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城西二里處,金軍大營中軍帳。
“大汗,塔山軍情!三貝勒及眾位臺吉所率之護糧隊與疑似寧遠援錦大軍的先鋒營遭遇,雙方接線戰後互有傷亡。”
一個風塵僕僕的軍士單膝跪地,他雙手抱拳,其中一隻手裡還握著一個火漆封口的卷軸,大聲稟報道。
“快呈上來!”
一個皇太極身邊的僕從快步走過去,先是從那軍士手裡接過卷軸,仔細檢視一番確認並無異常,便返回躬身彎腰,他雙手捧著卷軸朝前舉起,準備將其呈於書案之上。
皇太極卻急不可耐地伸手從其手中直接一把奪過卷軸,再次仔細檢視卷軸封口的印記,確認無誤便迅速將其開啟,取出裡面的紙張展開細細讀來。
片刻之後,他豁然起身,手掌在書案之上重重一拍,臉上也突然湧起一陣潮紅,身軀微微搖晃間,他縱聲大笑。
“哈哈……明人果真腐朽無能、孱弱不堪,不到六千人就將其兩萬餘精騎打得狼狽逃竄。我大金的勇士著實威武!”
“此事最妙之處則在於,明人的援錦大軍果真如我所料那般傾巢而出。哼!明人的水路居然也出動了。如此一來,朕的圍點打援之法便可……”
說著,他又緩緩重新坐下,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雙手搭在扶手之上,手指輕輕兒快速地敲擊著扶手,他雙眼漸漸閉上,面色逐漸平靜,陷入了沉思。
約半個時辰之後,座椅上的皇太極突然停止了敲擊扶手,他緩緩睜開雙眼,此刻他的臉上佈滿疲憊之色,可目光卻熠熠生輝,光彩逼人。只聽其大聲喝道:“來人!”
“主子爺,奴才在!”
三個伺候在其身邊的僕從快步走到書案前,雙膝跪地。
“去召各貝勒、臺吉、大臣前來議事。”
皇太極大聲地對其中一名僕從吩咐,那人口稱領命,便轉身出帳。
他看了一眼剩下二名僕從,意味深長地對其中一人說道:“你去告訴譚泰,讓他把之前在廣寧虜獲的明人和蒙古人都釋歸錦州,他自然知道怎麼辦。”
“嗻!奴才這就去。”
錦州城內,總兵行轅。
大堂內靜悄悄的,趙率教正背對著大堂門口,手裡捧著一盞早已涼透了的茶,他仔細研究著牆壁上的地圖,苦苦思索破解困局之法。突然,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
“總戎,建奴大營有動靜了。”
一名軍士快步進入大堂,行禮稟道。
“走!上城看看去。”
金軍大營門口,一陣煙塵突然騰起,隨後便直衝錦州廣順門而來,西門城牆上的守軍也同時陷入一陣慌亂,僅片刻之後,就已各就各位,嚴陣以待。
當煙塵落下,視野清晰,城上眾人發現遠處亂哄哄跑來一群衣著破爛的遼東百姓,他們身後跟著一隊建奴騎兵,不斷揮舞著馬鞭驅趕著他們。
大隊大隊的建奴軍士結隊而出,遠遠綴在那一隊騎兵身後,他們盔明甲亮、軍容整肅,有序地朝著錦州西門而來。
“兀那建奴小韃子!是爺們的就來攻城,別他媽只會衝著老百姓耍橫。”
“金狗們!有本事衝著爺爺來!爺爺要是眨巴一下眼睛,就自降身份當你爹。”
“建奴狗雜碎們!你們就是一群只敢對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們動粗的狗屎勇士。”
城上眾人看到這一幕個個臉色鐵青,大聲怒罵著、叫嚷著。
當人群離城牆僅剩一箭之地時,建奴騎兵先勒停戰馬原地徘徊,此時他們也聽到了城頭之上的叫罵聲,個個氣得七竅生煙。
他們身後的建奴大軍此刻也停下了腳步,卻洋溢著一種躍躍欲試之態。
“兄弟們準備!建奴要攻城了。”
有人高聲喊道,緊接著旁邊一人笑罵道:“老徐,別他媽瞎咧咧,建奴沒推楯車,沒扛桶梯,恐怕不是來攻城的。”
“建奴應該是來搶城的。”
“總戎!”
左輔對著餘國奇和徐敷微微點頭,然後朝城外望去,他臉色凝重。
噔噔噔,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傳來,眾人回頭,便看到趙率教帶著幾人快步走過來。
“末將(屬下、卑職)拜見趙總戎!”
趙率教對著眾人頷首點頭,最後目光落在左輔身上,他急切問道:“左總戎,情況如何?”
“趙總戎,建奴騎兵驅趕著一群應該是其之前在廣寧周邊被虜的百姓已至城下,恐怕是存了讓那些百姓叫城的心思,待城門大開之際,其後的奴兵便會搶城。”
“果然如此嗎?”
趙率教問完,就把頭轉向城外,順著垛口把頭探出去觀望。
“大差不差吧!趙總戎,我等當如何應對?這城門開是不開?若將這些百姓拒之城外,事後我等必會被御史言官彈劾。”
“哼,要是怕彈劾,咱們恐怕啥事都幹不成!放心,此事老夫一人擔著便是。”
說罷,趙率教臉上剛泛起的怒色逐漸轉化成陰陰惻惻地一笑,他繼續道:“讓弟兄們丟些乾糧下去並大聲喊話,告訴那些百姓帶著乾糧,繞過錦州去投奔寧遠!”
趙率教此話剛說完,正在探頭看向外面的他突然又喊了一嗓子:“且慢!怎麼老夫看著這些百姓有些怪異呢?”
一旁也正往城外觀望著的餘國奇突然開口:“二位總戎,卑職怎麼看著這些百姓,大多數是蒙古人,而漢人卻是極少數呢?”
聞聽此言,眾人也都把頭伸出垛口仔細觀察。
“二位總戎,屬下看著這幫人確如餘將軍所言那般。”
“末將也覺得是如此!”
眾人紛紛開始附和餘國奇的說法。
“果然如此。這些百姓之中恐怕混有不少建奴細作,這下麻煩大了。”
左輔眉頭緊皺,有些擔憂地說道。
“如此正好。那便乾糧減半吧,讓他們繞道寧遠!”
趙率教不明意味的笑意浮現在他臉上,他惡狠狠地跟身旁的傳令兵吩咐道。
左輔猶疑些著說道:“趙總戎,若是讓這些百姓轉去鎮北門,先放其進入甕城,我們派人細細甄別一番再入城,您看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