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站在山頭,看著自己的地盤,入目就是一片人工湖,波光粼粼,只是湖水水位有點低。
湖的兩側是夏至600畝良田,目前都是綠油油的一片,水稻已經出穗,冬小麥只有矮矮的一頭,那一百畝良田夏至都種上了冬小麥,畢竟水稻肯定來不及了。
良田四周都是夏至買來的山頭,剛好呈包圍姿勢,只有一條支流流向墨江。中間是被挖平的山脈,石頭幾乎都用來做人工湖的堤壩,這座山脈本來就佔地大不高,如今彷彿被砍了頭,夏至決定以後有錢了,可以在這裡建房,畢竟地勢較高,不容易被淹。
夏小滿在一旁呼呼吹氣,不停的用手扇風:“姑娘,我們回去吧,好熱。”
夏至看著不遠處在烈日下挖墨河的小黑點,深深嘆了口氣。
縣令大人也是個狠人,見墨河快乾了,二話不說啟動了徭役,讓眾人挖淤泥,鞏固大壩。
除了夏至這裡,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的農田因得不到充足水分,植物都懨懨的。不少地方大地都裂開了口子,加上頭頂那烈日,不少人心中是彷徨的。
這也是縣令的高明之處,既然要給百姓吃喝了,趁著百姓還能吃飽飯,還能幹活,先把活幹完了,不然遇到洪水又要遭。
夏至站在高處,隔空體驗了一把服徭役的辛苦,轉頭看了一眼身旁的大高個,這傢伙受了這麼重的傷竟然不到10天就活蹦亂跳了,除了腦袋上的淤血是真的沒法子,只能等它慢慢的吸收,所以這高個子不出所料的失憶了。只是失憶也沒有影響他的好胃口,一頓糧夏至可以吃一週,本來想收點錢放人的,誰知道高個子十分光棍,只說自己可以做保鏢抵債,死活不走。
最後終於把夏三叔惹急了,倆人切磋了一下,在被單方面完虐之後,高個子留下了,夏三叔的武俠夢破碎了。
高個子雖然失憶了,卻很護著夏至。可能夏至是他昏迷後遇到的第一個人。於是,夏至多了個保鏢,捨棄了夏三叔,帶著高個子到處晃悠。夏三叔既夢想破滅後,又失寵了。
“高高,我們回家吧。”夏至邁著小短腿,牽著夏小滿,心裡已經有了主意。這幾座山可以種一片茶葉,現在大家喝的是那種弄成粉末,打出泡沫的茶。可夏至從小接觸的是西湖龍井,那幽幽的香氣,口感甘甜,茶湯清碧,才是夏至的最愛。
夏至回家時,孫大爺帶著另一位看起來更滄桑的大爺坐在自家院子裡,見到夏至回來,忙起身上前來。
“姑娘,這是我老友,姓周,本來是上流那100畝良田其中的佃戶,被辭退後就在縣上找活計,如今走投無路,又聽說姑娘買了田,就想回來當佃戶,所以求到我這裡來了。”
夏至在這裡挖了個湖的事情已經傳開了。雖然井底還會出水,但別的地方用水已經被限制了。大家並不知道地下河,以為夏至這裡只有這個湖,湖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就算是縣令過來也不能強制要求把水源共享,他也沒這個膽量,這可是戶部尚書府的良田。
目前整個縣唯一能夠產糧的地方只有這裡了,除非到了大家都沒水喝的地步了,不然還是要保住這一片糧食,這可能是全縣的救命糧啊。
所以,來夏至這裡應聘佃農的人很多,但是都被打發了。畢竟糧食都種下了,只要花點錢,除個草,施個肥就可以了,沒必要找佃農。
再說了,等旱災過去,夏至就要研究雜交水稻了,這個事情很容易收成不好或是被質疑,被洩密,所以夏至想要的不是佃農,而是奴僕。
可能現代人無法理解,怎麼能動不動就讓他人失去自由?但在古代卻是最好的安排。奴僕生殺大權都在東家手裡,洩密代價太大,肯定會思慮再三。至於其他人,這裡可不像現代有智慧財產權等法律約束,所以根本不保險。今天你做了什麼不一樣的事情,明天大家可能都知道了,畢竟傳謠沒有成本。至於跟古人講智慧財產權,那真是雞同鴨講。
後人老說古人固步自封,但是這裡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事情屢見不鮮,這要不是自己人,要不是徒弟本性值得託付,誰樂意把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交出去?畢竟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市場就這麼點,除非東西能賣到別的地方去,不然固步自封才是正常,誰都要養家餬口不是。
所以,這也是夏至至今不敢去嘗試經商的原因之一。
百姓手中沒有多餘的銀錢,而市場就在那裡,早就被劃分完畢。
“老人家,我這裡的田地已經有了安排,您可以在我這裡做長工,只是佃農,我暫時不需要。我需要的是奴僕。”眼前窮苦的老人並不能改變夏至的打算,但還是給了對方一個選擇,畢竟長工永遠都不會缺。
“姑娘是對田地有了新的安排?”周老爺子來求自己好友的時候就知道,此事並不順利,畢竟已經好幾撥人被拒絕了,包括之前在這裡做佃農的狗蛋幾家。
“是的,我們會按照書上的知識種田,這可能會使糧食產量降低,所以不能讓佃農揹負損失。”
周老爺子眼神忽然亮了,按照書上寫的種田。孫老爺子跟自己說過,之前狗蛋租的那一片田地的水稻就是按照書上寫的種的,如今稻穗明顯要大一圈,畝產可能達到400多斤,怪不得人家不要佃農呢,如果折騰出產量高的方法,這可是機密。
想到家裡老妻的唉聲嘆氣,娃娃們餓得直哭,大的幾個每天出門找活計,都被曬得脫了皮,再下去,也不過是賣兒賣女。更何況,旱災就冒了個頭,自家已然活不下去了。要是再過一段日子,井裡斷水了,那時恐怕連賣身都找不到好的東家。當初自己就是晚一步,沒爭到成為這一片的佃農,才會越活越難,而孫老頭,還有餘錢想送孫子上學堂!
想到這裡,六旬老漢顫顫巍巍地跪下了:“姑娘,我老漢一家願賣身為奴,還請姑娘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