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的,還是聊一些比較愉快的話題吧,說這些話題既沉悶又感覺到滲人的很,都過去幾百年了,我們現在再提起來確實是沒有什麼任何的意思了”
“呵呵,楊師傅、徐先生,假如一個人平時走路能昂首挺胸,獨立寒冷的冬天,面對漫天的鵝毛大雪又有巍然不動的英雄豪情;即便是在酷暑三伏天,雷雨交加之夜...,還能坐在自己的書房裡,面色淡然,依然還能揮筆題寫的...,處處彰顯出來一份寧靜與悠然之態的,那麼這樣的人也就是活出人生的氣度來了。”
“秦老闆照你說的那樣,我感覺這個世上這樣的人一定是有的,但是一般凡人也是做不到的,我感覺能做到的人,恐怕離聖人已經不遠了。”
“呵呵,就是的楊師傅,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包括你我都做不到。”
“秦先生,有人說這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都是從開始的傲慢中得來的,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比別人有見識,比別人更會賺錢,於是彼此之間就開始相互輕視,矛盾也就逐漸產生了。”
“呵呵,徐先生,這個觀點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源自傲慢,如攀比和輕視,我認為不外乎就是幾種原因……。”
傲慢引發攀比,當一個人傲慢自大之時,他可能會試圖透過攀比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這種競爭心態往往會導致人與之間的緊張關係和矛盾。
知識和經濟能力的攀比,在現代社會中,知識和經濟能力往往被看作是成功和地位的象徵。當人與人之間攀比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財富時,也就很容易引發矛盾和紛爭了。
彼此的輕視導致矛盾,當一個人向其他人表現出輕視和不尊重之時,容易引發敵對情緒,進而導致矛盾的產生。輕視可能基於某種特定的屬性,如社會地位、外貌、文化背景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人際矛盾的根源通常是多方面的,不僅僅侷限於傲慢。還有不少的其他因素,如利益衝突、溝通問題、文化差異等也可能是矛盾的原因。
此外,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可以透過理解、尊重和建設性的對話來解決。
“秦老闆,有人說每一次的失敗和創傷都是一次成熟,你認為這個觀點如何呢?”
“呵呵,楊師傅,這個觀點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爭議,……”
因為不同人對失敗和創傷的看法有所不同。然而,許多人認為每一次失敗和創傷都能帶來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失敗和創傷可以成為一個人適應性和韌性的培養器。透過面對挑戰和艱難情況,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應對、調整和克服困難,從而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
失敗和創傷也可以給予我們重要的反思機會,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和短處,並找到改進的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人在面對失敗和創傷時都能從中獲得成長。有些人可能會被打擊到,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因此,每個人處理失敗和創傷的方式是不同的,取決於他們的個人情況、支援系統和應對機制。
總的來說,雖然每一次失敗和創傷並不一定會讓人立刻成熟,但透過積極地反思和學習,它們可以成為我們成長和發展的機會。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上往往伴隨著挫折和困境,從中學習並變得更強大是一種積極的心態。
“秦老闆,你能這樣解釋就完全說得通了。剛才我所提出來的,別人所總結出來的那個觀點,我認為是太籠統了。”
“秦先生,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人勸告別之時,特別是上下級關係、權貴和普通平民之間勸告,他們往往是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的。那麼我認為他們這些人就是用再好的言語相勸都沒有用的。”
“呵呵,徐先生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
在給別人提建議或勸告時,我們應該尊重對方的自尊心和尊嚴。如果我們不考慮這一點,即使我們使用再好的語言,也可能對對方無濟於事。尤其是在上下級、權貴和平民之間的關係中,更需要謹慎處理。
平等和尊重是建立有效溝通和互相理解的基礎,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的建議才有可能被接受和採納。
“秦老闆,佛家有這樣的說法,碧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澈,佛號融入煩亂之心,煩亂之心不得不寧靜,那你認為呢?”
“呵呵,楊師傅,這個比喻傳達了一個重要的道理……”
正能量的存在可以對負面環境產生積極影響。類似於清珠投入濁水,濁水會因此變得清澈;或者將佛號放入混亂的心靈中,心靈也會因此變得平靜,這暗示著正面的力量可以改變負面的狀態。
換言之,當我們身處困擾、混亂或消極的環境中時,我們有能力透過傳播正能量、持有積極態度來改變它們。這種努力可能需要時間和堅持,但最終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所以,無論是改變周圍的環境,還是調整自己的內心狀態,都應該相信正能量的力量,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秦先生,佛曰:切惡法本是虛無縹緲的,不要太自卑自己能力了。切善法也是虛無縹緲的,你自己也不要太狂妄自大了。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徐先生,我是這樣理解的……。”
所謂切就是去除的意思,就是說以一個人的能量,你想除去那些惡法本來你就是辦不到的,就不需要自卑自己的能力了...
