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 章 暑假日常4

於潔知道,無論未來如何,她與姚惠婉的這段友情都會成為她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珍貴回憶。

像一道亮光,陪伴她走過歲月的風風雨雨。

清門鎮的老城區,這兩年正在向南面和東面不斷擴建。

昔日狹窄的街巷如今被寬敞的馬路取代,一棟棟新建的住宅樓拔地而起。

儘管如此,於潔家的這棟集資樓仍舊靜靜地佇立在老城區的一隅,帶著些許歲月的痕跡,見證著周圍的變遷。

這棟樓坐北朝南。

樓裡的住戶大多是清門鎮教育系統的職工。

樓道里常常能聽到關於教學和學生的討論,甚至偶爾還能聞到從誰家的窗戶裡飄出的書本油墨味。

這棟樓共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六層樓,於潔家住在一單元的一樓。

這個位置是她的父母當初特意挑選的。

搬進來時,他們就考慮到年紀漸長,爬樓梯可能會變得費勁,所以決定住在方便進出的底層。

雖然一樓少了些樓上的通風采光,但是陽臺外面不遠處就有一片小小的綠地,窗前總有微風拂過,倒也別有一番寧靜。

樓房所在的街區,離清門鎮的火車站和清門鎮中心小學都不遠。

白天,站臺上總是人來人往,拖著行李箱的旅客和匆匆忙忙趕車的路人交織在一起。

到了晚上,喧鬧漸息,只有火車啟動時的轟隆聲隱隱約約傳來,像是歲月深處的呢喃,透過窗子飄進屋裡。

這聲音於潔早已習慣,甚至覺得它為平靜的夜晚增添了一絲動人的節奏。

小時候,於潔總喜歡趴在以前平房臥室的窗臺上,看著遠處火車站的訊號燈一閃一閃,像是在訴說著那些駛向遠方的故事。

長大後,她偶爾也會想起,火車開往的那些地方,是不是也有人在視窗望向她所在的這個小鎮?

而在這個小鎮的一角,她的家、她的朋友和她的回憶,則如同一盞始終點亮的燈,守護著她的內心。

於潔走出單元門,腳步輕快,心中裝滿了期待。

陽光灑在身上,暖意融融,讓她忍不住加快了幾分步伐。

不知怎的,她特別迫切地想要儘快見到姚惠婉。

一路上,她已經開始盤算著見面後要聊些什麼。

剛走到小區門口,突然一個念頭閃過——

她忘了給爸爸媽媽留言,告訴他們自已的去向!

於潔停下腳步,愣了片刻,隨後轉身折返,快步走回了家。

推開門,屋裡一片靜謐。父母一早出門買菜去了,桌上留著母親匆匆留下的字條,帶著一絲熟悉的溫柔。

於潔微微一笑,拿起筆,在媽媽的留言旁添了一行俏皮的字:

“親愛的母上大人:

你家的小棉襖要去找姚惠婉玩了,中午不回家吃飯啦!

愛你的小潔。”

她還特意在“愛你的”後面畫了一個小愛心,覺得這樣更能表達自已的親暱之情。

放下筆後,於潔滿意地看了看自已的留言,彷彿已經能想象到媽媽看到這句話時的笑容。

關上門,她再次踏上了去清門鎮中心小學的那條路。

這一次,她的步伐更輕快了幾分,心頭的期待也更加濃烈。

陽光明媚,清風徐徐,於潔覺得今天會是一個美好的日子。

小區院子裡,幾位大媽大叔圍坐在一處,沐浴著七月初的陽光,聊著家長裡短。

不遠處的樹影在地上搖曳,空氣中瀰漫著盛夏特有的青草香。

於潔走過時,只覺得這些面孔有些熟悉,卻根本對不上號。

“於家丫頭,這麼早就放假啦?”

一位頭髮花白的大媽見了她,笑眯眯地打招呼,語氣熱絡得讓於潔有些意外。

“是啊,這姑娘爭氣,聽說考上那個什麼研究生了!”

旁邊的大叔聞聲插話,還略顯誇張地揮了揮手,像是在強調這個訊息的重要性,。

“說不定將來還要當博士呢!”

於潔愣了一下,臉上浮現出一抹不自然的笑,連忙禮貌地問好:

“阿姨好,叔叔好!”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

“你們在曬太陽啊!”

大媽爽朗地笑了起來。

“可不嘛,天兒好,出來透透氣,順便聊聊。”

大叔接著說道:

“丫頭啊,你爸媽可經常誇你,說你有出息!”

於潔低頭笑了笑,沒再接話,只是點點頭,朝他們揮了揮手,快步走出了院子。

背後依稀還能聽到他們的笑聲和聊天聲,而她的心裡卻湧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既有被誇獎的窘迫,也有隱隱的自豪。

這棟樓上的住戶幾乎全是教育系統的人。

從老師到行政工作人員,大家每天都在教育事業中忙碌著,對學業有成的孩子自然充滿了由衷的敬佩和欣賞。

在這裡,知識和學問是最被看重的東西,談起哪家的孩子考上大學、讀了研究生,大家總會發自內心地稱讚幾句。

彷彿這些成就不僅屬於那家人,也是整個小區的驕傲。

和外界常見的那種羨慕、甚至隱隱的嫉妒不同。

這棟樓裡的氛圍純粹得多。

這裡的住戶往往將別人的成就看作是一種激勵,而不是攀比的理由。

他們更願意將目光放在教育的意義上,欣賞那些努力奮鬥的年輕人。

因為他們相信,每一份成就背後都有付出的汗水,值得被尊重。

對於於潔這樣考上研究生的孩子,這種敬佩更是自然流露的。

她每次在院子裡遇到熟人,總會有人關切地問一句:

“保研很不容易吧?”

“下了不少功夫吧?”

語氣裡沒有打探的成分,只有一種真摯的關懷和驕傲。

於潔也漸漸地習慣了這樣的氛圍,儘管偶爾會覺得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她明白,自已不僅是代表著家人,也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這棟樓、這個小區的希望和榮光。

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於潔的心中也種下了對學問的尊重。

她明白,這種純粹的欣賞是一種難得的善意,也是她努力前行的動力之一。

陽光灑在她的背上,於潔的腳步漸漸地又輕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