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音音未及稍作休憩,便急切地吩咐沈樂前往府衙,務必尋得那位通判。
時光緩緩流逝,直至她的身影再次出現在視線之中,卻帶著一抹不易察覺的憂慮。
夏音音見狀,眉頭輕蹙,目光中滿是不解之色,溫聲詢問。
“可是有何變故?通判未能尋得?”
沈樂微微低頭,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人倒是找到了,只是情況頗為棘手。”
“那通判已被伊明耀私自囚禁,數日來滴水未沾,粒米未進,待我趕到時,他已是昏厥不醒之狀。”
“已安排了大夫前往救治,診斷為飢餓過度,需靜養數日方能恢復。”
“現下,已命人妥善照料,確保其安全無虞。”
夏音音聞言,眸光微閃,心中暗自思量,這伊明耀行事竟如此狠辣決絕,連府衙重臣也不放過。
“你做得很好。”
夏音音頓了頓,再次詢問:“那他究竟是因何緣由被囚禁於此的呢?”
沈樂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憤慨與無奈,緩緩道來:“我探問了那些同樣身陷囹圄的同仁。”
“他們皆言,原是陳通判心懷慈悲,欲開倉放糧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卻遭到了伊明耀的極力阻撓。”
“二人爭執不下,竟至面紅耳赤,而後,伊明耀便一怒之下將他囚禁,更下令嚴禁任何人送去一滴水、一粒米,簡直是……”沈樂欲言又止,對這世間炎涼深感痛心。
“罷了,務必悉心照料陳通判,待他身體康復,便讓他前來見我。”夏音音輕輕頷首繼續說道。
“沈樂,現在你速去取來南巷的戶籍冊,隨我一同前往分發糧食之處。”
沈樂迅速應聲:“是!”
隨即轉身,步伐穩健地消失在門廊之後。
夏音音未及久候,便攜著滿載希望之糧,引領著一支隊伍,毅然步出府衙的大門。
在府衙一側,他們迅速搭建起一座簡樸而溫馨的臨時棚屋。
棚內,幾張木桌錯落有致地擺放,中央堆滿了晶瑩透亮的大米,那飽滿的顆粒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引得周遭的百姓紛紛駐足,目光中滿是不可置信與渴望。
他們望著那沉甸甸的米袋,腳步不由自主地凝固,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難以挪動分毫。
這時夏音音緩步而出,立於棚前,一襲素雅衣裳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環視四周,深吸一口氣,聲音清亮而有力,直達每個人的心田。
“諸位父老鄉親,我乃蒙受皇恩,受封為安寧郡主。”
“今日,我遵皇上旨意,親臨南巷城,只為在這艱難時刻,與爾等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自此刻起,凡我南巷子民,憑手中戶籍為憑,每日皆可領取兩斤潔白如玉的大米,以解燃眉之急。”
“至於肆虐的水患,本郡主亦將不遺餘力,逐一攻克,望諸位鄉親寬心以待。”
話音未落,人群中泛起一陣細微的漣漪,幾絲疑惑與期盼交織成複雜的情緒。
“郡主所言非虛?”
“那米糧當真分文不取,免費賜予我等?”一蒼老之聲,帶著幾分顫抖,小心翼翼地探問。
“是啊,郡主金枝玉葉,怎會有此善舉?莫非是夢中仙境不成?”另一人半信半疑。
“郡主,若真如此,實乃我南巷百姓之大幸!”
“家中炊煙久未起,腹中飢餓難耐,還望郡主慈悲,賜米糧以續生計!”
一名婦人淚眼婆娑,言辭懇切,引得四周百姓紛紛應和,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夏音音輕移蓮步,側身一側,將桌案讓出,嘴角勾起一抹溫婉的笑意。
“本郡主所言,字字珠璣,皆為肺腑之言。”
“若有疑慮者,不妨攜戶籍憑證至此,真相自明。”
周遭的百姓面面相覷,心中雖有幾分猶豫,卻終究難以抵擋那袋袋白米散發出的誘人光芒,紛紛邁步向前,心中暗自盤算著一試究竟。
“戶籍憑證何在?”
“須知,唯有憑籍在手,方得粒粒珍饈。”
沈樂立於桌案之畔,神色凝重而莊重,目光如炬,審視著面前排成長龍的百姓,話語間透露出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嚴。
“我...我的戶籍證明,它在家中,卻未料今日之需。”
百姓的聲音裡夾雜著一絲顫抖,面對她那張不怒自威的臉龐,不由自主地往後挪了挪腳步,眼神中滿是謹慎與不安。
“我...我帶著呢,就在我這兒。”這時,一位老者緩緩開口說道。
本打算攜家帶口,投奔城中的親戚以求庇護,怎料世事無常,親戚家亦是自顧不暇。
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帶著家人離開,所以戶籍證明他隨身攜帶著。
他緩緩邁步上前,從衣襟深處輕輕取出那份證明,雙手遞給了面前的沈樂。
她接過,身旁一名精幹的屬下迅速接過,開始細緻入微地核對起上面的名字。
“王鐵柱,南清村人士,戶籍上所列之人,是否皆在此地?”
“若戶籍上所列之人都在,不妨請他們一同前來領取。”
她細緻地核對了名單,確認無誤後,轉向那位滿頭銀絲的老者說道。
老者聞言,臉上瞬間綻放出孩童般的喜悅,連連頷首,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都在呢,都在!”
言罷,他緩緩轉身,向遠處那些因緊張而顯得有些拘謹的家人——老伴、孩子乃至年幼的孫子們,招起手來。
一家老小,步履蹣跚卻滿懷期待地靠近,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不安。
“官爺,您瞧,我家上下,老老少少,皆已在此。”
王鐵柱望著陸續匯聚而來的家人,小心翼翼的對著沈樂說道。
沈樂的面龐依舊波瀾不驚,語調沉穩地宣佈。
“好的,我將逐一核對人數與姓名,確認無誤後,諸位便可領取應得的大米。”
她的動作迅速而精準,很快便完成了這一家五口的核對工作
隨即轉身,手中動作麻利地開啟了分發流程。
他們本來就是離家來到城裡的,肩上都揹著行囊,這會見要裝大米,他們默契地從各自的背囊中抽出一個略顯陳舊的布袋。
沈樂沒有多餘的話語,只是以行動詮釋著溫情,手法嫻熟地為他們一家五口分裝了整整十斤大米,將沉甸甸的布袋遞到他們手中。
王鐵柱一家,接過這份意外的禮物,眼中滿是不可置信與感激的淚光。
隨後,他們小心翼翼地提著沉甸甸的布袋,緩緩退出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