也不要去用自己一個人的能量去,去除好的法規也是不可能的,更不要狂妄自大的說你能去改變社會,改變一切的。
所謂的惡法,就是不符合多數人的意志、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不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等等。
舊社會那些有利於加強政府的權力,限制或削弱普通老百姓利益的法規統稱為惡法。
所謂的善法,凡是趨於限制和削弱政府的權利,增進、為了保護老百姓利益的法規,都稱之為好的法規。...
總而言之,佛家是教育人一切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規律去辦,不要做不切合實際,自己辦不到的事情。
就這樣秦楓和楊師傅、徐先生、還有朱慧聊著天,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就在他們幾個人聊天的中間,還賣了兩件現代工藝品,不過都不怎麼值錢。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三天就過去了,從建鄴狼狽回到彩雲之南老家的顧景松,很狼狽的回到了顧氏家族,來到了他平時經常待著修煉的地方——司徒俊文的房間之外...
“小松,你怎麼搞成這個樣子了?”
“司徒爺爺,你要給我報仇,殺了那個小逼崽子。”
“現在先不說報仇的事兒,你先和我講一講你到建鄴之後事情的經過。也讓我好好的分析分析。”
“司徒爺爺,根據我哥哥提供的資料,我先到平州公盤找人查到了那個小子在建鄴的地址,然後就找到了建鄴,然後透過一些關係花了錢又找到了那個小子的古玩店,然後我找到了他...,他蠻不講理,不退還我哥哥輸給他的錢,還先出手打了我...”
司徒俊文是幹什麼的?他看著顧景松說話時候的眼睛總是飄浮、躲閃著他。
司徒俊文嘆了一口氣說:“小松你走的時候我就和你說過了,要先調查清楚,然後再說處理的事情,看來你沒有聽我的話,而是聽信你哥哥的話了,你去的目的就是讓人家把錢退給你,對吧?難道你不知道嗎?這個社會幹什麼都是有規矩的,不守規矩不成方圓。你認為你會武功就想說話在他的話上,強迫人家把錢退給你,不退給你,你就要出手,你還說人家先出手打的你,我感覺能做這麼大生意的人,不可能是如你所說出來的那樣。”
“司徒爺爺,我和你說的都是實話,我請你去替我報仇,我要把那個小子給凌遲了。”
“呵呵,看來我是真的老了,這些年我以為你比較聰慧,什麼事情一點就透,沒有想到你的腦袋已經鏽逗了。你卻相信你哥哥的話,不分清楚事實就想出手討回你哥哥輸掉的那些錢財。可是你哪裡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既然他能打敗你的哥哥,打敗你爺爺身邊的兩個保鏢,人家身手就一定也不凡,能培養出這樣人才的人,人家身後也不是沒有人,你讓我出手去幫你報仇,然後呢,你顧家還要不要了?”
說完這句話的司徒俊文抬眼瞅了瞅,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平時看怎麼看怎麼順眼喜歡的顧景松,現在心裡卻突然產生了厭煩之意。
“你這次去建鄴看來人家還是給你手下留情了,沒有要了你的小命,不過已廢除了你的武功,可想而知,你激怒了人家。不知道我分析的對不對?武道上在沒有絕對深仇大恨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輕易廢除一個人的武功的。可想而知你都幹了些什麼事情?”
“司徒爺爺,我真的沒有做什麼,我只是和他打了一架,沒有打過他,最後他就出手廢了我。”
“呵呵,你的人品看來真不咋地,都到這種時候了,你還不跟我講實話,算了,我也不管你了,在你這種修為被廢,經脈靜被摧毀的情況下,我也是無能為力幫助你了,你就好自為之吧,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再到我這個地方來了,我感覺自己在你們顧家也該是走的時候了,不然將來麻煩肯定是不斷的,因為這幾十年來,從你爺爺到你哥哥,再到你的父親,這些人都是被我慣壞了。”
“司徒爺爺,你不能不管我啊。”
司徒俊文揮揮手,沒有多說什麼,不過他在心裡想了,離開顧家的時候,一定要去建鄴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小子出手那麼歹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