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是一個漫長而肅靜的過程。
老夫人早已藉口身體不適,回房休息。
作為當家夫人,則在祭祖的院子外待命。
花廳內,只有夏至跟二房的三位姑娘,涇渭分明,各佔據了一邊。
一到冬日,夏雪的病情總會惡化,今年更甚,咳嗽聲不斷,而夏雨夏夢端坐一旁,或關心一下夏雪病情。
夏至端著茶杯,無所事事。
夏小滿被打發去找親人敘舊了,夏至這邊就更冷清了。
“夏至,聽說你有個溫泉山莊?”
夏至抬眼看了夏雨一眼,這孩子真心讓人喜歡不起來。
“姐都不會叫嗎?”
“你……”夏雨未出口的話被夏雪打斷。
“大姐,你是不是有個溫泉山莊?”
“是啊,陛下賞賜的。”
“陛下賞賜那是因為農莊糧食種得好,你神氣什麼?說到底那也是我們夏家的農莊。溫泉山莊合該有我們一份。”
夏雨年紀小,在二房聽到父母聊天,難免聽進心裡去,尤其是夏家所有東西都應該是二房的的結論。
在夏雨心裡,既然農莊可以是二房的,那麼農莊上的產出當然也是,陛下賞賜的東西也應該是。
夏至被夏雨理直氣壯地樣子氣笑了:“不對哦,那是我外祖母給我的嫁妝,跟夏家沒有關係。”
“我不像你們,在夏家長大,用著府裡的銀錢。我長這麼大,花的都是我外祖母的嫁妝。”
夏雨還待再說,被夏雪攔住。
“大姐,小妹言語無狀,還請不要跟小妹置氣才是。”
“不會,反正我們也不熟。”夏至低頭喝茶,茶水卻已冰涼。
“你,我們是不熟,畢竟你也沒在夏家族譜上不是!”
夏雨情緒激動,大聲控訴。
“夏雨!”夏雪咳嗽加劇,未出口的話也說不出來了。
夏夢趕緊上前,端起茶杯遞給夏雪,夏雨則雙眼含淚,惡狠狠地盯著夏至。
夏至看著處於同一陣營的幾人,忽然覺得無趣,這副樣子,待會來人不會覺得自己在欺負人吧?
難道自己過來是跟這幾個孩子吵架的?不是說要祭祖的嗎?
祭祖是每個家族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梁縣,女子雖然不能進祠堂,但能在門口祭拜。而帝都,反而對女子的苛責更甚。
夏至出了門來,望著祭祖的方向,那裡司儀的唱詞還未結束。
門口的嬤嬤見夏至出來,好心提醒到:“大姑娘,祭祖還未結束,等結束了,就能開席了。”
這是把自己當小孩哄了。
“嬤嬤,那邊會來叫人嗎?”
嬤嬤遲疑了一會兒:“老爺沒交代下來。按照往年慣例,應該是不會來叫姑娘們的。大姑娘要是無聊了,也可以去院子走走。”
這重男輕女的祭祖儀式,讓夏至很難去適應。
甚至覺得站在這裡,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既然不是這家真正的女兒,又何必參加祭祖,更何況,族譜上也沒有自己的名字。
也許,夏家的祖宗,還會介意自己一個孤魂野鬼佔據他們子孫的身體呢。
既然沒什麼事,那還是回去吧,那裡至少有一口熱茶喝。
等大家祭祖回來的時候,便不見了夏至,正要開口詢問,卻見夏雨不情願地上前跪下了。
“我跟夏……跟大姐發生了口角,大姐已經走了。”
“夏至不是小氣的孩子,你們說什麼了?”夏源修不希望家人之間鬧得太難看。
“我,我們沒說什麼……”
“夏雨~”夏雪看了門口的婆子一眼,咳嗽不止。
“她本來就不是我們家的孩子,我們夏家族譜上沒有她。”
“你這孩子!”二夫人趕緊上前護著,“大哥,小孩子說錯話,您大人不記小人過。”
“父親,我去找夏至。”夏錦城急了,怎麼每次事情都會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找什麼找!她本就不在族譜上,等我死了,她這個災星也上不了族譜!”
老夫人面色猙獰:“我可不缺孫女,走了就走了,今天這是什麼日子,不成體統!”
“一個災星,什麼時候也當成寶了!”
“娘,您這是說得什麼話?夏至她不是災星,她是我的女兒。”
“不是災星,最近府裡會出這麼多事情?要不是她不消停,孩子們會說不上親事?你會被滿帝都的人議論?”
“就連我這個老婆子,老都老了,竟然還被宮裡訓斥,我寧可沒有這個孫女!”
“娘~”夏源修似乎回到了小時候據理力爭,卻被娘忽視的場景。
“她是我的閨女,一直都是!”
“爹,我去找妹妹。”夏錦城不顧祖母反對,奔出門去。
夏至已騎馬來到城外,聽著厚重的鐘聲,心卻慢慢平靜下來。
重生前,夏至生活的村莊,曾有一座小廟,供著一些菩薩。
有位疼愛夏至的姑姑,命運屬實悲慘,中年喪子,老公出軌,女兒向著有養老金的爹。所以,姑姑就把全部精力花在了吃齋唸佛這件事情上,就算吃鹹菜,也要花幾千甚至上萬,捐給寺廟。各種菩薩的節日,更是整晚不睡,守在寺廟裡。
夏至爸不信佛,覺得姑姑是入魔了,勸誡多次不聽,就讓夏至媽少跟著姑姑參與這類活動。
可是,夏至媽會偷偷參與。
夏至一直覺得個人信仰不過分的時候需要被尊重,沒必要干預。
多年後,村裡的寺廟早已翻新,有了好幾進院子。夏至有事也會去許個願,一般就是平安健康之類的,也是抱著不可信其無的想法。
直到來到這個世界,夏至也從沒想過,會坐在寺廟中的客堂,面對一鬍鬚淨白的老和尚。
“這位女施主,今日到訪,不知貧僧可為女施主解惑?”
“大師客氣了,我有杯熱茶就夠了。”
“女施主,請聽貧僧一言,‘既來之,則安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女施主不必糾結。”
夏至呆了一瞬,低頭品茶掩飾內心的恐慌:“大師知道我從哪裡來?”
“往事不可追憶,女施主要把握的是現在跟將來。”
“尋一擅長之事,或興之所然,心之所向,做可為之事,終會找到答案。”