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章 小說寫完了!

馬大車駕著馬車,一群騎著腳踏車的女運動員快速的超越過他。

姑娘們騎的是專業的山地腳踏車,身上則是專業的騎行服,統一制式,深紅短袖,黑色短褲,快短到大腿根,竟然連膝蓋都露出來了,完全的展示出女同志們的一條條白嫩嫩的大腿。

觀眾們炸開了鍋。

“哎呀媽呀!”

“這穿的啥啊,膽子也太大了。”

“喲,我都沒眼看了,這褲子也太短了。”

在這個年代,這樣的穿著當然是驚世駭俗。

馬大車眼見自己被一幫姑娘們超過,剛想快馬加鞭,卻沒想到一鞭子便纏到了路過姑娘的脖子上,姑娘當即摔倒在地,擦破了頭。

“小艾,你沒事吧?”

隊友們心疼的圍了上去。

馬大車也湊上去,愣愣的看著,結果被人女隊員一指。

“是他!”

“交通肇事犯!別讓他跑了!”

“你眼睛瞎了!”

“你怎麼趕得車?她的一切後果由你負責!”

觀眾們奇怪起來,都能認得出,這個馬大車正是片頭的馬大車,地上摔傷的小艾,那清麗麗的面容,明顯是片頭的女同志。

合著二人一年前便有淵源了?接下來便是講述這段淵源:艾京華被馬大車害得住了院,馬大車讓兒子馬三輩去看望她,老實巴交的馬三輩意外吸引了艾京華的好感。

兩人一見鍾情,馬三輩陪著艾京華恢復期間感情迅速升溫,很快情定頤和園。

這一上來便快速而浪漫的一嘴糖,立馬吃的觀眾們美滋滋的。

偌大的放映廳裡,每個人都聚精會神的盯著螢幕,感受著浪漫愛情的美好。

男同志們盯著艾京華,艾京華表現出的活潑、青澀,儼然是每個男同志夢中情人般的形象。

女同志們則是盯著馬三輩,總覺得他闆闆正正的,帥的一塌糊塗,心生嚮往。

時代不同了,如今靚男俊女的自由愛戀成了80年代年輕人嚮往的美好。

在原本的《車水馬龍》當中,這一段劇情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而一點點展現的。

但是江弦覺得這樣很亂,也很降低這部分劇情的爽感。

乾脆便在片頭直接呈現,製造疑惑,拉高觀眾們對接下來劇情的期待——艾京華和馬大車這倆人明顯是兒媳和公公,怎麼在片頭互相都不認識呢?

很快便揭露真相。

馬三輩參軍了。

艾京華身著紅色上衣,在蘋果園的地鐵一號線送別一身軍裝的馬三輩。

“我等你回來。”

銀屏上,艾京華溫婉而複雜的情感交織,杏眸中閃爍著留戀與無奈的光芒,溫柔凝視著馬三輩的背影。

“哎呦。”

觀眾們的心尖兒都酥了,男男女女齊齊後仰,被這一幕美的屏息。

有些女觀眾已經抹起眼角泛出的淚珠,直呼這一幕感人。

時間線回到一年以後,艾京華來到常青公社。

她受有關部門委託,裝備一批汽車代替馬車進城送菜,被安排住進了馬大車家裡。

不明真相的公公,就這麼和未過門的兒媳開始了鬥智鬥勇。

觀眾們看的那叫個樂。

看著馬大車不斷作妖,便越發期待他知道是艾京華是自己未過門的兒媳以後的反應。

與此同時,汽車送菜相較於馬車送菜的優勢,也一點點的展現出來。

寓教於樂,才是《車水馬龍》這部電影的精神核心。

片尾,一大家子人來到全聚德吃結婚宴席。

觀眾們看鴨子看的嘴饞。

“喲,這烤鴨肥啊。”

“三刀沒見著瘦肉,這才叫鴨子。”

“看著流口水啊。”

銀幕上,艾京華跟著馬三輩一塊兒出現在了馬大車的面前。

兩人齊刷刷的朝他一鞠躬。

“爸爸!”

