個面紅耳赤之人四目相視卻無言以對。
朱慈炅剛出殿門就看到守在門口的李元福和被他趕得遠遠的幾個宮人,其中包括伍湖、司海兩兄弟。
不禁對李元福刮目相看,只見他輕聲對其說道:“元福,你讓魏老來見本宮。還有,把劉若愚手下那個金來福也叫來。”
李元福突然聽到朱慈炅直呼他的名,他瞬間就忘了自已的姓。
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了個頭,顫聲應道:“奴婢馬上去辦!”
說罷他一時竟忘了起身,連滾帶爬下了月臺,才往永寧門奔去。
司禮監位於皇城的東北角、宮城以北,西鄰尚衣監,北挨針二局,東靠內府供用庫,南臨新房。
司禮監為內廷十二監之一,建立於洪武年間,原本職能為督理皇城內之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
宣德年間,司禮監被臨時賦予披紅權。
直至正統年間,當內閣被賦予票擬權之後,司禮監牢牢握在手中的披紅權讓其之地位達到頂峰。
其時,外廷內閣首輔實則為外相,而內廷司禮監掌印則為內相。
太祖洪武皇帝窮盡半生之精力廢除的丞相制度,以另外一種方式重新出現在政治舞臺上,更為諷刺的居然是內外雙相。
若是洪武皇帝地下有知的話,宣、英二宗這兩個不肖子孫免不了被其一頓臭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