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合成近在眼前

評論界談論最多的,是作品中散發出的道家文化氣息。

“一天不吃飯,棋路都亂”、“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這些實在的樸素話語,異於文壇主流,背離對歷史的批判,反而表達出一種自在的活法、遠離激情的冷靜。

這種別具一格、拋棄了沉重思考的寫作方式,迅速斬獲了一大批讀者的喜愛。

天南海北的信件雪花般寄去京城文藝編輯部,章德寧給江弦送了幾次,信件多到要裝在麻袋裡。

江弦簡單清點過,有近三百多封,並且這勢頭沒有絲毫減弱的趨勢,繼續猛烈的增長著。

這些來信,極大的滿足了江弦同志的虛榮心。

一開始,他還會頗為興奮的一封封拆開,逐字逐句的閱讀。

不過信箋內容的大差不差,看久了就膩。

不像起點的本章說,lsp賊多,一刷全是段子、澀圖。

江弦又把目標放在了郵票上,翻騰著信封,試圖從中尋出些好郵票。

j25《全國科學大會》、t28《奔馬》、t29m《工藝美術》.沒找著太珍貴的,人道洪流票在這會已是奇貨,至於幾年後,那張赫赫有名,重生文必寫的t46猴票江弦就沒敢惦記。

根本買不著。

什麼發行時無人理會?什麼郵票員因未完成任務,只好自費96元購買15版猴票?都是假的。

猴票發行當日,集郵公司門口你就看去吧,人山人海,少說得有上千人排隊買猴票,稍去晚點,別說買了,見都見不著。

至於那個傳奇郵票員,那是動用單位內部關係,走特殊渠道,自個兒偷摸購入了15套。

晌午,江弦披上大襖,戴上圍巾出了門。

頂著冷颼颼的大風,蹬著車子到前門,瞥見趙振開、李陀幾人蹲在“京城烤鴨店”的牌匾下抽菸。

“大作家來了。”

“好好宰他一頓。”

“待會兒要幾道硬菜!”

“行行行,今兒我請客,大夥都敞開肚皮吃。”江弦大大方方的表示。

《棋王》發表,趙振開、李陀這些人跑前跑後,沒少出力,還有姜世偉,無形中幫他收集了【大院子弟】這條靈感。

於情於理他都得做回東。

眾人山呼之際。

江弦盯上了剛才叫最歡的馮驥才,“大夥都靜靜,聽我說。”

“今兒一頓烤鴨我看吃不過癮,聽說馮老師剛開了場作品研討會,茅盾先生都去了,這等好事,馮老師得請頓客慶賀慶賀吧?”

眾人一經提醒,都反應過來:“該請、該請,江弦發一部作品都請客,馮老師連發三部作品,必須表示表示!”

“對,沒毛病。”

“馮老師可別裝窮,大夥都知道,你是嗡嗡嗡後第一位拿到稿酬的作家。”

“馮老師,老莫怎麼樣?一頓烤鴨,一頓西餐,中西合璧。”

“那就多謝馮老師款待了。”江弦笑嘻嘻的看向馮驥才。

每次看他都得抬著腦袋。

這傢伙個子忒高,一米九二,作家裡恐怕只有據說一米九的王小波能跟他比比。

不過王小波從不接觸作家群體,用他的話說就是:“聽說有一個文學圈,我不知道它在哪裡。”

馮驥才鬱悶又無奈,有點悔恨自己剛才多嘴多舌。

江弦這小子,真是會禍害!“京城烤鴨店”就是“全聚德”。

人道洪流時期,小卒子們給它摘了百年老字號的牌匾,至今都沒敢換回去。

之所以來全聚德,有三個原因:一是味道好,比後世商務化以後那糟爛鴨子強的多。

二是這不打人,這會兒那國營店,服務員地位等同於後疫情時代公務員,奉行的服務宗旨是“不準打罵顧客!”

三是不要糧票,這年頭少數的高檔飯店是不收糧票的,像東來順、老莫、萃華樓、便宜坊看一眼選單,江弦要了只8.82元的烤鴨,又點幾道菜,木須肉0.95元,鮮蘑油菜1.5元,香菇比肉貴,湯菜海參2元,炒蝦片4.4元,因為費油,蔥醬料每份2角,荷葉餅2兩1角,這會的2兩,意思是2兩乾麵粉。還要了幾瓶生啤酒,用罐頭瓶子裝著,一瓶0.2元。

啤酒這會兒屬於統購統銷的特供商品,供應吃緊,自銷只面向高檔飯店、機關大院、旅遊景區,老百姓想喝,得拎著暖壺、排著大隊打“散啤”。

趙振開忽開口道:“江弦,有件事想麻煩你。

我最近在籌劃辦本雜刊”

江弦知道他辦的那本雜刊:《今天》

說好聽點叫民間刊物,不好聽點就是一非法刊物。

它大量的刊發了地下文學作品,尤其是“朦朧詩派”的詩詞,“朦朧詩”由此走入大眾視線,其實那會兒還沒“朦朧詩”的說法,大眾用古怪詩這樣的詞彙,來概括此類晦澀的詩歌。

《今天》是極璀璨的,新穎、先鋒的理念,吸引了文學青年,帶動了文化風潮。

趙振開講了半天,江弦也沒明白過來他說這些的目的,最後是姜世偉看不下去了,放下筷子提醒一嘴,“振開,說正事。”

“哦,扯遠了。”趙振開不好意思的笑笑,“江弦,《今天》現在剛準備起步,我希望伱能來做《今天》的顧問。”

“我?”江弦一陣意外,“我這點水平,擔當這個顧問,恐怕難以服眾吧。”

“江弦,你就別謙虛了,有幾個人能寫出《棋王》那種水平的小說?”姜世偉道。

趙振開遺憾笑笑,“沒事兒,不強求,畢竟幹這事兒有風險。”

風險?

他一點撥,江弦靈光一閃。

加入《今天》,正好算件離經叛道的事兒呀!

至於其中的風險,《今天》這雜刊後來是被停刊,不過只要他急流勇退,應該就不會惹禍上身。

江弦深思熟慮一番,正色道:“振開,我願意加入《今天》。”

趙振開那標誌性的苦瓜臉,瞬間燦爛起來,“太好了,江弦,有你坐鎮,我相信《今天》的水平和質量能再提升一個檔次。

你放心,顧問沒太多事兒,我們實在拿不定主意,才會請你提些意見。”

江弦嗯嗯答應,腦海中彈出提示。

“靈感【離經叛道】進度+1,目前進度(2/3)”

真好。

距離那本未知中篇小說,僅差最後一點。

他心滿意足的回過神,趙振開已在和其餘人熱火朝天的討論《今天》創刊號的封面。

“把‘今天’英譯為‘today’,好像太一般了。”馮驥才皺起了眉。

‘英語好到一看便知那是英語’的史鐵生扶扶眼鏡,“除了‘today’還能翻譯成什麼?”

姜世偉聳了聳肩,“我不懂外國語,別看我。”

幾人反覆斟酌,找不到好的說法,總覺得少了點該屬於文學期刊的氣質。

“the moment。”

這時,一個聲音把趙振開的目光吸引了過去,“什麼?”

“the moment。”

江弦重複道,“此刻、當今的意思。”

他話音剛落,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聚焦過去。

“the moment”馮驥才笑了起來,“這下對味了!”

“妙,很妙。”李陀兩眼放光。

“就用這個了!”聽了江弦的翻譯,始終如鯁在喉的趙振開,頓覺渾身舒暢。

“這個顧問,請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