馬大車目瞪口呆,這才如夢初醒。

看著一家人笑作一團,又氣又窘。

“好啊你們,就蒙我一個冤大頭啊,合著早就全都大串聯了。”

“唉。”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咱家老一輩是馬駱駝。”

“中間一輩是馬大車。”

“你們小一輩,全變成馬汽車了,嗚嗚”

馬大車說著,不爭氣的趴在桌上哭了起來。

他哭觀眾反而笑。

“哈哈,陳強演的太可樂了!”

“喲,這還是運輸世家吶。”

“叫你作,遭報應了吧!”

影廳裡觀眾們拍手稱快,都被這個結局爽到。

尤其是陳強老爺子演出來的那個感覺,看的那是又可愛又解氣。

電影到了尾聲。

馬大車和葛尤飾演的“李大車”一塊兒趕著馬車行走在寬敞的馬路上。

“恭喜你啊馬大車,弄了個半天,原來小馬辦是你的兒媳婦,這回,讓你的兒媳婦打敗了吧?”

馬大車笑笑,“跟兒媳婦較啥勁兒?大水衝了龍王廟。什麼誰誰勝誰負,反正啊,她得管我叫爸爸。”

“哼。”李大車譏笑一聲,別過頭去。

“別這樣,李大車。”

馬大車瞥他一眼,勸導起來,“你還有幾十年好日子過吶。”

“瞧你那個神氣勁兒。”

李大車乜他一眼,“小心,別穿了新鞋走老路。”

“放心吧,我這是舉著舊鞭兒走新路!”

馬大車洋洋得意,“李大車,咱們說話可得憑良心,汽車這玩意兒,它就是比馬車快嘛!”

伴隨著馬大車的一聲吆喝,輕快的音樂響起,與此同時,旁白的聲音傳出。

那是畢克極具特色的男聲:“在京郊公路上,馬車還在走著,這叫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還是馬大車那句話說的對:汽車這玩意兒是比馬車快呀!”

“嘩嘩譁。”

“說得好啊!”全場的觀眾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這幾句旁白算是點題之語,揭示了這部片子的思想內涵。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電影拍的很有深意,隱喻不少,像是馬車擋著汽車的路,馬大車和艾京華的對抗,模糊的象徵著四化帶來的新舊衝突。

至於江弦這名特殊的觀眾,看的也很滿意。

電影很有這個時代的特色,有股說不出的精氣神。

既擺脫了八億人民八臺戲的侷限,又保留著解放後的生活氣息,像是空山新雨後帶著泥土味道的青草味道,有朝氣有活力,純粹又活潑。

“嘩嘩譁。”

電影就此結束。

放映廳裡掌聲一片。

音樂響起,京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公公和兒媳握手言和,今後一起為四化發光發熱,大團圓式結局。

觀眾們噼裡啪啦的拍著手,掌聲不斷,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還有些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別人分享感受。

好的電影就是這樣,看完以後覺得像是吃了一頓美食一樣,精神上的某些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真有意思!明天再來看一遍!”

“哎呦,馬大車讓劉小慶開車追那段兒笑死我了。”

“可不嘛,笑得我肚子疼。”

“艾京華真漂亮啊,美的跟、跟哎?這位同志你、你,你怎麼從電影裡蹦出來了?”

“你認錯了。”

朱琳面露尷尬,趕緊取出蛤蟆鏡戴到臉上。

江弦又遞給她一個口罩,戴去臉上,倆人快速的從影院後門離開。

電影院就是這樣,前門進,後門出。

沿路上能看著每個觀眾都是笑著的,嘴裡談論著艾京華,以及電影裡那些值得反覆回味的笑點。

“真有意思。”

“走,咱們趕緊去買明天的票。”

“幹嘛不買今天的?”

“今天的肯定沒了,這場都買的飛票。”

江弦和朱琳對視一眼,隔著口罩,江弦也能看出朱琳的欣喜。

《車水馬龍》成了!江弦記得這部片子當年的票房是兩千萬,在當年的電影票房裡也是名列前茅。

不知道這一部出自他和王好為之手,重新打磨過一遍的《車水馬龍》,能否再次實現成績上的突破。

電影的反響,需要發出以後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收穫,畢竟這年頭又沒準確的全國統一上映時間,各地都有差異。

京城算最早的。

不過誰都沒想到的是,就在6月4日,《車水馬龍》居然登上了《人民x報》的07版。

國家媒體罕見地用大篇幅盛讚一篇電影!文章標題是“舉著舊鞭兒走新路——電影《車水馬龍》帶來的啟示”。

文章高度評價了《車水馬龍》的社會意義,對北影廠以及編劇江弦這部精心打造的改革題材影片肅然起敬!

