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二樓時,董義華碰到了洪秘書,他打聽了一些關於董明碩的事情,得知這個結果後,內心感到非常高興,心想,要是你同意了,我就有辦法對付你了。
當晚,董義華前往王書記的家。他們的家族關係深厚,王書記一直希望能夠照顧他。他甚至在三個月內將他調到技術處,讓他正式成為員工。
“王伯伯,聽說董明碩這小子非常囂張,完全不聽話,好像對我們的廠和組織毫無尊敬。他甚至不把我們的公司當回事,沒有組織紀律的概念!“ 董義華竭力貶低董明碩。
“而且,最近廠裡傳出訊息,四季度的獎金可能取消了,大家都很不滿。“ 董義華小心翼翼地看著王書記。公司今年的績效下滑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在抱怨,尤其是指責老王同志。
“王伯伯,去年底董明碩離開時,情況相當複雜。他不僅讓兩名退休老師傅離職,還導致幾名核心員工離開。這引起了大家的不滿。“ 董義華繼續說道,他並不在乎董明碩帶走的是否是核心員工,重要的是他們都離開了。
“我怎麼不知道這些事情?這太不可思議了,難道他要破壞我們的社會主義團結嗎?“ 老王生氣地說。
“是的,當時車間裡都給他起了個外號,叛徒蒲志高!“ 董義華看著王書記的臉色繼續說道。“關於修理車間和董明碩之間的矛盾,以及今年績效下滑的問題,車間的同志都在議論紛紛,王伯伯,您認為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呢?“
“這怎麼辦呢?這樣只會加劇同志們之間的矛盾。董明碩是個識大體的好同志,我認為還是再跟他溝通一下吧!”老王有些勉強地說道。工作已經在進行,現在只能等待董明碩是否會妥協。否則,估計只有這個方法了,屆時可能會引發更多的情緒激動。儘管我是書記,也無法完全阻止這種情況發生。
董明碩回到機修廠,將這個問題告訴了大家,這立刻激起了馮初鋒的憤怒。雖然他曾在機械廠工作過,但只是偶爾,對機械廠沒有太多感情。就算有感情,也不能隨便把自己的錢捐給工廠啊!
“這老王是不是瘋了?居然敢想出這種辦法,還敢去實施?”這個工廠是馮初鋒一手打造的,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如果有人想分一杯羹,必須得得到他的同意。
“他自己都做不好事,卻總是想著如何獲益!”馮初鋒在工廠工作多年,是本地人,不會被人欺負。即使董明碩也在這裡工作了十年,但許多黑材料都是最近才浮出水面的,充斥著謠言和閒言碎語。
董明碩沒有理會這些爭論,回到家後,發現了一個書房的圖紙。這些圖紙似乎是被其他人忽略的,他想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畢竟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但問題是,這些圖紙上的技術細節和要求都是用俄文寫的。雖然董明碩可以勉強閱讀英文並查字典,但他對俄文一竅不通,這讓他感到非常困擾。
“哥,這是什麼字啊?怎麼看起來這麼眼熟?”董明碩問道。
“滾開,這是俄文,你怎麼可能熟悉?”董明碩覺得這很奇怪,他能看懂圖紙,這是他幾十年的經驗積累,但圖紙上的技術要求是更關鍵的部分。
“等一下,這俄文我似乎見過,就在附近,有個老頭家裡有一堆俄文書籍,他偶爾拿出來看。”董明碩突然興致勃勃地說道。
“真的嗎?那老頭是做什麼的?”董明碩希望能請來一些懂俄語的人。
“聽說他以前也在我們廠工作,後來不知道怎麼了就離開了。最近又回來了,但平時不怎麼和人來往。”附近的機床總廠應該可以找到他。
在寒冷的冬天,董明碩不太願意出門,晚飯只好湊合了。吃太多會發胖,他摸著漸漸凸起的肚子,想著自己還不到二十五歲,不能這樣下去,畢竟在上輩子,他三十多歲才開始發福的。顯然,有錢真的是福氣!
董明碩帶著一份圖紙上門求教,大門半掩,董明碩示意劉小春敲了敲門,結果讓裡面的一個老頭,正在剝白菜喂鴿子的老人感到有些困惑。
“老爺子,您有點忙嗎?我哥想找您幫個忙!” 大椿的性格豁達,讓董明碩有些不悅。
“老爺子,我們是鄰居,我聽大椿說,您懂俄語,您能幫我翻譯一些內容嗎?
如果您有時間的話,就麻煩您了。” 董明碩客氣地說,同時暗中觀察著老頭的家,雖然看上去過得不算富裕,但氣質與財富無關,他並不像是那種為了一點小利益而肆意妥協的人。
“這是什麼東西?”老頭並沒有拒絕,讓董明碩有些驚訝,通常請這種高人需要三顧茅廬,這一切看起來太容易了。
董明碩沒有繼續糾結,表達了自己的請求。圖紙上的俄文不多,但都是專業術語,他不確定這位老頭是否能理解。
“年輕人,這東西是從哪來的?”
老頭看了一眼圖紙,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老爺子,這個問題就不必追問了,這肯定不是偷來的。” 董明碩回應道。
“好,我來做,其他的圖紙也拿過來吧!”
老頭一開口,董明碩感到非常驚訝,他完全是行家級別。董明碩沒有多言,但出於謹慎,他還是讓劉小春找了兩個人守在老頭身邊。
就在董明碩準備離開時,馮初鋒通知他,機械廠總裝車間要開會。董明碩感到困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畢竟他已經停薪留職,不再在機械廠工作。這是強制要求他回去嗎?
董明碩只好請師傅打電話。他希望尊重老師傅,但也不想被迫參加會議。
“師傅,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叫我去開會?” 董明碩在電話裡問。
“你看,你的組織關係一直存在我們車間裡,按規定我們要定期召開組織會議。今天我才聽說你還有這個關係,你沒有按規定參加組織會議。” 萬師傅的話讓董明碩感到不妙,畢竟組織關係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現在,他已經不在國有企業工作,目標清晰,認為國家的建設仍然需要他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