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章 硯中硯

“秦楓你手裡提的是什麼呀?”

還沒有等到秦楓回答,李夢瑤就想伸手接過秦楓,其中一隻手裡提的東西。

“呵呵,夢瑤姐這些都是宣紙太沉了,你肯定是提不動的。”

秦楓手裡提的兩包東西直接上了二樓。

時間不長,秦楓又下到了一樓大廳裡,將三方硯臺放到了楊師傅座位前的桌子上說:“楊師傅我剛才去買了一些宣紙,順便買回來了三方硯臺,你給看看。”

“秦老闆我們寫字、畫畫有一方硯臺就行了,你幹嘛一下買了三方啊?”

“楊師傅這三方硯臺有兩方是舊的,一方是新的,這個新的就是徽墨商人李延珪牌子歙硯臺。”

“哦,原來如此。”

“楊師傅,你就看這兩方舊的硯臺吧,反正也不貴,三方硯臺3000塊買來的。”

“秦老闆,你上次撿漏撿了一方武則天賞給狄仁傑的端硯,現在這兩方硯臺不會又有什麼說法吧?”

“呵呵楊師傅有沒有什麼說法,我現在還不知道,這兩方硯臺表面上看就是稀鬆平常的硯臺,要不然文寶齋的老闆也不會那麼便宜就賣給我了,人家是專門經營文房四寶的,浸淫此道多少年了,是不是古董他很容易就看出來了。”

聽了秦楓這樣說,楊師傅在心裡嘀咕一句:“既然你也知道這樣的道理,那你還讓我看什麼看,不就是很平常的兩方硯臺嗎?”

不過這樣的話他也只是在心裡嘀咕的,並沒有說出來。

“楊師傅,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看出來什麼貓膩,當時那個老闆拿來了五方硯臺讓我挑的,我就看這方硯臺比那4個硯臺又高又大又沉重,我就有點想不通了,是什麼人用如此珍貴的端溪仔石料子雕刻成這樣笨重的端硯來的呢?”

“秦老闆,你的意思這是一方硯中硯。”

“楊師傅現在謎底還沒有揭曉,一切皆有可能,你用放大鏡看著這方硯臺的正面,好好的看一看,是不是隻有墨的痕跡,卻沒有一點墨定摩擦端硯凹槽的痕跡,想像一下一方古硯臺怎麼可能沒有研過墨定呢?他們不可能把這方硯臺當做筆洗用了吧?”

“呵呵,秦老闆你說這方端硯原來的主人把它當成筆洗用,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他用別的硯臺研好墨再倒在這個硯臺上用,那就是脫褲子放屁了,所以說這點也更讓人起疑了。”

“楊師傅用你那高倍放大鏡在端硯的正面簷口處看一下,你看和端硯下面的端硯壁有什麼不同?”

“秦老闆這個端硯上面的平面和端硯下面的壁好像有一絲絲的縫隙,如果不用這高倍放大鏡看的話,根本就是難以發覺的,任何人也不會想到,這個正面和下面的壁是兩塊端溪石粘連在一起的吧。”

“哈哈,楊師傅終於讓你發現秘密了,其實這樣把真正的東西藏在這裡面的點子,實際是很笨拙的,如果是有心人很容易就發現了,我不知道那個文寶齋裡的老闆、還有以前得到這方硯臺的人,怎麼沒有發覺這個貓膩的?”

“呵呵,秦老闆,要是別人早就發現了這個貓膩,那還有我們什麼事兒嗎,今天也就看不到這裡面是什麼東西了。”

“楊師傅你等一下我上二樓工作室裡,原來王老闆留下的有一些東西現在就可以用上了,找來工具然後順一邊簷口慢慢的打磨,露出真面目之後就一點點的撬開就可以了。希望是一盒子似的,裡面藏有真正的寶貝。”

秦楓到樓上轉了一圈,然後從自己的儲物空間裡拿出了砂布,還有上次用過的那根鋼針。秦楓從貔貅把件的眼睛裡得到的兩顆鴿血紅紅寶石,就是用的這根鋼針剝離的。

“楊師傅用這個砂布打磨這個硯臺的邊緣,等一下我用這個鋼針慢慢的挑剔,看看上面這個蓋子能不能直接揭下來。我感覺上面他們抹的膠不會太多的。”

“秦老闆古時候人根本沒有現在人用的化學物品膠,他們那時候全部用一些植物分泌物配在一起的,比現在的膠還要有粘性的。”

“楊師傅先不管那些了,它再有粘性,經過這麼多年的老化,粘性也會慢慢的消失的,我們先打磨這方端硯邊緣,露出大一點的縫隙之後我就可以慢慢的挑剔了。”…

秦楓和楊師傅兩人在搗鼓著這方硯臺,李夢瑤和曹子峰站在旁邊觀看,他們心裡也很期待,到底這裡面藏的是什麼東西?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等待的人感覺等待的很著急,秦楓心裡可是坦然的很。…