“上一週,《車水馬龍》迎來了觀影熱潮,電影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緊貼農村生活,讓四化建設與農民心心相印,讓農村題材影片富有時代特徵。

影片既不迴避新與舊的衝突,也不刻意渲染新優於舊,著重表現共同前行,電影詼諧、溫暖、樸實、動人,可謂現實主義創作的一次探索。

《車水馬龍》的廣受歡迎昭示著電影工作者們,反映現實主義的優秀文藝作品最受人民喜愛。”

六月伊始,夏天快步登場。

《車水馬龍》憑藉本身的質量,加上《人民x報》推波助瀾,迅速成為六月初最受關注的話題。

這年頭電影複製分三種,35mm、16mm和8.75mm。

對應三種款式的放映機,第一種是商業電影的標準款式,第二種通常在城市和條件較好的場所比較常見,第三種適合在農村地區進行流動放映。

《少林寺》為什麼厲害,當年《少林寺》在內地城市正規電影院觀35mm主流複製影人次3.5億,是歷史之最。

更厲害的地方是《少林寺》當年票房收入9成以上都來自35mm複製。

各省的電影公司看完《人民日報》這篇文章,再聽了各地電影院線傳來的反饋,後悔不已。

《車水馬路》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影公司的看片會上他們全看了。

電影公司的國家指標是80部電影,分到每個季度也就是20部。

他們看了《車水馬龍》以後,確實感覺很不一般,夾雜著喜劇、愛情的題材,還是改革、四化的主旋律。

一拍腦袋,填的數字都挺大。

中影公司當時統計。

《車水馬龍》電影,35mm複製賣了足足180個,16mm複製1050個,8.75mm複製800個。

如今看來。

“還是太保守了啊!”

在各方作用下,《車水馬路》的觀影熱度愈來愈高,電影院直呼苦逼,尤其是送複製的跑片員,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你們把老子當牛馬用啊?不幹了!反正你又開除不了我。

如此形式之下,各地公司紛紛派代表上京,去堵電影局的門。

“複製啊!”

“加訂複製啊!”

再不加複製,不光跑片員不幹了,老子也幹不下去了!

180個35mm的複製不夠,又加,上面本來加了50個,各地不同意,最後加到260。

260個複製!《車水馬龍》這妥妥的改革題材電影、農村喜劇故事片第一名啊!

王好為都樂瘋了。

前年拍了一部爆款《瞧這一家子》,雖說當年票房冠軍不是他們,也不是《小花》,而是反特片《保密局的槍聲》。

但他們《瞧這一家子》仍是得到了當年百花獎的青睞,劉小慶還拿到了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

今年《車水馬龍》如此火爆,相比於《瞧這一家子》,可以說不遑多讓。

百花獎怎麼也得拿一個吧?

不行的話,今年新搞得金雞獎,拿一個也不過分吧?

今年真沒什麼競爭。

歷史上,除了去年的一部《廬山戀》,就只有謝晉的《天雲山傳奇》是熱門。

可惜如今謝晉沒拍《天雲山傳奇》。

他拍《棋王》去了!往電影市場這麼一看,可以說今年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隨著《車水馬龍》一塊兒進入大眾視野的,還有飾演艾京華這個角色的朱琳。

之前有一個《廬山戀》周筠成了觀眾們的夢中情人,如今《車水馬龍》的艾京華,也是妥妥的白月光。

好些年紀比較輕的,都能因為喜歡的演員分成兩撥,每天就因為周筠和艾京華較勁。

李成儒是在一個午後看完《車水馬龍》的,看到夕日的老同學如今這般風光,那叫一個羨慕。

他琢磨著自己得想點辦法,讓老同學提攜提攜自個兒。

他可是知道,朱琳同志那個愛人了不得吶。

作家江弦!

與此同時,李成儒惦念的江弦同志,終於完成了整篇小說的寫作。

【戰鬥經歷】+【英雄群像】

他放下筆,合上稿紙,翻至第一頁,第一行赫然寫著小說名:“高山下的花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