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黑木場涼的定食與挑戰

前面這三道菜,外加清冽的生啤下肚,真的,美食確實可以讓人開心。

那種感覺,也就好比田展前去東煌的魔都,去吃一傢俬廚朵馥苑,一口吞下一大勺蟹肉粉皮那種快樂。

這些料理完全超出北歐日料瞭解的品嚐,下一步自然是繼續點,什麼好就點什麼,於是就有了後三道菜。

既然漁港的海產如此新鮮,那麼,就再來一份烤太刀魚,如下圖:

是不是看出來了點什麼?

它的烤太刀魚,表皮可是沒有任何火烤的焦黑的,最焦的地方在魚的背鰭,但你也不能說是焦,而是剛剛發黃發脆的焦。

第一次吃烤魚沒有吃出那種炭火的味道,第一次吃到了太刀魚那種剛出水時的鮮嫩感,這種鮮嫩,能夠媲美的,就是此前在溫嶺一個小島上吃過的紅燒帶魚。

但和溫嶺海島上的新鮮帶魚相比,這道烤太刀魚,肉質又要細嫩很多,反正田展是一口氣吃得精光。

接著,上來的也是執事說的的兩種特產,河豚和章魚,但不是刺身,而是河豚天婦羅和章魚天婦羅。

明眼人能看出來,這個河豚魚塊外面裹的天婦羅衣,和之前上的洋蔥天婦羅相比,要更厚一些。

河豚刺身的肉是很緊實的,就算是炸好的河豚肉,也很緊實,天婦羅衣裹得厚一些,反而會讓肉和衣的口感更一致一些。

繼續美味,回味鮮甜。

之所以要點河豚,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這裡有三年虎河豚。

虎河豚是日本福良的名產,在本土也很難吃到,看端上來的河豚魚塊的大小,想必應該就是三年產。

(我在英國見過折價1700的茅臺,同一瓶在本土要2700甚至到4000.)

說真的,田展真的不太喜歡那種橡皮糖式的河豚刺身口感,但炸後的河豚,可能是小火的緣故,它的肉質緊實,但又不至於太緊實,而是比牛肉稍微軟一些的口感。

至於章魚天婦羅,只想說它的口感,就幾個字,香且Q彈!

越吃越餓,最後一道菜,淡路牛陶鍋燒,如下圖:

田展在初中的修學旅行在日本多地吃過和牛之後,很固執地認為,不同地方的和牛,其實烤熟了是沒有區別的,也就比如我們在飛騨吃的和牛(具體點選:飛騨和牛),烤熟了,感覺和在京都三島亭吃得也差不了多少。

但吃了這份淡路牛,發現又不是這麼回事。

這份淡路牛烤熟之後,吃到嘴裡竟然有牛肝的那種口感和香味,簡直難以置信。

而相比此前我們在其他地方吃的和牛,它的回味明顯更悠長和厚重,真的不愧是神戶牛爸爸的肉。

同樣,裡面配的香菇等蔬菜,在陶鍋裡烤熟後一樣新鮮,再混上和牛牛油,美味沒得說。

一路吃到最後,全部風捲殘雲,一掃而光。

這七道菜,配的還是不同醬油的蘸料,外加米飯和啤酒,最後算下來一共1萬日元出頭一點。

但看看這些菜的內容,真的還是很值這個價格,同樣的菜品,在東京吃下來,絕對不止如此價位,更不必說難得滋味了。

也是當晚吃過之後,田展才反應過來,為什麼它晚上營業的時間,要放到比一般日本館子還要晚一個小時的天黑後6點——因為下午4點半左右,外出捕魚的漁船才進港,老闆才能採購到最新鮮的漁獲,再確定當晚能做出來的料理品種,外加在後廚加工和準備,怎麼算也得到6點以後了。

這應該是對食材品質的一種保證。人家只用當天捕撈的海鮮,完全省去了海鮮的冷藏週轉環節,價格也更為便宜。(某島大蝦一點也不便宜,還宰遊客!)

很快,一個白毛紅瞳的女孩子湊過來說:“怎麼樣?外鄉人,阿涼的手藝很不錯吧!”

田展點點頭:“確實不錯,但還有提升的進步,他沒使全力,不過七道菜一萬日元的價格也對的上,價效比不錯。”

很快愛麗絲露出微笑:“主廚,客人說你做的不夠好。”

一個取下頭巾,一臉慵懶的男子走出來:“小姐,我要是用全力,食客是承受不住的,這樣剛剛好!”

“嘿嘿,那我不管。客人覺得你做的菜不好吃。”

“涼君,那這就是你的問題了!”

愛麗絲伸出小手拍了拍黑木場涼的肩膀。

黑木場涼帶上頭巾,看著田展的手:“客人是廚師吧,要是覺得不好吃,自己到後廚做,食材算我的!”

正好,田展也想展現自己實力,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便於下次見面。

田展拿出手絹,擦拭手掌:“那我就不客氣了,也請兩位多多指教!”

田展走進後廚,換上隨身帶著的廚師服。(廚師隨身帶著廚師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三四月份,春暖花開,正是品嚐河豚、大快朵頤的最佳季節。

河魨,俗稱河豚,是一種海洋魚類,早春洄游江河。

明人姚可成《食物本草》言:“河豚,今吳越最多。”因其發出與豬叫類似的哼唧聲而得名。

古人又因其吹氣後狀如皮球,謂之“魚規”“吹肚魚”“氣泡魚”等,江浙一帶則另有“烏狼”“西施乳”的稱謂。

田展準備做白汁河豚,這道菜脫胎於淮揚菜紅燒河豚。

河豚與普通魚類差別甚大,魚體較短,頭腹肥大,尾部纖細,呈紡槌狀,牙癒合成牙板。

有背鰭,無腹鰭,皮面平滑無鱗,背面及腹面佈滿小棘。背部多為黑灰色,並有各種顏色的條紋或斑塊,腹部為乳白色。

因此選擇一條合適大小的河豚魚就很重要。

田展伸出手用氣感知,選擇其中生氣最活潑的一條。

一定需要活魚,死的河豚魚不但很難處理毒性,因河豚魚的毒素主要在眼,血,卵巢,肝臟等部位,魚肉無毒,但魚死了,肉質被汙染,而且鮮味已變。

河豚的毒素富集於內臟、血液和頭部,“其肝、子與血尤毒”。毒素為神經性毒素,是目前自然界發現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

毒性比氰化鉀高千倍以上,區區0.5毫克即足以讓一個成年人致命。

假如燒河豚前,沒把內臟、血液等清理乾淨,食之中毒,基本無救。吃河豚魚的兇險,可見一斑。

開始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