就這樣一方硯臺被秦楓和楊師傅兩個人搗鼓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從原來的硯臺裡面掏出來另一方硯臺。

看到秦楓掏出來一方硯臺,楊師傅不由感慨的說:“果然如此,這是一方硯中硯啊。”

“呵呵,楊師傅現在你可以長眼這方硯臺了,看看它是哪個朝代的。”

楊師傅又用放大鏡把這方端硯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放下放大鏡,將端硯放在桌子上,撥出一口氣說:“秦老闆,這方端硯應該是明代的,你看這方端硯後面的題跋吧。”

秦楓拿起這方端硯看了一會說:“楊師傅這方端硯是明朝的應該沒有錯了。”…

秦楓從一方平淡無奇的端硯裡取出來的,是一方明代的端硯,這方端硯採用端溪老坑仔石精心設計,巧妙雕工、藝術感很強,硯面採用立體高浮雕的手法,琢雕出來了九條栩栩如生螭龍,大家都知道龍生九子,螭龍在此就有愛不釋手之意了,九條螭龍神態各異、有的伏蹲凝望、有的瞻前顧後、有的身體入洞探出腦袋、有的神態寧然、雕刻的手法嫻熟高超,螭龍造型逼真靈動。

這方書寫硯臺雕刻的完美,世上很難多見,讓人愛不釋手,硯正面有十八隻螭龍的眼睛時刻看著書寫繪畫之人,硯臺背面有明代戚繼光的題跋銘刻:“他山之石,允文允武,決疑定計,取君之府,軍書飛馳,日旁午,傳檄天下惟賴汝,四海一,與汝息。繼光銘。”

題跋更增添了這方硯臺,璀璨的光彩和收藏價值。

“呵呵,楊師傅看來只能用那方新的歙硯,留作我們平時練習書法用了。”

“呵呵,都行…”

“呵呵楊師傅今天買來的那些文房四寶,就當是人家老闆送給我的了。”

“呵呵,秦老闆看來還是你說的對,寶尋有緣人,我感覺這方端硯在文寶齋,不知道吃灰多久了。”

“呵呵,楊師傅這個話在我們店裡說說就行了,出去可不要說了,萬一被那文寶齋老闆知道了多不好。”

“秦老闆你放心吧,這些話不會到外面說的,就我們幾個人分享分享就可以了。”

“秦楓你說從古至今,為什麼叫這個東西叫硯臺呢,而不叫別的名字呢?”

“夢瑤姐,其實我們現在寫的硯臺兩個字,只是我們現在的簡化字,古時候的硯臺兩個字不是這樣寫的,它是個繁體字。”

秦楓說完這句話之後就找來紙、筆在桌子上寫出來了古時候的“硯臺”兩個字。

“夢瑤姐古時候人把這兩個字又拆成了4個字為“石見吉室”。意思是說想要風水好的房間裡必須擺上石頭。在古代一塊漂亮的石頭被稱為雲之根本。”

“咯咯,秦楓古時候人的想象力簡直太豐富了。”

“夢瑤姐也許就是心理作用吧,信其有,不信則無。古時候的人認為只要有雲霧繚繞繞的高山峻嶺之間,大多都會藏有美石,古人再用美石雕琢成硯臺,一般作為家族的依靠,硯臺上的池被古人看作財富泉源,在古代把相容山、水的硯臺,視為擋煞招財,鎮宅納福的風水至寶,在古時候王侯將相、達官貴人的家裡、府邸,無一不收藏一方或幾方硯臺的。

“真是不可思議,小小的一方硯臺就被古人比作成了瑰寶了,真是不好想象啊。”

“呵呵,古人的智慧不是我們現代人能比的,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的科技發達,你看他們做出來的東西,現在人根本就模仿不出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

“秦老闆,其實我們現代工藝製作出來的好多東西都比過去古時候好多了,只不過人現在人還停留在過去的思想,關鍵拿什麼都和過去的比一比,就認為古人的智慧是後人無法達到的了。製造出來一件東西容易模仿一件東西就比較難了,所以說他們是開創者,後來人想模仿的像就很難了。如果古人從他們那個世界穿越到現代來,讓他們模仿我們現代科技的一些產品,他們也一定會感到非常之難的。”

“呵呵,楊師傅,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現在是人的名樹的影,名人哪怕鬼畫糊一個東西也會有後面捧臭腳的說好,真正無名之人把一樣東西製作的再好他還是無名的,因為下面沒有一群捧臭腳的,就跟現在的明星一樣,都是由一些集團造星造出來的,現在是要流量不要質量的時代了。假唱的、替身的多了去了,他們往往就是用那一張整容的、化妝的、美顏的臉,製造出的星來忽悠觀眾的。”

“呵呵,咯咯。”

當秦楓說完這句話之後,屋裡的其他三個人全部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